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頁巖氣的主要四大產區分別為涪陵頁巖氣田、川南頁巖氣田、威(遠)榮頁巖氣田和長寧頁巖氣示範區。從四大頁巖氣田區域分布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東部及周邊地區(包括重慶四部及雲南北部)。
當前頁巖氣產地集中四川盆地及周邊地區
目前,國內頁巖氣的主要四大產區分別為涪陵頁巖氣田(中石化)、川南頁巖氣田(中石油)、威(遠)榮頁巖氣田(中石油、中石化)和長寧頁巖氣示範區(中石油)。
從四大頁巖氣田區域分布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東部及周邊地區(包括重慶四部及雲南北部)。
四川盆地的形成,與其幾億年來的造陸運動有關。四川盆地是特提斯構造域巨型油氣富集帶中的一個大型古生代—中新生代海相—陸相疊合盆地,是一個在前震旦系變質巖基底上沉積了巨厚海相碳酸巖和陸相碎屑巖的大型複合含油氣田,與塔裡木、準噶爾、柴達木盆地並稱為中國四大盆地。
由於四川盆地海相烴源巖有機質演化至高成熟或過成熟階段,而上三疊統陸相煤系烴源巖有機質以Ⅲ型為主,故均以生成天燃氣為主,從而形成四川盆地氣多油少的勘探局面。
同時由於四川盆地地質構造複雜,油氣開採難度和成本也相對較高。
中國頁巖氣可採儲量全球第一,主要分布在四川、塔裡木地區
當前世界上僅有美國、中國、加拿大三個國家實現了頁巖氣的商業化開採。根據2015年9月EIA發布的世界頁巖氣資源評估數據,中國頁巖氣的技術可開採資源量為1115.2萬億立方英尺,佔全球頁巖氣技術可開採量的14.7%。
阿根廷和阿爾及利亞頁巖氣技術可開採資源量分別為801.5萬億立方英尺和706.9萬億立方英尺,位列第二和第三。
近年來,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進展順利。根據自然資源部數據,2018年,中國新增頁巖氣探明地質儲量1246.78億立方米,新增儲量來自中國石化四川盆地的威榮頁巖氣田。
中國頁巖氣可採資源量主要分布在四川、松遼、渤海灣、江漢、準噶爾、塔裡木等地區。其中四川(626萬億立方英尺)、塔裡木(216萬億立方英尺)、準噶爾(36萬億立方英尺)、松遼(16萬億立方英尺)。
根據自然資源部數據,2018年,中國頁巖氣產量為108.8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1.0%,佔天然氣產量比重6.74%。
2018年涪陵頁巖氣田頁巖氣產量為60.2億立方米,川南頁巖氣田產量約為41萬立方米,兩地區頁巖氣產量佔全國的93%。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開發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