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達比石油和天然氣國際會議聚焦科技對油氣行業影響

2020-11-30 人民網

新華社阿布達比11月11日電(記者蘇小坡)阿布達比石油和天然氣國際會議暨展會11日在阿聯首都阿布達比國家展覽中心開幕,聚焦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數位化及新興科技對油氣行業的影響。

阿聯國務部長兼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執行長蘇爾坦·賈比爾在開幕式上發言說,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正面臨新科技、新商業模式、新能源形態和新地緣政治秩序等挑戰。他呼籲油氣行業重新審視與科技、可持續發展和消費者的關係,以確保該行業未來繼續保持支柱產業地位。

據組織方介紹,本次展會共有來自167個國家和地區的2200個單位參展,展區面積達16萬平方米,預計參觀人數超過10萬人。

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等在內的中國能源企業參加了本屆展會。

阿布達比石油和天然氣國際會議暨展會創辦於1984年。近年來,展會規模持續擴大,參展企業不斷增加,已成為展示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最新產品、技術和服務的重要平臺。

相關焦點

  • 阿布達比石油和天然氣國際會議關注天然氣的重要性
    第十六屆阿布達比石油和天然氣國際會議暨展會(ADIPEC)10日在阿布達比國家展覽中心拉開帷幕,為期三天的會議和展覽將吸引來自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
  •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正式運行4周年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成立和運行,是國家發改委和新華社加強合作的又一個重要成果,是加快國家能源行業市場化改革的重要舉措,對提升我國在國際油氣市場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有著重要意義,吸引著國際、國內關注的目光。
  • 阿聯油氣儲量全球排名第6
    據《海灣消息報》(GulfNews)11月4日報導,阿布達比最高石油委員會(SPC)周一宣布,阿聯發現了新油氣儲藏,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大幅增加。阿布達比最高石油委員會報告顯示,石油儲罐桶數(STB)增加70億個,常規天然氣增加58萬億標準立方英尺(TSCF),非常規天然氣新增160萬億標準立方英尺。
  • 熱點前瞻:石油及天然氣十三五規劃發布 混改、頁巖氣成熱詞
    大力發展天然氣產業,逐步把天然氣培育成主體能源之一,構建結構合理、供需協調、安全可靠的現代天然氣產業體系。  石油十三五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0億噸左右。2020年國內石油產量2億噸以上,構建開放條件下的多元石油供應安全體系,保障國內2020年5.9億噸的石油消費水平。
  • 2020年金聯創石油和化工行業年會報導——甲醇篇
    2020年10月21日金聯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歷史、文化名城,美麗的西湖河畔--杭州舉辦了2020年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年會暨金聯創(第十二屆)石化市場趨勢發布會。22日上午大會正式拉開序幕,首先,由金聯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海新先生致開幕詞。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聚焦油氣智能鑽井變革性技術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2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劉誌慶)油氣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資源。據了解,2019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70%,油氣供應安全形勢嚴峻。鑽井工程是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關鍵工程技術,勘探、發現和開採油氣均離不開鑽井。
  • 天然氣行業典型企業業務規劃分析
    在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後,「三桶油」正逐步將旗下管道公司劃歸國家管網公司,我國天然氣市場正過渡為上遊以「三桶油」為主,中遊統一管網運輸,下遊銷售市場充分競爭的油氣市場體系。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天然氣行業發展,本文正略諮詢將對天然氣行業各環節典型企業及其業務規划進行分析。
  • 2020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
    為了充分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表彰和鼓勵在推動行業科技進步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按照規定的辦法評審出行業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及人物,經過社會公示和異議處理,業已完成所有評審和審批程序。
  •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2025年天然氣上產500億立方米
    8月1日,在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2019年領導幹部工作會上,備受關注的《西南油氣田天然氣上產500億立方米發展規劃》正式亮相,根據規劃,2025年天然氣上產500億立方米,其底氣何在?  天然氣資源豐富輸配系統完善高素質人才聚集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建立了完整的天然氣工業體系,正在加快發展,2025年上產500億立方米的基礎良好。  四川盆地天然氣資源豐富,勘探開發潛力大。
  • 中國石油國際石油2017年十大科技進展
    在由中國石油集團科技管理部主辦、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石油與國際石油十大科技進展評選會」上,來自石油公司、研究機構、院校等的60位院士、教授及專家依據創新性、實用性、突破性、引領性四大原則,評選出2017年在石油石化領域取得的中國石油(CNPC)與國際石油各十項重大科技進展。
  • 布局十大板塊,cippe2021聚焦油氣全產業鏈!
    2021年3月30日-4月1日一年一度的世界石油天然氣裝備大會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2021將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行cippe2021聚焦油氣全產業鏈重點展示石油、天然氣、油氣管道、燃氣海工裝備/海洋石油、頁巖氣、防爆電氣
  • 正式運行4周年 圖說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成立和運行,是國家發改委和新華社加強合作的又一個重要成果,是加快國家能源行業市場化改革的重要舉措,對提升我國在國際油氣市場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有著重要意義,吸引著國際、國內關注的目光。2016年11月26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正式運行。
  • 中國化學943億大單後,中石油再拿81億,石油行業的暖春來了?
    接連拿下項目,中石油海外的生意經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以下簡稱中油工程)隸屬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從事石油工程設計、製造、施工和工程總承包的專業公司,現已發展成為中國石油集團在國內外石油工程建設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公司。
  • 第七屆中國石油地質年會在京召開 專家為保持油氣勘探的活躍性建言...
    面對我國油氣勘探工作面臨勘探對象日趨複雜、資源品位日益變差及國際油價持續低迷等諸多挑戰,油氣勘探如何保持穩健發展,實現更大突破?近日,以「保持勘探的活躍性——石油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石油地質年會在京舉辦。
  • 多維度透視新時期我國石油公司國內外油氣資源戰略
    今年的4月全球初級產品市場和國際油市陰霾蔽日,月初中美貿易戰劍拔弩張之際,敘利亞和伊朗問題又接踵而至。這三大熱點事件至今仍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空徘徊,對國內石油貿易和投資將產生深遠影響。  先看敘利亞危局。提到中東,在這片富饒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為人們詠唱的除古巴比倫傳說之外,更有對石油的憧憬。作為世界最重要的石油產地,中東無疑是美國石油美元霸權體系裡最重要的一環。
  • 西南石油大學壓裂酸化教學科研團隊:為地下油氣修「高速公路」的鐵軍
    團隊牽頭創建了國內第一個油氣藏酸化實驗室,參與了中國各大油氣田的壓裂酸化技術攻關,自「十二五」以來,獲國家科技獎6項、省部級獎20項,出版專著9部,發表論文1500餘篇,發明專利150餘件,形成創新技術50餘項,轉化應用創新產值達2000億元,為中國壓裂酸化理論和技術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外資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限制放開,油氣和頁巖油氣產業鏈企業將受益
    業內專家提醒,石油企業應以此為契機,提前謀劃,持續推動我國油氣開放合作,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加大對外合作,放寬外資進入油氣勘探開發的門檻和限制,有利於創新能源合作方式,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採的技術水平和開採質量,減少對於國際能源的依賴度,形成能源的多元化供給體系,對於國內企業和外資企業來說是一個雙贏的合作。
  • 油氣勘探開發的未來在深海——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形勢分析與展望
    據IEA(2018)統計,全球海洋石油和天然氣探明儲量為354.7億噸(按1桶≈0.1364噸折算,下同)和95萬億立方米,分別佔全球總儲量的20.1%和57.2%。從探明程度看,海洋石油和天然氣的資源總體探明率僅分別為23.7%和30.6%,尚處於勘探早期階段。
  • 「金鑰匙」讓納米和油氣聯姻
    初入油氣行業,他面臨如何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將多年化學和材料基礎研究與油氣勘探開發科研工作相融合的困惑與壓力。金旭稱當時的自己是「石油門外漢」,儘管在碳納米材料合成及應用領域小有成果,對石油行業面臨重大難題和創新方向還感到融入困難,難以在油氣勘探領域找到非常準確的研究目標。
  • 2021-2025年中國石油化工行業預測分析
    受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放緩、貿易摩擦加劇影響,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增速較上年回落0.6個百分點,全年消費量約為138.2億噸油當量。全球溫室氣體減排進程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戰,但全球能源清潔化發展大勢並未改變,在中國和歐盟的引領下,2019年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能源。  世界石油市場艱難平衡,國際油價低於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