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前瞻:石油及天然氣十三五規劃發布 混改、頁巖氣成熱詞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摘要

【熱點前瞻:石油及天然氣十三五規劃發布 混改、頁巖氣成熱詞】國家發改委1月19日印發《石油發展十三五規劃》、《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旨在提高石油利用效率,推廣替代能源,引領石油消費低速增長。大力發展天然氣產業,逐步把天然氣培育成主體能源之一,構建結構合理、供需協調、安全可靠的現代天然氣產業體系。

  國家發改委1月19日印發《石油發展十三五規劃》、《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旨在提高石油利用效率,推廣替代能源,引領石油消費低速增長。大力發展天然氣產業,逐步把天然氣培育成主體能源之一,構建結構合理、供需協調、安全可靠的現代天然氣產業體系。

  石油十三五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0億噸左右。2020年國內石油產量2億噸以上,構建開放條件下的多元石油供應安全體系,保障國內2020年5.9億噸的石油消費水平。「十三五」期間,建成原油管道約5000公裡,新增一次輸油能力1.2億噸/年;建成成品油管道12000公裡,新增一次輸油能力0.9億噸/年。到2020年,累計建成原油管道3.2萬公裡,形成一次輸油能力約6.5億噸/年;成品油管道3.3萬公裡,形成一次輸油能力3億噸/年。

  天然氣十三五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新增探明地質儲量3萬億立方米,到2020年累計探明地質儲量16萬億立方米。「十三五」期間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萬億立方米,到2020年累計探明地質儲量超過1.5萬億立方米。「十三五」期間新增探明地質儲量4200億立方米,到2020年累計探明地質儲量超過1萬億立方米。2020年國內天然氣綜合保供能力達到3600億立方米以上。「十三五」期間,新建天然氣主幹及配套管道4萬公裡,2020年總裡程達到10.4萬公裡,幹線輸氣能力超過4000億立方米/年;地下儲氣庫累計形成工作氣量148億立方米。加快推動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健全天然氣產業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產業政策體系,建立覆蓋全行業的天然氣監管體制。

  石油十三五規劃提出六大任務,加強勘探開發保障國內資源供給,推進原油、成品油管網建設,加快石油儲備能力建設,堅持石油節約利用,大力發展清潔替代能源,加強科技創新和提高裝備自主化水平。

  天然氣十三五規劃提出三大任務,加強勘探開發增加國內資源供給,加快天然氣管網建設,加快儲氣設施建設提高調峰儲備能力。

  從兩大行業「十三五」規劃來看,頁巖氣、煤層氣,油氣改革,油氣管網建設三方面最受市場關注。

  【三大領域】

  >> 頁巖氣、煤層氣相關公司:潛能恆信傑瑞股份

  >> 油氣改革相關公司: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大慶華科

  >> 管網建設相關公司:玉龍股份金洲管道

  國企混改試點明確四大原則

  據中國網報導,國家發改委就2016年改革工作進展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徐善長表示,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改委體改司牽頭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推進試點的過程中,原則和方向是明確的。

  一是要完善治理,法人治理結構要進一步完善,這樣才能有制度化的保障國有企業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二是強化激勵,包括聘任的經理人員的薪酬待遇問題,職工持股問題等等一些激勵措施都要充分考慮。三是突出主業。四是提高效率。

  混改概念股:中鋼國際中國聯通華僑城A、中海發展、中遠航運、中海集運、南方航空東方航空中國國航大唐電信、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奧瑞金中糧屯河中糧生化招商輪船、中國遠洋、中海科技中國國旅

  周小川:絲路基金要大力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

  央行19日消息,2017年1月18日,絲路基金黨委召開2016年民主生活會,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周小川參加會議並講話。

  周小川指出,絲路基金的成立和發展與黨中央、國務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緊密相關,反映了時代要求和黨領導經濟工作的戰略思想。今年五月我國將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絲路基金要高度重視並做好準備,抓住機遇加強公司的宣傳推介。絲路基金要堅持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運作方向,大力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為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新的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周小川強調,絲路基金目前尚處於發展初期,要繼續打好基礎,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建立好公司治理機制,加強內部制衡機制建設,夯實財務基礎,把各方面的基礎工作做實做細。要進一步明確公司戰略發展目標和中長期規劃,著力加強人才隊伍培養,完善激勵機制建設。重點是要引進和培養有國際視野、熟悉財務和投融資運作、有豐富行業和工程技術經驗的人才。

  「一帶一路」概念股:

  工程機械類:中聯重科柳工徐工機械安徽合力三一重工

  海外工程承包類:中國交建中國電建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工國際

  高鐵類:中國中車永貴電器康尼機電

  核電類:應流股份、丹甫股份、中國一重上海電氣東方電氣

  交通運輸類:連雲港寧波港中國重汽上港集團福田汽車

(責任編輯:DF118)

相關焦點

  • 中國石油:鋪展頁巖氣發展新藍圖
    作為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先行者,中國石油經過不懈的努力,走出了一條自己的勘探開發之路,不僅開創了多項行業先河,而且在天然氣供需緊張的形勢下,頁巖氣逐漸開始發揮重要作用,成為天然氣供需中新的力量,這必將在中國石油天然氣產業發展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 中國石油集團「十四五」頁巖氣規劃方案專題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11月19日至11月20日,中國石油集團「十四五」頁巖氣規劃方案專題研討會在成都召開。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焦方正,股份公司副總裁李鷺光出席會議。焦方正強調,各單位要堅定信心,通過創新驅動,全力推動頁巖氣高質量、跨越式加快發展。
  • 中石油「激進」打井,中國頁巖氣能否迎來技術突破?
    「十二五」規劃提出,2015年,我國要實現65億立方米的開採目標,但直至「十二五」結束,我國頁巖氣的實際產量仍不足45億立方米。「十三五」規劃將這一目標進一步提升,「在政策支持到位和市場開拓順利情況下,2020年力爭實現頁巖氣產量300億立方米。」
  • 頁巖氣將成天然氣產業核心增長點丨產業觀察
    3月底,中國石化發布消息稱,中國石化頁巖氣勘探開發獲重大突破:威(遠)榮(縣)頁巖氣田提交探明儲量1247億立方米,今年將建成10億立方米產能;丁山-東溪區塊國內首口埋深大於4200米的高產頁巖氣井——東頁深1井,試獲日產31萬立方米高產氣流,突破了埋深超4000米頁巖氣井壓裂工藝技術。圖為東頁深1井試獲高產頁巖氣。
  • 2019年中國頁巖氣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 頁巖氣產地高度集中【組圖】
    目前,國內頁巖氣的主要四大產區分別為涪陵頁巖氣田、川南頁巖氣田、威(遠)榮頁巖氣田和長寧頁巖氣示範區。根據2015年9月EIA發布的世界頁巖氣資源評估數據,中國頁巖氣的技術可開採資源量為1115.2萬億立方英尺,佔全球頁巖氣技術可開採量的14.7%。  阿根廷和阿爾及利亞頁巖氣技術可開採資源量分別為801.5萬億立方英尺和706.9萬億立方英尺,位列第二和第三。  近年來,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進展順利。
  • 頁巖氣探礦權出讓更進一步(熱點解讀)
    不僅是貴州,對於全國頁巖氣資源來說,「家底」的摸查工作仍有欠缺,給觀望以及投入的企業帶來不小的前期壓力。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工程師宋科餘指出,對優先發展的頁巖氣資源, 政府應重點攻關資源評價預測。「當前需要進一步提升地質認識, 通過大量的鑽井實踐、實驗測試準確評價我國常規和非常規天然氣能源資源前景。
  •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11月8日召開的中國地質調查科技創新大會暨紀念中國地質調查百年學術研討會上,《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提出圍繞支撐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和國土資源中心工作,用「十大計劃」聚焦並服務「六大需求」,實施四項重大行動,用科技創新改造、支撐和引領地質調查,把地質調查的過程變成地質科技創新的過程
  • 「十三五」期間海洋開採石油(天然氣)進口物資稅收政策明確
    原標題:「十三五」期間海洋開採石油(天然氣)進口物資稅收政策明確 摘要 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通知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在我國海洋開採石油(天然氣
  • 熱點前瞻:雲計算+人造太陽+5G概念+石油板塊
    一、4月3日熱點前瞻熱點一:雲計算邏輯概述:Gartner發布2020年公共雲容器報告,阿里雲連續兩年成為唯一入選的中國企業,並與AWS並列成為全球容器產品最完善的雲服務廠商。相關個股:夢網集團、神州數碼、浪潮信息、數據港、華勝天成;熱點二:人造太陽邏輯概述:中國自主設計的核聚變實驗裝置、被稱為「人造太陽」的東方超環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在1億度超高溫度下運行了近10秒。如果能較長時間維持1億度的高溫,那人類距離解決核聚變商業化應用真的就不遠了。
  • 頁巖氣:我國第172個獨立礦種 或可替代天然氣
    頁巖氣發展規劃(2011-2015年)》發布。今年兩會期間,頁巖氣非常罕見地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之中,明確「加快頁巖氣勘查、開發攻關」;兩會剛剛結束,我國第一個頁巖氣發展規劃也正式頒布,預計在2020年產量將達到600億~1000立方米,與目前的常規天然氣產量相當。而據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預計,到2030年,頁巖氣產量有望與常規天然氣相當,與美國接近。 一場由頁巖氣掀起的「能源革命」,已不可阻擋。
  • 2020年版中國頁巖氣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頁巖氣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按照十二五規劃,中國頁巖氣到**年僅設定產氣 65億方(而煤層氣規劃為300億方),而頁巖氣的管網建設方面預計有一些工作量,但遠離天然氣主管網的地區會以LNG和CNG的形式輸送。儘管未來幾 年,頁巖氣產業規模不會大規模爆發,但勘探評估的展開仍會帶來一些對上遊設備的需求。
  • 國際石油公司頁巖氣虧損之「謎」
    錯失美國頁巖氣「初登場」先機   在頁巖氣生意上失算的國際石油公司遠不止殼牌中國一家,美國天然氣巨頭XTO Energy CEO這樣評價自己的頁巖氣生意「我們如今虧得褲子都沒了,頁巖氣生意根本不賺錢,所有人都在虧錢。」準確的說,他所指的「所有人」應當是那些與收購了XTO Energy的埃克森美孚同一級別的大型國際油企。
  • 四川盆地天然氣年增量超全國一半
    記者從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了解到,從今天四川盆地各油氣生產企業發布的生產數據來看,2020年,四川盆地生產天然氣約565億立方米,較2019年增加60億立方米,增幅佔全國天然氣增量的52%。根據自然資源部組織的「十三五」資源評價,四川盆地天然氣總資源量38.84萬億立方米,有安嶽、普光、川南頁巖氣等特大氣田,是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最具潛力的盆地,居全國之首。目前,在四川盆地進行天然氣勘探開發的企業有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浙江油田公司、大慶油田公司及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江漢油田公司、中原油田公司、華東油氣公司。
  • 2019年中國頁巖氣行業產量,2030年國內頁巖氣產量將達千億立方米
    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成功對國際天然氣市場產生重大影響,證明了頁巖氣大規模開採的可行性,世界主要資源國都加大了頁巖氣的勘探開發力度,持續促進了頁巖氣行業的發展。反映我國頁巖氣資源儲量較大。2018年,中國成為繼美國和加拿大之後的全球第三大頁巖氣生產國,頁巖氣產量為109億方,累積完成頁巖氣鑽井898口,提交探明儲量1.05萬億立方米。其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的頁巖氣探明儲量7254.92億立方米,產量66.17億立方米;中石油頁巖氣探明儲量3200.75億立方米,產量42.64億立方米。
  • 中國滿足天然氣供應需要發展頁巖氣
    中國的煤改氣顯示了中國治理環境汙染和霧霾的決心。從長期來看,為實現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中國需要更多的天然氣進行清潔轉型,則需要利用國內的頁巖氣資源。不僅僅是天然氣,煤炭、電力需求也都增長了很多。2017年上半年天然氣需求增長了15%,按照2016年用氣結構,其中近64%是工業用氣。因此2017年即便沒有煤改氣,天然氣的需求也會有較高增長,而煤改氣的確又提高了天然氣的需求量。天然氣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供氣企業預期不足。曾經的兩位數增長對中國油氣行業來說並不陌生。比如說,2011年至2013年都是雙位數增長。
  • 中國頁巖氣高峰年產量或達650億方,成為天然氣產量增長主力
    在8月30日舉行的第七屆亞洲天然氣論壇上,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智表示。趙文智稱,2035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將達2800億立方米,其中,頁巖氣成為產量增長的主體,對天然氣總增量的貢獻達到四成以上。頁巖氣在天然氣產量中的佔比,將由2015年的3.3%增至2035年的23.2%。
  • 2020年中國頁巖氣行業市場分析
    2020年中國頁巖氣行業市場分析 發布時間: 2020-03-20 09:58:21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作者:   1、中國能源結構失衡  頁巖氣是指富含有機質、成熟的暗色泥頁巖或高碳泥頁巖中由於有機質吸附作用或巖石中存在著裂縫和基質孔隙
  • 頁巖氣將成我國天然氣增長主體
    8月30日,第七屆亞洲天然氣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指出,2035年中國天然氣產量有望達到2800億立方米,頁巖氣將是產量增長的主體,4500米以淺可上產至600億方,國際LNG市場供應過剩已顯現,未來LNG市場交易模式將呈現新格局。
  •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深層頁巖氣試採成效突出
    今年以來,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進一步加大深層頁巖氣的持續攻關,實施深層頁巖氣試採井30口,截至11月18日,完成測試井7口,累計測試日產氣量216.4萬立方米。
  • 2019年中國煤質天然氣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前景分析 2020年產能預計...
    煤制天然氣通常指採用已開採原煤,經過氣化工藝來製造合成天然氣。在實踐中,業界往往把煤地下氣化(亦稱為地下採煤)也作為煤制天然氣的一種。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煤化工專委會統計數據,2018年煤制氣總產能不變,仍為51.05億立方米/年,產量30.1億立方米,較上年度增加3.8億立方米,增幅14.4%;產能利用率59.0%,較上年度增加7.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