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完成C輪9.25億融資 打造細胞健康綜合體

2020-11-27 上海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4日電   2018年11月26日,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完成了2.75億元人民幣的C1輪融資。同年12月18日,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正式宣布完成C輪9.25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成為目前國內細胞治療行業完成的規模最大的一次融資,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近年來,隨著幹細胞生物學、免疫學、分子技術、組織工程技術等科研成果快速發展,免疫療法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在臨床治療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被譽為「未來醫學的第三大支柱」。

  免疫細胞治療通過將人體血液中的免疫細胞分離出來在實驗室環境下進行改造和擴增,回輸進人體後幫助人體戰勝癌症。細胞療法曾被《科學》雜誌評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首,相關研究正成為全球範圍內醫學研究的重點課題。

  作為深耕細胞治療行業數十年的科學家,錢其軍具有前瞻性的預見到此項技術的重大意義。他籌建國內首家以細胞治療為特色的腫瘤專科醫院,帶領團隊在癌症精準細胞免疫治療領域不斷發力。歷經5年發展,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在總裁錢其軍的帶領下朝著世界一流的細胞健康綜合體平臺型公司邁進著。

  科學家玩跨界 創新能力驅動「白澤」野蠻生長

  集科學家、總裁、院長、博導等頭銜在身,錢其軍無疑是一個優秀的跨界人才。作為集團的靈魂掌舵手,其秉承著「卓越細胞提供者」的理念,從設計、生產、技術平臺、藥物研發到醫學轉化平臺五個維度全面支撐卓越貢獻。

  「我們在戰略上布局整個細胞產業鏈,覆蓋抗體研發、基因檢測、細胞治療以及臨床治療醫院,形成產業上的完整閉環。」在與記者的對談中,錢其軍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解釋了一下各個領域的業務:細胞儲存,就是將年輕且具有多樣性的免疫細胞使用超低溫保存技術長期保存,以便日後生病時有足夠的優質細胞備用;卓越細胞藥物研發方面,諾貝爾獎獲得者Kary Mullis及國際多位頂尖科學家組成的科學顧問委員會為公司提供了國際頂尖科學指引,科研實力強勁。精準細胞臨床轉化方面,其通過建立研發中心—臨床—研發中心的高效藥物轉化模式,建立精準細胞藥物轉化中心,實時反饋以不斷提升治療效果,打磨能讓臨床受益的細胞產品。

  2016年7月,「白澤計劃」被正式提出。談起「白澤計劃」,錢其軍的眼中散發出抑制不住的光彩:「白澤計劃」分為兩個階段,短期目標是,未來十年,60%的晚期腫瘤能夠消退,60%的中國人能夠用得起這個治療的方法。長期目標則期冀未來三十年內,依託細胞治療技術,人們可以健康快樂的活到天然壽命。」為了使「白澤計劃」成為現實,錢其軍和他的團隊攻堅克難,取得了累累碩果。 「依託自主產權技術,我們大大降低了治療成本。這使得降低細胞治療技術的國內定價變得可能」,錢其軍驕傲地說。截至2018年12月,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已申請150項細胞治療相關專利,46項為PCT專利,授權專利為22項(包括2項美國專利)。32項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獲得臨床倫理批件,其中20項經過國際臨床試驗機構(NCT)註冊。

  商業模式受資方認可 領軍人物加盟助力美好願景落地

  隨著戰略布局地不斷推進,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目前已經擁有了納米抗體研發平臺和非病毒載體轉染平臺2個國內創新的研發平臺,同時隨著人才的不斷湧入,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可以保持旺盛的活力,推動技術的進一步創新和發展。

  人才是推進技術研發和創新的核心,上海細胞治療集團通過自身優秀的平臺吸引了諸多醫學博士和海外歸國學士,利用諾獎科創中心和國際頂尖的科研領域人才以及諾獎得主進行最新的創新技術交流。作為公司的核心戰略,白澤計劃得到了眾多學者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經有4位諾貝爾獎得主在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留下了自己的免疫種子,支持「白澤計劃」的推行。

  「區別於一些前期只會燒錢的公司,我們的情況還不錯」,錢其軍認為,這是自己的公司屢屢受到投資人青睞的原因之一。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目前已經擁有6萬人份的免疫細胞儲存庫,二期細胞保存庫規劃容量擴展為3000萬人份,已完成設計規劃,將於近期投入建設。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籌建中的「上海孟超腫瘤醫院」 也將於明年上半年開業接待病患,是國內罕見的以精準醫療為特色的高端腫瘤醫院,並設計了符合CFDA、FDA臨床試驗體系和JCI認證的權威細胞藥物臨床試驗標準。

  「還有一個原因是政策的支持,這是讓投資人們感到安心的另一大因素。」在2017年,美國臨床腫瘤學學會(ASCO)就指出,腫瘤免疫治療已進入2.0時代。2018年11月,上海市衛健委首次對外公布「5+X」健康服務業園區未來發展藍圖,5大園區分別為: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嘉定精準醫療與健康服務集聚區、普陀桃浦國際健康創新產業園、徐匯楓林生命健康產業園區。而錢其軍和他的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就是嘉定園區的核心成員。

  細胞免疫治療在中國的研究歷史超過20年,業界一致認為,錢其軍和他的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是目前科學家轉型企業家這條路徑上最成功的案例,對於資本市場和腫瘤患者來說,都是一個福音。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本次C輪所融資金將用於細胞創新技術及細胞藥物研發、高端腫瘤醫院等諸多公司重點發展方向,繼續細胞健康綜合體平臺的打造。

  「雖然我是一名企業家,但我更多的是一名醫者。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和『白澤計劃』都是我作為醫者想要送給世界的一份禮物,希望它不止是我們的美好願景,而是真實的為腫瘤患者送去希望。」結束採訪,錢其軍又匆匆趕去另外的房間開始另一個會議,實驗室裡科研人員們一如既往地無聲忙碌著。(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徐銀

相關焦點

  •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完成C輪融資
    嘉定精準醫療與健康服務集聚區發揮安亭地區智能製造技術、人才集聚及科研機構相對富集的優勢,搭建醫學人工智慧研發平臺,吸引相關企業研發總部和科研機構來安亭落地發展。 在2018年12月,坐落於嘉定精準醫療與健康服務集聚區的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宣布完成9.25億C輪融資,將重點用來打造細胞健康綜合體概念。
  •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完成1.85億B輪融資
    4月19日,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總裁錢其軍向貝殼社透露,已於近日完成B輪1.85億元融資,君聯資本領投,姚記撲克跟投。2014年,該公司曾獲得姚記撲克1.3億元A輪融資。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全稱為「上海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集團」,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定位於細胞治療領域的全產業鏈研發機構和治療平臺。
  • 姚記撲克(002605.SZ)參股的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完成6.5億元的C2輪...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5月21日丨姚記撲克(002605.SZ)公布,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有限公司(「細胞公司」)為公司的參股公司,前身為上海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集團有限公司,細胞公司是一家具有細胞治療研發中心、細胞生產中心及細胞治療臨床應用中心為一體,具有顯著轉化醫學特徵的細胞治療工程技術公司
  • 周漢民走訪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有限公司
    在位於嘉定區的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有限公司,周漢民一行在董事長李捷瑋、總裁錢其軍的陪同下,參觀了上海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細胞治療研究院。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有限公司是上海市科委批准的上海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唯一市場化運作平臺,集細胞治療研發、生產、存儲、檢測、臨床運用為一體的專業細胞治療公司。集團擁有156項細胞治療相關專利,46項國際PCT申請,26項授權專利,2018年獲得C輪融資9.25億,正在成為細胞治療領域的獨角獸。
  • 亙喜生物完成C輪1億美元融資,加速開發治療惡性腫瘤的先進CAR-T細胞產品 | 美通社
    亙喜生物科技集團(Gracell Biotechnologies Inc.)宣布公司已完成C輪融資,募集1億美元資金。本輪融資由 Wellington Management Company、OrbiMed 和 Morningside Ventures 領投,參與本輪的新投資者還包括 Vivo Capital。現有投資者 Temasek Holdings、Lilly Asia Ventures 、OrbiMed和 King Star Med LP也參與其中。
  • 專注於細胞免疫治療 華道生物完成近2億元C輪融資
    原標題:專注於細胞免疫治療,華道生物完成近2億元C輪融資   華道生物近日完成近2億元C輪融資,浙江華睿控股有限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 | 康立明生物完成6億元C輪融資;榮昌生物ADC藥物...
    專注醫院經濟運營管理領域信息化,「熙軟科技」獲得近億元A輪融資 9月23日獲悉,和元生物宣布完成超3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正心谷資本領投,晨興集團、臨港科創投、夏爾巴資本、崑崙資本、金浦國調、博遠資本跟投。這是和元生物今年宣布完成的第三筆融資,該公司分別在今年3月和7月,宣布完成億級B+輪和約2億人民幣Pre-C輪融資,今年總計完成逾6億元股權融資。
  • 細胞治療企業恆潤達生完成B+輪融資,加碼CAR-T產品商業化
    作者:林怡齡,圖片來自「Unsplash」 億歐大健康8日消息,日前,上海張江科學城細胞治療企業恆潤達生宣布完成2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浦東科創集團、中新基金、萬匯資本、東臺崇業、新絲路投資、信益資本、君宸達資本和恆振合夥等參與投資。
  • 累計融資總額超70億元,國內細胞免疫治療企業全圖譜
    2018年12月,上海細胞治療完成9.25億元C輪融資,太保人壽、海爾資本和興業國信資管聯合領投,安亭實業、君聯資本等跟投。南京傳奇生物是上市公司金斯瑞旗下的CAR-T腫瘤細胞免疫療法研發公司,其CAR-T產品是中國第一個獲得CAR-T藥物臨床試驗申請(IND)批件的CAR-T產品,也是第一個獲得美國FDA批准在美國進行臨床試驗的中國創新細胞藥物。
  • 細胞及基因治療藥物研發商「和元生物」完成約2億元Pre-C輪融資,倚...
    【獵雲網北京】7月7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細胞及基因治療藥物研發商「和元生物」宣布完成約2億元Pre-C輪融資,由倚鋒資本領投,正心谷創新資本、浦東科創、張江科投、金浦投資、盛山資產、喬貝創投、復容投資、豐航投資等多家投資機構參與。
  • 亞虹醫藥完成超過7億元D輪融資;瑞科生物完成1億美元B輪融資丨醫療...
    文中標註的日期是指融資消息報導日期,部分企業融資發生時間超前於報導時間。2020.11.9邁邦生物完成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邁邦生物是一家國際領先的,致力於動物細胞培養基開發及生產的生物科技公司。MB於2019年初在中國醫藥聖地-上海張江成立。
  • 動脈橙周報20210110:丁香園完成5億美元融資,科亞醫療完成3億+D輪...
    生物技術Senti Biosciences完成1.05億美元B輪融資,加速開發下一代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  2021年1月6日,生物技術公司Senti Biosciences, Inc.宣布完成1.05億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Leaps by Bayer領投,其他投資者包括經緯中國、Mirae Asset Capital、Ridgeback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百奧賽圖完成D+輪融資;藥監局發布《高通量測序...
    專注新藥合作開發,「百奧賽圖」完成9.7億元D+輪融資精鋒醫療完成過億元Pre-B輪融資9月15日,精鋒醫療宣布完成過億元Pre-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三正健康領投,國策投資、聯想之星、保利資本跟投,是「精鋒醫療」繼2019年A輪融資和2020年4月A+輪融資後的新一輪融資。本次融資將主要用於推進精鋒微創外科手術機器人產品發展。
  • 癌症免疫治療新力量,NK細胞療法新銳完成A輪融資
    今日,總部位於麻薩諸塞州的Catamaran Bio(下稱Catamaran公司)宣布成立,並完成4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基於之前的工作,Catamaran公司目前有兩款CAR-NK在研產品,均用來治療實體瘤,本次融資也將用來推進這兩款在研產品的研究。
  • 動脈橙周報20200920:在線健身平臺Zwift完成4.5億美元C輪融資,蘋果...
    2)生物技術公司Neogene Therapeutics完成1.1億美元A輪融資,用於下一代TCR療法開發  2020年9月14日,臨床階段生物技術公司Neogene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1.1億美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EcoR1 Capital、Jeito Capital和Syncona聯合領投,Polaris
  • 癌症免疫治療新力量 NK細胞療法新銳完成A輪融資
    昨日,總部位於麻薩諸塞州的Catamaran Bio(下稱Catamaran公司)宣布成立,並完成4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Sofinnova Partners和Lightstone Ventures共同領投了本輪融資,SV Health Investors、Takeda Ventures和Astellas Venture Management等機構也參與了本輪融資。免疫細胞療法具有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的能力,隨著技術的進步,正在成為人類對抗癌症的重要武器之一。
  • 首發丨君賽生物宣布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用於TIL細胞療法研發
    億歐大健康2月21日消息,近日,上海君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君賽生物」)已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元禾原點領投,復容投資跟投,浩悅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據君賽生物創始人金華君介紹,此輪融資資金將用於多款新型TIL細胞療法的研發。
  • Cytek宣布完成1.2億美元D輪融資 產品撬動行業龍頭
    近日,細胞分析儀器和方法供應商 Cytek Biosciences(以下簡稱Cytek)宣布完成 1.2 億美元 D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 RA Capital 和高瓴資本共同領投,OrbiMed 和 LYFE Capital 跟投,公司原有投資人五道口資本、本草資本、北極光創投和夏爾巴投資等再次跟投。
  • 物流機器人公司快倉完成C+輪融資,凱傲集團進場
    作者:蘇打編輯:tuya出品:財經塗鴉公司情報專家《財經塗鴉》日前獲悉,物流機器人公司快倉近日已完成C+輪融資。該輪融資境外部分由凱傲集團和沙特阿美集團旗下Prosperity7 Ventures聯合注資,境內資方包括交銀國際、申萬宏源、建信等。原有股東創世夥伴CCV跟進。
  • ...公司「摩象科技」完成數千萬元融資;零跑科技將完成25億元A輪融資
    以下為本周值得關注的投融資事件:「零跑科技」將完成25億元A輪融資,紅杉資本參投;達觀數據宣布完成1.6億元B輪融資,晨山資本領投;小米生態鏈公司「摩象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民營衛星銀河航天完成A+輪融資,估值超30億元;嘰裡呱啦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紅杉中國領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