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輻射劑量診斷參考水平專家共識發布

2020-11-28 醫脈通

本文經《中華醫學雜誌》社有限責任公司授權醫脈通,僅限於非商業應用。


目前,建立CT輻射劑量診斷參考水平(diagnostic reference levels,DRL)已成為CT輻射防護的普遍性需求。本共識對國內外DRL研究的現狀進行總結,對CT輻射劑量診斷參考水平達成了一致意見,旨在推進國內對DRL的推廣和使用,從而最大限度地優化輻射劑量與圖像質量的平衡,達到從人群層面降低CT輻射劑量的目的。


本共識涵蓋與DRL相關的輻射劑量術語、低輻射劑量CT研究、CT輻射劑量DRL相關概念、CT輻射劑量DRL的意義和重要性、CT輻射劑量DRL的研究現狀、推薦意見等幾部分內容,本文僅就CT輻射劑量DRL的研究現狀、推薦意見的部分內容進行闡述。


CT輻射劑量DRL的研究現狀


為了調研全國範圍的CT輻射劑量DRL並建立中國的DRL,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質量管理與安全管理學組於2015年6月成立中國CT輻射劑量管理項目工作組,利用專業輻射劑量管理軟體,採集、管理和分析全國不同地域的CT輻射劑量數據,並於2017年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學術年會上發布了該研究結果。該多中心研究的數據來自中國北部、中部及南部區域的5家綜合性醫院,採集數據時間跨度為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採集部位包括頭部、頸部、胸部、腹部、盆腔和冠狀動脈,納入的CT檢查數為448 684人次,其中成人425 763人次,兒童22 921人次,獲得成人及兒童各部位的DRL。不同國家成人和兒童CT輻射劑量DRL見表1,表2。為利於和國外相關數據進行比較,表1,2中我國的數據僅列出了CTDIvol和DLP數據。


表1 不同國家成人各部位CT輻射劑量診斷參考水平

註:ACR-DIR:美國放射學會-劑量指數註冊;ACR-AAPM:美國放射學會-美國醫學物理學家協會;NCRP:國家輻射防護與測量委員會;CTDIvol:容積CT劑量指數;DLP:劑量長度乘積;埃及頭部數據為頭顱增強數據;中國數據為國內多中心CT輻射劑量調研分析數據;荷蘭腹盆腔數據為2012年數據。a:(頸部、胸部、腹盆腔以及胸腹及盆腔連掃)平掃;b:(頸部、胸部、腹盆腔以及胸腹及盆腔連掃)增強掃描;其他平掃和增強掃描結果一致。c:腹部與盆腔平掃的輻射劑量之和。歐盟頸部增強掃描的DLP為500 mGy·cm;ACR-DIR胸部增強掃描的CTDIvol和DLP分別為13 mGy、469 mGy·cm,腹盆腔增強掃描的CTDIvol和DLP分別為15 mGy、755 mGy·cm;日本腹盆腔增強掃描的CTDIvol和DLP分別為15 mGy、1 800 mGy·cm;中國胸部與腹部增強掃描的CTDIvol分別為11、18 mGy,DLP分別為468、1 787 mGy·cm。—:無數據


表2 不同國家兒童各部位CT輻射劑量診斷參考水平

註:ACR-AAPM:美國放射學會-美國醫學物理學家協會;CTDIvol:容積CT劑量指數;DLP:劑量長度乘積;a:國內多中心CT輻射劑量調研分析數據;日本胸部和腹部的CT輻射劑量診斷參考水平採用16 cm模體測得,括號內數據為採用32 cm模體測得;—:無數據


推薦意見


DRL不是個體接受CT檢查輻射劑量的參考,而是一個大樣本調查後得出的整體水平上某一區域或全國範圍內的輻射劑量參考水平。建議根據國家、地區或機構內的CT輻射劑量數據制定相應的DRL,首先應建立機構DRL以優化本機構CT檢查的輻射劑量水平;有條件者,應按患者年齡、體型、適應證、掃描設備等進一步細化DRL。建議日常CT檢查的輻射劑量在遵守國家主管部門相關規定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本共識所列的全國DRL或機構DRL,對超過DRL者應分析原因,及時調整以便降低輻射劑量。CT掃描設備和掃描方案不斷更新,也需對相應的DRL進行實時更新。在進行低輻射劑量CT研究時,應以達到輻射劑量分布的第25個百分位數為目標,如果輻射劑量低於該目標值,要特別考慮圖像質量能否達到診斷要求。在實踐中,輻射劑量的優化要同時將DRL和輻射劑量的第25個百分位數納入考慮範圍,達到輻射劑量和圖像質量的最佳平衡。


文獻來源:中華放射學雜誌, 2017,51(11) : 817-822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發布!丨指南共識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發布!與成人不同,嬰幼兒及兒童HCM病因複雜,臨床表現呈高度異質性。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兒童心肌病精準診治協作組組織相關專家共同制定了《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
  • 專家提醒:PET/CT輻射風險大 診斷有局限
    全國每年僅接受X射線影像診斷的患者就達2.5億人次,約佔全國總人口的20%。醫療照射已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人工電離輻射來源。X射線是醫療檢查「雙刃劍」幾年前,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做了一項統計,在北京市做診斷檢查的人中,至少有2/3接受了X線照射(含CT檢查)。
  • 重磅發布 | 放射性同位素標記藥物物質平衡及生物轉化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專家共識
    在本次大會上,重磅發布了國內第一個《放射性同位素標記藥物物質平衡及生物轉化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專家共識》,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繆麗燕副院長代表全體共識專家作了發布與解讀,部分共識專家汪秀琴處長、許重遠主任等出席現場發布會。現將全文網絡首發如下:放射性同位素標記藥物物質平衡及生物轉化臨床研究是闡明藥物人體內代謝及排洩特徵的金標準[1]。
  • 【影像科普】做一次CT 輻射有多大?
    很多人都認為ct掃描的輻射太強,做ct次數多了容易導致癌症發生。CT真的有那麼可怕嗎?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什麼是CT檢查? CT的危害主要來源於X射線產生的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可破壞人體內某些大分子結構,損傷細胞,從而損傷人體。但是,說到輻射必須講輻射劑量。
  •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6年版)
    為給我國血液科醫師提供規範化的臨床實踐指導,由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白血病淋巴瘤學組牽頭,廣泛徵求國內專家意見,結合我國現況,反覆多次修改,從PV的診斷程序、實驗室檢查、診斷標準和治療原則等方面最終達成本共識。
  •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
    指南·標準·共識│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兒童心肌病精準診治協作組《中國實用兒科雜誌》編輯委員會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兒童及青壯年心臟性猝死
  • 低劑量螺旋CT是篩查肺癌的重要手段,輻射量低,可發現大部分肺癌
    不少人比較疑惑,什麼是低劑量螺旋CT?這種CT和我們平時做的CT到底有什麼區別?由於大家對健康意識的提高,很多人越來越注重輻射劑量,甚至把CT與「高輻射」等同。為了減少檢查過程中接受的輻射劑量,但又要保證圖像質量,於是誕生了低劑量螺旋CT。
  • 核磁、CT等檢查的輻射劑量是安全的嗎?
    很多影像學檢查確實是有輻射,高強度的輻射也是致癌的危險因素。但是輻射造成的危害並不一定如大家想像的那麼大,很多醫學檢查都是在安全範圍內的。多大劑量的輻射是安全的?了解輻射的危害先要大概知道多大的輻射是相對安全的。人在地球上每時每刻都在接受輻射,輻射按照來源可以分為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
  • 前庭神經炎診治多學科專家共識發布,共識要點一覽!
    本共識旨在綜合國內外關於前庭神經炎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成果以及國內多學科專家的臨床經驗,為前庭神經炎的臨床診治提供規範化的標準,以期規範和促進前庭神經炎的診療工作。本文其中的共識的要點進行總結。基於病理學及影像學研究證據,本共識建議使用前庭神經炎,不再使用前庭神經元炎和其他名稱,未明確診斷前可先納入急性前庭症候群的診斷範疇。 共識二:VN 是常見的急性前庭症候群,任何年齡、任何季節均可發病,30~60歲多發,無性別差異。
  • PLD不良反應中國專家共識權威發布 | 袁芃教授詳解共識要點
    PLD不良反應中國專家共識權威發布 | 袁芃教授詳解共識要點
  • 冠狀動脈痙攣症候群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向定成 曾定尹 霍勇代表《冠狀動脈痙攣症候群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 專家共識 | 發熱伴肺部陰影鑑別診斷
    近日,由我國呼吸科相關專家組成的「發熱伴肺部陰影鑑別診斷共識專家組」,發布了《發熱伴肺部陰影鑑別診斷專家共識》。對於發熱伴肺部陰影的患者,本共識建議按以下步驟進行分析和診斷。如果是肺外感染引起的肺炎,則要參考相關流行病學資料。
  • 科普 | X光、CT、核磁共振…你了解嗎?
    我們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的醫生會說:你先拍個x光,查出來有必要我們再拍個ct。這讓很多小夥伴們一頭霧水:為什麼照了x光,還要照ct?為什麼不能直接拍ct呢?為什麼有時候要做昂貴的核磁共振呢?這些令人一頭霧水的問題,今天我們一一解答。
  • PET/CT檢查輻射安全嗎?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核醫學科主任 程木華教授  為早期發現腫瘤、區分腫瘤的良惡性、腫瘤的分期、治療前判斷預後的好壞、治療後判斷治療效果的好壞等,不少專家專家都會建議患者做個PET/CT,然而,隨著PET/CT的應用推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和接受PET/CT檢查。
  • 尿液常規檢驗診斷報告模式專家共識
    通過尿液常規試驗、特殊試驗、早期腎損傷試驗、腎功能試驗等檢驗,有助於泌尿系統疾病的篩查、診斷與分期、鑑別診斷及療效觀察,對全身陛疾病如內分泌或代謝異常、黃疸等篩查或鑑別診斷均有重要意義。尿液常規檢驗包括理學檢查、化學檢查及有形成分檢查,這三者結合應用對泌尿系統疾病的篩查、診斷與鑑別診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每年做一次低劑量CT輻射劑量低於拍X光片
    本報訊 「45歲以上吸菸或吸二手菸者,建議每年查一次低劑量螺旋CT。這個方法已進入肺癌防治指南。」這是記者昨日從剛結束的「華東胸部腫瘤論壇暨第六屆浙江省胸部腫瘤論壇」上獲悉的。  本次論壇齊聚了大批國內外胸部腫瘤領域的專家學者,有多位專家參加了今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他們傳遞了胸部腫瘤領域的最新信息: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今年發布的惡性腫瘤臨床實踐指南中,把使用低劑量螺旋CT對肺癌高危患者進行早期篩查,列入更新後的診治規範中。  「此舉的意義在於能早期發現肺癌。因為肺癌的高死亡率主要是因為大多患者發現時已是肺癌中晚期,失去了手術機會。」
  • 《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發布
    近日,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國兒童保健學術年會上,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專家組討論並制定的《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正式發布。兒童保健專家表示,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維生素D缺乏及不足仍是我國兒童突出的營養問題,影響兒童生長發育水平和健康。
  • 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模式專家共識
    、疾病診斷、預後、治療監測、遺傳諮詢、健康管理以及家庭生育計劃制定等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因此,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應該明確、簡潔、準確可靠,並具有充分的解釋、可信性和權威性。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分子診斷專家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對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模式進行了研討並達成以下共識。一、基本要素1.題目與格式: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應具有醒目的題目,明確標示出檢驗的靶標。
  • 專家共識:急性中毒的分級與診斷_急性中毒_分級_診斷_醫脈通
    2016年11月份,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中國毒理學會中毒與救治專業委員會發布了《急性中毒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醫脈通小編將急性中毒的分級與診斷相關內容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點擊進入下載頁面>>>急性中毒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急性中毒是指人體在短時間內接觸毒物或超過中毒量的藥物後,機體產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及其臨床表現。
  • 輻射劑量降低80%!浙大兒院發布全球首款微劑量可移動兒童骨齡DR
    7月16日,浙江大學、國家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聯合主辦「全球首款微劑量可移動的兒童骨齡DR(Digital Radiography即數位化X線攝影)」成果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