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根據理論模型推算,太陽的壽命約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46億歲,正處於穩健的中年狀態,餘生還有50幾億年。
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太陽完整的生命周期。
首先,在大約46億年前,銀河系獵戶懸臂上距離銀心2.6萬光年的一團塵埃氣體雲因為受到某種擾動而出現引力坍縮,太陽就此孕育而生。
隨著內部核聚變的穩定,太陽開始進入主序階段,一直持續到今天,而且還將繼續50億年。在50億年後,太陽將迎來生命的一個重要轉折,開始逐漸膨脹成紅巨星。最終,太陽的半徑會增大200多倍,無情地吞噬水星和金星,連地球也岌岌可危。
所以,在太陽消失之前地球就可能已經毀了。退一步說,就算地球能僥倖逃脫被吞噬的命運,但也註定會成為熔爐般的地獄,到時地球已不再是地球。
在紅巨星階段,太陽會不斷向外拋射大量物質,在太空中勾勒出美麗的行星狀星雲。
再往後,太陽氫融合反應結束,核心的氦融合開啟,聚變成碳和氧,然後慢慢堆積,形成一個緻密的內核——白矮星。
起初,白矮星的溫度極高,但內部已不再進行核聚變反應,因此會逐漸降溫,經過幾十甚至上百億年的冷卻後轉變為黑矮星。然而,由於目前宇宙活得還不夠長,目前還尚未有黑矮星誕生。
以下這張圖對太陽的一生進行了簡練的概括:
需要指出的是,通常所說的太陽壽命指的是從出生到主序階段,再到紅巨星,至於白矮星和黑矮星並不被考慮在內。
更多時光趣事請微信關注時光書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