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系的七顆矮行星
美國小行星中心證實了它的存在,它有望成為太陽系的第7顆矮行星。科學家還推測,太陽系可能有數十顆,甚至超過100顆矮行星尚未被發現。 2005年7月29日,美國天文學家麥可·布朗宣布,他的團隊在太陽系柯伊伯帶發現了一個新天體2003UB313,暫起名為齊娜星。
-
太陽系最小矮行星稱號,或被新的小行星搶走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作者:石蘭(抄襲必究)矮行星是一種圍繞恆星運轉、但沒有將軌道上其他天體清空的星體,體積一般處於小行星和行星之間,有時候也被我們稱為「侏儒行星而人們發現時間最早的一顆矮行星便是穀神星,與此同時,這個平均直徑952公裡的星體,雖然是小行星帶中的最大天體,卻也是已知太陽系中最小的矮行星。而新的小行星Hygiea卻可能打破現有的局面,繼而搶走穀神星在太陽系中的最小矮行星稱號。Hygiea到底是一顆怎樣的天體?
-
行星?矮行星?還在傻傻分不清楚?太陽系的五大矮行星了解一下
而作為行星,還必須滿足第三個標準:它們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的其他物體。由於矮行星經常與小行星、彗星、星際碎片甚至其他矮行星共用軌道,這第三點標準更容易分辨出行星和矮行星之間的區別。目前在太陽系中有五個官方認可的矮行星:穀神星、冥王星、鬩神星、妊神星以及鳥神星。
-
「矮行星」是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天體,太陽系已知七顆矮行星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分布著許多不同類型的天體,主要的天體類型包括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衛星。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就是太陽,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可以說就是太陽系的老大,而其他天體就可以看成是太陽的跟班。
-
冥王星有伴了:太陽系又發現一顆矮行星
科學家發現了太陽系的另外一顆矮行星。它的名字是2014 UZ224,距離太陽136億千米,每繞太陽一圈要花1100年。
-
美國科學家在太陽系發現一顆新的矮行星
2006年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冥王星被「開除」出九大行星序列。轉過身來,它又成了新的天體分類「矮行星」的一員大將,加上穀神星、鬩神星、鳥神星及妊神星,當前獲得「官方認證」的太陽系矮行星已有5顆。
-
冥王星迎來小夥伴|太陽系又發現一顆矮行星
最近,科學家發現了太陽系的另外一顆矮行星。太陽系矮星族增添了一位新成員,冥王星又迎來一位新夥伴。
-
太陽系內成員新盤點:八大行星和五大矮行星
[摘要]太陽系內除了八大行星之外,還有五大矮行星。按照新的定義,太陽系內總共有八大行星和五大矮行星。騰訊科學訊 在我們已經成長起來的這代人的心目中,太陽系內有九大行星已經根深蒂固。小時候,我們都會記憶九大行星的名稱,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2005年的時候,Mike Brown發現了鬩神星(Eris),這是一顆和冥王星體積差不多的冰冷天體,運行於冥王星軌道之外。這樣的話,就使得太陽系內行星的總數增加到10顆。為了平息爭論,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召開會議,質疑冥王星的大行星地位。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八大行星 冥王星哪去了 專家:變「矮」了
它哪也沒去,還在天上,用天文專家的定義,可以形象地說,它變「矮」了,沒有資格同其他八大行星並稱了。欲知詳情,本期解讀。這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召開第26屆大會,會上經25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國的天文學家通過投票表決,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被除名,不再將其視為行星,確認了太陽系八大行星之說。那麼位居太陽系9大行星末席長達76年的冥王星為何「慘遭降級」,被驅逐出了行星家族呢?國際天文聯合會當然是有理由的。
-
太陽系矮行星、小行星和大衛星排行榜(上篇)
太陽系八大行星我們都很熟悉了,可是對於矮行星、小行星,還有大行星的衛星就了解甚少了。今天就讓我們對這些天體安大小作一個排行榜。五個確定的矮行星由近到遠分別是小行星帶中的穀神星,柯伊伯帶中的冥王星、鳥神星和妊神星,黃道離散盤面中的鬩神星。
-
太陽系的矮行星有幾多,矮行星與衛星和小行星的主要區別在哪裡?
矮行星與小行星的區別就是大與小,圓與不圓的關係。矮行星肯定比小行星大,主要是質量大。現在最小的矮行星是穀神星,直徑為960x932km,質量為9.43±0.07×10 kg,也就是約94.3億億噸。矮行星要成為圓球型或者基本圓球形,小行星的形狀就亂七八糟,什麼樣子都有。矮行星,又稱「侏儒行星」,就是比行星小一號的意思。
-
太陽系最孤獨的「行星」,幸好有你的陪伴……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我們的太陽系就像是一粒塵埃。在這粒塵埃的邊緣,有一顆「行星」在孤獨的前行。冥王星(Pluto),曾經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在2006年被科學家們降級為矮行星。從此它脫離了太陽系的行星大家族。孤獨地在距離太陽59億公裡的地方流浪。
-
冥王星為何被太陽系九大行星除名?是變了心還是矮行星才是真愛?
根據這個定義,穀神星、灶神星和帕拉斯星是矮行星,但不是類冥天體。大多數矮行星位於柯伊伯帶,這是圍繞太陽系的一個環狀或殼狀巖石體,位於海王星軌道上。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的穀神星、灶神星和帕拉斯星是這條規則唯一的例外。矮行星可以有自己的衛星,例如卡戎圍繞冥王星運行。然而,衛星不可能是矮行星。因此,土星的衛星之一泰坦雖然比矮行星大,但不可能是矮行星。
-
太陽系第五大矮行星以中國神話人物命名「共工」
中新社北京3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太陽系第五大矮行星、此前系內最大未命名星球近日獲得以中國水神共工的名字命名,這是太陽系首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以中文命名的矮行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矮行星異常軌道成謎,或暗示新行星
天文學家們一直相信,在太陽系海王星之外的廣闊宇宙中,還會有新的行星,尤其是當冥王星被降級成為矮行星後,關於新的第九行星就成為許多科學家的關注對象,早在2016年,2位行星科學家宣布他們相信一個未發現的「幽靈星球」正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它位於遠遠超出冥王星的偏遠地帶,這個行星大約是地球質量的十倍
-
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新成員,矮行星又要再添一員?
據外媒報導,在冥王星軌道外圍,天文學家發現了太陽系的一名新成員。這顆隱藏在太陽系深處的天體很可能成為矮行星行列的一員。
-
太陽系內新矮行星「現身」
原標題:太陽系內新矮行星「現身」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月11日報道,太陽系家族又添新「面孔」:美國科學家在太陽系內冥王星以外的地區,發現了一顆新的矮行星2014 UZ224,美國小行星中心証實了它的存在。
-
太陽系內可不只有八大行星,還有矮行星哦!進來瞧瞧吧!
水星水星只比月亮大一點——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也最接近太陽。水星是運轉最快的行星,公轉周期相當於地球上的88天。Simon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土星配飾著一圈耀眼奪目、組成複雜的冰環,土星在太陽系中很獨特。其他巨大的行星也有光環,但沒有一個像土星的一樣壯觀。
-
「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妊神星(Haumea)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太陽系最大的矮行星-冥王星(Pluto) 「「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冥王星(Pluto),和離我們最近的矮行星-穀神星(Ceres)「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穀神星(Ceres),還有那質量最大的矮行星-鬩神星(Eris)
-
與「外星生物」在此約會——太陽系最小矮行星-穀神星探秘
在我們生活的太陽系裡不僅有我們熟知的八大行星,還有五個默默跟隨我們一起同行的小夥伴,我們稱他們為矮行星或稱「侏儒行星」,乍聽起來,我們人類有點「藐視」這些「小傢伙」其實他們也沒有多渺小,他們的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恆星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近於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