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幹細胞捐贈要求雙盲?供患雙方為何不能見面?

2021-01-08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鄧翔灃 石小宏)2月18日,元宵節前一天,在省人民醫院血液科病房內,41歲的綿陽市三臺縣賈俊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的捐獻。這份救命的造血幹細胞將去拯救一名15歲的白血病患兒。

「如果條件允許,我也想與受捐者見上一面,親眼看看他的恢復情況。」2月19日,賈俊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但事實上,賈俊的這個心願,短期內難以成真。

據了解,根據國際慣例,器官捐贈一般採用「雙盲原則」,捐受雙方信息都要保密,造血幹細胞捐贈也參照此原則。

什麼是「雙盲原則」?捐贈者和受捐者為何不能見面?圍繞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四川省造血幹細胞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李孝欣。

實施「雙盲原則」,供患雙方隱私保密

「『雙盲原則』是國際上被認證的必須堅持的原則。」李孝欣說,為防止在移植手術後因當事人思想情緒的變化而帶來可能的風險,按照「雙盲原則」,實施供患雙方隱私保密原則。

「公開捐贈者信息,容易給他帶來精神壓力。」李孝欣說,「雙盲原則」是為了減輕捐贈者的精神壓力,避免患者復發後,再找供者捐獻。

事實證明,這樣的顧慮也並不是多餘。

「受捐者通過其他渠道得知我的個人信息,將電話打到了公司前臺。」2018年春天,小華(化名)作為志願者,進行了首次造血幹細胞的捐獻。不久後,小華所在公司的前臺人員告訴他,有一位聲稱是造血幹細胞的受捐者曾多次打電話,試圖與小華取得聯繫。「但我考慮到『雙盲原則』,並沒有立即接電話。」隨後,小華立即將這一情況告知四川省造血幹細胞管理中心。

四川省造血幹細胞管理中心立即聯繫中華骨髓庫,確認此事後得知,該受捐者因移植失敗,病情復發,無奈之下才選擇直接聯繫小華。「能幫助到他人,我捐幾次都願意。」2018年夏天,小華進行了第二次造血幹細胞的捐贈,成功移植到該受捐者。

「能有這樣一個圓滿結局,實屬不易。」李孝欣說,是否進行二次捐獻,是捐獻者的個人選擇,但如果對捐獻者進行信息公開,這樣的選擇權將受到外界影響。「假如捐獻者因為各種原因不同意進行二次捐獻,患者利用網絡媒體喊話,就可能引發公眾對供者的質疑和道德審判。」李孝欣說。

此外,李孝欣還表示,實施「雙盲原則」也是為防止出現類似供者捐獻之後,發現患者經濟條件好,向患者索財的情況。

12下一頁尾頁

相關焦點

  • 遂寧一媽媽無償捐贈臍帶血 一年多後成功拯救黑龍江籍7歲患兒
    2017年8月21日,市民王曉(化名)在市中心醫院順利產下一枚女寶時,將自己的臍帶血無償捐贈給了四川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以下簡稱四川臍血庫)。令她沒有想到的是,時隔一年多,就在今年元宵節,從四川臍血庫傳來消息,這份由她捐贈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已經成功拯救了一名7歲的黑龍江籍白血病患兒。
  • 骨髓捐獻者與被捐者,為何一年內不許見面?原因很現實!
    根據我國的人口政策與狀況,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代者只有從非血緣關係到的人群中去尋找,由此可見,公民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重要性和意義之大了。按照國際慣例,供者和患者在一年內不能見面.一年之後可以在中華骨髓庫的安排下進行見面,國際慣例,因為裡面涉及到倫理等很複雜的關係我們也經常能在電視中看見有些患此類疾病的人等待骨髓的片段。
  • 央視新聞,你們能不能遵守一下骨髓庫...
    今天晚上,很多網友都圈我一條微博,微博的內容是: #21歲醫學生捐骨髓救高三男孩#:救人是學醫人的使命】28日,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1歲的南京中醫藥大學大二學生盧昕寧捐獻了造血幹細胞。受捐者是重慶一名患白血病的19歲高三男生。
  • 獲捐造血幹細胞病癒後來濰「探親」
    4月9日下午,在濰坊市紅十字會會議室裡,在工作人員及志願者的共同見證下,造血幹細胞受捐康復者江黎明與捐獻者朱永明緊緊擁抱在一起。十年前,朱永明捐獻的造血幹細胞挽救了江黎明的生命;十年後,江黎明不遠千裡從黑龍江來謝恩。據了解,這是我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首次與受捐康復者見面。捐獻者朱永明是臨朐山旺鎮人,1986年生。
  • 人體器官捐贈要求「雙盲」?捐贈者和受捐者為何不能見面
    器官捐獻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兒,其實就是在生前自願表示,在死亡之後,或者其直系的親屬在其死亡之後,可以將遺體的部分器官捐贈給他人,有很多人或者親屬在捐贈器官的時候,很想看看自己所見的人到底是什麼樣子,但是我國法律規定,捐贈器官應當遵循「雙盲」的原則,避免捐獻者和受捐人的直接接觸。
  • 國際慣例骨髓移植的捐贈者和接受者一年內不能見面,為什麼?
    按照國際慣例和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明文規定,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中的供、患者雙方一年內不能見面,即使一年之後,雙方想要見面,也必須在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國家管理中心即總庫的安排下,才能謹慎地讓雙方接觸。這是不能隨意打破的原則。具體而言,就是避免在媒體上同時刊登供者和患者的照片,避免向供者或患者透露對方的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家庭住址等等。
  • 為什麼會明文規定,捐獻骨髓者和受捐人一年內不能夠見面呢?
    不過從我們國家現在的醫療水平來看的話,其實如果找到了合適的骨髓,並且對方願意捐贈的話,那麼就不會有太大問題了。其實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會有不計其數的白血病患被治癒。即便是找到了合適的捐贈者,其實也是有需要我們注意到點,那就是關於捐贈者以及被捐贈者是不能夠見面的,這一點也是明文規定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一個規定呢?
  • 造血幹細胞捐獻流程指南來啦!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釆集須知:注射動員劑前:1、 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引起感染、感冒,勿去傳染病疫源地,儘量避免大量接觸人群。2、 調整心理狀況,消除對於造血幹細胞釆集的畏懼心理;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如有某方面問題,及時對症處理。按醫囑每日口服補充鈣劑。
  • 造血幹細胞入庫後還要多久才能和你相遇?
    造血幹細胞入庫後還要多久才能和你相遇?4配型配型是否成功受供患雙方HLA基因的影響,志願捐獻者等待捐獻的時間也各不相同。6外周造血幹細胞採集高分辨檢測相合後,您需要完成體檢、籤署「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並在完成注射動員劑後進行外周造血幹細胞採集。問為什麼要注射動員劑呢?正常生理條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幹細胞數量少,不能滿足採集要求。
  • 2020年 貴州捐贈造血幹細胞57例
    12月30日,由貴州兩位志願者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分別被送往河北、鄭州兩地,為當地醫院的兩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年禮物」,這些象徵著生命火種的造血幹細胞將為兩名患者帶去重生的希望。兩位志願者完成捐獻後,今年我省造血幹細胞捐贈實現完美收官,全年成功捐獻57例,是我省造血幹細胞庫成立以來,實現捐獻數量最多的一年。
  • 兩次捐出造血幹細胞,六年後這對「血脈相連」的人終於見面了
    9月15日,在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上,來自武漢的「80」後女士胡磊向給她兩次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河南省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隊隊長黃偉深深鞠了一躬,時隔6年,這對「血脈相連」的「親人」終於相見。
  • 器官捐受理當「雙盲」
    原標題:器官捐受理當「雙盲」  秦 丹   「為救人,減肥11公斤」,最近金山區一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感人事跡和他的名字,久久流傳。卻不料專家對此警醒地指出,這樣會洩露捐獻者的隱私。如何讓器官捐獻供方和受方的個人隱私得到有效保護,近日在全國兩會上,月初才成立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委員會」引發關注。
  • 東莞完成首例非親緣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捐獻者分享感受
    11月26日,作為東莞第80位、2020年第19位造血幹細胞捐贈者,同時也是首例在東莞完成採集(並已移植給病人)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謝女士分享了她的感受。2017年,「小桃子」被確診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這個2歲寶寶的遭遇牽動著大家的心,不少市民自願留下血樣,希望能配型成功,為孩子換來一線生機,謝女士也是那時在中華骨髓庫登記的。
  • 海鹽90後小夥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
    繼上周烏鎮小夥為血液病孩子捐獻造血幹細胞後,本周又有一位善良的小夥向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小夥子姓沈,28歲,來自海鹽。他是嘉興市今年第9位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也是嘉興市第57例、浙江省第640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
  •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定點採集醫院揭牌
    1月15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定點採集醫院在東莞康華醫院揭牌。這標誌著東莞在繼廣州、深圳之後,成為廣東省第3個可以開展非親緣供者造血幹細胞採集的城市,也是全省第1個可以開展此項工作的地級市。廣東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吳偉達表示祝賀。
  •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王憬惺|中國醫學科學院|...
    據王憬惺介紹,臍帶血的應用與未來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在造血幹細胞移植方面,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範(2017年版)》,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現已應用於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淋巴瘤等11大類疾病的治療,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已經成熟。
  • 打造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強磁場」
    本報訊(記者 朱 紅 李麗娟 )7月10日,22歲在校大學生李嶽,將在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到河南省腫瘤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名患白血病的3歲女孩兒。 李嶽是我市第21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
    根據紅十字會最新公布的數據,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已經突破1萬例,資料庫累計庫容量已達280多萬人份。幹細胞是一種沒有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在功能。其中,造血幹細胞是血液系統中的成體幹細胞,可以分化成各類成熟血細胞,因此其被廣泛用來治療血液和免疫系統疾病,最典型的就是白血病的「骨髓移植」。捐獻骨髓對供者的健康基本不會產生不利影響。過去捐贈骨髓需要通過骨髓穿刺,對捐贈者會造成很大痛苦。但從幾十年前開始,取骨髓就已經是通過從外周血中分離了,骨髓捐贈和血液捐贈差不太多。
  • 江油31歲理髮師捐贈造血幹細胞,拯救白血病患者
    2020年12月30日,江油市民喻小清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江油第3位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喻小清也是綿陽市第19位捐贈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四川省第298位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今天(1月6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喻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