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片,增透膜,增反膜三者如何區分?

2021-01-20 薄膜材料前沿



關鍵詞: 偏振光、幹涉、能量守恆、光密介質、光疏介質



首先,自然光是一種非偏振光。
其次,光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容易發生全反射,光從光疏介質射向光密介質有半波損失。
再次,要明確的是,增透膜增反膜並不是對全波段的光進行增透和增反的,而且為了增反效果好,也不是鍍一層膜,而是鍍多層膜。

下面開始解釋(如果錯誤請各位大神指出,必虛心受教)。

自然光光是一種非偏振光,如左圖
(來自泡泡網,侵刪)


當然還有不完全偏振光,這裡不提了。右邊的那種就是偏振光的情況。偏振光作為一種波,是有振動方向的,而偏振片只讓某一方向振動的光穿過,而其他方向振動的光會被擋住(請想像一片柵欄)。所以我們看3D電影的時候,需要用偏振片做成鏡片,同時讓兩片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垂直。於是,屏幕上的重影就可以分別進入左右眼,在腦中形成立體的圖像。

增透膜
增透膜是一種折射率介於玻璃和空氣之間的一種材料構成。當光入射過來時,會有一部分在膜的兩個面上反射回去,反射回去的光(兩列波),會進行幹涉。而如果膜的厚度滿足一定條件(如入=1/4n),兩列反射回去的光波就會相干相消,根據能量守恆,就可以認為是能量沒有返回,全部穿過鏡片了,從而達到「增透」的效果。但是,也只能對於某些波長的光做到增透,100%透過是不可能的。

增反膜
許多儀器和用品需要增反,比如某種用途的鏡子(壞笑)。


在玻璃基板上鍍一層折射率大於玻璃折射率的四分之一波長膜後,就能增反。層數多,效果好。



在膜邊界反射回來的光,相位相同,經過相干增強,能量守恆,於是就可以認為光波能量都返回去了,於是達到增反的效果。



偏振光的基本概念

光是一種電磁波,波長在400NM到700NM之間,能被人眼看到.

既然是電磁波,就有波的特性,折射與反射.通常光波遇到表面平滑的物體(金屬表面除外)如玻璃或水面就會同時發生折射與反射.反射時反射角等於入射角,折射角取決於物體的折射率,通常光學玻璃的折射率在1.4-1.9之間.當反射角隨著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同時折射角也在變化,當反射角與折射角之間成直角時,此時的反射光線就是偏振光.這就是布儒斯特定理,大學普通物理光學部分都有介紹.而噹噹反射角與折射角之間角度不是直角時,則反射光線為部分偏振光.

這裡再簡單說一下什麼叫偏振光,以幫助沒學過大學理工科的朋友理解.

光有波粒二相性,通常我們看到的以波動性為主,粒子性要到量子力學時才會用到.光的波動性表明它是一種橫波,就是振動方向垂直與傳播方向.

自然光裡面光的振動方向是隨機的,面對光的傳播方向,你可以想像成它的振動方向就象一個鬧鐘一樣,光沿秒針的軸向你射來,其振動就是象秒針指示的360度的任何方向.因為是隨機的,所以就不會在某個特定方向上加強或減弱.而偏振光則是在某一個特定方向上振動,比如只是沿4 點和10點的方向振動,這種在單一方向上振動的光就叫線性偏振光,

除了線性偏振光外,還有圓偏振光,圓偏振光是從線性偏振光來的,但其區別在於這種偏振光不是固定在一個方向上振動,而是會旋轉,就象秒針一樣會360度不停地轉動.比如說某一時刻振動方向是12點和6點, 下一時刻就是1點和7點,再下一時刻就到2點和8點了.

若學過數理統計,則很容易理解, 假設E為光振動方向的數學期望,O為E的方差.則
自然光;: E=0, O<>0
線性偏振光:E<>0, O<>0
圓偏振光: E=0, O=0
(注意這裡說的光不是某一特定頻率的光,而是從波長400NM到700NM各種不同頻率的光都加在一些振動.要不就成雷射了)

偏振鏡是由光的偏振原理而來的,它實際上是一種光柵,當光柵方向與偏振光方向一致時,偏振光可以通過,成90度時,偏振光會完全被擋住.

偏振鏡在拍攝時的運用:

在拍攝時,若我們想拍攝魚缸裡的魚時(假設魚缸是方的,由四塊玻璃板圍成的,圓的魚缸等會再說),將相機鏡頭直接對準魚缸,拍攝出來的相片上是無法看清魚缸裡面的魚的,只有魚缸的反光.

此時我們可以用偏振鏡加到鏡頭前面,然後轉動偏振鏡,從取景器中可以看到魚缸的反光隨著偏振鏡的轉動而減小,當減小到一個最小值時,又會加大.這說明偏振鏡擋住了從魚缸反射的部分偏振光.當我們改變相機與魚缸之間的夾角,就意味著入射角的改變,當反射角與折射角成為直角(布儒斯特角)時,魚缸反射光就完全是偏振光了,此時取景器裡完全看不到魚缸的反光了.此時入射角的數值可以用由玻璃折射率的反正切函數得到(ARCTG1.4-ARCTG1.9,為54度到62度之間),相機與魚缸之間的夾角要用90度減去這個值.

當魚缸是圓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像圓是由無數個小的平面組成,當一個平面成布儒斯特角時其他平面卻不是,所以偏振光是無法完全消除的.

對於金屬來說,沒有折射,所以這定理不成立,但我們可以靈活運用,將偏振鏡放到燈光的前頭,轉動,直到取景器裡看不到金屬反射光為止.不過使用時注意,偏振鏡不耐高溫,被烤化了不負責.

說到此,加了偏振鏡消了偏光光就上上大吉了嗎?對咱們不靠拍攝吃飯的是這樣,但對一些吹毛求疵的器材發燒友卻覺得還要再花些錢才舒服.

現在的SLR大都是AF與AE,加了偏振鏡是否會對這兩個功能有影響?先讓我們來看看AF與AE的工作原理.

簡單地說AF就是靠測定補攝物體的距離來決定像距的,加了偏光鏡,擋了偏振光,使鏡頭裡的光線能量減小了,但物體的距離與角度都沒有變,所以對AF來說無所謂.

再看AE.現在SLR都是TTL測光(Through The Len),測光傳感器做在鏡頭後面的機身裡面,加了偏振鏡.射入鏡頭的光線能量減少了.但這種變化只是在某一個方向上發生,並且在這一方向上的反光我們並不需要,但若是這一方向是測光傳感器的工作方向,則相機會自動作出曝光補償,這樣照片就會曝光過度,若是這一方向不是傳感器的工作方向,則相機不會作任何曝光修正,得到的相片曝光也正好.

這就說明了偏光鏡對AE有可能有影響.

若你感到這些可能的影響還是難以忍受,那正對廠商的胃口.為了消除這點點影響,你就得花大把的銀子,反正你近千的機身都買了,幾千的鏡頭也買了,也不在乎再花幾百這點錢.既然如此,就讓你花得明白些.

偏振鏡的工作原理有兩點,一擋住某一振動方向光, 二允許某一方向振動的光通過.現在自然光裡反光被擋住了,同偏振鏡振動方向相同的光還可以通過,但通過後,光只是在某一特定的方向振動,所以若是我們能夠將這種特定方向上振動的偏振光,讓它轉起來,360度各個方向的振動都有,那麼就可以欺騙相機,讓相機將它當作自然光,而不作任何曝光修正了. 這就是圓偏振鏡的作用.

圓偏振鏡是由一塊普通線性偏振鏡,也加上一塊1/4波長的波片組成的.這個1/4波長,通常取綠光波長的1/4,因為綠光正好處於400NM到700NM可見光波長的中間.

自然光通過線性偏振片,出來的就是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再通過1/4的波片.1/4波片有一特點,就是光線通過之後,會產生兩條相互正交的光線,其中的一條比另一條相位差90度(這正好是周期的1/4,所以叫1/4波片).其軌跡用數學方程表示就是

s1=A1*cos n
s2=A2*cos( n+90)=-A2*sin n
=>s1^2+s2^2=A1^2(cos n)^2+A2^2(sin n)^2

若A1=A2, 則其軌跡是個圓方程.但這個圓在轉,就象秒針一樣,360度不停地轉.
若A1<>A2,則其軌跡是個橢圓方程,也在不停地轉.

因為1/4波片的性質一定,所以設計時對於一定的波長, A1=A2. 就是個轉動的圓了.這就是圓偏振原理.

好了現在錢也花了,道理也懂了,但花了幾百塊(好的圓偏振比線性偏振鏡貴得多)錢買的圓偏振鏡是否真的象其吹的一樣好呢?
下面讓我們來做個實驗.

買一塊圓偏振鏡,再找到一個能產生偏振光的東西.找不到?那麼難找,其實你手頭就有,記住有液晶顯示的地方就有偏振光.LCD顯示器,數落相機後面的小屏幕,實在不行手錶上的液晶也行,它們產生的都是偏振光.

簡單說一下液晶原理:
一塊發光體,通常都用日光燈.前面放上兩塊偏振片,但兩塊偏振片的偏振方向是互為直角,這樣從前方你是看不到背後發出的光線的.
因為後一塊出來的偏振光被前面一塊給擋住了.在兩塊偏振片之間充入液晶,液晶有個光電特性,加電後,能使通過的光線轉個90度,這樣正好與前面那塊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同. 所以在加電的地方是亮的,不加電就是黑的.


將圓偏振鏡放在液晶顯示器前面,將與相機接口那一面對著自己.轉動,看看光線亮度是否會變化.最暗時應該完全不透光.若不是這樣,那就直接扔了吧,因為你買了塊普通玻璃片..

再倒過來,讓接口部位向著液晶,再轉動, 理想情況下,亮度不應該有明顯變化.因為偏振光線過1/4波片(波片沒有反正方向),應該成為全向振動的光.而偏振鏡對這種全向振動的光作用應該在各個方向上作用都相同,不然也你就發現新的物理光學定理了.

但實際情況肯定不是這樣,不然你就發財了.通常最亮與最暗很明顯,好的圓偏振片最暗的時候只比最亮時候差一點,差的圓偏振片最暗時幾乎完全看不見.

為什麼花了幾百塊錢,買到的卻未能如願,其實不怪廠商,他們沒有錯,錯在你的眼睛.

若你的眼睛只能看到綠光,那你就能看到最亮與最暗沒有差別了.但你現在眼睛太好了,能看到從400NM(紫光)到700NM(紅光),但1/4波片上的鍍膜只是以綠光作為標準的,因此對於其他波長的可見光,必然不可能是圓偏振,而是橢圓偏振.橢圓的在不同方向的長寬不相同,自然光線的亮度也不同了.

好了,現在究竟是去對你的眼睛動手術,還是接受這一現實,心甘情願地讓廠商騙你錢,就由你決定了.

再重複一下,好的相片不是由相機拍攝的,而是由你的頭腦和腿腳拍攝出來的. 器材不好,只要頭腦好一些,腿腳勤快些自然也可以補償的.坦白地說,什麼時候你花在膠片上的錢超過了相機鏡頭這些器材時,你就出道了.











來源:網絡

排版:光學薄膜前沿


申明:本文部分數據、圖表或其他內容來源於網絡或其他公開資料,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或網站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版權歸屬 原作者、原出處所有。任何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則產生的 一切後果將由您自己承擔.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於光學薄膜前沿!

---

註:文章信息僅為提供讀者參考和分享交流而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20個工作日聯繫我們,我們將協調給予處理。




     光學薄膜前沿|減反射膜、AR+AF薄膜、高反膜、超疏水膜、光伏減反鍍膜溶液、光熱發電鍍膜溶膠、微晶玻璃、屏蔽鍍膜玻璃、各類高分子材料減反高透膜,PET減反膜、PC減反AR增透膜、 sol-gel 化學鍍膜先創者

想要了解最新光學薄膜的市場行情和貨源情況,

或有任何技術難題都可以與技術人員聯繫哦!

  光學膜https://www.opticsrd.com.cn

主營產品:光學功能薄膜,ARcoating

增透膜

           





相關焦點

  • 上海光機所研製的基頻偏振膜的p、s分量平均雷射損傷閾值
    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強雷射材料重點實驗室研製的多層介質偏振膜樣品的平均雷射損傷閾值在2013年高功率雷射光學材料年會(SPIE 2013 Laser Damage---XLV Annual Symposium on Optical Materials for High-Power Lasers)公布的偏振膜s分量雷射損傷閾值水平全球競賽中獲得最佳結果。
  • 康寧公司推出高性能寬帶偏振片
    能同時覆蓋1310nm和1550nm應用波長康寧公司(紐約證交所代碼: GLW)是應用於通信領域玻璃偏振片的業界領導者。 該公司近日宣布推出名叫Polarcor™ W I D E band™的全玻璃偏振片,在1310nm和1550nm波長範圍都具有高性能。
  • ...公司使用超募資金建設年產1000萬平方米增透晶體矽太陽能電池...
    三、秀強股份本次使用超募資金的審議情況 秀強股份第一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使用超募資金建設年產1000萬平方米增透晶體矽太陽能電池封裝玻璃生產線的議案》和《關於使用超募資金建設年產30萬平方米家電鍍膜玻璃生產線的議案》,全體董事一致同意使用超募資金9,336萬元建設年產1000萬平方米增透晶體矽太陽能電池封裝玻璃生
  • 500字讀懂UV鏡偏振鏡白平衡濾鏡增距鏡近攝鏡柔光鏡的用途與區別
    本篇文章將針對我們在攝影中常用到的濾鏡進行講解,主要包括:UV鏡,偏振鏡(PL\CPL)、增距鏡、近攝鏡、中灰濾鏡(漸變鏡)、白平衡濾鏡等濾鏡的作用與使用方法。這裡先給大家交流白平衡濾鏡的使用吧,主要是很多小夥伴可能都沒有聽過或見過。
  • 教你全面認識光學偏振片!
    偏振片應用舉例1偏振片簡介大部分偏振片都是線偏振片,用於透過某個方向的線偏振光,而正交方向的偏振光則被吸收或偏轉。非偏振光通過理想的線偏振片變成線偏振光,透過率是50%。非偏振光通過線偏振片後變成線偏振光線偏振光通過理想線偏振片的透過率使用馬呂斯定律計算。其中θ為光偏振方向和線偏振透射軸的夾角,θ等於0°時透過率為1,θ等於90°時透過率為0。根據馬呂斯定律,兩個偏振片通過旋轉能夠組成可調偏振衰減器,如下圖所示。
  • 中國PET膜市場調查研究分析報告
    在 PET 基膜表面塗覆各種功能性塗層,再通過電暈處理、防紫外處理、防靜電處理、硬化處理等便可得到等各類光學型 PET 薄膜,可以改變光波傳播的特性,包括反射、增透、濾光、保護、偏振、分光和相位等,滿足各種類型的光電顯示需求。PET 基膜滿足光電顯示性能的要求,在 LCD 等領域應用廣泛。光學型 PET 薄膜是通過在 PET 基膜表面塗覆各種功能性塗層所得。
  • 光學系統偏振像差理論研究獲進展
    當NA增大到一定程度(0.95)時,光在像面的入射角相應地增大,偏振狀態對幹涉成像的影響變得不可忽略。傳統的標量像差理論將光處理為標量,忽略了光作為電磁場的基本矢量特性。對於高NA的光刻物鏡,需採用偏振像差理論衡量其像質。
  • 透明聚丙烯的增透方法及國內外牌號是啥?
    ▌ 通過聚合物共混增透PP,其增透機理與透明成核劑相似,加入共混物起到了異相成核的作用,能降低結晶尺寸,提高PP透明度。透明PP的國內牌號國內石化企業通過茂金屬催化聚合方法,已開發出很多性能優異的透明PP,並已投入工業化生產。
  • 偏光片材料、原理、工藝、作用簡介完整版
    染料系偏光片:將具有二色性的有機染料吸著在PVA上,並加以延伸定向,使之具有偏旋光性能。不容易獲得高透過率、高偏振度的光學特性,但耐高溫高溼的能力較好。般情況下,偏光片的表面硬度要求為3H。日本富士膠捲開發了一種由丙烯酸聚合物、氨基甲酸脂聚合物、環氧聚合物和矽化合物製成的反射膜硬塗層。(3)防反射        在光線下觀看面板時,由於外部光線的反射會在面板上留卜影像而影響面板的清晰度,因此需將偏光片做增透/低反處理,以防止或降低外部光線的反射。
  • 科學網—鋰離子電池如何增「量」不增「危」
    想讓鋰離子電池增「量」不增「危」,還要攻克很多難題。 如何讓電池擁有更高能量密度的同時又更加安全?近日,《自然—能源》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團隊設計出一種新型集流體,在熱失控起火的情況下,嵌入的阻燃劑得以釋放,從而有效阻止電池繼續燃燒,使鋰離子電池變得更安全。 不過,要想讓鋰離子電池增「量」不增「危」,未來還有很多難題需要攻克。 能量密度增加為何難?
  • 【小麓講堂】偏振光學基礎知識(四):典型偏振器件:偏振片、波片、渦旋波片
    偏振片是最基礎的偏振光學元件,它的作用是將自然光或部分偏振光變成線偏振光。將偏振片細分,可以分為金屬線柵偏振片、納米粒子偏振片、二向色薄膜偏振片等類型,這些偏振片各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優點。圖1為金屬線柵偏振片示意圖,線柵的間距小於入射光波長。
  • 如何實現影院般的3D效果-偏振式被動3D投影機設置方法來啦
    因為LCD 投影機表面上已經覆上了一層偏振膜,從LCD 投影儀發出的光線本來就已經是偏振光了,再使用圓偏振,是出現缺色;如果採用線偏振,需要確定投影機的偏振角,通用的偏振片的偏振角為45°或135°,若投影的偏振角同為45°或135°,加上偏振方向相同的偏振片,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加上偏振方向垂直的偏振片,就會完全阻擋光的透過,無法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