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大戰」仿佛正在進行,疫情是我們共同的噩夢,探索宇宙是我們共同的夢想

2021-02-13 火星學會

丹尼爾·N·貝克(Daniel N. Baker),美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大氣與空間物理實驗室主任。

麥可·麥格拉斯(Michael McGrath),美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大氣與空間物理實驗室國際項目高級顧問。

「第三次世界大戰」仿佛正在進行。新冠疫情流行之前,很少有人能夠猜到,人類將針對微觀敵人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儘管人類在與冠狀病毒的鬥爭中找到了共同的必行之事,但我們需要的不只是一個共同的敵人,更要有其他事物來對抗這種世界性流行病所造成的孤立與虧失。我們需要一項統一的、吸引人的、有說服力的人類事業,就此而言出現的是一個奇妙的科學目標,紅色星球——火星。

7月20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其美國研究合作夥伴一道,向火星發射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太空飛行器,稱作「阿瑪爾」(Amal),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希望」。「希望號」搭乘日本H-2A火箭由日本南部的種子島航天中心升空,在此之前它從科羅拉多州博爾德開始了一段令人驚嘆的旅程,並在杜拜完成最後測試。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太空探索使三個國家聯繫在了一起。「希望號」將徹底改變人類對火星全球大氣的科學觀,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觀察火星的天氣模式。同時,「希望號」也承載著新一代年輕阿拉伯公民的願望,他們在這項航天任務中看到了不僅是為阿聯,更是為了整個中東,創造一個更美好、更和平、更有希望的未來。

7月23日,中國發射了其最具雄心的行星探測任務,該計劃(翻譯為「向天發問」)不僅包含火星軌道器,同時也包含大型著陸器和巡視器。「天問一號」將探索烏託邦平原地區的火星表面,並將繼續為人類尋找另一個世界是否存在生命的答案。7月30日,美國向火星發射了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行星探測任務——「毅力號」探測器,同時攜帶一架小型旋翼飛機「靈巧號」,將於2021年2月登陸火星表面。汽車大小的「毅力號」火星車,也帶去了整個行星學界科學家想要廣泛探索地球姐妹行星多樣表面的願望。擺脫火星引力束縛,「靈巧號」將成為第一架在另一個世界進行受控飛行的飛行器。「毅力號」和「靈巧號」也許能共同探索像耶澤洛隕石坑這樣溫暖潮溼的區域是如何在30億年前乾涸的。這項任務也許能回答,是否在很久以前,生命就已經在當時的火星宜居區域紮根,就像30多億年前在地球上的情況一樣。

著名作家H·G·威爾斯在他的書《世界大戰》中設想了來自火星的先進生物入侵地球,對全球文明造成浩劫。但歸根結底,是地球上的微生物感染了威爾斯故事中的外星入侵者——那些地球上的病菌打敗了火星人。當前,地球的病毒正在肆虐人類生命與文明,在某種程度上,抗擊新冠疫情,使國際社會如同科幻小說作家長期以來想像的人類面臨外星人入侵時會做的那樣,團結在了一起。

所以,當全球的好消息「供不應求」之時,太空探索的收穫就再次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看到準備奔向火星的任務讓我們這個麻煩不斷的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是多麼令人欣慰,來自眾多國家、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積極地為2020年多國的火星之行歡呼。與此同時,來自地球各個角落的科學家們,也都在等待著將於2021年開啟的新的火星科學數據寶藏。

如果火星探測能夠為人類帶來在地球家園長久以來無法實現的和平協同合作,那將是非常美妙的。我們必須堅定認識到,疫情是我們共同的噩夢,探索宇宙是我們共同的夢想。


來源:航天新聞

編輯校審:火星學會文俊

文昌太空郵局限量長五遙四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紀念郵折熱賣中!

有幸見證歷史的未來火星移民新一代們,趕緊報名加入趕往火星訓練營吧!邀請好友報名參加趕往火星訓練營有機會獲得免費現場觀摩火箭發射機會!

上海垠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國際火星學會在中國的唯一授權運營機構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趕往火星訓練營,邀請好友報名參加有機會獲得免費現場觀摩火箭發射機會!

           火星人都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2034:第三次世界大戰
    倘若現在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戰場最有可能設在亞洲,交戰雙方將是世界霸主美國及其挑戰者中國。好消息是,中國現在——以及未來可見的範圍內——還不希望開戰,因為北京方面十分清楚,本方勝算不高。但我們再往後推20年,也即2034年,形勢就會發生重大變化。近期不可能爆發大戰,有三個理由。首先,中國軍費雖然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飆升,但軍力仍然大大落後美國。
  • 噩夢級難度的宇宙「開荒」,我們打出了史詩成就
    自人類文明之初我們就未曾停止對於太空的探索也正是在這一階段人類迎來了「第二次探月高潮繼前蘇聯、美國之後中國成為第三個產品不斷迭代,人才不斷升級正在將更多夢想變為現實在無數充滿中國式浪漫的名字背後是一個中國探索宇宙的全新時代
  • 英國國防參謀長:新冠疫情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不是危言聳聽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據「今日俄羅斯」報導,英國國防參謀長尼克•卡特於當地召開新聞發布會,在回答記者詢問時警告稱,新冠疫情可能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 探索火星,是為了我們的地球
    【科技隨筆】 從古至今,人類社會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宇宙的探索。2020年恰逢火星探測窗口期,又被稱為「火星年」。史都伯靈博士撰寫了一封真摯的回信,信中詳細地解釋了探索宇宙對人類社會的重要作用——它正在並將持續促進國與國之間團結互助、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提高一代人的科學素養。火星探測作為宇宙探索的一部分,除了上述三大普適性的作用之外,還有它自身具有的短期意義和長期意義。
  • 高人預言:第三次世界大戰2050年爆發,地球人類將全部毀滅?
    
  • 馬雲:參戰第三次世界大戰 用知識智慧為人類而戰
    發表於:2015-12-09 14:50:46     作者:zhaoliuying來源:索比光伏網 第一次世界大戰由塞爾維亞擴散至歐洲乃至全世界,這一次人員傷亡很慘重,也是歐洲破壞力最強的一次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是反對德意日法西斯進行的反法西斯戰爭,這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戰爭,死傷無數;而當今時代無疑需要進行
  • 年度關鍵詞|2020,這些記憶我們共同走過
    這些年度關鍵詞,記錄了我們不平凡的366天。新冠肺炎疫情一個貫穿全年的詞語,它不僅涉及醫療領域,還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疫情防控、疫情下的學業、經濟、對生命的思考,每個人都被它影響著。它突如其來,讓人猝不及防,一如當年的汶川地震。但同樣,中國做出了迅速的反應,並形成了一套高效率的防控體系,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正增長經濟體。
  • 世界地球日|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從此,中國每年都進行地球日的紀念宣傳活動。主題每年的世界地球日沒有國際統一的特定主題,它的總主題始終是「只有一個地球」。但為了更好地宣傳每年的世界地球日,我國每年都會設定一個主題。今年4月22日是第51個地球日,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第三次世界大戰,不是人類之間的戰爭,而是人類與災難的戰爭
    世界大戰以後,人類進入了一個全新的興盛時期。人類利用掌握的知識和技術,在陸地、在水底、在天上,探索著,發掘著可以利用的一切資源,並且盡情享受著從資源裡轉換來的福利。據相關專家評估,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種正在比自然滅亡率高出千倍的速度消失著。英國《衛報》報導:如果人類無法遏制全球的氣候變暖趨勢,到本世紀末,百分之五十的陸地物種將會消失。全球氣候變暖,不僅僅影響著動物們的生存環境,同樣對人類的生存也帶來了巨大挑戰。
  • 社會,我們都在共同體下苟活著
    還有正在肆掠的蝗災,不過,有專家說,蝗群不會對我國造成威脅。它們無法跨越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構成的高海拔寒冷地區。生活在一個共同體下,小心謹慎的活著。疫情來臨,全球的資源被華人想盡辦法運到國內,全國人民想盡辦法把物資送到前線,無數團體、力量支前,……疫情讓大家更真切地感受到,只有共同擔當,才有活路。而每一個個體、小家都緊密地與國家這個大家庭相聯著。車子、房子、票子、妻子、孩子,只是個體的圓滿。而社會大環境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個體的力量都無力承受。
  • G20領導人:共同應對疫情必將載入人類史冊 我們承諾保護地球共創未來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在沙特主席國任期內第二次舉行會議。  一、共同應對挑戰  2.新冠肺炎大流行及其對生命健康、民生與經濟造成的空前影響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暴露出我們在疫情防範應對方面的脆弱性,突顯了我們面臨的共同挑戰。
  • 2009天文年:探索我們的宇宙
    2009天文年:探索我們的宇宙 1609年8月25日,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伽利萊首次使用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這一舉動在人類科學史上引發了一場革命,深刻影響了科學的發展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改變了人類的宇宙觀。為紀念伽利略首次使用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400周年,2007年12月20日聯合國通過了將2009年定為國際天文年的決議。
  • 東風日產任勇 國民車是我們共同的夢
    無論是在發布或是談到啟辰時,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提得最多的便是「夢想」兩個字。為消費者打造國民車華西都市報:本屆上海車展,自主品牌是很大的一個亮點,您認為啟辰相對於理念、寶駿而言,其核心競爭力在哪裡?任勇:對於東風日產來說,就是以「親和近人、至善踐行」這樣一個理念來匯聚全行業的資源,讓汽車行業的人有一個更大的平臺。
  • 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愛因斯坦預言引人深思
    但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各國的矛盾也在逐漸積深,很多人都在擔心戰爭將會再一次降臨,那麼以現在科技的先進程度,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愛因斯坦預言引人深思。    對於第三次世界大戰,其實愛因斯坦早有預言: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用什麼武器,但第四次肯定是用石頭,這句話能夠明顯表現出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其所造成的破壞足以毀滅世界,若尚有人類倖存,那麼被毀壞的人類文明獎回歸到原始
  • 懟完川普後,霍金又預言了第三次世界大戰,誰將是未來霸主?
    在上世紀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如果再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那世界肯定可能就此毀滅,因為各國很多都是擁有核武器,核武器儲備可以使幾個地球都毀滅。霍金預言說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會在人類和新種人之間爆發!而不是目前已存在的任何一個國家之間的戰鬥。開心一刻小明長滴賊愁人,有天同學說他臉長滴像個屁股是滴,小明嗷嗷哭著跑出去了,跑著跑著看見路邊一下水井沒蓋蓋,他跑到個下水井邊,把腦瓜伸進去想對水面照照看看,看自己臉是不是真像個屁股。
  • 科技的飛速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經濟還有政治和軍事等很多方面發展變得不平衡,從而導致了各個國家之間開始市場經濟的掠奪,也導致爭奪世界霸權變得愈發激烈。第二次世界大戰隨之爆發。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率先登上了第三次革命的快車,也就是「科技革命」。
  • 地球日︱我們在宇宙面前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地球人!
    ——喬治·伽莫夫地球是我們目前所知宇宙中唯一一個存在生命的藍色星球,我們設立地球日4月22號,倡導人們保護自然環境、愛護動物,低碳出行,這一切的根本是我們人類現在已經充分地認識到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們自己是誰!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A主席羅傑·科恩伯格:協同抗擊疫情,是頂尖科學家的共同目標
    袁婧攝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正在進行,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上臺致辭,他表示加強國際合作,協同抗擊疫情,解決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是頂尖科學家的共同目標。科恩伯格表示,過去一年非常艱苦,損失巨大,要控制疫情,同時保護經濟活動之間的平衡,對大多數國家來講非常困難,國際會議都推遲或變成線上會議。頂科可以以線上線下方式舉行,離不開上海和各機構的共同努力。要解決目前危機以及未來的病毒大流行,我們要依靠科學,對新冠疫情的應對,是全球合作令人矚目的合作典範。
  • 世界需要對我們共同命運的真正覺悟
    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而唯一能夠減緩人們緊張情緒的辦法就是接種疫苗。此外,我們必須考慮到那些醫療設施脆弱的國家,疫苗對這些國家人民的生命來說極其重要。近年來,我們注意到民族主義在世界不少國家迅速抬頭和國際關係日益緊張,新冠肺炎疫情凸顯出全世界還缺乏對我們共同命運的真正覺悟。
  • 若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地球是否有最安全地方?愛因斯坦早有預言
    曾經我們經歷過一戰和二戰,如今的和平都是來之不易的,可是各國之間的利益衝突卻不會停止,我們不能保證未來不會再次發生戰爭。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那在地球上又有哪一處是安全的地方呢?首先大家可以回顧一下歷史上我們的戰爭所用的武器,在還沒有槍炮作為主導武器的時候,人們使用的都是冷兵器,冷兵器是由古代生產工具中分化出來的,然後廣泛的應用到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