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柯伊伯帶的遙遠距離和晦暗不明,人類至今也不太清楚那裡都存在著些什麼複雜的天體系統。但是最近,國際天文學會在其網站宣布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新世界,這個新世界是一顆頗具神秘色彩的小型外海王星天體。
在《天文學》雜誌上,天文學家們介紹了這顆新的小型外海王星天體的相關信息。其近日點距離太陽約80個天文單位,其遠日點距離太陽則相當於冥王星的2倍,它繞日一周需要運行4萬年左右。
太陽系邊緣的地球,潛匿另一個世界。自19世紀起頭,科學家就不息在探求太陽系中潛匿的星球,就在近日,天文學家在試探太陽系的時辰創造,太陽系邊緣竟然存在,比地球大6.9倍的行星,按照天眼你就創造這可能是一個超等地球,是太陽系潛匿的另一個世界。
2016年九月,Vanderburg和其他相關人員宣布他們發現了兩顆小型的短周期變星。它們沿行星軌道自轉,自轉一周所需時間分別為0.95天和29.8天。
在幾臺望遠鏡和其他工具的確認下,Christiansen及其同事確認了HD 3167b 和HD 3167c星的存在,並發現了另一顆相似的行星,這使得太陽系中近地球行星的數量增加到了三個。新發現的行星被命名為HD3167d,是一顆超級地球,其質量是地球的6.9倍。
關於這個第九大行星, 天文學家認為,這個遙遠的星體質量和大小可能並不小,可以給太陽系邊緣的那些小的行星和海王星以外的冰的異常現象作出解釋,同時,它非常遙遠,巨大的軌道意味著它需要10000到20000年的時間才能繞太陽一次。 同時,它的出現可能也將幫助人類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和演變。
有一種可能是褐矮星,這種衰亡的行星大約距離太陽3萬億千米。也可能是離我們更近的冰封的星球。以Gna為例,它可能和海王星差不多大,但是離太陽的距離是其一百倍。阿爾法方向的天體可能是個與太陽的距離相當於冥王星六倍的超級地球。也可能是一個位於地球和海王星之間的超級小的天體。
這一發現表明這些世界通過與海王星的相互作用被捕獲到這個罕見的軌道區域而那顆行星在太陽系中向外移動在遙遠的過去。海王星出生時離太陽更近,而不是現在的位置,它的向外遷移擾亂了其他較小的物體進入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些遙遠的軌道。因此,這些對象讓我們深入了解海王星在太陽系早期歷史中的運動。
夜以繼日,一顆又一顆星,天文學家們越來越接近了解我們的宇宙到底有多擁擠,或者至少是我們的星系有多擁擠。在第一批系外行星被發現繞其他恆星運行後的四分之一世紀後,現在已知的數千顆恆星的統計數據表明,平均而言,銀河系中的每一顆恆星都至少有一個行星世界伴隨。仔細觀察銀河系中任何一顆恆星周圍的行星,你肯定遲早會發現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