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推物理須行樂,何懼疫情絆此身」——清華物理系線上教學一周記

2020-11-28 清華大學新聞網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懼疫情絆此身」——清華物理系線上教學一周記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清華學子們分布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各個角落,然而空間的分離並沒有阻擋師生們教學相長、細推物理的樂趣。為了上好雲端的物理課,物理系的老師們在寒假期間積極參加培訓、反覆調試設備、認真準備試講、互相切磋交流。除「荷塘雨課堂」外,老師們還積極熟悉其他備選直播平臺,確保關鍵時刻課程不斷線。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第一周,師生們相聚線上,共享物理學的美妙和魅力。

齊心協力,共迎開學第一堂課

為了新學期線上課程的順利開展,物理系自2月初開始多次召開工作會議,制定線上教學方案,組織授課技術培訓,實時關注師生反饋,優化每一個細節,並頒布了《防疫期間物理系教學手冊》等文件。自2月9日起,系內組織了近二十場不同課程的試講試聽,並於2月14日召開全系教學工作線上動員會,春季學期授課教師和支撐人員共63人參加了會議。

新學期開始前的最後一個周末,老師們仍在熱烈地討論線上授課相關工作。大到課程時間的安排、互動環節的設置、課後答疑的形式、備用平臺和設備的選擇,小到上課時間的提醒、雜音和回聲的屏蔽、手寫板和雷射筆的使用等,大家都在積極分享各自的妙招。

2月16日,周日的上午,物理系全體授課老師對新版雨課堂進行最後一次集體測試和功能演示,並與學校雨課堂項目負責人實時溝通,針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預判和分析,最終彙編成《第一次線上授課問題應對流程建議》。

「神器」在場,說講就講

2月17日,清華大學正式開啟2020年春季學期。

早上7:30,邱勇校長與物理系即將開展線上授課的張斌老師進行了連線對話。張斌說,雖然是第一次使用線上授課形式,但通過前期多次測試,自己對課件、教學方法和師生互動都進行了精心設計和調整,也得到同學們的積極反饋和支持,他對講好這堂課充滿信心。

早上8:00,物理系8門課程同時上線,「荷塘雨課堂」開始高速運轉,將老師們的授課畫面傳送到每位同學面前。系教學工作組為每位授課老師配備了一位聽課教師協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邀請所有老師觀摩聽課。第一天結束,各門課程均順利完成授課,老師和同學們感嘆:「雨課堂超出預期效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校和系裡的教學保障工作給力」!


「師說」線上物理課

朱邦芬院士:雨課堂效果超出預期,也許可以提供教改機遇

遠在三亞的朱邦芬院士線上開講《固體物理》課程

「2月17號晚上我通過荷塘雨課堂授課試講了一節課,2月19號我通過雨課堂正式上了第一堂課。我有以下三點感想:

第一,雨課堂授課的效果超出我的預期。一開始我和很多老師一樣,不太看好雨課堂,因為我聽了幾堂課,感到自己的注意力只能集中二三十分鐘,並且老是斷網。經過我們學校、物理系的眾多教師、管理人員以及雨課堂工作人員的努力,包括我們系教學群中老師和助教的熱烈討論、傳授經驗和幫助解決問題,正式上課之後我們系大多數老師覺得雨課堂的效果超出預想,給了大家很大信心,覺得可以通過網絡上好本學期的課程。

第二,雨課堂教學也許可以提供教改的機遇。這次疫情是一個危機,非常時期不能面對面授課,做得好也許能給我們的教學改革帶來啟示。我目前體會到,雨課堂的一個優點是可以同步錄下老師的上課實況,學生可以反覆回看,有利於學生弄懂課上聽講時沒有弄懂的知識。通過網絡上課時設計一些問題、小測驗等,更容易了解學生是否聽懂了授課內容,同時學生也有更多的機會來反饋自己的想法,及時的大數據統計使教師對課堂情況一目了然。另外,通過網絡平臺,我感覺學生之間的討論比我以往授課時大大增加了,從這個角度看,雨課堂在某種意義上推動了我們的教學改革。

第三,這段時間物理系的領導出色地組織了春季學期的教學。他們和系裡教學工作組的老師一起,除了自己講示範課、聽每位老師的試講外,還積極幫助解決上課老師網絡教學的各種問題,包括非常具體的技術問題。系辦、教務、人事老師對授課情況都考慮得非常仔細,提前把這學期授課老師的各種情況都摸排落實,並給了老師們充分的培訓。就我個人來說,我學到了很多,逐步掌握了網絡教學的特點,如通過更好設計一些互動、把一堂課分成幾個小節的形式,得以使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得以維持。

總之,通過學校和系裡組織的培訓,我現在對通過雨課堂上好本學期「固體物理」這門課抱有信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自己將進一步學習和研究,提高網絡教學的水準。」


張禮先生、胡嘉仲老師:跨越一個甲子的師生攜手

95歲的張禮先生和胡嘉仲老師一起線上授課

張禮先生「我面臨的最大挑戰可能是我的年齡讓思維沒有年輕時那麼敏捷了!這種上課方式簡直太好了,對學生尤其有好處!傳統課堂學生們都「不敢」提問,而在網絡課堂,同學們通過微信群隨時提問,老師們及時解答,所有的問題在大家面前一目了然,還能互相交流,促進大家獨立思考。「同學們要敢於想!敢於想大問題,才能出大人物!」

胡嘉仲老師「張先生每次備課都非常認真,每次課前都花很多時間對著列印出來的幻燈片和一些最新的研究文獻進行備課。列印件上通常會有許多的注釋和分析,對於很多知識的介紹和講解都在隨著前沿物理的發展而不斷更新。張先生的課有很多內容是前沿的,書本上可能寫不太清楚的,需要不斷學習和鑽研,這讓我們覺得非常有收穫。」


段文暉院士:雨課堂是全新體驗,相信通過積極探索會越來越順利

段文暉院士線上講授《計算物理》課程

「通過雨課堂上課是一種全新的體驗。第一次坐著上課,還習慣於用站著上課的發聲方法,一節課下來,嗓子有點啞。我還在探索和學習雨課堂環境下與學生實時溝通的有效途徑,相信後面的課程會越來越順利。」


畢楷傑(Michael Bisset)老師:地域有時差,課堂無時差

畢楷傑在美國加州線上講授《大學物理》課程

「在美國通過雨課堂給同學們上課,有16個小時的時差,晚上七點鐘的課程,我需要凌晨三點上線,兒子是我的技術助理,幫助我解決技術問題,同時還有助教和雨課堂志願者及時提供支持。接下來我會努力做到更好,保證更好的效果。」

徐湛老師:

同學們在雨課堂上課的積極性很高,雨課堂有效地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遠程教學,反而能看到大多數同學的課堂反饋,這要歸功於雨課堂。針對同學們的答疑需求,我和學生約定每周固定的時間,在騰訊會議上設一個「答疑室」,模擬一個面對面答疑的環境,方便同學們及時弄懂本周的知識點。

陳信義老師:

從今年過年之後就開始準備線上課程,開始特別擔心會有問題,先做了錄像,又進行了試講,每天幹到半夜。這段時間學校和系裡統籌安排得比較好,解決問題很快,直播的時候比較順利,特別要感謝年輕老師對我的支持。同學們上課表現很積極,讓我對課程的後續開展充滿信心。

安宇老師:

本學期有一門大學物理課程是以翻轉課堂形式開設的,以學生上課討論、自主思考為主,老師起組織和有針對性的指導作用,感覺應該更適用於線上教學。第一周上課各門課程都很順利,清華就是清華,昨天還踉踉蹌蹌,一旦衝上戰線,總能穩穩走下來!

肖志剛老師:

上課之前進行了5次不同範圍的試講,制定了上課標準操作流程,通過網絡學堂和微信完成了前期課程內容的溝通。第一堂課總體比較成功,中間雖然出現兩次技術故障,但因為平時準備充分,很快就解決了問題。不打無準備之仗,準備好了,就能應對各種問題。

龍桂魯老師:

雖然因為疫情不能在教室上課,但是通過雨課堂、騰訊會議、微信上課等形式和同學們交流,感覺進入了一番新天地。在學校和系裡的領導和關心下,課程順利開講,反響良好,比平時聽課人數增加了一倍。我們是在不平凡的時代做不平常的事業,感到自豪。

馬萬雲老師:

第一次用雨課堂當主播,心裡比在教室裡緊張多了。第一堂課的時候看著同學們籤到,想像著同學們一個個走進教室,感覺滿眼都是一個個青春的臉龐。課堂上同學們互動積極,體現出雨課堂的優勢。上完課,一顆懸著的心總算踏實了。

周樹雲老師:

當傳統的面對面授課方式因為疫情而暫時關閉時,雨課堂為教學的順利開展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經過幾周緊鑼密鼓的培訓、網絡測試和互相學習,我們在期待而又忐忑的心情中迎來了開學的第一天。在課堂動態中看到同學們如期而至,課堂上積極參與互動,內心很是欣慰。也許我們遠隔千裡,但是我們仍然相聚在課堂上,而且要努力教得更好、學得更好。

戴松濤老師:

我的講課地點在美國波士頓。前期通過參加學校和系裡組織的培訓、討論,學會了使用雨課堂等直播平臺,目前已順利完成了第一周的教學工作。我發現學生比常規教學狀態下更活躍,很愛問問題。希望學校對這次在線教學中形成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理,妥善保存,廣泛分享。

李巖松老師:

新學期開學我有三門課,疫情條件下如何保障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確實是個很大的挑戰,好在學校多位專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案,和系裡老師們的交流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經過多次測試,未開始上課時已經信心滿滿。正式開課後,前期獲得的經驗技巧幫助我克服了網絡狀態不穩等多種困難,順利完成了第一周的「首秀」,後面的課程也將更有信心上好。

張衛華老師:

第一次線上授課,雖經多次測試,但還有些緊張。最擔心的還是網絡問題,剛開始的時候總想時不時看看另外一臺電腦上的微信群,有沒有同學反映斷網,好在一切順利,後面就放心了。今天系裡很多老師開始講課,還有很多老師在幫忙聽課,總體上都很順暢。這得感謝提供技術支持的幕後英雄們!同時也感受到了大家同心協力未雨綢繆的集體力量!更要感謝同學們的理解和配合!

蔣碩老師:

同學們,線上教學逼著老師要學會做主播啦!不過老師的天職就是教書, 對著電腦遠程授課也得讓大家有收穫。一周下來, 同學的反響還不錯, 可我還是想念你們的面龐。

I cannot wait to see you guys, and I can put on my Sox Cap.


首次開課和線上授課的線性疊加

胡震老師:

這是我來清華工作後第一次主講一門課,本來就有很大壓力,又遇到了線上教學這個新的挑戰,一度很焦慮。開學前系裡組織老師們進行了多次試講,助教和雨課堂志願者不厭其煩地幫我們解答問題。同學們全勤參加試講並熱烈互動的氛圍也讓我信心倍增。在雨課堂平臺下,我還可以很方便地旁聽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們的課,這對我們年輕老師大有裨益。

劉東老師:

第一次上課又碰到網絡授課,之前聽了很多經驗豐富老師的網絡授課並進行了試講,收穫很大。但是感覺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摸索,相信通過和老師們的交流,和同學們的溝通,可以越講越好。

安海鵬老師:

我這學期是第一次上課,本來只有16個人選課,上課的時候居然來了將近40個人,這麼多同學在疫情期間對學習基礎物理還有這麼大的熱情讓我非常感動。對於基礎課,人們往往有一種「認識」,認為必須在教室裡面對面講效果才好。但是通過上課的實踐,我感覺只要準備充分,注意活躍課堂氣氛,基礎物理課程通過線上教學進行沒有問題。

何聯毅老師:

我是第一次上《有限溫度量子場論》這門理論物理課程,最近備課我也是下了狠功夫。我感覺德國一位教授的講授比較系統,但是他的講義是德文的。憑藉自己在德國做博士後時積累的一點德文底子,把德文講義翻譯成了英文。考慮到選課學生的具體情況,我調整了講授的內容,努力使各個年級、方向的學生都有所收穫。


莘莘學子在遠方

2月11日,物理系向全系所有學生發出倡議書,號召同學們秉承清華物理系光榮傳統,弘揚「西南聯大」和「兩彈一星」精神,積極進取,以飽滿的精神狀態上好每一堂課。開學一周以來,身處各地的物理系同學也積極投入了新學期的學習生活,對線上課程進行了積極反饋。

物理系八字班於浩洋:

今天是在線教學的第一天,上午我只有徐湛老師的《量子力學(1)》課程,採用的是雨課堂+騰訊會議的教學模式。老師的準備十分細緻,從題目的設置、時長的控制、PPT的製作等方面都可以看出老師精心設計了教學內容;同時,老師還在下課時間與同學們通過騰訊會議進行交流,解決上課時的知識難點。同學們在上課過程中參加課堂討論很積極,有效促進了知識的吸收。

物研191陸泊宇:

2月17日上午我開始了本學期第一堂線上課程的學習。雖然老師們可能對於陌生的教學環境的使用還不是很熟悉,伺服器的運營維護可能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就我了解的情況,絕大多數課程都已經找到了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已經或者即將正常開始上課。我對線上教學的效果完全有信心,畢竟自主學習本就是大學學習的特點,線上教學雖然改換了形式,但不會改變大家求知的熱情。

物研191謝浩楠:

線上教學的模式相較於線下教學雖然缺少了教室的實際場景,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感覺線上教學給予了我更大的空間自由度,可以充分利用家中的辦公環境,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感覺線上教學相較於線下教學更加靈活,而且在線教學的內容可以反覆回看, 消除了之前在教室上課時頻繁用手機拍照的辛苦,而且線上教學增加了師生互動,讓我們可以更加主動積極地思考,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學習,更加高效。

「線上的物理課程,雲端的清華學堂「是我們這代師生的共同記憶,期待春暖花開,我們重聚在美麗的清華園!

(清華新聞網2月23日電)

供稿:物理系

編輯:程曦

審核:戚天雷

 

相關焦點

  • 物理學院舉行2018年畢業典禮
    7月9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8年畢業典禮在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舉行。物理學院2018屆全體畢業學生和部分家長參加了典禮。北京普照機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普照華珍乾燥應用技術研究院董事長(扶貧基金新長城項目國際義工召集人、大地獎學金創辦人)劉誕麗女士,1988級校友代表胡川,1977級校友代表牛謙,以及物理學院院長謝心澄,黨委書記陳曉林,副院長王宇鋼、胡永雲、李焱,院長助理劉富坤,黨委副書記董曉華,學院相關職能部門負責老師和各系所教師代表出席本次典禮。典禮由物理學院副院長朱守華主持。
  • 8位北大學霸、校友分享:在北京大學物理專業就讀是種什麼體驗?
    同時,物理學院提供了相當自由的培養方案,在各種課堂上都能遇到各個年級和專業的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在這裡,有才華橫溢、深受歡迎的老師,也有豐富多樣、氣氛活躍的課堂,北大物院為本科生配置了最優質的教學資源。物理學院也充滿著溫情的人文關懷。當遇到困難或事感到迷茫,又或是只是想要找人聊天的時,都可以找到良師益友指點迷津。
  • 楊振寧清華開講大一物理
    本報記者宋蕾攝   9月13日,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在清華大學第六教學樓為大一新生講了一節普通物理的課程。楊振寧認為在清華教課應該不是太困難的事,他對在清華教課抱有很大的希望。  「要學物理,還要學微積分、英語」  當天上午,上課前,楊振寧先生面對來自清華物理系和基礎科學班大學一年級的130多張稚氣面孔,不時將十指尖合在一起,輕輕託住下巴,一如上個世紀50年代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思考時的神態———82歲的他開始了為清華本科生講授普通物理的教學生涯。
  • 西安交大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實驗教學紀實
    物理實驗中心制定了《物理教學實驗室疫情防控措施》,為每個教室配置測溫儀、洗手液、紙巾等,製做疫情期間物理實驗中心的宣傳片發至各物理實驗班QQ群,重新安排每一間實驗教室的人數,添加實驗臺隔板等。除了基本的實驗說明,還特別制定了應對突發狀況的系列措施,為線下實驗課程的順利、安全開展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 教學設計如何指向學生物理觀念的培養
    歡迎關注清華附中蔣物理公眾號各位教育同仁大家好,出於對教學科研的愛好,特在公眾號中開闢新的欄目《
  • 物理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敵人——普通物理教學歷險記
    一年前,系裡為了強化新生的基礎物理知識,將普通物理列入物理系本科一年級必修課程, 教科書是Halliday,Resnick和Krane編寫的《物理》。這是一本在美國被廣泛使用且備受好評的普通物理教科書。書中大部分內容在香港A-level(大學預科)物理教學大綱中都有體現,儘管討論的深度不盡相同。
  • 春風化雨入課堂|清華大學全校師生同上一堂課
    邱勇以「自強的清華人永遠保持奮進的姿態」為題講解疫情防控期間教學安排調整及相關工作。邱勇首先代表學校向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工作者們致以崇高敬意,向目前仍身在湖北的清華師生們致以親切問候。「你們是我們最牽掛的人!清華永遠是你們的家,也是所有清華人的家。請你們多保重!」邱勇指出,5萬餘名清華師生同上一堂課,是在特殊環境下、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堂課。
  • 大學物理實驗也可線上做 集大省內率先推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
    本報訊(通訊員羅旻敏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林桂楨)在線也能做實驗,這是高校物理實驗教學中最難實現的一點。
  • 2020清華北大在京投檔線已出爐 北京的考生多少分能上清北
    清華北大對於很多家長和考生來說是夢寐以求的院校,然而清華北大每年在全國各個地區的招生人數及錄取分數都是有區別的。對於北京的考生來說,似乎上清華北大要有優勢一些。
  • 上海市基礎物理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2020年春季會議
    為了交流並促進物理實驗線上教學,提出有效的疫情期間的大學物理實驗教學解決方案,由上海市基礎物理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華東師範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承辦的「上海市基礎物理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2020年春季會議」於2020年4月29日14:00-18:00通過騰訊會議順利舉辦。
  • 2020年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在線教學研討會舉行
    教育部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王青致開幕詞。王青表示,由此次疫情所導致的全國教師線上教學實踐,既是針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次十分難得的大規模探索,也是一次對教改方向進行觀察、審視、反思、調整的珍貴機會,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推進物理實驗在線教育的創新和發展。
  • 宅家也能動手實驗 哈工大探索物理實驗教學新模式
    為此,我校物理學院物理實驗中心教師「十八般武藝齊上陣」,推出了寓教於樂的「哈工大居家實驗方案」。一顆紐扣,一部手機,一把尺子都搖身一變成了實驗器材,既保證了疫情防控期間物理實驗教學的進度和質量,又能讓學生更關注身邊的物理學,進一步將物理知識跟具體的實際聯繫起來,做到活學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