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疑釋惑:「腦島」能控制吸菸欲望嗎?

2021-01-10 央視網

解疑釋惑:「腦島」能控制吸菸欲望嗎?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6日 07:15 來源:

  來源:科技日報

  本報訊(新華) 美國科學家日前在《科學》雜誌上撰文稱,他們發現人腦內有一種被稱作腦島的結構,它像開關一樣能夠控制人類對香菸的欲望,當人的腦島受損後就不會再想吸菸。這一發現將有可能開創一種新的醫療方法,幫助人們戒菸。

  進行這項研究的學者之一、南加州大學和艾奧瓦大學的安託萬·貝沙拉說,有一名患者從14歲開始吸菸,導致後來每天要吸40支。但這名患者腦島因中風受損後,「就像關掉了開關一樣」,再也不想抽菸了。患者描述「他的身體忘記了對香菸的渴望」,甚至覺得煙味很噁心。

  腦島大小相當於一枚大硬幣,負責接收身體其他部位信號。科學家認為,它能夠幫助把某些信息,比如對吸菸的感覺,轉換成飢餓、痛苦或渴望等感覺。

  研究者對艾奧瓦大學的患者登記簿進行了調查,看腦島受損的其他吸菸者是否也出現了同樣現象。他們把重點放在69名患者身上,這些患者煙齡超過兩年,每天吸菸超過5支,患者中有19人腦島受損。在腦島受損後,有13人戒了煙,而且除1人之外全都是立刻毫不費力地戒了煙。

  研究者不知為何其餘6名患者會繼續抽菸。登記簿裡其他腦部區域受損的患者也有人戒菸成功,但腦島受損者放棄吸菸的機率最高。研究者認為腦島受損消除了患者的吸菸欲望。

責編:李二慶

相關焦點

  • 吸菸改變青少年大腦結構:影響腦島大小和容量
    資料圖片:在株洲市火車站,一名男子正在吸菸(2013年12月10日攝)。報導稱,倫敦及其同事重點關注被稱為腦島的大腦區域,因為此前有研究發現,吸菸會影響動物和成人腦島的大小和容量。腦島周圍被大腦皮層包裹,與大腦的記憶、意識和語言功能區彼此相連。大部分尼古丁感受器都存在於腦島中。這一區域負責做出決定,並幫助一個人建立起對自己內在狀態的意識知覺。在針對腦中風患者展開的研究中,因腦中風致使右腦島功能喪失的吸菸者會戒掉菸癮,而且據報告稱他們不再渴望獲得尼古丁。
  • 英科學家:腦島區域或與賭癮密切相關
    英國研究人員7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大腦內部深處的「腦島」區域可能與賭博上癮有密切關係。  在賭博過程中,人們傾向認為未來事件的發生機率容易受既往事情的影響而改變,這被稱為「賭徒謬論」。
  • 吃核桃能激活大腦調節飽腹感和欲望的區域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Olivia M Farr博士是BIDMC內分泌、糖尿病和新陳代謝系的負責人,他說:「我們知道人在吃過核桃之後會有很強的飽腹感,但是能發現大腦中與食物線索相關區域的活動發生變化還是非常令人驚訝,食物線索指的是,人們吃的什麼以及他們的飢餓感。」
  • 解疑釋惑:同卵雙胞胎的DNA相同嗎?
    解疑釋惑:同卵雙胞胎的DNA相同嗎?
  • 長期喝茶吸菸的人的身體素質如何,喝茶對吸菸有影響嗎?
    很多喜歡抽菸的人往往也會喜歡喝茶,因為抽菸本身對身體是不友好的,而喝茶是有益健康的,所以用喝茶來適當彌補吸菸的「過錯」,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打算,所以很多抽菸的人會通過喝茶希冀獲得好處。但是問題來了,抽菸後又喝茶,茶真的能緩解煙帶來的危害嗎?
  • 飛機上禁止吸菸,為何還配備了菸灰缸呢?是多此一舉嗎?
    大家也知道飛機飛行途中,航空組對乘客也有不少要求,比如不能隨身攜帶超過100毫升的液體,不能隨意調換位置,不能吸菸等等。但大家有沒有發現機組既然要求了不能吸菸,為什麼每架飛機上的衛生間裡都一定會配備菸灰缸呢?這難道真的是多此一舉嗎?
  • 科學家正在控制老鼠欲望,已經可以讓老鼠覺得是自己想要做一件事
    科學家就正在嘗試控制欲望,而且已經取得相當重要的進展,可以控制老鼠的欲望,老鼠只會覺得是它自己想要做一件事。控制老鼠欲望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機器生化鼠研究先驅桑吉夫·塔瓦爾(Sanjiv Talwar)教授的研究團隊,進行了控制老鼠欲望的實驗。
  • 吸菸的人常喝茶,能減輕煙對身體的傷害嗎?聽聽專家的解答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全世界範圍內因吸菸而失去生命的人逐年增加。平時常吸菸的人更要深刻認識吸菸的危害。長時間吸菸會使香菸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源源不斷地進入我們的身體,對我們的肺部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還會導致損傷血栓和大腦,吸菸的人口腔也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問題。很多人下定決心戒菸但總戒不掉,很大程度上是菸癮發作導致失敗。
  • 這10種消費品浪費了我們太多的錢,但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消費欲望
    生活中有很多消費都是非必需的,甚至是有害無益的,其中有一些浪費了我們太多的錢,但我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消費欲望,如果我們能停下來,那麼將會節省很多錢。2.香菸對於不吸菸的人來說,香菸消費是一種讓人無法理解的消費行為,因為它既費錢還有害健康。根據資料,紐約人每年在香菸上的消費高達5000美元,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傷害則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 「90後出納貪720萬」:能過好這一生的人,都是控制得住欲望的人
    02 無論是貪汙720萬的王某,還是刷信用卡消費導致負債幾十萬的年輕人,她們最需要做的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 她們之所以會做出這些事,就是因為無法控制內心的欲望。她們想要奢侈品,想要精緻的生活,想要高品質的物品,想到處旅行,想活成人人羨慕的樣子。 可她們的家境一般般啊,父母支撐不起這樣的生活,她們自己的賺錢能力也一般般,在消費主義的洗腦之下,迫切想要擁有各種奢侈品。
  • 二手菸會傳播病毒嗎?吸菸可以預防疫情?來聽專家說
    不過近日有不少市民反映,在路上會看到有人在室外摘下口罩吸菸。這樣的行為是否安全呢?吸二手菸會不會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吸菸又可以預防新冠肺炎嗎?那會(2003年)不是還說抽菸能不得非典嗎?我覺得我改電子菸之後就沒二手菸了,所以我也挺煩抽真煙的,但我覺得跟病毒沒多大關係。
  • 吸菸是對的,室內吸菸是錯誤的,所以王源表示歉意
    吸菸是對的,室內吸菸是錯誤的,所以王源表示歉意微博的刷子發現熱搜爆炸了,超過一打熱搜關於王源吸菸的事佔據了熱搜名單,四個小時後,王源道歉了,這是一個典型的道歉模板,但可以看出王源很用心。事實上我不懂網際網路上的鍵盤俠,你怎麼能噴香菸?成年人每天在很大的壓力下吸菸是正常的嗎。
  • 北京市控制吸菸協會面向全國青少年徵集控煙短視頻大賽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防止青少年進入吸菸隊列是控煙中的重中之重。提高捲菸價格、全面禁止菸草廣告、促銷和贊助、成年人做不吸菸的榜樣以及全面無煙法規的制定和實施都是重要手段。制定更加嚴格的政策,不向未成年人銷售菸草製品,學校周邊不售煙,嚴禁拆零銷售,以及加強對電子菸監管等都是有效的政策措施。
  • 因果階梯與Do-演算:怎樣完美地證明吸菸致癌?
    我們如果要進行實驗,驗證吸菸基因是否是真正的影響因素,就需要對吸菸基因這個變量進行控制。一個很樸素的想法就是,我們找到一群被試,通過隨機抽籤的方式強制他們吸菸或不吸菸,這樣就可以排除掉吸菸基因的影響。當然,這從醫學倫理的角度來說,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 李桐沂:你被控制了嗎?
    ,「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你怎麼能不愛我?」,「你這個人好吃懶做沒有上進心,看吧,我說的是對的。」這些話耳熟嗎?如果你經歷過或正在經歷,那可得注意了,你可能處在投射性認同的過程中。投射性認同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一個人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行動或者做出反應的人際的行為模式,當事人竭力讓接受者採取與他所想一致的行為。如果接受者對投射者所幻想的行為一致,投射性認同成功。
  • 又有歌手吸菸被拍?Nature子刊:吸菸對發聲影響大
    反之像是過於乾燥的空氣、灰塵、胃食管反流、還有吸菸這些都會影響到聲帶。 比如早期有研究顯示,不吸菸的人群平均是206赫茲,如果每天吸菸超過10支的人,平均就會降到183赫茲。可見對於音高上也會有一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