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大高度依賴進口新材料大解析!中國未來10年的市場機會或許在這裡

2020-11-22 深圳智通財經
要聞

50大高度依賴進口新材料大解析!中國未來10年的市場機會或許在這裡

2020年7月19日 08:46:17

智通財經網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新材料在線」。

新材料作為高新技術的先導和基石,是「發明之母」和「產業糧食」,更是國家科技水平前瞻性指標。目前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技術水平、發展機制等方面與國外仍存在較大差距。

我國新材料的進口率高達86%,自給率僅14%;

化工新材料產業國內保障能力只有50%;

用量較大的工程塑料和特種橡膠自給率僅30%;

高端高溫合金主要要依賴進口;

……

新材料產業國產化需求迫切,具有技術優勢的國產替代材料將獲得未來市場,進口替代仍將是未來一段時間新材料投資的主要邏輯。

新材料在線®針對我國重點應用領域急需的新材料產業情況進行了研究與分析,整理了50+種高度依賴進口的新材料清單

Source:新材料在線®

半導體和顯示行業的核心材料、器件、設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對於本土投資者、創業者來說,這是一次鳳凰涅槃的巨大機會。數據顯示,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率普遍偏低,進口替代空間巨大。

Source:公開資料整理

以下為半導體及顯示行業10大高度依賴進口的關鍵材料分析:

矽片也稱矽晶圓,是製造半導體晶片最重要的基本材料,其最主要的原料為單晶矽。矽片直徑越大,其所能刻制的集成電路則越多,晶片的成本也隨之降低。大尺寸矽片對技術的要求很高,良品率極低,企業進入壁壘極高,全球大矽片市場形成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目前中國大陸自主生產的矽片以6英寸(150mm)為主,產品主要應用領域仍然是光伏和低端分立器件製造,8英寸(200mm)和12英寸(300mm)的大尺寸集成電路級矽片依然嚴重依賴進口。

▉ 全球大矽片產業競爭格局 

集成電路用矽片是製造技術門檻極高的尖端高科技產品,全球只有大約10家企業能夠製造,市場基本被日韓廠商壟斷。

Source:公開資料整理

▉ 國內大矽片知名企業布局

Source:前瞻產業研究院

Source:新材料在線®

光刻膠是微電子技術中微細圖形加工的關鍵材料之一,其成本約佔整個晶片製造工藝的30%,耗費時間約佔整個晶片製造工藝的40%-60%,是半導體製造中最核心的工藝。

目前國內光刻膠自給率僅10%,主要集中於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PCB領域。6英寸矽片的g/i線光刻膠的自給率約為20%,8英寸矽片的KrF光刻膠的自給率不足5%,12寸矽片的ArF光刻膠目前尚無國內企業可以大規模生產。

▉ 全球光刻膠產業競爭格局 ▉

表5 全球光刻膠知名企業競爭格局

Source:公開資料整理

▉ 國內光刻膠知名企業 ▉

Source:產業信息網、國海證券研究院

偏光片是一種可以使天然光變成偏振光的光學元件,是製造液晶顯示屏的必備部件,主要由PVA膜、TAC膜、壓敏膠、離型膜和保護膜等複合而成。偏光片最核心的原材料是 PVA 膜和 TAC 膜,核心膜材 PVA 負責偏振作用,TAC 膜則起到對延伸的 PVA 膜的支撐和保護,二者約佔總成本的 60%~70%。目前,兩種膜材的主要供應商均為日韓企業。

▉ 全球偏光片產業競爭格局 ▉

▉ 國內偏光片知名企業 ▉

Source:民生證券研究院

OLED材料主要包括兩部分:發光材料和基礎材料。OLED發光材料主要包括紅光主體/客體材料、綠光主體/客體材料、藍光主體/客體材料等,OLED顯示技術實現自發光的基礎。目前,OLED發光材料中的最核心發光材料具有較高的專利壁壘,主要被韓日德美企業所掌控,國內企業主要從事OLED 中間體和單體粗品生產。

▉ 全球OLED發光材料產業競爭格局 ▉

Source:公開資料整理

▉ 國內OLED發光材料知名企業 ▉

表10 國內OLED廠商產品情況

Source:公開資料整理

五  精細金屬掩模板

精細金屬掩膜版(Fine Metal Mask,簡稱FMM)是OLED蒸鍍工藝中的消耗性核心零部件,主要材料是金屬或金屬+樹脂。其主要作用是在OLED生產過程中沉積RGB有機物質並形成像素,在需要的地方準確和精細地沉積有機物質,提高解析度和良率。

如果需要製造高精度FMM,就需要更高級的INVAR合金(Super INVAR alloy)。現在市面上唯一能提供滿足FMM使用要求的Super INVAR alloy合金廠商是Hitachi Metals。目前國內FMM材料處於初始研發階段,並不具備量產條件。

表11 FMM產業鏈競爭格局

Source:OLED industry

溼電子化學品指為微電子、光電子溼法工藝(主要包括溼法刻蝕、溼法清洗)製程中使用的各種電子化工材料,是集成電路工藝製程中的關鍵性基礎化工材料。不同線寬的集成電路製程工藝中必須使用不同規格的超淨高純試劑進行蝕刻和清洗,其關鍵生產技術包括混配技術、分離技術、純化技術以及與其生產相配套的分析檢驗技術、環境處理與監測技術等、包裝技術等。在半導體溼化學品供應商方面,市場份額主要掌握在歐美、日本、韓國等國家的企業手中,高端產品市場依賴進口。

▉ 全球溼電子化學品產業競爭格局 ▉

在半導體溼化學品供應商方面,市場份額主要掌握在歐美、日本、韓國等國家的企業手中,包括德國巴斯夫,美國亞什蘭化學、Arch 化學,日本關東化學、三菱化學、京都化工、住友化學、和光純藥工業,臺灣鑫林科技,韓國東友精細化工等,上述公司佔全球市場份額的85%以上。

Source:公開資料整理

▉ 國內溼電子化學品知名企業 ▉

溼電子化學品領域與國外尚有較大差距,高端市場主要集中在美、日、歐等少數大廠商手中,比如在對電子化學品純度等級要求較高的半導體和平板顯示領域,我國內資企業市場佔有率僅達到 25%左右。

Source:公開資料整理

電子氣體是指用於半導體及相關電子產品生產的特種氣體,被廣泛應用於國防軍事、航空航天、新型太陽能電池、電子產品等領域,是電子工業體系的核心關鍵原材料之一,市場準入條件高。其行業技術壁壘在於從生產到分離提純以及運輸供應階段,一直受到歐美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電子特種氣體行業集中度高,美電子特種氣體行業集中度高,美國氣體化工、美國普萊克斯、法國液化空氣、日本大陽日酸株式會社和德國林德集團五家公司壟斷全球特種氣體91%的市場份額。國內企業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

▉ 全球電子特種氣體產業競爭格局 ▉

Source:semi

▉ 國內電子特種氣體知名企業 ▉


利用離子源產生的離子轟擊固體表面,使固體表面的原子離開固體並沉積在基底表面,被轟擊的固體稱為濺射靶材, 是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的關鍵材料,根據應用領域,分為半導體靶材、面板靶材、光伏靶材等。高純濺射靶材製造環節技術門檻高、設備投資大,在濺射靶材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數量呈現金字塔型分布,半導體濺射靶材行業集中度很高,前五大廠商佔比超過80%。具有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數量相對較少,主要分布在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全球靶材產業企業競爭格局 ▉

Source:公開資料整理

▉ 國內靶材知名上市企業 ▉

Source:公開資料整理

化學機械拋光(CMP)是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實現晶圓全局均勻平坦化的關鍵工藝,是通過化學作用和機械研磨的組合技術來實現晶圓表面微米/納米級不同材料的去除,從而達到晶圓表面的高度(納米級)平坦化效應。拋光材料是 CMP 工藝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耗材,具有技術壁壘高,客戶認證時間長的特點,一直以來處於寡頭壟斷的格局。根據功能的不同,拋光材料可劃分為拋光墊、拋光液、調節器、以及清潔劑等,主要以拋光液和拋光墊為主。全球晶片拋光液市場主要被在美國、日本、韓國企業所壟斷。全球 CMP 拋光墊幾乎全部被陶氏所壟斷,佔據80%的市場。

▉ 全球CMP材料產業競爭格局 ▉

全球晶片拋光液市場主要被美國、日本、韓國等企業壟斷,佔全球高端市場份額90%以上。CMP拋光墊方面,陶氏杜邦佔79%的市場份額。

Source:公開資料整理

▉ 國內CMP材料知名企業 ▉

拋光液方面,目前中國在不鏽鋼、鋁、鎢等中低端領域拋光液基本實現國產化。安集微電子率先在高品質拋光液技術方面打破國外壟斷,進入晶圓拋光液領域。拋光墊方面,中國企業在高端拋光墊市場幾乎屬於空白,近年來鼎龍股份逐步取得突破。

碳化矽功率半導體產業鏈主要包含單晶材料、外延材料、器件、模塊和應用這幾個環節。碳化矽單晶是碳化矽功率半導體技術和產業的基礎,質量、大尺寸的碳化矽單晶材料是碳化矽技術發展首要解決的問題,持續增大晶圓尺寸、降低缺陷密度(微管、位錯、層錯等)是其重點發展方向。

碳化矽單晶材料主要有導通型襯底和半絕緣襯底兩種, 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技術成熟度最高的材料,目前基本被國外企業壟斷。

高導通型襯底材料是製造碳化矽功率半導體器件的基材。半絕緣襯底具備高電阻的同時可以承受更高的頻率,因此在5G通訊和新一代智能互聯,傳感感應器件上具備廣闊的應用空間。

▉ 全球氮化矽單晶產業競爭格局 ▉

Source:公開資料整理

▉ 國內氮化矽單晶知名企業 ▉

國內主要碳化矽單晶襯底材料企業和研發機構已經具備了成熟的4英寸零微管碳化矽單晶產品,並已經研發出了6英寸單晶樣品,但是在晶體材料質量和產業化能力方面距離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Source:公開資料整理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全球新材料產業競爭格局正在進行重大調整。未來五年,是產業結構調整、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編輯:文文)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

相關焦點

  • 中國顯示材料有所突破,但核心材料依賴外企
    近日,又有新廠商入局顯示材料領域,12月1日,彤程新材公告稱將投資平板顯示用光刻膠項目。 得材料者得天下,材料是科技的命脈,在顯示產業顯得尤為突出。只有突破配套,中國才有機會從顯示產業大國向顯示強國轉變,真正引領全球顯示產業發展。但是目前偏光片原材料、有機發光材料、光刻膠、玻璃基板等顯示材料卻高度依賴國外企業,中國材料企業該如何抓住顯示產業向中國大陸快速轉移的機遇期呢?
  • 高度依賴從中國進口,貨運運力不足
    一家德國物流公司向其客戶表示,從亞洲進口的市場形勢持續急劇惡化,船運公司將收取「昂貴的附加費」。在某些缺少海運貨櫃的地方,由於所有貨櫃容量都已售罄,因此已經無法預訂包船。 對於鐵路運輸而言,情況看起來也很糟糕。通過鐵路運輸將一個標準貨櫃從中國武漢運到德國,目前一些供應商的要價是8350美元。
  • 未來10大潛力新材料特種膜
    材料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尤其新興材料,將會給工業帶來革命性變革。新材料是材料工業發展的先導,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21世紀的今天,科技革命迅猛發展,新材料產業升級、材料更新換代步伐加快。  未來最具潛力的10大新材料特種膜有哪些? 他們現在的研發和應用市場又如何?本文帶領您了解膜市場。  首先,我們要介紹光學膜。
  • 每年花費超千億,這72種材料,9成依賴進口!
    多年來我國製造業雖然發展迅速,但依靠的卻是材料的粗加工和終端產品的組裝。有句俗話說得好「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目前大批核心關鍵材料還需依賴進口,我國關鍵新材料自給率僅為14%。 在華為、中興、大疆等品牌大批量攻佔國際市場的時候,中國製造基礎材料的發展已經刻不容緩。
  • 2017年中國新材料領域看好 CMP 拋光材料進口替代空間巨
    2017年中國新材料領域看好 CMP 拋光材料進口替代空間巨2017/3/17 10:23: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一、CMP 拋光材料進口替代空間巨大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半導體市場需求規模全球第一的國家,根據IC Insights
  • 未來將不再嚴重依賴進口 山東成泰新材料10.4萬噸MMA項目開建
    環球網記者了解到,該技術的引進和項目的建設,有利於拓展MMA高端產品市場,將極大改善我國目前對PMMA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促進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等行業發展,也利於中國石化產業的轉型升級。  2017年以來,我國MMA用量達全球第一。同期,其對外依存度超60%,是有機化工領域進口依存度最高的十大產品之一。據資料顯示,我國2020年MMA進口量較2019年增加,1-11月MMA進口量在23.89萬噸,較去年同比增長21.04%。  隨著燃油車的節能減排和新能源車的提升續航,將加速汽車輕量化步伐。
  • 2020年全球新材料市場及發展概況
    01  2020年全球新材料市場及發展概況  據有關機構測算2019年全球新材料產業規模達到2.82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0%。目前,全球範圍內都在積極發展新材料,尤其是發達國家,因為新材料是國際競爭的重點領域之一,也是決定一國高端製造及國防安全的關鍵因素。
  • 盤點未來10大最具潛力的鋰電池新材料
    盤點未來10大最具潛力的鋰電池新材料發表於:2017-08-01 00:00:00     來源:革新納米的發展正處於一個瓶頸期,能量密度已經接近其物理極限。我們需要新的材料或者技術去實現鋰電池的突破,以下幾種電池材料被業內人士一直看好,或將成為打破鋰電池障礙的突破口。
  • 中國稀土股價過山車背後:連虧7年 稀土礦材依賴進口
    透視「民營隊」中國稀土可以看到,多年低於1港元/股的股價,連續虧損7年,甚至在2017年,稀土品種價格高漲,稀土行業公司紛紛扭虧為盈時,中國稀土仍未走出虧損的泥淖;在虧損逐漸縮小的另一面為,通過賣掉虧損的公司自行輸血,而造成股價過山車的供應收縮或也是其「砒霜」,稀土礦材依賴進口的中國稀土在未來被指無生意可做。
  • 產業| 未來最具潛力新材料TOP10大盤點
    產業| 未來最具潛力新材料TOP10大盤點 2019-07-12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未來20年我國大飛機需求近9000架,進口替代潛力巨大
    2019年,中國商飛公司發布了2019-2038年中長期民用飛機市場預測報告。根據該報告,未來20年我國將接收50座以上客機9205架,市場價值約1.4萬億美元(以2018年目錄價格為基礎),折合人民幣約10萬億元。
  • OLED包括發光材料、柔性膜等都進口,中國的OLED顯示產業大而不強
    對中國的信息電子產業史有所了解的讀者,大概都聽過一個名詞「缺芯少屏」,這個詞彙專指的是我國的信息科技產業曾經面臨的,極度依賴國外晶片與液晶面板的窘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顯示屏生產基地,中國曾經因為國內液晶產業的羸弱,每年都被迫進口巨量的液晶面板。
  • 盤點中國嚴重依賴進口的20項產品,兩類科學儀器在列!
    中國製造業目前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落後挨打,到現在巨龍騰飛,中國製造人付出了巨大心血和努力。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目前許多產品仍然高度依賴進口,中國製造在這些領域的研發和生產依然存在難以攻破的技術難關。
  • 2019年中國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行業發展機遇與...
    2019年中國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2020-01-19 16:10:39
  • 為什麼新基建是對中國未來10年影響最大的刺激政策?
    以服裝產業鏈為例,除了棉麻絲等天然材料之外,滌綸、錦綸、腈綸這些面料都是化工產品。1998 年,中國成為全球合成纖維生產國。2015 年,中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中,化纖比重達 84%。2018 年,中國化纖產量達到 5011 萬噸,約佔全球化纖產量的 70%。作為主要三大化工新材料之一,工程塑料的主要應用領域是電子電器和汽車工業。
  • 2020年中國微晶玻璃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
    而我國則起步於20世紀的**年代初,經過多年的開發,微晶材料的生產工藝基本上已趨於成熟,進入了實用階段。它主要被用做建築裝飾材料、飛機、火箭、衛星等結構材料,醫療、化工等防腐材料以及軍事領域,如雷射制導材料等。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微晶玻璃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認為,從整體情況來看,我國微晶玻璃的產能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和華南地區。
  • 美國欲成核技術市場領軍者!40%關鍵材料仍依賴俄羅斯等國進口
    來源:金十數據據英國媒體4月24日報導,最近美國能源部門在一份規劃中指出,美國應超越中國和俄羅斯,成為世界核技術市場的領軍者。據報導,早在2019年3月初,美國就宣布了要加強自家核電發展的最新計劃,以確保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 新材料產業的發展趨勢及熱點領域
    (4)未來市場的重心正逐步向亞洲地區轉移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大變革的來臨,全球技術要素和市場要素配置方式將發生深刻變化,地區差異將會進一步加劇。從新材料市場來看,北美和歐洲擁有目前全球最大的新材料市場,且市場已經比較成熟,而在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新材料市場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 2020-2024年中國進口食品市場投資分析
    1.1.2 進口規模狀況  一、2019年  2019年1-12月,進口酒類市場繼續下行,受春節因素影響,量額跌幅較2019年前11個月略收窄。全年進口量15.9億升,進口額50.1億美元,同比(與2018年全年相比,下同)分別下降40.1%和13.3%。
  • 中國半導體不再被「卡脖子」!從材料開始,解密十大新材料替代現狀...
    而對於未來的半導體市場來看,我們認為中國將會是未來最大的半導體市場。2015 年中國在全球把半導體銷售額上佔據了全球的 24%,至 2019 年中國已經將其佔比提升至 35%。,半導體產業已成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部分,而超三分之二的半導體產品需從國外進口,高端領域幾乎完全依賴進口情況急需改變,尤其是 2018 年中美貿易摩擦以來,中興、華為事件更是給中國半導體行業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