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和大洋》能力提高與反饋訓練題與答案

2020-11-26 中考網

《大洲和大洋》能力提高與反饋訓練題與答案

  【鄭重早明:以下為部分試題預覽,請點擊下載完整版!】

  1.關於各大洲的分界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蘇伊士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

  B.巴拿馬運河是亞非兩洲的分界線

  C.白令海峽是歐洲和非洲的分界線

  D.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和大高加索山脈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

  2.下列兩洲之間的分界線沒有運河或海峽的是()

  A.亞洲和非洲B.南美洲和北美洲

  C.南極洲和大洋洲D.歐洲和非洲

  3.被三大洋環繞的大洲是()

  A.南美洲B.南極洲C.大洋洲D.非洲

  4.被三大洲包圍的大洋是()

  A.北冰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太平洋

  5.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

  A.大洋洲B.亞洲C.南極洲D.南美洲

  6.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7.瀕臨三大洋一組的大洲是()

  A.南北美洲和南極洲B.亞洲、北美洲和南極洲

  C.亞洲、歐洲和北美洲D.歐洲、非洲、大洋洲

  8.大陸被赤道穿過的大洲有()

  A.非洲和南美洲B.亞洲和南美洲

  C.歐洲和大洋洲D.亞洲和非洲

  9.主要處於西半球的大洲有()

  A.大洋洲和南美洲B.亞洲和北美洲

  C.南美洲和北美洲D.歐洲和南美洲

  10.下列大洲中既位於北半球又位於西半球的大洲是()

  A.歐洲B.北美洲C.非洲D.南美洲

  11.下列大洋中,被五大洲環抱的大洋是哪一組合()

  A.大西洋和印度洋B.太平洋和印度洋

  C.大西洋和北冰洋D.太平洋和大西洋

  12.跨熱、溫、寒三帶的大洲有()

頁次:1/2 上一頁 下一頁  

相關焦點

  • 《地球的運動》能力提高與反饋訓練題與答案
    《地球的運動》能力提高與反饋訓練題與答案  【鄭重早明:以下為部分試題預覽,請點擊下載完整版!】          B.15分鐘         C.1小時          D.1分鐘  4.當北京時間為10月1日12點(即東經120°的時間)時,位於東經45°的某地的時間是(    )  A.10月1日17點            B.9月30日22點  C.10月1日7點             D.10月2日4點  5.我們每天看到太陽和星星東升西落
  • 大洲和大洋 說課稿
    三、說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通過閱讀海陸分布圖和海陸面積比較示意圖,知道海陸面積比例及全球海陸分布。2.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並能在世界地圖上說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徵。
  • 大洲和大洋學案設計
    第二章 第一節 大洲和大洋2.運用地圖識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3.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徵。(重點)【學習設計】一、自主學習閱讀教材30--35頁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並用筆將問題答案勾劃在課本上。
  • 《大洲和大洋》~說課稿~初中地理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地球和地圖》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地球的海陸分布特徵及七大洲四大洋,並為後面《海陸變遷》的學習打下基礎。【知識與技能】利用地圖說明全球海陸分布特徵,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特徵。
  • 2020山東教師資格:大洲和大洋 教案
    2.能夠準確在地圖上填寫出七大洲的名稱,並說出七大洲的輪廓、面積順序、分布位置和分界線。【過程與方法】1.通過閱讀七大洲的分布圖,提高讀圖和分析圖的能力。2.通過對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和分布的分析,學會分析對比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七大洲的分布特徵激發求知慾望和探索精神。
  • 2020山東教師招聘面試:大洲和大洋 說課稿
    三、說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通過閱讀海陸分布圖和海陸面積比較示意圖,知道海陸面積比例及全球海陸分布。2.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並能在世界地圖上說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徵。
  • 教師招聘考試筆試地理《大洲和大洋》模擬題
    A.亞洲、歐洲、大洋洲、南極洲 B.亞洲、非洲、南極洲、大洋洲C.亞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D.亞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6.讀「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完成下列各題。(4)環繞G所示的大洲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大洋名稱)。-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全球共有七大洲、四大洋。其中,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圍繞的大洲是南極洲,其絕大部分位於南極圈以內。依據題意。故選C。2.【答案】C。
  • 初中地理教師資格證面試:《大洲和大洋》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學會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海峽。2.能夠準確在地圖上填寫出七大洲的名稱,並說出七大洲的輪廓、面積順序、分布位置和分界線。【過程與方法】1.通過閱讀七大洲的分布圖,提高讀圖和分析圖的能力。
  • 填圖記憶與測試——大洲大洋
    填圖記憶與測試——大洲大洋填圖記憶1、蘇聯太空人加加林說巴拿馬運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北美洲和亞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是溝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狹窄水道 ;德雷克海峽——南美洲和南極洲的分界線
  • 2019考地理經典試題分類彙編:大洲和大洋
    1.(2010·湖北十堰)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洋分別是( ) A.非洲和印度洋 B. 亞洲和印度洋 C.亞洲和北冰洋 D.北美洲和北冰洋 【解析】選C。世界最大的洲和洋分別是亞洲、太平洋;最小的洲和洋分別是大洋洲=北冰洋。
  • 學霸必會:大洲和大洋
    半球分布(主要分布)東半球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全部)北半球亞洲、歐洲(全部)、北美洲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全部)赤道橫穿的大洲南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回歸線穿過的大洲北回歸線非洲、亞洲、北美洲、大洋洲南回歸線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極圈穿過的大洲北極圈亞洲、歐洲、北美洲南極圈南極洲(幾乎全部位於南極圈內)(2)大洲分界線①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
  • 南極海冰的反饋提高了海洋的二氧化碳固存能力
    圖片來自原文2020年6月22日,《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發表題為《南極冷逆轉期海冰的反饋可增強南大洋碳匯》(Southern Ocean Carbon Sink Enhanced by Sea-ice Feedbacks at the Antarctic Cold Reversal)的文章顯示,南極海冰在全球碳循環中至關重要,其生物反饋可提高海洋的二氧化碳固存能力。
  • 七年級地理上冊期末測試題之大洲大洋
    馬上又到期末考試了,今天給大家帶來大洲大洋與板塊的考題,希望幫助到你,如果喜歡請點擊關注,不定期更新。讀大洲、大洋分布圖和部分板塊運動圖,回答下列問題。(2)大洲①和⑥的分界線是 ,溝通了太平洋和 。
  • 地理新一輪複習:大洲和大洋
    半球分布(主要分布)東半球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全部)北半球亞洲、歐洲(全部)、北美洲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全部)赤道橫穿的大洲南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回歸線穿過的大洲北回歸線非洲、亞洲、北美洲、大洋洲南回歸線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極圈穿過的大洲北極圈亞洲、歐洲、北美洲南極圈南極洲(幾乎全部位於南極圈內)(2)大洲分界線①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
  • 七上2.1 大洲和大洋
    非洲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大約為3020萬平方公裡(土地面積),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約12億)。大洋洲意即「大洋中的陸地」。
  • 中考地理知識點複習:大洲和大洋
    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複習和迎考準備,確保將所涉及的 考點全面複習到位,讓孩子們充滿信心的步入考場,現特準備了 知識點複習 。 1、地球?水球? ⑴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面積佔71%,概括為「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⑵分布: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 基礎梳理(7上-4) 大洲與大洋
    七大洲、四大洋1、世界海陸分布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
  • 地理高考中大洲大洋基本知識您了解了嗎?
    我們的地球分為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四大洋在地球中的位置七大洲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各大洲的輪廓以及面積的比較為了方便記憶我們總結出了一句大洲面積比較詩詞,面積從大到小依次類推: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亞:亞洲,非:非洲,北:北美洲,南:南美洲,南極:南極洲,歐:歐洲,大洋:大洋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各大洲分界線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 英語兒歌|五大洋七大洲——The Five Oceans and the Seven continents
    上中學地理的時候,背五大洋和七大洲的名字有時候真的需要點小技巧呢。今天帶來另一種技巧,那就是把它們唱出來。
  • 一隻劈開七大洲四大洋的松鼠
    我們所知的地球,表面約有71%的面積被水覆蓋,稱為海洋或湖或河流,其餘是陸地板塊組成的大洲和島嶼,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對於海洋的形成,科學家認為是太古宙起地球表面開始冷卻凝固,形成堅硬的巖石,火山爆發所釋放的氣體形成了次生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