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遺種源:火山噴發後促進森林恢復的重要因素

2020-12-04 騰訊網

火山噴發是一種較為罕見但威力巨大的自然災害。大型的火山噴發時會噴出滾燙的熔巖流和火山灰,吞噬摧毀大片土地,釋放的能量造成劇烈氣候變化,對生物體造成可怕的影響。

火山噴發(圖片來自網絡)

長白山是東北最高的山峰,也是知名的景點,以神秘的天池、美麗的高山花園聞名,每年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絡繹不絕的遊客。不過,長白山也是一座巨型的複式火山。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毀滅式的火山噴發發生在大約公元946年,這次火山噴發被記錄為近2000年來地球上發生的規模最大的火山噴發之一,火山爆發指數達到7。

強烈的火山噴發幾乎破壞了周圍5000km2的植被,僅有極少數的植被能夠倖存下來,我們稱之為「殘遺種源」。噴發產生了大約4.5 km寬1km深的火山口,而後形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天池。火山噴發後經過長期的植被恢復,逐漸形成了現在獨特的長白山自然風光,植被沿海拔分帶明顯,從低海拔至高海拔分別為針闊混交林,闊葉紅松林,雲冷杉林,嶽樺林和苔原帶,其中苔原帶也有著「高山花園」的美稱。

長白山天池(圖片來自網絡)

火山噴發後的森林恢復主要依賴於種源和種子傳播。一般來說,位於火山灰侵蝕區域周圍未受幹擾的森林是影響森林恢復的重要種源,它們被稱之為基帶種源。與火山灰侵蝕區域內部倖存的殘遺種源共同作用促進森林的恢復。

近期,中科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景觀過程組探討了長白山火山噴發後森林的恢復動態,進而揭示了不同種源對森林恢復的重要性。

研究發現,在森林恢復早期,由於基帶種源可以提供大量的種子促進森林的恢復,而殘遺種源由於在森林恢復早期數量很少,因而森林恢復早期的恢復主要受基帶種源的控制,森林的恢復模式主要表現為基帶種源的不斷向上擴張。隨後由於殘遺種源的斑塊隨著演替不斷增大,殘遺種源的作用也隨之增加,甚至可能超過基帶種源的作用。

殘遺種和基帶種源分別對基面積、樹木密度的相對重要性

這一成果強調了殘遺種源在森林恢復的過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更加全面地分析了不同種源在森林景觀恢復進程中的作用。

研究成果以Quantifying the effects of remnant seed sources on postvolcanic-eruption forest recovery through historic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from 1710 to 2010為題,近期在線發表在Landscape Ecology上。

來源: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相關焦點

  • 瀋陽生態所量化殘遺種對長白山火山噴發後森林景觀恢復的影響
    火山噴發後森林景觀恢復的速度和軌跡主要取決於種源和種子傳播。因而未受火山影響的鄰近森林的基帶種源以及在火山幹擾區域內倖存下來的殘遺種,在森林景觀的恢復中起著重要作用。早期研究關注基帶種源對森林恢復的影響,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已意識到殘遺種在森林景觀恢復中的重要地位,但是量化其影響的研究仍然較少。
  • 巨量火山灰跨過大西洋,美國火山的劇烈噴發促進了羅馬共和國滅亡
    當然國外也不乏這樣的例子今年中旬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一項成果,美國阿拉斯加的一座火山噴發,是如何促進了兩千年前的羅馬共和國的滅亡。氣候學家和歷史學家從世界各地冰原提取冰芯,尋找古代時期的氣象條件和大氣水平。
  • 巖漿和地殼薄弱,哪一個因素對火山噴發更重要?
    巖漿和地殼薄弱,哪一個因素對火山噴發更重要?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答:巖漿和地殼薄弱都是火山噴發的必要條件,缺了誰都不行。從這個角度說,兩者都重要。巖漿屬於火山噴發的內因,地殼薄弱屬於火山噴發的外因。 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從這個角度說,巖漿對火山噴發更重要。
  • 日三宅島火山噴發過後十餘年重現綠色
    由於2000年火山噴發而色彩盡失的日本三宅島(隸屬伊豆群島)今年重現綠色。【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每日新聞》5月3日報導,由於2000年火山噴發而色彩盡失的日本三宅島(隸屬伊豆群島)今年重現綠色。日本三宅島火山噴發後幾年,由於大量火山灰堆積及火山氣體的侵蝕,錐慄等常綠闊葉樹發白枯萎,山體裸露導致泥石流發生。據日本氣象廳透露,2014年火山氣體的日平均排放量與5年前相比減少了3/4。荒蕪的山上長出八丈虎杖、綠紫蘇、沙付子等植物,為森林的恢復奠定基礎。
  • 地球上最具爆發性的力量——火山,火山噴發究竟是福還是禍?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科學大白的世界,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火山,探索其中隱藏的奧秘吧。火山是一種特殊的地質形態。因為地表下存在著高溫巖漿和各種氣體,隨著地殼運動和其它因素影響,這些高溫巖漿就會夾雜著一些碎屑從行星的地殼中噴薄而發。所以地球上的火山噴發就好像是地球「情緒」的一個發洩口。
  • 火山噴發可以緩解溫室效應?黃石公園火山噴發是否會形成冰川期?
    關於火山噴發對於全球氣溫影響可能存在兩個極端,支持者認為火山噴發後大量塵埃將進入大氣層,隨著全球性的環流形成塵埃雲遮擋陽光,因此在噴發後可能會形成小冰期,也就是大幅緩解溫室效應!但有另一種觀點認為火山噴發同時會有大量水蒸氣進入大氣層,而水蒸氣具有極強的溫室效應,因此會加劇溫室效應!到底哪個比較靠譜?
  • ...火山噴發後,後晉滅亡了,這兩者之間可能存在非常有意思的因果關係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張圖上面最冷的一個夏天——1601年的夏天,其實是對應的秘魯的懷納普蒂納的噴發。另外一個標紅的就是所謂的「無夏之年」,對應的是1815年的坦博拉火山噴發。 其實在這張圖上面,絕大多數的涼夏,就是特別寒冷的夏天,都對應了火山噴發。所以其實大家可以看到,火山噴發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 水火本不相容,降雨為何會引起火山噴發
    王秉璋進一步解釋,從專業角度而言,火山爆發的具體條件應該包括部分熔融體的形成、巖漿在地殼中富集後出現的物理化學變化過程、巖漿富集區域對巖漿通道形成的促進作用、巖漿上升過程中受到壓力梯度與浮力的雙重驅動。據此來看,美科學研究團隊所稱的「極端降雨」因素似乎並不在這些基本條件之中。那為何美國科學家認為極端降雨會對火山活動產生影響呢?
  • 峇里島火山噴發牽動全球 人類如何防範超級火山噴發
    地質學上將地球表面長期活躍的火山活動的地區稱為「熱點」(hotspot),黃石火山在過去的210萬年中共有3次大噴發。如今黃石公園標誌性的黃石湖便是這些超級火山噴發後殘留的火山口窪地。(黃石湖成因示意圖。圖:iStock / Agil_Leonardo)「黃石火山有可能帶來一場真正的浩劫。」
  • 專家警告塔爾火山可能爆炸性噴發!火山噴發能緩解全球變暖嗎?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以南約60千米的呂宋島塔爾火山,周日出現了噴發!據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消息,當地時間12日下午1點左右,塔爾火山發生小規模噴發,噴出物主要是蒸氣和火山灰,噴發達到了100米左右,菲律賓當局已經下令附近三個城鎮的居民撤離,疏散計劃已經展開,規模高達20萬人。
  • 火山噴發後,氣候會變暖還是變冷?-虎嗅網
    火山噴發,一定有巖漿,巖漿是滾燙滾燙的,所以火山噴發後氣候會變暖。然而……火山噴發遏制全球變暖?我們知道,火山爆發可以向平流層注入SO2和火山灰,在平流層臭氧的氧化下,它們迅速轉化為硫酸鹽氣溶膠。由於在這一層幾乎沒有天氣變化,火山灰很難被消除,它們就會通過散射太陽輻射長時間擾亂全球氣候,導致全球表面冷卻。而由於海洋巨大的熱容量,這一過程總會延遲,可能在噴發後持續兩到三年。火山噴發越劇烈,這一效應就表現得越明顯。
  • 在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中,火山噴發或許使生物能夠更好的生存
    狂野的火山爆發與更早的大規模滅絕相伴,白堊紀末期發生了德幹陷阱的噴發,這覆蓋了現在印度大部分的熔巖。形成Chicxulub隕石坑的小行星撞擊顯然也屬於「生命中的壞事」類別。但是Deccan的火山噴發是不容忽視的,因此關於這些事件的相對貢獻的辯論是不可避免的。在最近幾年中,更精確的約會技術使噴發的時機更加清晰。
  • 華南奧陶紀末烴源巖發育時期的火山作用研究新進展
    奧陶紀末至志留紀早期,發生了全球第一次大規模生物滅絕事件(4.45 億年前),也是華南最重要的烴源巖發育時期,我國目前最主要的頁巖氣就產於此中
  • 冰島火山噴發幾年後,後晉滅亡了,這兩者之間可能存在非常有意思的因果關係.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張圖上面最冷的一個夏天——1601年的夏天,其實是對應的秘魯的懷納普蒂納的噴發。另外一個標紅的就是所謂的「無夏之年」,對應的是1815年的坦博拉火山噴發。 其實在這張圖上面,絕大多數的涼夏,就是特別寒冷的夏天,都對應了火山噴發。所以其實大家可以看到,火山噴發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 我國的一次火山噴發,改變了一個城市的命運
    1719年-1721年黑龍江省黑河西南198公裡處的白河邊的火山爆發,1720年噴發,1721年再次噴發,火山熔巖堵塞了白河的河道,形成了5個相連的堰塞湖,這就成為了今天著名的風景旅遊區-五大連池,一座城市也因此命名。五大連池是中國境內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時代最新的火山群,五大連池周圍散布著14座火山錐,由12座老火山和2座近期噴發過的火山組成火山群。
  • 【火山專題】火山的幾種分類
    過去一直認為義大利的維蘇威火山是一個死火山,在火山腳下,人們建築起許多的城鎮,在火山坡上開闢了葡萄園,但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高溫的火山噴發物襲佔了毫無防備的龐貝和赫拉古農姆兩座古城,兩座城市及居民全部毀滅和喪生。二、按噴發類型分  火山噴發類型按巖漿的通道分為裂隙式噴發、熔透式噴發和中心式噴發三大類。
  • 索普坦火山噴發現場最新圖片曝光 火山噴發的原因是什麼
    這類噴發沒有強烈的爆炸現象,噴出物多為基性熔漿,冷凝後往往形成覆蓋面積廣的熔巖臺地。如分布於中國西南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區的二疊紀峨眉山玄武巖和河北張家口以北的第三紀漢諾壩玄武巖都屬裂隙式噴發。現代裂隙式噴發主要分布於大洋底的洋中脊處,在大陸上只有冰島可見到此類火山噴發活動,故又稱為冰島型火山。裂隙式噴發多見於大洋底部,是海底擴張原因之一。
  • 熱點| 從紐西蘭火山噴發看巖漿活動與火山活動
    對於9日的噴發,紐西蘭地理科學研究院的科學家說,火山口在噴發前「毫無徵兆」,「一分鐘前還平靜如常,突然就大規模爆發了」。懷特島上的監控顯示,火山噴發前,曾有部分遊客接近火山口。 2、分類:噴出地表的巖漿活動叫做火山活動或火山作用。巖漿活動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由於外部壓力大於巖漿內部壓力,使巖漿停留在地殼中,冷凝結晶成侵入型巖漿巖; 另一種則由於巖漿內部壓力大於外部壓力,致使巖漿噴出地表形成火山。
  • 揭秘有史以來十次最慘痛火山噴發災難
    火山噴發後好長時間才冷卻下來,大劫後,過去非常熟悉的幾十萬頃林場、草場以及與林地接壤的繁華龐貝城都不見了,只剩下火山巖漿冷卻後留下的一條一條像河流的長長焦土地帶,周圍一片死寂,靜寂得讓人生憂!直到18世紀初期考古挖掘以前,龐貝一直是在地面上被勾銷了的古城。
  • 印度尼西亞錫納朋火山再次噴發
    印度尼西亞錫納朋火山再次噴發印度尼西亞錫納朋火山再次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