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比鳥神星暗1300倍,比冥王星暗10000倍,就藏在太陽系的邊緣

2020-12-04 集集冷知識

如果要問太陽系最暗的行星是什麼?很多可能要回答是冥王星,在以前柯伊伯帶沒有被發現的時候,我們確實可以這樣認為,但是在柯伊伯帶被發現後,這個說法就要改變了,畢竟柯伊伯帶上有太多的行星了。

時間回溯到2005年,那一年註定是天文界的一個重要年份,科學家在那一年同時發現了鬩神星和鳥神星,正是這兩顆行星讓冥王星變成了矮行星,尤其是鬩神星,它的體積實際上比冥王星還要大,鬩神星都算矮行星,冥王星算大行星肯定有點說不過去。

雖然冥王星被降為了矮行星,但是科學家的心裡還有個心結,就是除了冥王星之外,其餘的矮行星都沒個衛星,按道理來說,矮行星都應該有衛星的,直到科學家在發現了鳥神星的一顆衛星MK2,科學家的心才安定下來。

MK2是鳥神星的一顆衛星,也是太陽系中目前最黑暗的行星,它比鳥神星暗1300倍,比冥王星暗10000倍,就藏在太陽系的邊緣,科學家之前就已經通過科學的計算方法,成功的估算出了鳥神星的體積、以及質量還有密度,並且認為它和冥王星一樣是由冰和巖石構成的。

而對於MK2,科學家也有了一些了解,根據科學家此前使用哈勃望遠鏡的數據觀測,這顆鳥神星的小衛星半徑大約在80公裡,而它距離鳥神星的距離則達到了驚人的2萬公裡,也正因此,科學家此前才沒有發現它。

科學家希望通過這顆小衛星了解更多太陽系的秘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科學家也會準備一顆專門針對它的探測器,到時候它就再也藏不住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首次發現太陽系內一科黑暗衛星,比鳥神星還要暗1300倍
    同年,天文學家還在鬩神星的附近發現了鳥神星。天文學家一直沒能在鳥神星的附近找到屬於它的衛星,而且它的體積和質量比冥王星還要小,所以科學家將它定義為矮行星。最近美國西南研究所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利用哈勃望遠鏡發現了鳥神星的衛星,為它取名為MK2。
  • 矮行星——太陽系大家族(9)
    由於它體積較大(直徑約為冥王星體積的2/3)且亮度在柯伊伯帶天體中僅次於冥王星(被發現時為16.7,後者約為14.25),事實上,它正好可以被湯博使用的望遠鏡觀察到。令人遺憾的是,在湯博觀測的那段時間,它的位置相當靠近銀河,這使得湯博幾乎不可能從密布恆星的背景中找出鳥神星來。發現冥王星後,湯博在多年裡仍在孜孜不倦地搜尋行星,但他終未發現鳥神星或任何其他的外海王星天體,直到他去世後的第8年。
  • 藏在太陽系邊緣的星球,質量是地球的6倍
    太陽系邊緣的地球,潛匿另一個世界。自19世紀起頭,科學家就不息在探求太陽系中潛匿的星球,就在近日,天文學家在試探太陽系的時辰創造,太陽系邊緣竟然存在,比地球大6.9倍的行星,按照天眼你就創造這可能是一個超等地球,是太陽系潛匿的另一個世界。
  • 它「長」什麼樣?這顆矮行星在哪裡?
    妊神星(來源:universetoday)鳥神星在太陽系研究史上佔據重要的地位,是因為它和鬩神星一同被發現,促使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重新考慮行星的定義,並且創建了新的矮行星研究小組。從這段距離看,太陽經過6小時20分鐘才能在鳥神星形成太陽光。軌道和旋轉鳥神星繞太陽一圈需要305個地球年。當鳥神星繞太陽運行時,它每22.5小時完成一次自轉,致使它的日長與我們的日長相似。
  • NASA專家發現,第九行星存在太陽系邊緣,質量比冥王星重5000倍
    美國人對此充滿自豪,並親切地稱冥王星為「美國行星」。至此,人們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認為,太陽系存在著九大行星。然而在2006年的國際天文聯合會上,給行星下了新的定義。需要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成為大行星,所以冥王星就降級成為了矮行星,同時,太陽系就只有八大行星的存在了。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爭論,冥王星之外是否存在難以捉摸的太陽系第九顆行星。
  • 冥王星翻身無望?太陽系邊緣或藏新的第九大行星
    ,因此理論上說世界各地的天文觀測機構應該都有機會率先發現它太陽系邊緣隱藏的行星?但相比之下,我更希望其他人能夠更快地找到它,因為靠我自己的話可能要花費更長的時間。」邁克·布朗是著名的「冥王星殺手」,他因為發現了大量太陽系邊緣體型較大的柯伊伯帶天體,直接導致了2006年冥王星被「貶」,因而得此綽號。他說:「我迫不及待想要看看它的樣子,看看它長什麼樣。我想要知道它的位置,我想我們現在這樣做是對的。」
  • 你了解,差點成為太陽系第10大行星的「鬩神星」嗎?
    冥王星處於太陽系邊緣,距地球46億英裡,但冥王星不是太陽系最遙遠的地方。我們在太陽系邊緣找到很多奇怪的神秘星球,讓我們超越冰冷的冥王星,找出潛伏在太陽系邊緣的星球。
  • 冥王星翻身無望?太陽系邊緣或藏新的第九大行星
    推測中的「第九大行星」——其質量約為冥王星的5000倍。然而在2006年,由於冥王星被「開除」大行星資格,太陽系只剩下了「八大行星」。不過現在事情可能又將出現變化,科學家們近日宣稱他們似乎找到了太陽系外圍隱藏的另外一顆大行星存在的跡象,如果這一發現能夠被證實,那太陽系就將重回「九大行星」的時代。 太陽系邊緣隱藏的行星?
  • 讓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的罪魁禍首——鬩神星
    冥王星這個恩怨的起源必須從柯伊伯帶說起,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在海王星軌道(距離太陽約30天文單位)外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這一個區域由於距離太陽非常遙遠,人類對它的認識一直都很有限。冥王星和鬩神星對比圖從2000年起,在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中不斷發現新天體,而且其個頭越來越大,特別是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當時認為其直徑比冥王星還大。
  • 冥王星與鬩神星
    今天回歸一下簡單的內容,說說太陽系曾經的第九大行星的故事。一、改變世界的蘿莉        關於冥王星的探索,始於1906年,當時羅威爾天文臺的創辦者羅威爾開始搜索第九大行星,命名為X行星,直到1930年首次發現冥王星。
  • 憑體積差點晉升太陽系第十大行星,最後卻不了了之,鬩神星怎麼了
    曾經的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雖然後來的冥王星被踢出行星稱號,但至少曾經的「威嚴」依然存在,畢竟九大行星是經過大眾認可的。但在更早以前,太陽系差點變成「十大行星」,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通過數據可以得知,冥王星的直徑約2370公裡,在未測得這個數據之前,人們認為冥王星是的體積更大的,也正是這種不確定性才讓冥王星暫時地成為了行星之一。與此同時,科學家還發現了另一個星球,它幾乎與冥王星的體積相當,現在計算出的結果顯示這顆星球直徑是2326公裡,所以它也差點成為太陽系的其中一顆行星。
  • 太陽系邊緣出現巨型「蝸牛」,宇宙或存在比人類大億倍的生物
    筆者-小文目前為止,科學家在太陽系中發現的唯一孕育著生命的星球就只有地球。除此之外,太陽系中的其它七大行星雖然環境各異,但卻沒有一顆星球是被百分百地認定是存在或者存在過生命的,而不少人就曾對地球的鄰居——火星抱有過希望。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大行星的行列?
    大叔記得自己在讀書的時候學習相關天文知識的時候,太陽系還有9大行星。從靠近太陽的距離來算,由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但是最近和小侄子討論之際,他告訴我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我不禁疑惑得滿臉問號:究竟是誰掉了隊?
  • 為何冥王星會被從太陽系的九大行星裡除名?
    從那時起,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就正式形成並逐漸「風靡全球」在九大行星深入人心的同時,天文學界對冥王星卻爭議不斷,因為湯博發現冥王星後,將其質量估算成了地球的若干倍,但後來的觀測結果卻使得冥王星的質量一降再降。
  • 遠古黑洞可能就藏在太陽系邊緣
    2006年8月24日下午,第26屆國際天文大會通過第5號決議,天文學家聯合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從「行星」之列中除名,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名分」算是確定下來了。冥王星失去了老九的頭銜,但是柯伊伯帶許多天體發生的異常現象卻一直沒有得到合理的解釋。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竟可能是一個黑洞?
    第九大行星之謎2006年,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上,曾經的第九行星冥王星被剔除出行星行列。這是因為在2005年,天文學家發現鬩神星(小行星序號:136199 Eris)質量比冥王星質量高出27%。這意味著,如果冥王星是第九大行星的話,那麼鬩神星就應該是第十大行星,這樣下去在海王星外圍有很多這樣的小天體都可以被稱為行星。
  • 太陽系邊緣發現怪事 太陽系邊緣五大怪事
    我們一直都在研究觀察著太陽系,大家都知道太陽系的九大行星因為冥王星的降級而變成了八大行星,但最近有科學家發現似乎有一個新的第九行星存在於太陽系的邊緣,並且在太陽系邊緣還發現了很多神秘的東西,下面為大家來揭秘一下太陽系邊緣發現的五大怪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