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南極冰中發現的海洋生物解決了冰河時期的二氧化碳難題
南極逆轉隨著地球變暖,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從百萬分之190增加到280。但是變暖的趨勢並非一成不變。從大約14,600年前開始,南半球有2,000年的降溫期。這個時期被稱為南極逆冷,二氧化碳的水平停滯在百萬分之240。
-
為何北極海冰融化南極海冰增多?
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利用近30年衛星微波遙感數據製作的歷年1月4日南極海冰分布圖上,記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從1978年至2011年間的1月4日,「雪龍號」所在海域海冰均基本消融,是進行科考、登陸比較好的備選區域。而今年同日該海域海冰面積相比歷史同期明顯增加,人們不禁疑惑:南極海冰在不斷增多嗎?
-
南極海冰可能是導致南冰洋部分地區出現降溫效應的「罪魁禍首」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在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地球上的大部分陸地和海洋表面一直在穩步變暖,我們現在知道這是氣候變化的產物。但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在南極洲附近的南冰洋部分地區海面大幅降溫。現在,科學家們認為他們已經知道其中的原因。
-
南極冰蓋和海冰有什麼變化
■相關連結 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經過近十年間對南極冰蓋的研究後發現,從1992年起,南極冰蓋的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7.6毫米,而且最近5年又上升了差不多3毫米。>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衛星數據顯示,2012年前,南極冰蓋以每年
-
南極海冰大消融,兩個法國「沒」了…真兇找到!
南極冰下有大面積大陸「打底」,周邊海冰依附於大陸向海洋延伸,冰蓋是大頭。而北極冰下方大多是凍結後的一片汪洋,海冰佔據了絕大面積。冰蓋專指連續覆蓋了5萬公裡以上的陸地冰川(也稱「大陸冰川」),相比海冰,厚度要大好幾個數量級。目前全球冰蓋僅分布在南極洲,以及北極的格陵蘭島上。前者冰面積約為後者8倍。南極冰蓋大約在500萬年前就發育到了如今的規模。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題庫367:南極海冰的特點
贏取南極旅遊大獎 點擊進入答題頁面>>http://edu.china.com.cn/2011hyzsjs/node_7127310.htm666.南極海冰有什麼特點?南極海冰的季節變化非常顯著,其面積通常在9月達到最大值,在2月達到極小值,冬季海冰的面積約為夏季海冰面積的7倍。夏季,南極沿岸多數海域的海冰融化殆盡,因此南極海冰多為1年冰,其平均厚度約為1米。667.南極海冰近期的長期變化趨勢是什麼?雖然全球變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但南極海冰卻沒有像北極海冰那樣顯著減少。
-
海冰:海洋世界的超級殺手
能瞬間讓浩瀚的海面上冷靜下來的,非海冰莫屬了,這個海洋的殺手,會扮演很多種角色,在海洋世界大顯神威。
-
南極海冰大消融,兩個法國「沒」了…真兇找到
南極冰下有大面積大陸「打底」,周邊海冰依附於大陸向海洋延伸,冰蓋是大頭。而北極冰下方大多是凍結後的一片汪洋,海冰佔據了絕大面積。冰蓋專指連續覆蓋了5萬公裡以上的陸地冰川(也稱「大陸冰川」),相比海冰,厚度要大好幾個數量級。目前全球冰蓋僅分布在南極洲,以及北極的格陵蘭島上。前者冰面積約為後者8倍。南極冰蓋大約在500萬年前就發育到了如今的規模。
-
PNAS:科學家揭開全球變暖南極海冰反增之謎
結果表明,在20世紀,海洋溫度升高促使南極上空的高層大氣降水量增多,降水以雪的方式落在地面。雪量增多使得海洋最上面的幾層含鹽度更低,密度相應地下降。這幾層變得更為穩定,避免因密度產生變化的溫暖的深海洋流上升,進而融化海冰。
-
南極海冰結冰量創40年新高
鳳凰科技訊 科學日報報導,近日消息稱今年南極洲的海冰結冰程度創了新的記錄,相比科學家們自20世紀70年代晚期開始進行的海冰結冰程度長期衛星記錄相比,今年的海冰覆蓋了更多南部海洋。「地球整體在不斷變暖,海冰整體如預期一樣不斷減少,但和全球變暖現象一樣,並非在每一個有海冰的區域海水結冰的趨勢都在下降。」帕金森說道。自20世紀70年代晚期以來,北極每年丟失了53900平方千米的冰;南極每年增加了18900平方千米的海冰。今年9月19日,自1979年以來南極洲的海冰結冰區域首次超過了2000萬平方英裡,根據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這樣顯示。
-
全球變暖南極海冰為何不降反增?
一個由美國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Son Nghiem博士領銜,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美國海洋大氣局(NOAA)與各大學共同組建的科研團隊利用衛星雷達、海水表面溫度、地形與海洋水深等數據,揭示了影響南極海冰的因素及相應物理過程。他們發現,南極洲的地形與周圍海域的水深是海冰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因為地形持續影響著周圍風場,而水深則會改變海流的運動,進而驅動南極海冰的形成與演化。
-
全球海冰日益減少:北極消融遠超南極增加
不過,相比北極海冰的迅速減少,南極海冰的增加趨勢就不值一提了。這張圖片顯示的是衛星在2013年觀測到的南極海冰面積最大時的範圍。全球海冰通常在10月時面積達到最大,主要歸功於此時南極海冰達到面積最大值。
-
南極海冰大消融,始於一個冰窟窿
南極冰下有大面積大陸「打底」,周邊海冰依附於大陸向海洋延伸,冰蓋是大頭。而北極冰下方大多是凍結後的一片汪洋,海冰佔據了絕大面積。冰蓋專指連續覆蓋了5萬公裡以上的陸地冰川(也稱「大陸冰川」),相比海冰,厚度要大好幾個數量級。目前全球冰蓋僅分布在南極洲,以及北極的格陵蘭島上。
-
南極海冰面積驟減 引發全球每年將有25萬人死亡?
近期,一項新研究顯示,南極洲附近的海冰自2014年以來「急劇」融化,面積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有分析認為,這或將加劇全球氣候變暖。 南極海冰面積驟減意味著什麼?南極海冰面積驟減對我們有危害嗎?
-
今年南極海冰範圍極度縮小,或加劇海平面上升!
南北極的變化其實都非常類似,雖然南極是大陸,但環繞南極洲的海洋表面也會在冬天結冰並在每年夏天融化。和北極恰好相反,南極海冰通常在2月底或3月初達到年度最低值,並且在9月中下旬達到年度最大範圍,也就是說,2019年南極海冰剛剛度過了一年中範圍最小的時候。
-
研究稱南極海冰大量流失將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發現,南極洲威德爾海一帶夏季海冰正在急劇減少。自2015年以來,冰層覆蓋面積減少了100萬平方公裡,可能會給當地海洋生物的生存帶來問題。南極洲是著名的冰封大陸,覆蓋著冰川,有些地方的冰川深達數英裡。
-
南極海冰正急速擴張 北極海冰日益捉襟見肘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南北極海冰截然相反的變化趨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科學家於今年9月份宣稱,北極海冰量仍低於正常水平——已經持續數年的減少趨勢還在繼續,以至於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日益「捉襟見肘」。隨後,研究又發現,在北極海冰不斷融化的同時,南極海冰量卻居高不下——自上世紀70年代末有衛星觀測紀錄以來,2014年南極周圍海域的海冰覆蓋面積再刷紀錄。
-
南極海冰融化斷裂 南極半島企鵝接近滅絕
雖然海冰融化可為企鵝提供覓食場所,短期內給企鵝帶來「福利」,但消融的冰層最終還是會將企鵝推入絕境。南極半島企鵝接近滅絕南極洲羅斯海的羅伊德斯海角,居住著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阿德利企鵝以及四分之一的帝企鵝的棲息地,這裡可能是地球上最後一個保存完好的海洋生態圈。
-
發展海洋低碳技術 挖掘海洋固碳潛力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海洋是除地質碳庫外最大的碳庫,也是參與大氣碳循環最活躍的部分之一,海洋的固碳能力約為4000萬億噸,年新增儲存能力約5億-6億噸。海洋在調解全球氣候變化,特別是吸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效應方面作用巨大。人類活動每年向大氣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達55億噸,其中約20億噸被海洋所吸收,陸地生態系統僅吸收7億噸左右。
-
真核浮遊植物具強大固碳能力
海洋中浮遊植物的固碳能力在全球碳循環中起著關鍵作用,但卻未被科學家充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