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醫療設備依賴進口加劇看病貴

2020-11-26 健康界

當下,隨著慢性病和傳染病發病率的上升、普通人體檢意識的提高以及醫保水平的提升,人們對醫療器械的需求在不斷增大。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發布的《2013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狀況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顯示,過去12年來,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由2001年的179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1700億元,12年間增長了8.5倍。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中國醫療器械貿易報告》顯示,2014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貿易進出口總額為167.9億美元,同比增長6.1%。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出口額達到上億美元的產品,依然集中在按摩器具、醫用導管、藥棉等一次性耗材和中低端診斷治療器械上。而高端醫療設備,我國目前對進口產品的依賴較為嚴重。

《藍皮書》顯示,國內中高端醫療器械進口額約佔全部市場的40%,約80%的CT市場、90%的超聲波儀器市場、85%的檢驗儀器市場、90%的磁共振設備市場、90%的心電圖機市場、80%的中高檔監視儀市場、90%的高檔生理記錄儀市場以及60%的睡眠圖儀市場,均被外國品牌所佔據。據《企業觀察報》報導,被簡稱為「GPS」的通用(GE)、飛利浦(Philips)、西門子(Siemens)三家公司,長期把控著中國70%的高端醫療設備市場。

當前,檢查費用高是看病貴的一個重要原因,這與進口設備價格高昂有很大關係。《藍皮書》指出,進口醫療設備在我國的價格,普遍比歐美日等原產國價格高50%~100%,如TOMO放射治療系統等設備,在歐美日等國家多為250萬美元,在我國則為500萬美元以上。前瞻網分析師李佩娟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經營者集中壟斷行為的存在,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價格的壟斷。

進口醫療設備價格高,原因之一是中間經銷環節多,層層加價、層層納稅。此外,器械採購中灰色交易的存在,也推高了價格。一位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設備行業從業者在接受《中國聯合商報》採訪時表示,這些設備的利潤率有的高達50%~60%,其中回扣可能佔到20%。

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有不少醫院花重金採購進口設備,客觀上抬高了價格,也導致國產高端醫療設備的生存困難。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報告指出,截至2012年年底,全國共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4928家,國內企業規模小、市場分散,2013年上半年22家醫療器械上市企業的收入僅為100億元,僅佔到行業總規模的5%左右。與此同時,外資醫療器械公司還在不斷收購國內業績優秀的同類公司。

不過,進口設備獨佔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的狀況有望改變。今年5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考察上海聯影醫療科技公司時表示,現在一些高端醫療設備基層買不起、老百姓用不起,要加快高端醫療設備國產化進程,降低成本,推動民族品牌企業不斷發展。

一系列相關扶持政策正在推出。今年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發了《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鼓勵器械創新,規定相關監管部門將在確保上市產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針對創新醫療器械設置特別審批通道,加快產品進入市場的速度。8月,國家衛計委和工信部聯合召開推進國產醫療設備發展應用會議,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稱,將重點推動三甲醫院應用國產醫療設備,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將建立主動使用國產醫療設備激勵機制。9月,商務部反壟斷局在上海進行醫療器械領域集中反壟斷審查工作調研。

國產醫療器械的研發和生產技術也在提高。國信證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研究報告指出,現在國內一些醫療器械公司,已擁有精湛技術,如醫療影像,其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與跨國公司產品沒有明顯差別。

國家衛計委10月9日宣布,將逐步建立適合現時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將大中型醫院承擔的一般門診、康復和護理等,分流到基層醫療機構。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試點與推行,「健康進家庭、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格局將逐漸形成。當下,基層醫院開始大量需求低端磁共振成像設備,家用醫療設備也將更加普及。家庭健康尚普諮詢行業分析師指出,家用醫療裝置市場預估將大舉成長25%。

國產醫療器械正面臨諸多發展機遇,市場份額也在逐步擴大。不過,要真正降低醫院檢查費用,緩解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還有賴於立法和監管。社科院經濟研究所主任朱恆鵬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我國的醫療器械流通領域加價率標準缺失,政府若想整頓醫療器械市場、消除壟斷,需首先釐清市場的各方不合理利益輸送,並予以規範。

(原文標題:我國高端醫療設備依賴進口加劇看病貴)

相關焦點

  • 公立醫院熱衷高價進口醫療器械 加劇「看病貴」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國部分地區醫療器械領域存在「洋品牌」壟斷、價格虛高等問題,客觀上加劇了群眾「看病貴」。針對這種情況,對全國醫藥市場有重要影響力的京津冀三省市,將聯手啟動公立醫院醫用耗材聯合採購,作為示範,這一舉措或將改變公立醫院熱衷高購價買「洋槍洋炮」的做法。
  • 打破進口壟斷 國產高端醫療器械攻堅市場破解「看病貴」
    2016年,對中國醫療器械行業來講是不平凡的一年,東軟、聯影、明峰三家國產醫療器械企業陸續推出高端醫療器械PET-CT,打破了中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長久被進口產品壟斷的現狀,而高端醫療設備檢測的費用也將會直線下降。這無疑給了雄踞中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的跨國企業一記重擊。
  • 外資把控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比國產貴70%
    在部分領域,進口設備的覆蓋率甚至可達100%。  而前述外來「包攬者」、朱恆鵬口中的「GPS」,則是通用(GE)、飛利浦(Philips)、西門子(Siemens)這三大全球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包括核磁共振、CT、分子影像等設備在內,中國高端醫療設備的70%幾乎都出自這三家跨國企業,國產設備的比例尚不足10%。
  • 國產高端設備輻射劑量降八成,診療費還省一半多
    來源/視覺中國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長期以來,MRI、CT、PET-CT等技術高度密集的設備,幾乎被通用電氣、飛利浦、西門子等跨國企業壟斷。中國高端醫療設備80%以上依賴進口,產品價格和維護費用十分高昂,也成為百姓看病貴的原因之一。
  • 探訪高端動物醫院 為什麼寵物看病這麼貴 原因在這裡
    這家醫院的主人張旭坦誠地說,在一場2萬元左右的骨科手術中,藥品的成本在10%-20%,大約2000元,更多是「設備和手術時用到的工具的折舊成本還有技術」。圖為醫院的一個設備間,醫院配備了電腦斷層掃描三維重建系統,以及一臺動物專用磁力共振器,兩套系統都價值百萬。(圖片來源:銳圖)在診室裡,用於在看病時和寵物主人溝通的一個動物眼球模型,價格也不便宜。「主要是很難買到。」
  • 率先突破高端影像設備依賴進口的PET/CT!
    ,中低端市場包括DR設備、CT機等產品,高端市場包括MRI、PET-CT等產品。早期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在中、低端市場佔據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份額比例最大,競爭格局形成多而散的局面。而在行業高端市場中,由於其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不易研發製造,技術水平的限制和發達國家的資源壟斷等因素,因此行業中的高端產品目前仍然主要依賴進口。而唯一實現了突破的就是PET/CT。目前國內諸多PET/CT廠商都已經實現了自主品牌的建設。
  • 外科醫生吐槽手術耗材貴:國內兩三萬美國1萬多
    這本是件令人高興的事情,然而專家們卻感到遺憾,因為雖然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卻很難普惠。中國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主委、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首席食管癌專家戎鐵華教授在會上憤憤然說,微創術中用到的進口耗材價格昂貴,同種耗材甚至比一些地區貴3-5倍,加劇看病貴。「我們醫生不斷創新,是在努力用最低的代價令病人享受到最好的治療。可我們這麼辛苦,感覺卻是在為手術耗材商打工。」
  • 盤點中國嚴重依賴進口的20項產品,兩類科學儀器在列!
    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製造業對精密加工的要求越來越高,更高精度的產品不得不依賴高端數控工具機。  目前國內的高性能工具機基本上都是從德國、美國、日本這些國家進口,高端數控工具機自給率不足10%,雖然我國不斷加大對高端工具機的研發投入,但國產工具機精度和使用壽命遠遠達不到世界同類水平。
  • 上海18家醫院購買35臺進口高端醫療設備 致力提升健康上海建設能級
    採購的產品包括來自美國通用電氣、直觀復興、荷蘭飛利浦、德國西門子和美國瓦裡安等多家醫療設備跨國公司,中標的進口大型醫用設備包括最先進的CT、磁共振、數字血管減影造影系統、SPECT、PET/CT、直線加速器和手術機器人等。
  • 高端絕緣材料有望打破進口依賴
    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建鋒教授近日開發出一種高端的雲母基納米紙材料,讓一張薄紙片,可以抗超強電擊,可以耐高溫,能廣泛應用於高壓絕緣領域,有望打破國內高端絕緣材料嚴重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絕緣材料被廣泛應用於生產生活中。無論是風扇、電視機,還是飛機、高鐵,都需要電絕緣組件。
  • 每年花費超千億,這72種材料,9成依賴進口!
    拿半導體材料來說,國內目前絕大部分依賴進口,本土半導體材料廠商僅能滿足約20%的需求,且大多為中低端材料,真正用在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等高端領域的材料並不多。>2、99%的汽車自動檔變速器來自進口,99%的汽車無級變速器專用鏈條、鋼帶來自進口; 3、所有高端工具機全部進口,臺灣也對中國大量出口工具機; 4、90%的高鐵齒輪傳動箱依賴進口,制動裝置100%依靠進口; 5、目前智能終端晶片和作業系統基本上都由國外掌控,高性能通用晶片和基礎軟體自主提供能力仍然較低
  • 株洲九龍男科醫院看病效果怎樣 以效果贏患者喜歡看病不貴
    株洲九龍男科醫院看病效果怎樣 以效果贏患者喜歡看病不貴 時間: 2019-10-16 14:31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1、看技術設備可靠  擁有專業的男科檢測治療設備是基礎。男科設備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檢測治療儀器,它是針對男科疾病專門設計和研發的專用設備,具備許多普通臨床上不具備的技術特性。
  • 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讓百姓看病更有「醫」靠
    看病難、看病煩、看病貴,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這樣子的體會,相信不少去過醫院的人都有過。但對於路橋的陳慶烈老人來說,看病早已有了不一樣的體驗。「以前看病買藥都要跑到路橋區第二人民醫院找王醫生,現在不用了,在家門口就能看好了,而且醫生護士的態度都非常好,也很有耐心。」提起衛生院的改變,陳慶烈是讚不絕口,直豎大拇指。八年前,陳慶烈老人從金清鎮搬回了老家蓬街鎮居住。因為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他需要長年吃藥,一個月至少要往醫院跑一次。「一直以來我都是在路橋二院找王醫生看病的,搬回蓬街後,還是會回來找他看病開藥。」
  • 磁共振設備、高端智能化CT設備、懸吊及雙立柱式DR高端醫療影像...
    磁共振設備、高端智能化CT設備、懸吊及雙立柱式DR……8月7日,在新安縣洛新產業集聚區洛陽康達卡勒幅高端醫療設備項目基地,全線高端醫療影像器械整齊排列展示,產品安裝調試有序進行。「一周前,公司自主研發的首臺DR產品順利下線。從目前市場反饋的情況來看,新產品很受歡迎。」
  • 出國看病:全世界手術死亡率最低的德國醫療
    出國看病原因一:發達的製造業成就先進醫療儀器設備  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國民經濟體,科學技術發達,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德國在二戰後醫療發展迅速,目前德國全國共有2260家醫院,超過52萬張床位,看似較多的床位卻在使用率方面達到80%以上的使用率。德國的醫療設備在國際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德國的製造業在世界享有盛譽,其產品以技術先進,做工精良著稱,醫療領域的設備儀器公司湧現出西門子、拜耳等世界級企業。在德國看病,能夠接受到最先進醫療儀器的治療,連美國人都想去德國看病。
  • 上海高端醫療設備再度叩開日本市場
    原標題:上海高端醫療設備再度叩開日本市場  中國高端醫療設備再度破冰以嚴苛著稱的日本市場!記者昨天從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獲悉,6月1日,聯影自主研發的數字光導PET-CT正式進駐日本綜合南東北醫院,這是「中國智造」的數字光導PETCT首次進入日本市場。
  • 美國看病有多貴?和美國相比,中國醫療簡直太良心了
    美國看病有多貴?和美國相比,中國醫療簡直太良心了 原標題:美國醫院創傷激活費引吐槽:韓國夫婦稱喝杯奶被收近兩萬美元還記得那個不是段子的段子嗎?
  • 聚碳酸酯巨頭再次提價,國內龍頭受益進口替代
    PC用於電子和IT設備、汽車配件、醫療設備等多領域,我國是全球最大PC消費國,嚴重依賴進口,需求每年以8%-12%的速度快速增長。聚碳酸酯是一種抗衝擊性強、透明、耐熱耐寒的工程塑料。2016年全球PC有效產能496萬噸,消費量433萬噸,行業前五強(CR5)佔有率約為80%,為寡頭壟斷格局。
  • 在美國看病到底有多貴?為什麼外國人更熱衷於健身?
    第三點、看病的成本太高「國外看病難、看病貴」,這是發自國內一位母親的自訴。她的兒子不過就是發高燒,去醫院看個病不僅貴,而且手續超繁雜。而對於美國本地人來說,一場小病就可以讓他們回到解放前。因此,在美國看病真的很貴,一場小病不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就連美國的病床,都被網友們戲謔為「最奢華的床」。那麼,在美國看病到底有多貴?
  • 看病就在家門口
    原創 曲小薇 曲江新區全文2277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著急看病打不著車?看病就像「趕集」?排隊兩小時?看病兩分鐘?掛號「太難了」!?居民來這兒看病第一個就是方便,另外我院是集醫療、康復、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醫院,包含全科室、多病種服務,覆蓋全面,可以滿足居民日常診療需要。為了更好的惠及周邊居民,我們也會經常舉辦一些義診、講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