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視覺中國
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長期以來,MRI、CT、PET-CT等技術高度密集的設備,幾乎被通用電氣、飛利浦、西門子等跨國企業壟斷。中國高端醫療設備80%以上依賴進口,產品價格和維護費用十分高昂,也成為百姓看病貴的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加速進入醫療行業,國家層面也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勵民族企業自主創新,行業整體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均得到較大提升。
4月1日-5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國家衛健委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上海市經信委、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等主辦的2019國際醫學人工智慧論壇在滬召開。國內創新企業明峰智能醫療執行總經理葉宏偉在演講中介紹了該企業的創新成果,基於人工智慧輔助的迭代重建,全新產品可提供更低的掃描劑量,不僅更安全,診療成本也大幅度下降。
智能影像設備是醫療人工智慧競爭最白熱化的領域之一。國內已經有上海聯影等多家企業自主研發高端設備填補空白。葉宏偉介紹,明峰醫療在3年前已推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端醫療設備PET-CT。這幾年來不斷深入研發領域,用迭代算法以及基於WGAN的網絡進行重建,實現了用更少的輻射劑量,在更短的掃描時間內,以更智能的掃描方式獲得高好的圖像質量,最終得到更準確的診斷結果。
超低劑量智能AI重建有何意義?葉宏偉說,這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意味著中國大型高端醫療影像設備的研製與生產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經過智能AI重建後,可降低80%的輻射劑量,減少約2/3的診療費用,增加1/3的患者流通。對於設備儀器來說,在減少球管曝光時間、減緩器件老化的前提下,可顯著增加機器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