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南極冰中發現的海洋生物解決了冰河時期的二氧化碳難題

2020-07-11 風雪快談


在古代南極冰中發現的海洋生物解決了冰河時期的二氧化碳難題

隨著世界從上一個冰河世紀開始變暖,二氧化碳水平的上升停滯了將近2000年。這總是讓科學家感到困惑,但是現在他們認為他們知道發生了什麼。

古代南極冰蓋中微量海洋生物的證據幫助解釋了一個長期的難題,即為什麼隨著地球從上一個冰河時代開始變暖,二氧化碳(CO 2)水平的上升停滯了數百年。

我們的研究表明,數千年前,南大洋表面的海洋生物生產力猛增。

令人驚訝的是,這種海洋生物曾經在調節氣候方面發揮了作用。因此,這一發現對未來的氣候變化預測具有重大意義。

走進過去

我們的研究使我們從智利到大西洋最南端的韋德爾海(Weddell Sea)進行了四個小時的飛行,並降落在南緯79°的寒冷緯度的冰跑道上。

在古代南極冰中發現的海洋生物解決了冰河時期的二氧化碳難題

威德爾海經常被海冰所阻塞,並且自最早的探險家向南冒險以來一直對船舶構成危險。

1914年,英裔愛爾蘭探險家歐內斯特·沙克爾頓(Ernest Shackleton)和他的同僚在這裡停留了兩年,距文明1,000公裡。他們面臨孤立,飢餓,冰冷的溫度,壞疽,冰山遊蕩和食人的威脅。

在這裡生存和從事科學一樣困難。

通常,當科學家收集冰樣時,他們會垂直鑽探一年深的雪和冰層中的深層巖心。我們做了一些完全不同的事情:我們在冰景上鑽了一系列較短的巖心來進行水平運動。

那是因為愛國者丘陵是一個被狂野的地方,被威德爾海旋風肆虐,傾瀉大量的降雪,然後是強寒風(稱為卡塔巴風)傾瀉出極地高原。

那些有風的風吹來。

隨著一年四季大風的吹拂,它們以稱為升華的過程清除了表層冰。較舊,更深的冰被吸引到地表。這意味著越過藍冰走向愛國者丘陵實際上就像是穿越時空。

在古代南極冰中發現的海洋生物解決了冰河時期的二氧化碳難題

漫步在藍色的冰面上,是時光倒流。圖片提供:基爾大學Matthew Harris,作者提供

裸露的冰層揭示了從大約20,000年前的最後一個冰河時代過渡到我們現在更溫暖的世界(全新世)的過程。

南極逆轉

隨著地球變暖,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從百萬分之190增加到280。

但是變暖的趨勢並非一成不變。

從大約14,600年前開始,南半球有2,000年的降溫期。這個時期被稱為南極逆冷,二氧化碳的水平停滯在百萬分之240。

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困惑,但了解它可能對改善當今的氣候變化預測至關重要。

在冰上尋找生活

在三個多星期的時間裡,我們與風雪作了鬥爭,收集了最後一個冰河時代末期的詳細冰樣品。

在古代南極冰中發現的海洋生物解決了冰河時期的二氧化碳難題

令我們驚訝的是,冰樣中隱藏著有機分子-幾千年前海洋生物的殘留物。它們來自韋德爾海附近的旋風,旋風從海面清除了有機分子,並將其傾倒在岸上,以保存在冰中。

由降雪形成的南極冰通常只會告訴科學家有關氣候的信息。在古老的南極冰層中尋找生命證據的令人興奮的是,我們可以第一次重建數千年前同時發生在南大洋的海洋。

我們發現了一個不尋常的時期,表現出高濃度和各種各樣的海洋微浮遊生物。海洋生產力的提高與南極逆轉相吻合。

夏季融化海冰維持海洋生物

我們的氣候模型表明,南極逆轉是整個南大洋海冰數量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

在古代南極冰中發現的海洋生物解決了冰河時期的二氧化碳難題

冬季形成的海冰在夏季融化,並向海洋傾倒營養。

隨著世界擺脫上一個冰河時代,夏天的溫暖摧毀了整個冬季形成的大量海冰。當海冰融化時,它會向南部海洋釋放有價值的養分,並助長了我們在大陸冰層中發現的海洋生產力的爆炸式增長。

這種海洋生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會導致從大氣中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這與植物使用二氧化碳的方式類似。當海洋生物死亡時,它們沉入地板,鎖死了碳。海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足以在世界範圍內記錄下來。

這對當今的氣候變化意味著什麼

今天,南大洋吸收了人類活動釋放到大氣中的所有碳中的40%,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碳循環這一重要部分的驅動因素。

南大洋的海洋生物在調節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數量方面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但是隨著世界隨著氣候變化而變暖,極地地區將形成更少的海冰。這種海洋生物的天然碳匯只會減弱,進一步加劇全球溫度。

這是及時的提醒,儘管南極洲似乎偏遠,但它對我們未來氣候的影響比我們想像的更近,更緊密。


由新南威爾斯大學地球科學與氣候變化教授,變化中的地球研究中心和Chronos 14碳循環設施負責人Chris Turney以及UNSW和Chris Fogwill的ARC澳大利亞卓越生物多樣性和遺產中心研究中心主任Node.com撰寫,基爾大學冰川與古氣候學教授,學校地理,地質與環境負責人,可持續未來研究所所長。

最初發表在《對話》上。

相關焦點

  • 冰河時期具有周期性,下一個冰河時期何時到來?
    地球經歷過5大冰河時期,其中最長的休倫冰河時期持續了3億年時間,其餘的冰河時期持續1億年左右。  冰河時期為什麼會出現?  冰河時期的出現,取決於地球軌道以及地球傾角和擺動,當地球處在距離太陽最遠的遠日點,並且地球傾角增加,這就會導致極地幾乎無法接觸到陽光,極地溫度下降,冰川開始拓展。
  • 冰河時期成因揭秘:風吹動海水導致,破案關鍵竟是不起眼的海藻
    冰河時期的成因是地球科學中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解釋這種佔主導地位的氣候現象將提高預測未來氣候變化的能力。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發現在冰河時期,大氣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濃度比當時低約30%。據此有人認為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下降是冰川周期的一個關鍵因素,但二氧化碳變化的原因仍然未知。一些數據表明,在冰河時期,二氧化碳被封存在深海中,但其原因仍有爭議。
  • 科學家揭開了南極的秘密歷史,南極是年前南極的真實面目
    眾所周知,南極是如此寒冷以至於沒有人居住在南極中,南極成為地球上僅存的淨土之一。隨著人類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大量溫室氣體的排放,加上自然環境的變化,導致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其中南極是其中傷害最嚴重的。不久前「綠雪」出現在南極中,這是藻類的大規模擴散,這表明南極的溫度正在上升,綠色植物開始繁殖。科學家在南極建立的站點研究了南極,他們發現南極並不總是那麼冷,白堊紀,南極是春暖花開氣候適宜的地區。這就是為什麼南極下面有那麼多生物。科學家在南極採集了許多個樣品,發現樣品中含有綠色植物。
  • 科學家在融化的南極冰中發現 800 年前企鵝殘骸,2020 企鵝命運比...
    而在2020年10月4日,科學家在不斷消退的積雪中有了一個新發現——800年歷史的企鵝遺骸。他們最初看起來是新鮮的阿德利企鵝的遺骸後,於是留在了南極海岸線的伊裡扎爾角,最後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碳12確定後的屍體至少有800年的歷史。研究小組說,其中一些保存得較差的遺物甚至可以追溯到大約5,000年以前。
  • 地球上十萬年出現一次的冰河時期,幕後藏神秘規律,被科學家找到
    之前美國宇航局就在研究太陽時候發現了異常的現象,那就是在太陽內部出現了黑子減少的數量,這完全就是很嚴重的問題,因為這意味著地球很有可能進入冰河時期,而這個冰河時期就是讓地球包裹上一層冰霜的特殊天氣現象,相當於讓地球放置到電冰箱中,尤其是南極北極這兩個極端位置,很有可能出現超厚的大冰層
  • 地球每十萬年發生一次冰河時期的原因找到了
    唯一的問題是,研究人員從未找到真正原因,事實上他們被這種神秘現象困惑已久,他們稱這種情況叫「十萬年難題」,但現在有一項新的研究可能會有解答。新的研究表示,海洋可能每十萬年規律的從大氣層中吸取更多二氧化碳,促使地球寒冷到足夠引發冰河時期。
  • 追蹤冰河時代氣候變暖的足跡
    作者 | 唐鳳今天,人為造成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比冰河時期二氧化碳濃度最大躍升要高6倍、快近10倍。11.5萬至1.17萬年前,從北極到南半球亞熱帶地區,氣候突變同時發生。近日,在刊登於《科學》的兩篇論文中,研究人員揭開了「古老氣候記憶」,追蹤了冰河時期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以及當時全球氣候變暖的足跡。冰河時代通常被認為是永無止盡的嚴寒。但在這段時間裡,大量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為長達1萬年的嚴寒帶來了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的相對溫暖。
  • 全球變暖還沒消停,地球又將迎來冰河時期,這該如何解決?
    工業的發展散發出大量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排放到大氣層,給地球覆蓋了一層厚厚的薄霧,地球的環境早已不堪重負。每天躲在空調房中或許不以為然,那些貧苦地區的人每天都要面臨熱死的風險,這真的是人類想看到的嗎?又是全球氣候變暖,又是小冰河時期,如今的地球是怎麼了?
  • 三種原因,可能導致地球提前進入冰河時期,重視環境刻不容緩
    有人預測:「是不是小冰河時期即將到來了呢?」形成冰河時期的三種主要種原因引力影響木星,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水星,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當地球的軌道遠離太陽,自轉傾角過大時,南極的冰蓋就會向赤道延伸,冰川的碾壓會摧毀沿途的一切。
  • 揭秘冰河時期成因,何時迎來下一個冰河世紀?
    天文學家表示地球的冰河世紀會循環的不斷發生,也就是說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大的冰河時期,不知道小夥伴們對冰河時期有多少的了解。所謂的冰河世紀,在地球的地質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氣候寒冷的大規模冰川活動,也被稱之為冰期。那麼這種冰河時代發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咱們地球什麼時候會迎來下一個冰河時代?
  • 地球曾經發生5次冰河時代,冰河時代是如何形成的?
    24億年前到20億年前 地球上出現了最嚴重的最漫長的寒冷 崎新太古代大冰期 當時的罪魁禍首就是地球的第一個生命藍藻藍藻的大量繁殖 利用光合作用產生了大量的氧氣一樣 成了著名的大氧化事件 與溫室氣體越來越少 地球急劇降溫 迎來了一次寒冷期 等到寒冷季節 樹真核生物開始出現8 5億年前到六點
  • 南極發現「神秘世界」,內有古老生物存在,或威脅人類
    因為在地球上面有許多人類從未了解過的地方,包括地下世界和兩極以及海底世界,這些地方都沒有人能生存下來,因此,科學家們也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南極南極地區常年被冰雪覆蓋,是地球上唯一一個沒有永久居民的地區。科學家們曾說他們在南極發現了地下世界。十四年前,科學家們對南極進行了測試。
  • 下一個冰河時代會在什麼時候來臨?
    最後的冰河時代導致喜冷生物的興起和冰川的廣泛擴張。但是,在全球45億年的歷史上,這是冰凍地球的其中一次。那麼,冰河時代的發生頻率,下一次凍結什麼時候開始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你是在談論大冰期還是談論在較大時期發生的冰河時代。
  • 地球要迎來冰河時期了?南北極溫度驟升,地球到底是怎麼了?
    地球要迎來冰河時期了?南北極溫度驟升,地球到底是怎麼了?今年的地球與歷年的地球相比,完全是兩個極端。自從進入2020年,地球就像是一個生了病的孩子,遇到各種各樣的災難。有科學家在研究南北極的時候,發現南北極的溫度比以往高得多,尤其是赤道附近地區,常年受到太陽光的照射,一直處於高溫的狀態。地球要迎來冰河時期了?南北極溫度驟升,地球到底是怎麼了?南北極溫度的突然變化在今年2月份,南極溫度直接突破20攝氏度,以往都是在零下攝氏度左右,如今發生這樣的現象,令人嗤之以鼻。
  • 從萬古寒冰中追溯「氣候記憶」:今天人為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比想像中更高更快
    ,比冰河時期二氧化碳濃度最大躍升要高6倍、快近10倍。近日,在刊登於《科學》的兩篇論文中,研究人員揭開了「古老氣候記憶」,追蹤了冰河時期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以及當時全球氣候變暖的足跡。冰河時代通常被認為是永無止盡的嚴寒。但在這段時間裡,大量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為長達1萬年的嚴寒帶來了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的相對溫暖。
  • 南極冰蓋在漸新世時期就已出現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一個由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地球科學研究所領導的國際考察小組,分析了來自南極不同深度的冰層沉澱,提出南極大陸的冰蓋在漸新世(約開始於3400
  • 美航天局專家表示:冰河時期即將到來
    冰河期相信了解地球歷史的並不陌生,冰河期是周期性的,早在古代,地球就經歷了許多冰河時期。地球上最後一個冰河時期是17世紀,當時世界大部分地區由於寒冷、食物短缺和莊稼嚴重受損而發生饑荒。全球糧食短缺,許多人死於饑荒。冰河期可分為大冰河期和小冰河期。大冰河期肯定是是很長的。我們主要來談談小冰河時期。小冰河時代幾乎一個世紀發生一次,持續時間短,大概幾十年。
  • 新發現:南極冰川融化或導致地球進入冰河時期
    自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之後,我們便開始了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無法計量的溫室氣體,本來按照正常的大氣組成,太陽光照射到地球的能量會被大地反射很大一部分,然而溫室氣體,比如二氧化碳增多,加劇了對反射能量的吸收,讓整個地球都像是籠罩在一層保溫棉被下。
  • 地球曾出現3次冰河時期,嚴重的一次,海洋冰層厚度超過300米
    前段時間《英國皇家學會會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揭示了地球進入冰河時代的原因。研究人員通過建立氣候模型發現,可能是因為太陽輻射缺乏導致地球陷入了冰河時期。現在的我們根本無法想像冰河時期的地球是什麼樣子,但科學家還是給出了大概的描述。
  • 地球曾出現3次冰河時期,嚴重的一次,海洋冰層厚度超過300米
    地質學家通過長期的勘察和研究發現,地球在歷史上至少有3次被冰雪包圍的情況,但是一直以來都無法確定導致地球變成一顆「雪球」的原因。前段時間《英國皇家學會會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揭示了地球進入冰河時代的原因。研究人員通過建立氣候模型發現,可能是因為太陽輻射缺乏導致地球陷入了冰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