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管道中飛出的不一定是炮彈,也可能是無人機

2020-09-06 無人機網

加州理工學院和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開發出彈道發射六旋翼飛行器,不挑起飛坪,穩定發射。相關研究在 ICRA 2020 會議上發表,並被評為無人機方向的最佳論文。

去年在機器人領域頂會 IROS 上,加州理工學院和 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展示了一種彈道發射四旋翼飛行器原型:只需將該無人機摺疊成帶有機翼的橄欖球形狀,並將其塞進管子中,然後用壓縮的二氧化碳直射,無人機就會自動展開,保持穩定並飛行。

這種無人機叫做 SQUID。去年的初代 SQUID 是一種四旋翼飛行器,可以從管道中發射,在空中展開,並過渡到穩定的飛行狀態,而無需固定的起飛坪。

SQUID 初代原型(直徑 3 英寸)在移動車輛上發射的實驗。

時間過去了大約半年,SQUID 初代原型的尺寸和功能都有所精進。目前的 SQUID 版本具備六個旋翼和完全自主性,幾乎可以壓入 6 英寸的管子中。相關研究已在 ICRA 2020 會議上發表,並被評為無人機方向的最佳論文。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1911.10269.pdf

SQUID 的意思是「流線型迅速展開偵查無人機」(Streamlined Quick Unfolding Investigation Drone)。去年的初代 3 英寸 SQUID 已降級為「微型 SQUID」,而新型 SQUID 則是功能更強的 6 英寸版本。

總體而言,管式發射無人機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消除了大多數無人機對起飛條件的要求,即起飛坪固定且在地面上,並且不靠近任何可能會被切成碎片的物體。去年演示的微型 SQUID 是從移動車輛中發射,而 SQUID 的整體思路是能夠「從幾乎任何地方立即發射」。

SQUID 無人機發射過程。從左至右依次為:無人機尚在發射管道內、展開臂部和機翼、完全展開配置。每張圖片上的狀態間隔時間是 82 毫秒。

微型 SQUID 的研發目的是為彈道發射多旋翼飛行器制定通用的空氣動力學和結構原理,而不是開發能夠執行任務的設備。具備執行任務的能力意味著:不依賴GPS的機載自主性,而這要求複雜且耗電的傳感和計算,因此整個機器的規模都要放大。

新版 6 英寸 SQUID 進行了一些重大更新,包括氣動設計,以通過可展開的機翼改進發射和彈道飛行期間的被動穩定性。自主硬體包括攝像頭(FLIRChameleon3)、測距儀(TerARAnger Evo 60m)、IMU/ 氣壓計(VectorNav VN-100)和機載計算機(NVIDIA Jetson TX2)。

新版 SQUID 部件概覽。

結構和氣動方面的改進是完全有必要的,因為 SQUID 第一階段的運行並不是真正的飛行,而是沿著其離開發射器的彈道軌跡運行。如果只是直線上升,那情況還不是太糟糕。但如果無人機以一定的角度或從行駛的車輛中發射,事情就會變得更加複雜。

因此新型 SQUID 提高了重心,可展開的機翼讓無人機被動地指向氣流同時充當起落架,從而起到雙重作用。如果沒有機翼,無人機在離開管道後會開始翻滾,運氣好的話之後或許能夠找回控制。

為了讓機翼既可摺疊又足夠穩定到能讓 SQUID 著陸,開發者設計了一個閉鎖機制,幫助保持機翼的剛性。顯然,當所有組件放在一起時,要想使無人機能夠裝進發射管,我們還需要對臂鉸鏈進行打磨。

圖 (a):SQUID 部分位於發射管內;圖 (b):臂部和機翼完全展開時的側視圖,圖 (c):臂部和機翼完全展開時的俯視圖。

直徑 6 英寸對於 SQUID 是一個更大的挑戰。大多數無人機受功率或質量的約束,而 SQUID 受體積的約束。開發者不僅需要將所有電池和計算機塞進相應的空間,還必須保證傳感器具有所需的視野,同時還要求摺疊狀態下的臂部、腿部和其它部件處在同一空間內。

事實證明,SQUID 的優化工作做得很好,重量為 3.3kg。

既然管式發射存在那麼多挑戰,為什麼還要採用這種發射方式呢?原因如下:

迅速發射:無需組裝或設置,不需要尋找平坦的地面,也不用提醒每個人都退後。只需按下按鈕,SQUID 就能以每秒 12 米的速度發射出去並進入飛行狀態。

安全發射:該飛行器發射時具備高度安全性,除非有人直接坐在發射管頂端。

移動發射:SQUID 可以從時速高達 50mph 的移動車輛中發射,這一點使其能夠應用於緊急情況,從而大大提高了其效用。

穿過物體發射:研究者指出,SQUID 可以在其氣動外形(機翼或旋翼沒有展開)下,直接穿過樹冠或電線發射。此前,只有旋翼機能做到這一點。

SQUID 的長期規劃可能是空中部署,例如在大型飛行器上發射小型無人機。這可能為火星探測器在進入大氣層時部署小型無人機提供了途徑,從而減少對大型著陸器的需求。

參考連結:

https://spectrum.ieee.org/automaton/robotics/drones/caltech-canon-launched-squid-drone

https://spectrum.ieee.org/automaton/robotics/drones/caltech-and-jpl-firing-quadrotors-out-of-cannons

amazonSageMaker 是一項完全託管的服務,可以幫助開發人員和數據科學家快速構建、訓練和部署機器學習 模型。SageMaker完全消除了機器學習過程中每個步驟的繁重工作,讓開發高質量模型變得更加輕鬆。

現在,企業開發者可以免費領取1000元服務抵扣券,輕鬆上手Amazon SageMaker,快速體驗5個人工智慧應用實例。

相關焦點

  • 從管道中飛出的無人機,對無人機發展有何推動意義
    去年的初代 SQUID 是一種四旋翼飛行器,可以從管道中發射,在空中展開,並過渡到穩定的飛行狀態,而無需固定的起飛坪。總體而言,管式發射無人機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消除了大多數無人機對起飛條件的要求,即起飛坪固定且在地面上,並且不靠近任何可能會被切成碎片的物體。去年演示的微型 SQUID 是從移動車輛中發射,而 SQUID 的整體思路是能夠「從幾乎任何地方立即發射」。
  • 如何綁住無人機「黑飛」的翅膀?
    如何加強對無人機「黑飛」的監管,讓無人機產業健康有序地發展?近日,記者就此採訪相關部門和人士。    無人機網上購買門檻低    記者採訪發現,在無人機銷售環節,目前沒有相應的準入制度,購買門檻不高,存在不少隱患。    在一些電商網站,記者以「無人機」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價位從數百元到數十萬元不等的無人機產品達100頁之多。
  • 《飛出個未來:無人機》評測 科幻喜劇三消
    導 讀 早在去年7月,知名遊戲遊戲開發商 Wooga就曾經曝光了自家旗下的全新作品,根據美國著名喜劇漫畫以及動畫片改編的作品《Futurama: Game of Drones》(飛出個未來
  • 無人機管控:安全的翅膀不任性
    本報記者 袁景智攝本報記者 陳瑾「為共同維護航空飛行安全,擁有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規定登記備案,申請飛行計劃,嚴禁『黑飛』,違者依法查處。」7月1日,陝西省應急辦向社會發布一條嚴禁「黑飛」簡訊,一時激起層層漣漪。近年來,多次「黑飛擾航」「黑飛擾民」事件引起大眾對無人機的諸多不滿,針對「任性而飛」的監管呼聲也越來越高。
  • 讓你知道無人機是怎麼被打下來的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無人機均採用GPS衛星導航系統與慣性導航系統相結合的方式,要想讓GPS信號受到幹擾並不是一件難事,反無人機系統只需向目標無人機發射一定功率的定向射頻即可,無人機GPS信號受到幹擾後無法獲得精確的自身坐標數據,就會導致無人機在一定程度上失控,以至於作業失敗。不過這種方式也是諸多「圍剿」無人機方式中最溫和的一種,不至於讓無人機墜落,是一種通過幹擾降低無人機「有害目的性」的方式。
  • 「炮射無人機」!加州理工和NASA合作開發,未來可飛向火星
    我們常見的無人機,可能是這樣起飛的。加州理工大學和NASA的聯合測試團隊管這個管道叫「加農炮」,他們甚至給這種發射方式起了個名字:「炮射無人機」。它被發射出去之後,在半空中「伸展身形」,最後直接進入到穩態飛行階段,並且可以自主的控制飛行軌跡,無需人為遙控,從而完美避開了無人機最艱難(也是最危險)的起飛階段。聯合團隊的專家們認為這種無人機「炮射」方式將能在應急響應和星際探索方面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 各國「黑武器」盡出對抗黑飛的無人機:荷法用老鷹捉小「機」
    電磁幹擾、聲波攻擊都是被動防禦,只能促使無人機返航,離開現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隱患。而劉興團隊推出的無人機反制系統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擇性地對「黑飛」無人機的遙控、GPS、圖傳信號進行幹擾,切斷「黑飛」無人機操控權,使「黑飛」無人機處於失控懸停狀態。
  • 無人機將為石油和天然氣管道運營商節省數十億美元成本
    在過去的四年中,有超過100萬架新無人機被購買,曾經是利基技術的趨勢正在成為監視和監視的規範。過去的四年高精度商業級無人機的銷售增長了500%。儘管這些無人機中的許多是用於航拍,以供地圖、媒體和電視使用,但現在能源公司正在使用其中的一些無人機來監測其基礎設施。隨著這種應用的增加,目前價值140億美元的無人機技術市場預計到2024年將增長兩倍,從現在到2025年將以13.8%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
  • 央視《挑戰不可能》進洋河,上演無人機版「速度與激情」
    速度與激情共存」、「無人機俯瞰洋河,太美了」……近日,由「夢之藍M6+」傾情支持的央視大型勵志挑戰類節目《勇攀巔峰之挑戰不可能》走進洋河,以多項超過國際比賽難度的障礙設置,和「代入感」超強的第一視角體驗,帶來了一場無人機版的「速度與激情」。
  • 西北油田填補國內無人機探測天然氣管道洩漏技術空白
    近日,由中石化西北油田開展的無人機智能探測天然氣管道洩漏技術在油田現場試驗成功。無人機搭在雷射甲烷探測儀在風力3級、80米飛行高度的試飛環境中,0.03秒即可探測出天然氣洩漏點,為現場人員及時發現油氣洩漏點,及時整改治理安全隱患提供強力支撐。
  • 惰性氣體管道系統的管道工程設計注意事項——沃飛
    由於常見的惰性氣體是無色無味的,它們可以在大氣層中積聚,而受害者無法意識,這使他們非常危險。沃飛作為專業的實驗室工程EPC,將為安全惰性氣體系統設計提供一些指導。在進行惰性氣體系統設計時,設計師必須儘可能地減少窒息的危險,應考慮如何將氣體與工作環境隔離,以及使用工程控制,例如與系統關閉相關的氣體探測器。
  • 應對"黑飛" 民航如何反制無人機?
    黑飛」 民航如何反制無人機?" title="厲害了!應對「黑飛」 民航如何反制無人機?網易航空訊 國家低空空域正在逐步開放,無人機應用越來越廣泛,但來自無人機的不可控風險逐漸增加,在民航領域,機場遭遇無人機幹擾而導致航班備降、旅客滯留的情況時有發生。自2017年以來,全國共發生將近40起無人機擾航事件,已接近去年全年數量。應對「黑飛」,民航反制無人機需從應急處置和事前預防兩個角度考慮:一是通過反制無人機技術做到應急處置;二是通過法監管進行事前防備。
  • 科學家為何說人類目前飛不出銀河系
    前三種宇宙速度已經有了明確的速度值,並且已經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航天中。人們通常把太空飛行器到達環繞地球、脫離地球和飛出太陽系所需要的最小發射速度,分別稱為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太陽的逃逸速度)。
  • 無人機反制黑科技,DZ03 PRO無人機打擊槍讓「黑飛」無所遁形
    ,造成了很多的「黑飛」現象,對社會產生了影響。「黑飛」指的是無人機未經登記批准的飛行。按照現有的無人機管理法規,除了室內飛行、無人機重量不超過7公斤且在視距內飛行(飛行半徑小於500米、飛行高度小於120米)、在空曠地區且非人口稠密區進行試驗等三種情況外,無人機駕駛員都必須有「駕照」;同時任何飛行器飛行都必須預先提出申請。
  • 要想玩無人機 各位飛手看看哪些地方不能飛
    要想玩無人機 各位飛手看看哪些地方不能飛 2015年08月13日 10:56作者:畢小菊編輯:畢小菊   8、吹強風的地方  無人機飛在天上,靠的是螺旋槳帶動的下洗氣流產生的推力,而當環境有風時,就需要分配一定的向下動力轉變成向側動力,從而抵消風的影響。當環境風力大到超過無人機動力系統的剩餘儲備時,無人機自然就維持不了當前定點,會被風吹走。所以在強風環境下,無人機是很難維持準確定位,甚至很難維持一個相對平穩的姿態,極容易出現意外。
  • 無人機在真空中還能飛嗎?實驗告訴你答案!
    無人機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非常喜歡玩的一種設備,它多半用於航拍。一般的無人機可以飛的很高,並且好的無人機也可以在更加複雜的環境中飛行。
  • 小米家又添無人機新品,飛米無人機2699元!
    相比你還缺一臺無人機吧!鳥瞰的視角一定會給你的假期帶來不一樣的精彩。這不,小米家順應大家國慶遠足拍攝的期待,推出了一款飛米可摺疊無人機飛米FIMI X8SE 2020,擁有8公裡圖傳!續航35分鐘!飛米FIMIX8SE2020無人機配置輕型三軸機械增穩雲臺,搭載飛米最新一代專業控制算法,控制精度達0.005°。
  • 美國雷神公司推出「郊狼」無人機系統
    2018年範堡羅航展上美國雷神公司推出「郊狼」無人機系統和先進雷達的反無人機方案。美陸軍將利用雷神公司的「郊狼」(Coyote)無人機系統和KRFS雷達組合成反無人機武器系統,應對日益上升的敵對無人機威脅。
  • 8月10日招聘丨無人機教員、測繪、固定翼飛手、航拍飛手等
    XXX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無人機飛手 1-2人 薪資面議熟練掌握相關無人機機型的飛行原理及性能,能夠完成無人機理論培訓;4. 熟練掌握無人機操控技術和地面站系統軟體操作,能夠完成實踐培訓工作。5. 熟悉無人機的組裝、調試以及設備日常保養維護。
  • 飛出地球!中國無人機正在徵服25公裡高空臨近空間
    財視客:飛出地球!中國無人機正在徵服臨近空間近日,中國在距地球表面25公裡的高空成功測試一款微型無人機,邁出了臨近空間無人機突破「死亡禁區」的關鍵一步。對此,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稱,「在這樣的高度活動一直是一項令各國工程師望而生畏的挑戰」,「但在最近一次測試中,中國工程師超越了這一紀錄」。為什麼無人機要飛向臨近空間?臨近空間又稱近太空,一般是指海拔20公裡至100公裡的空間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