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鋪展頁巖氣發展新藍圖

2020-12-04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頁巖氣是從頁巖層中開採出來的天然氣,成分以甲烷為主,是一種重要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全球頁巖氣資源非常豐富。美國依靠頁巖氣革命從能源進口國轉型成為能源淨出口國,目前,全球可開採的頁巖氣總儲量預計達到214.5萬億立方米。中國頁巖氣儲量位居世界前列,具有深厚的開採潛力。

  自2009年中國第一口頁巖氣井—威201開鑽之時,幾乎沒有人能想到,10年後的頁巖氣會呈現爆發式的增長,十年間,從無到有,從第一口井到大規模投產,中國的頁巖氣開發真正步入規模效益開發的快車道,未來將成為加快天然氣產能建設和上產的主力軍。作為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先行者,中國石油經過不懈的努力,走出了一條自己的勘探開發之路,不僅開創了多項行業先河,而且在天然氣供需緊張的形勢下,頁巖氣逐漸開始發揮重要作用,成為天然氣供需中新的力量,這必將在中國石油天然氣產業發展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開闢勘探開發主戰場

  11月6日,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威遠頁巖氣田日產量達到534.1萬立方米,首次突破500萬立方米大關。今年以來,西南油氣田公司加快威遠頁巖氣田開發建產步伐,隨著威202井區、威204井區、自201井區等平臺的氣井相繼投產,產量規模逐步攀升。

  目前,威遠頁巖氣田3個井區已投產平臺26個、氣井124口,其中威202井區日產氣216.3萬立方米,威204井區日產氣297.1萬立方米,自201井區日產氣20.7萬立方,為西南油氣田頁巖氣上產奠定了基礎。

  10月30日,西南油氣田公司長寧頁巖氣田寧216井區寧216井開始產氣,日產氣14萬立方米。至此,長寧頁巖氣田累計投產91口井,頁巖氣日產量達到606萬立方米,相當於500多萬戶居民一天的生活用氣量。

  近年來,西南油氣田公司加大長寧頁巖氣開發力度,開鑽井、壓裂井快速增長;外輸氣管道寧雙線、寧納線建成投運,日外輸氣能力達1600萬立方米。今冬明春期間,隨著一批新井投產,長寧頁巖氣田日產量還會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我國天然氣消費節節攀升,年均增速從6%左右升至2017年的15.3%,與此同時,中國頁巖氣產業發展步入關鍵時期。業內專家認為,頁巖氣將是未來增速最快的油氣品種之一。目前,頁巖氣開發邁入大規模工業化開採新時期,川南作為中國頁巖氣主產區之一,成為頁巖氣開採戰役的主戰場。

  截至目前,中國石油擁有頁巖氣礦權11個,面積5.1萬平方千米,其中在四川盆地及鄰區頁巖氣礦權10個,面積4.6萬平方千米。主要包括四川省自貢市、內江市、宜賓市、瀘州市,重慶市、雲南省昭通市。在中石油礦權內五峰組—龍馬溪組埋深4500米以淺分布面積2.7萬平方千米、資源量13萬億立方米,佔盆地五峰組—龍馬溪組資源量的70%;其中川南地區五峰組—龍馬溪組埋深4500米以淺分布面積2.6萬平方千米、資源量12萬億立方米,佔盆地五峰組—龍馬溪組資源量的65%。中國石油礦權在川南地區連片分布,覆蓋了盆地頁巖氣有利區塊,利於整體開發。

  川南地區是我國頁巖氣產業的發源地。2006年1月,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開始實施我國第一個頁巖氣開發的評層選區項目,2010年4月、2011年11月相繼鑽成我國第一口頁巖氣井——威201井、第一口具有商業價值的頁巖氣井——寧201—H1井,並創新形成了川南地區3500米以淺頁巖氣規模效益開發主體技術。

  之後,西南油氣田公司不斷擴展開發範圍,新增探明儲量2673億立方米。國內頁巖氣專家根據實鑽資料分析認為,川南地區五峰組-龍馬溪組頁巖氣資源量超過9萬億立方米,具備大規模建設產能的條件。

  西南油氣田公司編制「十三五」發展規劃,把川南地區頁巖氣開發列為提高產能的重要區域,去年5月啟動2020年建成年產能100億立方米工程,並按每年新鑽300多頁巖氣井的節奏,部署科研攻關項目,設計物探方案,論證和勘定井位,建設井場。從此,中國石油分布在國內及中亞等地的鑽機陸續開赴川南地區。

  形成六大勘探開發成果

  一、形成頁巖氣勘探開發主體技術

  創新形成了頁巖氣「綜合地質評價、開發優化、平臺水平井優快鑽井、水平井分段體積壓裂、複雜山地水平井組工廠化作業、高效清潔開採」勘探開發「六大」主體技術,多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取得良好應用效果,井均測試日產量由初期10萬立方米提高到24萬立方米,井均EUR(最終可採儲量)由0.5億立方米提高到1億立方米;鑽井周期下降50%以上;建井成本由1.2億元控制到5000萬元左右,實現了埋深3500米以淺資源的規模有效開發。

  二、深層頁巖氣勘探開發獲得重大突破

  針對深層資源有效動用,部署了一批評價井,多口井獲高產,測試日產氣10萬立方米以上井8口,井均測試日產量達到23萬方,平均垂深3900米,最深4400米。今年完成的黃202井和足202-H1井,埋深分別超過或接近4000米,測試日產量分別達到22、45萬立方米,標誌著我國深層頁巖氣勘探開發又取得新突破。

  三、落實了川南礦權內可工作有利區及分布

  探索建立了「沉積相控儲、構造演化控藏」頁巖氣「雙控」富集理論,完善了有利區優選指標體系,歷經3輪評價,礦權內埋深4500米以淺可工作區有利面積1.8萬平方千米、資源量9.6萬億立方米;優選了長寧、威遠和昭通3個第一輪120億立方米產能建設區塊。

  四、關鍵工具逐步實現國產化

  自主研發了地球物理(微地震監測、存儲式測井系列工具)、工廠化鑽井(步進式液壓移動鑽機)、體積壓裂(速鑽橋塞、大通徑橋塞)、橇裝化地面集輸(氣田脫水模塊化集成裝備)、鑽井廢棄物處理和壓裂返排液處理回用(壓裂返排液處理回用裝置)等5大類裝備和關鍵工具,滿足了生產實際需要,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打破了國外壟斷。獲11項發明專利、36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五、全面實現了頁巖氣安全清潔開發

  中國石油認真履行社會責任,依法合規實施頁巖氣開發,採取有效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全面實施鑽井廢棄物不落地和隨鑽實時處理及壓裂液處理回用、氣體和清水鑽井、多層套管固井封堵等措施,防止地表、地下水汙染;採用平臺化批量部署、土地復墾等措施,臨時土地佔用面積僅佔地下資源動用面積的3‰,永久土地佔用僅佔1.5‰;強化含油巖屑無害化處理,處理後含油率低於0.5%,可資源化利用;全面推行壓裂返排液處理回用,回用率達85%以上,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利用,建產區環境質量與開發前保持在相同水平。

  六、建立了能夠支撐川南頁巖氣大規模建產的體制機制

  中國石油形成了「集團公司決策部署、川渝前指指揮協調、油公司和工程服務公司共同開發」的三級管理體制,採用了「國際合作、國內合作、風險作業、自營開發」四種作業機制,制訂國家標準7項、行業標準44項、企業標準20項及30餘項規範、指導意見,有效支撐了川南頁巖氣持續規模上產。

  已成保供又一主力軍

  今冬供暖季已全面開啟。根據供需預測,今年供暖季城市燃氣消費量較去年將有明顯增長,我國天然氣供需缺口約高達228億立方米,增幅高達32.4%,比過去五年冬季銷售增量的256億方還要高出6億立方米。

  西南油氣田是中國石油天然氣主要生產基地之一,預計今年天然氣年產量將超過23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超過7%。值得注意的是,在天然氣增量中,頁巖氣新增產量佔近二分之一,成為冬季保供戰中的另一主力軍。目前,西南油氣田在長寧—威遠區塊已建成年產能超過35億立方米,日生產能力達到980萬立方米。

  截至11月7日,中國石油在川南地區累計生產頁巖氣103億立方米,目前日產量達到1280萬立方米,比去年同期624萬立方米的日產量,翻了一番。為保障冬季天然氣供應開了個好頭。

  2018年,中國石油頁巖氣勘探開發再次提速,鑽機、隊伍、工作量呈幾何式增長。

  中國石油在全國範圍內調動資源,從新疆、東北、甚至國外將鑽機調往川南,截至10月底,共在川南地區部署133臺鑽機,較2017年的38臺增長了3倍。

  川南頁巖氣的會戰人員也來自五湖四海,除大慶油田、渤海鑽探外,長城鑽探、西部鑽探、川慶鑽探的鑽井隊都在川南集結,中國石化也有部分隊伍加入。此外,安東油田服務、新疆貝肯能源等民營公司也在大會戰的行列,目前總體作業人員已經超過1萬人。

  在鑽機、隊伍增長的基礎上,川南地區累計開鑽頁巖氣井265口,年總進尺超過100萬米,較去年全年的50萬米增加了一倍,在複雜的地下鑽出了一條條總長超過一千公裡的找氣「高速隧道」。

  工作量的幾何式增長,帶來產量的大幅提高。10月30日,中國石油在川南的主要產區長寧頁巖氣田寧216井區寧216井開始產氣,日產氣14萬立方米。至此,長寧頁巖氣田累計投產91口井,頁巖氣日產量達到606萬立方米,相當於300萬戶居民一天的生活用氣量。

  伴隨川南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深入推進,該區域的相應淨化、集輸等配套設施也日臻完善。10月19日,威遠頁巖氣區塊威202-1井脫水站完成升壓並順利投入試運行,日處理氣量達80萬立方米,打通幹線管網的關鍵樞紐,又添威遠區塊進氣新通道。目前,中國石油在川南地區新建內部集輸管道370千米、外輸管道230千米、脫水裝置7座,具備了88億方的脫水能力和113億立方米的外輸能力。 面向未來,中國石油以川南地區五峰組—龍馬溪組埋深4500米以淺資源為建產目標,制定了以五年為階段、分四輪進行產能建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方案,其中,規劃「十三五」後三年新鑽井800口,2020年達產120億立方米,「十四五」新鑽井1300口、2025年達產220億立方米,「十五五」新鑽井1900口、2030年達產320億立方米,「十六五」新鑽井2300口、2035年達產420億立方米,以後每年年均新鑽井約400口,實現長期穩產。同時,在頁巖氣勘探開發過程中,中國石油將牢固樹立「開發一個氣田、造福一方百姓、帶動一片經濟」的理念,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堅持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充分尊重當地的文化民俗,全力打造綠色精品工程,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圖文由中國石油提供)

相關焦點

  •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深層頁巖氣試採成效突出
    今年以來,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進一步加大深層頁巖氣的持續攻關,實施深層頁巖氣試採井30口,截至11月18日,完成測試井7口,累計測試日產氣量216.4萬立方米。
  • 中國石油川南頁巖氣累產突破300億立方米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中國石油川南頁巖氣累產突破300億立方米 11月30日,中國石油川南頁巖氣產量邁上新臺階,累計投產井932口,累計產氣達301.2億立方米,成為近年國內天然氣新增長極,為打贏藍天保衛戰
  • 國際石油公司頁巖氣虧損之「謎」
    摘要:國際石油公司在華遭遇的頁巖氣「劫」準確的說並不應當全數歸結於「中國因素」,國際石油公司自身無法改變的企業特性也是導致其在全球範圍內頁巖氣開發遭遇普遍性「滑鐵盧
  • 中國石油川南頁巖氣開發形成關鍵技術體系
    5月28日,中國石油川渝頁巖氣前線指揮部傳來消息,中國石油在川南形成了頁巖氣開發的關鍵技術體系,3500米以淺工藝技術實現更新換代,3500米以深主體工藝取得突破,為川南頁巖氣規模效益開發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 中國石油川南頁巖氣年產量突破100億方
    11月20日,中國石油川南頁巖氣年產量達100.29億立方米,建成除北美外全球最大頁巖氣田,日產量連續三年實現千萬方級增長,持續領跑國內頁巖氣領域,成為「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的忠實踐行者。十年探索、六年產建,百臺鑽機、萬人會戰。
  • 中國石油集團「十四五」頁巖氣規劃方案專題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11月19日至11月20日,中國石油集團「十四五」頁巖氣規劃方案專題研討會在成都召開。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焦方正,股份公司副總裁李鷺光出席會議。焦方正強調,各單位要堅定信心,通過創新驅動,全力推動頁巖氣高質量、跨越式加快發展。
  • 2020年版中國頁巖氣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頁巖氣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按照十二五規劃,中國頁巖氣到**年僅設定產氣 65億方(而煤層氣規劃為300億方),而頁巖氣的管網建設方面預計有一些工作量,但遠離天然氣主管網的地區會以LNG和CNG的形式輸送。儘管未來幾 年,頁巖氣產業規模不會大規模爆發,但勘探評估的展開仍會帶來一些對上遊設備的需求。
  • 中國頁巖氣開發進展與展望
    在2009 年中國與世界石油巨頭殼牌公司合作開始開發中國的第一個頁巖氣項目 。在 2010 的時候,當年中國石油公司在四川東部以及雲南和貴州開展了頁巖氣開發的項目 。3 中國頁巖氣開發展望我國與國外的石油巨頭合作,學習他們成熟的經驗,將他們的技術在國內直接應用會加快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速度。 當前我國頁巖氣的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對於地質的儲藏並不清楚,開採的效率低下,成本較大因而效益也偏低。
  • 中國頁巖氣發展遇兩大瓶頸 「終極能源」開發難
    中國頁巖氣發展遇兩大瓶頸 「終極能源」開發難   核心提示:相對於有80年頁巖氣開採歷史的美國,中國頁巖氣開發還只是一個「新兵」。
  •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硬核」主體技術推動川南頁巖氣高效開發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作為國內頁巖氣勘探開發的先行者,歷經十餘年的探索實踐,堅持自主攻關,大力推動科技攻關和技術進步,形成川南3500米以淺頁巖氣規模有效開發的理論和關鍵技術,整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推動川南頁巖氣全面提速上產,目前日產氣量突破3000萬立方米,今年產量將達100億立方米以上,川南頁巖氣進入工業化大規模開採新階段。
  • 中石油「激進」打井,中國頁巖氣能否迎來技術突破?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國內石油巨頭似乎正在加大馬力發展頁巖氣。反對者則認為,頁巖氣在中國發展的條件與環境同美國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在中國開採頁巖氣的成本遠高於美國,現階段在中國大力開挖頁巖氣井並不划算,美國的經驗也無法簡單複製或者照搬到中國來。政策制定者們不是不知道在我國實現大規模頁巖氣開採的難度,但依然積極鼓勵企業進行開採活動。
  • 中國滿足天然氣供應需要發展頁巖氣
    比較接近現實的是頁巖氣,根據相關資源部門的估計,中國頁巖氣的儲量非常大。而且美國的頁巖氣開發已經有成功的範例。美國的頁巖氣和頁巖油開發成功,總的來說是分了兩步走。以頁巖油為例,當油價每桶100多美元時,美國大量的金融資本湧入頁巖油開採,彼時頁巖油的開採成本可能在70美元左右,還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 2020年中國頁巖氣行業市場分析
    然而一直以來,由於頁巖氣邊際利潤較低,其經濟性和運輸瓶頸是制約大規模發展的兩個重要因素。為改善這種局面,自2012年以來,執政機構相繼出臺多項政策,為行業釋放紅利。  在行業引導方面,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計劃》提出重點突破頁巖氣和煤層氣開發。
  • 中國頁巖氣:從「一片空白」到「一抹亮色」
    重慶涪陵頁巖氣開採現場百 度位於四川省威遠縣的一口頁巖氣井。圖為工人在現場作業。百 度《中國知網》作為一項重要的國家知識基礎設施,在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的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忠實記錄下中國在各領域的發展進步的軌跡。
  • 金之鈞院士:中國正迎來頁巖氣革命 頁巖油資源潛力巨大
    中新社北京6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院士、石油地質家金之鈞1日表示,中國正迎來頁巖氣革命。同時儘管具有巨大的頁巖油資源潛力,但中國的頁巖油革命還遠未到來。中科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當天舉行第二場全體院士學術報告會,中國石化副總地質師兼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金之鈞以「中國迎來了頁巖革命嗎——Yes or No?」為題,介紹了美國頁巖革命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頁巖氣和頁巖油的勘探開發歷程、現狀及發展趨勢,並對中國頁巖氣、頁巖油發展的前景和挑戰進行分析展望。
  • 中國頁巖氣高峰年產量或達650億方,成為天然氣產量增長主力
    記者 | 侯瑞寧1未來十五年,將是頁巖氣發展的黃金時代。「我們預測,中國頁巖氣高峰產量將達到650億立方米/年,預計出現時間在2030-2035年。」在8月30日舉行的第七屆亞洲天然氣論壇上,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智表示。趙文智稱,2035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將達2800億立方米,其中,頁巖氣成為產量增長的主體,對天然氣總增量的貢獻達到四成以上。頁巖氣在天然氣產量中的佔比,將由2015年的3.3%增至2035年的23.2%。
  • 中國的「頁巖氣革命」靠什麼
    結合中國實際情況,頁巖氣作為新礦種,不應完全沿用常規油氣的礦權管理制度,應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堅持投資與開發可分離,鼓勵多元主體進入,充分考慮地方利益訴求,調動地方積極性。  中國頁巖氣開發一旦允許民營等多元投資主體進入,國有礦產資源就不應再採用無償授予制,必須通過市場競價有償取得。目前,探礦權和採礦權收費標準過低,不能體現礦產的真實價值。最低投入強度指標也過低,應提高標準,保障開發強度。
  • 中國首次拉鏈式壓裂 傑瑞助力頁巖氣低成本開發
    煙臺2013年12月27日電 /美通社/ -- 隨著12月13日中國首次拉鏈式壓裂取得成功,關於頁巖氣低成本開發的討論愈發高漲。這次由傑瑞裝備主要參與的「工廠化」壓裂作業,意味著全球頁巖氣儲量最豐富的中國已有能力應用較新技術開發頁巖氣藏。
  • 即墨民企迎頁巖氣「黃金十年」
    青島瑞信石油設備製造有限公司負責技術的行政副總邱忠民毫不諱言企業在頁巖氣領域的野心。這家落戶於即墨藍村的民營企業,已介入石油開採設備生產領域十餘年,並憑藉26項專利,在國內防砂、完井領域有相當的權威。除瑞信石油外,青島海能奧石油製造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也制訂了頁巖氣領域「掘金」的計劃。  「頁巖氣開採與普通石油開採所用設備相通率達80%以上,這對我們來說,介入其中當然要容易得多。
  • 頁巖氣過剩效應或是頁巖油的明天
    [ 美國頁巖油產量逐漸增長,中國石油產量基本穩定,未來中國進口石油量或將超過美國。隨著美國進口石油量減少,傳統石油產地的石油將更多地輸入到新興經濟體,就中國而言,過半進口石油來自中東國家,未來石油供應安全形勢將會更加複雜 ]  美國頁巖氣革命成功的喧囂之後,由頁巖引發的能源革命悄悄延伸到頁巖油(或可稱緻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