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嚴重依賴進口的20項產品,兩類科學儀器在列!

2020-12-07 儀器信息網

  中國製造業目前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落後挨打,到現在巨龍騰飛,中國製造人付出了巨大心血和努力。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目前許多產品仍然高度依賴進口,中國製造在這些領域的研發和生產依然存在難以攻破的技術難關。

  這其中有關乎中國工業命脈的核心產品,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工業零部件,也有電子顯微鏡、基因檢測儀等科學儀器。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中國嚴重依賴進口的20項產品:

  1、高端數控工具機

  工具機是現代製造的基礎,沒有工具機的支撐,現代製造將寸步難行。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製造業對精密加工的要求越來越高,更高精度的產品不得不依賴高端數控工具機。

  目前國內的高性能工具機基本上都是從德國、美國、日本這些國家進口,高端數控工具機自給率不足10%,雖然我國不斷加大對高端工具機的研發投入,但國產工具機精度和使用壽命遠遠達不到世界同類水平。

  2、晶片

  小到平時使用的智慧型手機,大到登月用的超級計算機,晶片可以說是無處不在。2018年中國晶片市場超過4000億美元,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國核心集成電路國產晶片佔有率多項為0,貿易逆差高達1657億美元,晶片之痛是中國製造難以抹去的陰影。

  儘管我國正在加大攻關晶片技術的力度,但中國企業在全球晶片產業格局中仍處於中低端領域,目前中國能自主製造類比、分離等低端晶片,但邏輯、存儲等高端晶片目前都無法自給。

  3、光刻機

  光刻機被譽為晶片之母,國產晶片的匱乏一定程度上源於光刻機的無力。目前製造高端晶片的光刻機,全球只用荷蘭ASML和日本尼康和佳能擁有,其中荷蘭的ASML佔據全球份額的87.4%,由於受到美國的影響,這些精端裝備是是禁止向中國出口的,這些核心裝備是用錢買不來的,只能靠中國人自己的智慧和雙手。

  如今半導體工業正在挑戰的製程工藝為5nm和7nm,這個尺寸不到頭髮絲直徑的萬分之一。在這個精度條件下加工,任何傳統的加工方式都毫無用武之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半導體產業突破技術封鎖,要想開發先進的半導體製程,就必須要有先進的光刻機。

  4、作業系統

  儘管國產智慧型手機已取得世界領先地位,但在智慧型手機的作業系統上中國仍一片空白。目前谷歌的Android作業系統市場佔比高達81.5%,蘋果IOS佔比18.4%,美帝幾乎壟斷了整個智慧型手機的作業系統市場。

  中國要想真正實現智慧型手機的自主生產,作業系統的空白是永遠繞不開的問題。而建設作業系統最重要的軟體生態系統,需要晶片廠商、系統廠商、軟體廠商的數年如一日地共同協作。

  5、醫療器械

  醫療器械是指直接或間接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 材料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 包括所需要的軟體, 主要用於醫療診斷、監護和治療。沒有醫療器械,中國上億醫患病人難以得到及時救治。

  儘管我國醫療行業日益完善,但很多醫療器械多進口於德國、日本、瑞士,這種高端精密儀器,一臺設備的成本通常高達百萬甚至千萬。

  目前我國醫療器械和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體現在高端產品上。國產醫療器械同質化嚴重,例如我國僅生產輸液器、注射器的企業就有200多家,缺乏差異化和創新意識。

  6、航空發動機

  中國的火箭能去月球,四代戰機能自主研發,但航空發動機依然高度依賴進口。目前世界航發領域,美國英國的航空發動機的霸主地位難以撼動,美國普惠(PW:普拉特·惠特尼)、通用(GE:通用電氣)和英國的羅羅(RR:羅爾斯·羅伊斯,又名勞斯萊斯)牢牢佔據航發三甲的位置,國產發動機市場佔有率不足1%。

  航空發動機的缺失不僅關乎我國民航事業的發展,更已成為制約我國空軍戰力的一個去重要因素。以我國的J-20戰機為例,殲-20在早期發動機遠遠落後於F-22裝備的F119,無法進行超音速巡航,而超音速巡航是四代機的一個重要標準,所以只能在氣動布局上做文章。可以說沒有國產航空發動機的突破,就沒有我國空軍的未來。

  7、汽車發動機

  目前國產發動機依然喜歡買別人技術、撿別人淘汰的技術,導致國產汽車品牌質量跟不上同期的合資企業和進口汽車,國產發動機無論在製程、可靠度與國外都有較大差距。

  在自主品牌快速發展的今天,國產車在外觀設計和車身做工上進步非常大,某些優秀產品在這些方面甚至可以趕超合資,但再好的外觀設計和做工依然彌補不了發動機的短,一臺優秀的發動機將是國產汽車贏得消費者信賴的重要基礎。

  8、船舶柴油發動機

  中國造船技術位居世界前列,但在船舶柴油發動機卻高度依賴進口,國內在船舶動力裝置中,有95%以上為柴油機動力裝置,而世界上的船舶柴油機基本被MAN B&W柴油機公司和瓦錫蘭公司壟斷。

  不僅船舶發動機市場被國外牢牢佔據,專利封鎖也難以突圍。曾有報導稱國內中西部地區有一家國有企業製造了300多臺船舶用中速機,贏利上億元,可是當該企業在繳納智慧財產權費後,盈餘所剩無幾。國產發動機要想厚積薄發,突破專利封鎖成為重中之重。

  9、高端傳感器

  無論是智慧型手機、智能硬體還是智能家居,高端傳感器可謂無處不在,高端傳感器已成為數位化時代的基礎配件。

  目前我國最缺乏的是高端的、靈敏的傳感器。就總體水平而言,國產的傳感器產品仍以中低端為主,技術水平相對落後。中國市場上的中高端傳感器進口佔比達80%,數位化、智能化、微型化產品嚴重欠缺。

  10、轉轍機

  轉轍機是道岔控制系統的執行機構,它可以很好地保證行車安全,提高運輸效率,改善行車人員的勞動強度。目前我國自主生產的ZD6轉轍機精度遠遠不及西門子S700K,達不到使用要求,只能依賴進口。

  11、高端軸承

  在我們的生活中軸承幾乎無處不在,小到路邊的共享單車、家裡的家用電器,大到上天的宇宙飛船,下水的航空母艦,沒有軸承這一切都無法存在。

  然而應用於精密工具機的主軸承,我國在技術上仍處於一片空白。滾動軸承的精度一般分為P0、P6、P5、P4和P2五個等級,用於精密工具機主軸上的軸承精度應為P5及以上級,而對於數控工具機、加工中心等高速、哈爾濱軸承高精密工具機的主軸支承,則需選用P4及以上級超精密軸承。P4及以上級超精密軸承對技術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國內需求的一半以上都依賴進口。

  12、大型機

  大型機也被稱為大型主機,依靠其強大的數據存儲能力和安全性某些重要行業具備了「不可替代性」。大型機擔著企業、機構最核心的應用,例如銀行的資金交易,用戶數據等等。如果四大行這樣的大銀行大型機出了大故障,銀行轉帳和ATM機都將癱瘓,我們日常使用的行動支付將無法正常運作。

  如此重要的企業設備中國卻嚴重依賴進口,其主要原因在國產大型機安全性和可靠性遠遠落後於IBM。

  13、透射電子顯微鏡

  透射電子顯微鏡是利用高能電子束,充當照明光源而進行放大成像的大型顯微分析設備。相比於光學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可以看到看清小於0.2um的細微結構,是我國科研領域重要器械。

  目前我國還無法生產高精度的透射電子顯微鏡,高校和科研機構使用的電鏡大多進口自美國、日本和荷蘭。

  14、數控刀具

  數控刀具是工業生產的牙齒,沒有刀具原材料的加工就是無稽之談。目前國產數控刀具在工藝和圖層工藝上和進口的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精度和耐用性都不如進口刀具,再加上高端工具機技術的缺失,我國數控刀具只能依賴進口。

  15、高精度機械手

  機械手是工業機器人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隨著中國製造業逐步走向數位化、智能化對工業機器人的精度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KUKA工業機器人,憑藉其靈活的機械手已經能和桌球世界冠軍進行比賽,而我國依然無法生產高精度的機械手,導致我國工業機器人自主生產嚴重落後。

  16、基因檢測儀

  前段時間網上爆出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人以為我國已掌握基因編輯技術,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國連一臺基因檢測儀都造不出來。

  基因測序儀誕生於1986年,目前已經走過了30多年,其中超過99%的設備都是美國研發、設計和生產的,如果沒有美國的先進機器作為技術支撐,中國的基因工程將舉步維艱。

  17、真空蒸鍍機

  隨著搭載京東方OLED 屏幕的華為mate20的上市,國產OLED 屏幕在國際市場上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作為OLED面板製程的「心臟「:真空蒸鍍機,其核心技術仍然牢牢掌握在日本Canon Tokki手裡。

  Canon Tokki的年產量通常只有幾臺到十幾臺之間,還沒出廠就被搶購一空,可謂有錢也買不到。它能把有機發光材料蒸鍍到基板上的誤差控制在5微米內,沒有其他公司的蒸鍍機能達到這個精準度。目前我國還沒有生產蒸鍍機的企業,在這個領域我們沒有發言權。

  18、 感光幹膜

  感光幹膜是一種特殊的製造印製電路板(PCB)的專用品,通常由聚乙烯膜、光致抗蝕劑膜和聚酯薄膜三部分組成。感光幹膜主要作用是隔絕氧氣、分層和避免機械劃傷,沒有它電路板的壽命將大幅下降。

  2017年我國光致抗蝕幹膜產量約0.7億平方米,僅佔國內消費量的1/3,絕大部分依賴進口。

  19、抗癌藥

  《我不是藥神》第一次引起人們對於進口藥價的思考,進口藥之所以售價如此之高一方面是國外製藥企業高昂的研發投入,另一方面也源於國產創新藥缺失。2017年我國腫瘤藥規模超過1400億,但其中95%依賴進口。

  一種新藥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是救命稻草,但對於製藥企業來說是6-10年上百億元的研發投入。讓中國癌症患者早日吃上廉價的國產藥,中國製造企業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20、數位相機

  中國的火箭都上太空了,卻造不出一臺小小的數位相機,難道數位相機製造工藝要求比火箭還高嗎?

  其實還真是,單反數位相機技術門檻很高,需要最前沿的光學、電子、機械技術相結合。像如今單眼相機的快門速度可以達到1/4000秒,部分高端機型甚至達到1/8000秒如此高速的快門對加工精度和可靠度有著極其嚴苛的要求,中國機械加工條件目前還難以達到這樣的水平。

相關焦點

  • 這20項技術產品,每一項都關乎中國製造的崛起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目前許多產品仍然高度依賴進口,中國製造在這些領域的研發和生產依然存在難以攻破的技術難關。 這其中有關乎中國工業命脈的核心產品,也有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工業零部件,本文就來為大家盤點中國嚴重依賴進口的20項產品: 1、高端數控工具機
  • 全球科學儀器公司20強出爐 中國企業無一入選!
    全球科學儀器公司20強出爐 中國企業無一入選!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科學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基石,是化學、材料、生命科學等研究的重要保障。化工科研人員,你的實驗室都配備了哪些儀器?用的是哪家企業的?你知道全球科學儀器公司哪家最強?
  • 盤點全球生命科學儀器公司Top 20
    2018年,生命科學和分析儀器製造商保持了過去幾年的發展勢頭:外媒跟蹤的20家公司的整體儀器銷售額增長了6.2%,一些大型企業主導著科學儀器市場。排名反映了幾個顯著的位置變化,丹納赫從第2位下滑至第5位,因為它報告的儀器銷售量低於2017年。三家公司因此上升:Shimadzu排名第二,其次是羅氏診斷和安捷倫科技。
  • 未來將不再嚴重依賴進口 山東成泰新材料10.4萬噸MMA項目開建
    環球網記者了解到,該技術的引進和項目的建設,有利於拓展MMA高端產品市場,將極大改善我國目前對PMMA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促進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等行業發展,也利於中國石化產業的轉型升級。MMA既是一種有機化工原料,又可作為有機化工產品直接應用,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不過,MMA生產屬技術密集型行業,生產主要集中在美國、西歐和日本等地區。  2017年以來,我國MMA用量達全球第一。同期,其對外依存度超60%,是有機化工領域進口依存度最高的十大產品之一。
  •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2012年實驗室分析儀器行業十大新聞盤點
    對於即將過去的一年,不管留下多少遺憾和不舍,為了揚帆起航,為了實驗室分析儀器行業的更好發展和規劃。評審結果截止12月15日,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特意依照本網實驗室分析儀器這一欄目的點擊量,本著公平和客觀的態度,盤點了年度十大新聞事件。希望這些新聞事件能為業界所有關注實驗室分析儀器的讀者們留下一些思考和期待。
  • 科研用生物試劑嚴重依賴進口,國產化建設迫在眉睫
    近日,中國科學院面向市場創建的第三方科研服務平臺喀斯瑪的交易數據顯示,我國部分科研機構的中高端生物試劑嚴重依賴進口——進口品牌交易額累計佔比高達79%。根據喀斯瑪提供的數據,自2013年上線以來,共計2052家科研、教育及產業機構在喀斯瑪平臺交易,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累計交易額高達78億元,有38%的交易來自生物試劑。
  • 高端醫療設備依賴進口加劇看病貴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出口額達到上億美元的產品,依然集中在按摩器具、醫用導管、藥棉等一次性耗材和中低端診斷治療器械上。而高端醫療設備,我國目前對進口產品的依賴較為嚴重。《藍皮書》顯示,國內中高端醫療器械進口額約佔全部市場的40%,約80%的CT市場、90%的超聲波儀器市場、85%的檢驗儀器市場、90%的磁共振設備市場、90%的心電圖機市場、80%的中高檔監視儀市場、90%的高檔生理記錄儀市場以及60%的睡眠圖儀市場,均被外國品牌所佔據。
  • 河南計量攻克顆粒標物研製 打破我國進口依賴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實習生 鬱晴 文/圖)9月16日,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組織有關專家對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承擔的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科研項目「顆粒檢測儀器量值溯源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進行了科技成果鑑定,該項目歷經6年,攻克了顆粒標物研製技術,解決了目前顆粒數量濃度標準物質測量範圍窄、精度不高、效率低問題,打破我國該標準物質國外進口依賴。
  • 國家政策支持 國產科學儀器的春天來了嗎
    針對近兩三年美國對中國經濟實體打壓,對中國政府的極限施壓,中美的關係已經跌破冰點。國家開始調整對美政策,對美國一些進口產品進行對等制裁。同時,國家開始主動的逐步去除對美國及其他國家進口產品的嚴重依賴性,特別是在科學儀器行業依賴尤為重要。
  • 美國鈾依賴進口 川普「很淡定」
    美國商務部近期一項調查認定,美國核電企業所需鈾燃料嚴重依賴進口,這種狀況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不過,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持不同看法,12日拒絕為提升國產鈾比例而設置生產配額。 川普12日晚在一份書面備忘錄裡說,他不同意商務部的那項調查結論,但承認調查結論確實「引起重要關切」。
  • 兩會閉幕 回顧科學儀器行業相關的兩會「好聲音」
    孱弱的國產科研儀器裝備產業鏈,是導致市場競爭失利的根本原因。我國在採購環節的相關規定不夠完善,導致進口儀器裝備佔據大部市場。徐濤表示:「希望能細化落實國產科研儀器裝備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機制,對自主創新的高科技產品實行加分和優先採購機制。同時應建立對自主創新產品的科學定價機制,以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對科研創新投入,促進儀器裝備的自主創新。」
  • 奧龍集團CISILE 2018:成像系統受關注 高端科學儀器轉型在路上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4月21日,經國家商務部批准,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主辦,北京朗普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 2018)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
  • 核磁共振波譜儀出海 高端科研儀器國產化值得期待
    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上,參展人員在交流。  影像中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代科技發展實踐表明,科研儀器是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誰在科研儀器上率先突破,誰就往往能佔據科學研究的先發優勢。  近年來,我國的科研儀器在國產化上已取得積極進展,但由於歷史積累不足等多方面原因,高端科研儀器依賴進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觀。
  • 評儀器技術之「最」探國產儀器創新之路——ACCSI 2012科學儀器...
    關於最自豪的儀器技術,董亮研究員提到,便攜氣相色譜-質譜儀一直是進口產品的天下,現在國產便攜氣相色譜-質譜儀實現了真正商品化,已經完全可以與進口同類產品相競爭、相抗衡,希望這一技術走得更遠、更好。  現場觀眾「大陸」在發言中指出,深紫外全固態雷射技術是國人足可自豪的技術。中科院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究,並率先發展出實用化的深紫外固態雷射源。
  • ...進口依賴現狀,珂睿科技造能提高中藥分析效率的國產液相色譜儀
    據報導,中國在液相色譜儀方面進口依賴嚴重,2016年中國市場的液相色譜產品進口額約為100億元,2017年為120億元,2018年上半年的數字就已達到約70億元,進口設備佔比保守估計90%以上。從單價上看,進口設備價格約在70萬元以上,國產設備多為低端低價產品,價格在10萬元以下。
  • 國產全自動凱氏定氮儀打破高檔定氮儀依賴進口局面
    目前市場上的定氮儀分為半自動型、自動型與全自動型三種,而以前我國僅能生產最低端的半自動型,且技術含量低,可靠性差,水平落後,我國自動以上的機型只能依賴進口  如今,上海晟聲自動化分析儀器有限公司研製生產了全自動凱氏定氮儀,其性能超出瑞士步琪、德國Gerhard、義大利Velp等進口著名品牌,可與瑞典
  • 常熟私企終結芳綸纖維依賴進口
    常熟私企終結芳綸纖維依賴進口 2009-12-31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常熟7家私營企業出資組建的兆達特纖科技有限公司,12月28
  • 2019上半年PCR中標盤點 4大進口品牌包攬80%訂單
    對於科學儀器行業來說,招標採購是重要的成交渠道,PCR儀也不例外。值此年中之際,儀器信息網特推出2019年PCR儀上半年中標盤點。從網絡公開招標平臺檢索到800餘條中標信息,最後整理匯總為405條PCR有效中標信息。
  • 光通信器件仍嚴重依賴進口 核心技術待突破
    近日《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年)》(以下簡稱《路線圖》)發布,其中明確了光通信期間的未來5年規劃。(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光通信器件仍嚴重依賴進口   「十三五」期間,隨著大數據
  • 2019年質譜儀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規模分析 我國進口依賴程度高
    日本於2002年制訂了高精密科學儀器振興計劃,將科學儀器創新作為國家發展戰略,並從2004年起重點投入研發世界尖端分析計算測量儀器。同時,日本政府規定,購買國產儀器可享受免稅優惠,以此支持重大科學儀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