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種消費品浪費了我們太多的錢,但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消費欲望

2020-12-05 三分鐘學經營

生活中有很多消費都是非必需的,甚至是有害無益的,其中有一些浪費了我們太多的錢,但我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消費欲望,如果我們能停下來,那麼將會節省很多錢。

下面就是生活中沒必要的10種消費品:

1.彩票

高頻次的彩票消費可能是最不理性的消費行為之一,尤其是類似雙色球、福彩之類的完全靠運氣。所以,彩票應該是最應該停止消費的消費品。

2.香菸

對於不吸菸的人來說,香菸消費是一種讓人無法理解的消費行為,因為它既費錢還有害健康。

根據資料,紐約人每年在香菸上的消費高達5000美元,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傷害則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3.水瓶

在中國,賣或者買瓶裝水很正常,大家對這種商品消費習以為常。然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在完全禁止銷售瓶裝水,比如澳大利亞的Bundanoon是世界上第一個從商店貨架上完全禁止瓶裝水的城市。

還有美國的舊金山和西雅圖,這些城市都不再生產瓶裝水了,還有芝加哥,為了減少瓶裝水,為每個瓶子增加了五分稅。

4.品牌藥物

品牌藥物與普通藥物有多大區別?其實成分和效果差不多,但是價格卻相差很多。其實,就日常的一些小疾病而言,普通藥物即可起到作用。5.電影院的食品

前幾年,國內的影院大王萬達院線就曝出,院線最賺錢的不是電影票,而是爆米花,這種東西居然成了電影院暴利商品,確實讓人意外。所以,喜歡去電影院的消費者,不妨在外面的超市購買相同的產品,這會便宜很多。

6.咖啡廳的咖啡

說起咖啡,就不得不提星巴克,一直有一種說法,在星巴克喝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種氛圍。當賣咖啡的不談咖啡,談起氛圍的時候,那麼咖啡肯定賣成了奢侈品。

7.圖書

為什麼將圖書列在了這個名單裡面?不是說知識沒有價值,而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讓傳統圖書變的太浪費錢,當幾毛錢甚至不用花錢都可以獲得同樣圖書的時候,誰還會去花幾十元去買傳統的紙質圖書。

8.有線電視

我甚至無法理解這種服務現在存在的意義,因為現在的寬帶都附贈電視機頂盒,而且還是免費的。無論從客戶訴求角度,還是從消費角度講,有線電視是時候退出歷史舞臺了。

9.賀卡、明信片

去年,世界最古老的明信片出版商宣布關閉,這是一家創辦於1880年的明信片出版商,隨著微信、Facebook、推特、微博等等興起,明信片和賀卡已經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10.在遊戲中充值

在遊戲中充值也是我們最不提倡的消費行為,付費遊戲無非就是設計心理技巧來刺激用戶消費。

相關焦點

  • 我們正在迎來「低欲望社會」嗎?
    這部電影讓我聯想到消費到底是什麼,消費就是列車發動機。當我們花錢的時候,就是把自己的東西煤球丟進發動機,讓它燃燒,推動列車前進。前兩節車廂的人,正是由於老百姓不停消費,才能享受優渥的生活,列車才能不斷前行。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存量博弈的時代。所以,我建議各位降低消費的欲望,提升掙錢的欲望。
  • 「90後出納貪720萬」:能過好這一生的人,都是控制得住欲望的人
    在社會當中,像王某這樣的人其實挺多的,只不過她們沒有王某的工作便利,沒機會貪汙,但是她們選擇另一種方式,刷信用卡提前消費。 開信用卡多快啊,只要提供身份信息,工作證明,填幾個表格,拍個照,驗證一下是否本人,就可以成功開通一張卡,裡面的錢就像天上掉下來的一樣。
  • 欲望,讓我們停止思考!
    經常性加班讓我們失去了思考時間,麻木不仁,就像沒有一個感情的工作機器。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思考,人能夠擊敗猩猩的唯一原因就是思考,無論什麼原因,如果人不思考,生活總不能如意。資本家最喜歡的就是員工很忙,這樣員工就沒有時間思考,變成工具人,並貶低你的智慧來擊敗你,如果你相信了並天天加班,成天想好討好老闆保住工作,無瑕思考自己的未來發展,這樣的你,註定失敗。擺脫這樣的循環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將思考的時間「買回來」。如果你的能力非常強,你就可以尋找一份不用加班,只需八分力就可完成的工作。
  • 日本處於低欲望社會,老人存錢年輕人不消費,會是我們的未來嗎?
    同時大前研一認為低欲望社會是日本經濟重振的攔路虎,因此政府必須儘量對症下藥,消除老年人對未來生活的不安感,讓1700萬億日元的個人金融資產流入市場轉變為消費,從而刺激經濟增長。具體建議包括建立社會安全網,堅定老年人的信心,進行理財教育,鼓勵老人樂享人生,引進資產稅和增值稅,取代遺產稅,妥善解決國家債務,建立養老設施等等10多條措施。
  • 中國手機消費走進奢侈時代 電子垃圾堪憂
    種種現象表明,手機消費日益從需求走向欲望,我國的手機消費已走進奢侈時代。據信息產業部統計,截至2004年上半年,我國平均每年淘汰近7000萬部手機,與之相伴的是巨大的資源浪費和惱人的電子垃圾。手機的象徵含義刺激「扭曲」消費「我剛買了房子,每月要還2000多元的房貸,雖然手頭不寬裕,但我還是買了那款手機,雖然貴點,但功能一流,為了它我攢了大半年的錢,幾乎要沒錢吃飯了。」小餘,銀行職員,每月不到4000元的工資加上房貸在北京生活絕不能稱得上寬裕。
  • 什麼是「報復性消費」?下半年報復性消費會來嗎?你願意消費嗎?
    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時候,因為我國受到疫情的影響,對很多行業都產生了一定的衝擊,人們的消費欲望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短期內人們無法消費,比如聚會、旅遊、餐飲等等。所以很多人都會認為,等到疫情控制住了之後,大多數人就會開始瘋狂消費。
  • 國雙:劍指流量造假,3招打破消費品營銷的「海市蜃樓」
    消費品作為網際網路廣告市場的主力軍,其行業特點決定了它更加依賴通過提高曝光度來佔據消費者心智,成為了流量作弊的重災區。據國雙Ad Dissector(全流程多場景營銷監測分析優化平臺,簡稱AD)監測的行業數據,包括快速消費品和消費電子在內的消費品行業,無論曝光還是點擊,異常佔比都是行業中最高的。其中,快速消費品的異常曝光高達39.5%、異常點擊34.2%。
  • 就是要理直氣壯地浪費生命
    毛姆說過:年長者最大的修養就是控制住批評年輕人的欲望。想想我以前的做法,不禁額頭滲汗,估計我已經被年輕人私下裡罵了很多次傻逼。03我還聽過這樣一個故事。高中時,因為面臨高考,同學們都在暗自較勁。有一個同學家對面樓住了一個學霸,對面書房的燈光就是他作息的信號燈,只要對面的書房的燈還亮著,他就堅決不睡覺。
  • 生命,請盡情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我們生而為人,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這世間所有美好的事物而活的。這個世界有太多被我們標為「浪費時間」的事情,或許是花一個月去徒步深度遊,或許是安安靜靜坐下來看一整天的書,甚至是趴在窗臺上發一下午呆……這些被浪費的時間,反而成為我們最寶貴的回憶,我們生而為人,在某種程度上,不是為了錢,恰恰是為了這些當下覺得美好的事物才存在的。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沒有比這更幸福的存在了。
  • 消費不浪費 餐桌刮新風
    「以前都是統一採購的鹹菜、醃蘿蔔,現在,我們把蘿蔔皮、香菜根等這些邊角料利用起來,製成了開胃的小菜。像辣椒、芹菜葉等邊角料也會洗淨處理,用於醃製羊排。 」黃山徽商故裡酒店總經理洪增友說,餐飲節約,不僅要引導消費者合理點餐,還需在源頭上控制。
  • 剁手的衝動和消費理念堆積
    但花唄這類模式更加簡單,用戶也很容易「遺忘」。有人說年輕人的消費觀是不一樣的,曾幾何時,「月光族」的出現就是他們的代名詞,現在花未來的錢,提前消費,消費不節制,這樣的標籤經常被掛在年輕人的頭上。有媒體披露稱,在一共50名受訪大學生中,使用消費信貸的有32人,約佔受訪者的64%。多數使用者表示,使用的額度很少,每月使用額度在1000元左右,只購買日用品。而沒有使用的用戶表示,「很擔心開通消費貸產品後『控制不住自己』,因此一直沒有開通。對於自己想要的、價格較貴的商品,要麼攢錢購買,要麼只能克制自己的消費欲望,以後再說。」
  • 日本進入第四消費時代,它離我們是近還是遠?
    圖片來自:Pinterest第二消費時代是從戰後到石油危機(1945—1974年)。隨著城市化進程在全國推進,日本迎來了大發展時代。這個時代消費上的最大特徵就是家用電器開始批量生產,進入尋常百姓家庭。由於經歷著「從無到有」的轉變,這一代消費者的需求是大眾化、標準化的,廠家只要生產大量產品,不需要太多營銷手段都能順利地賣掉。
  • 專訪宗薩仁波切:欲望不是我們的敵人,虛偽才是
    這決定了它往往能吸引那些以思考為業、致力於內省反思的人。他如此描述佛法:與其說佛法是一種理論,一種宗教,不如說佛法就是對現實世界的描述。只是,與其它宗教相比,佛教對現實世界做出的解釋有極強的邏輯性,同時充滿思辨。也因此,佛法的研習需要一些智識上的門檻。當今我們常見的「靈修」,實際上往往是混合了心理學、佛學、神秘學、玄學等不同學說的大雜燴。它無所不包無病不醫的同時,也令人摸不著頭腦。
  • 從上海名媛到深圳女孩,是消費主義的敗退,是投資/再生產的勝利
    寫得就是這種消費主義現象,這裡引用第一段,分享大家讀讀。超級購物中心,就是我們的先賢祠,我們的閻王殿。70年代一開張,鮑德裡亞就出版了他的《消費社會》,裡面最重要的論點說,消費正在用某種編碼及某種與此編碼適應的競爭性合作的、無意識的紀律來馴化我們,通過消費的便利,讓我們進入遊戲規則。就像原始社會的等級或宗教禮儀那樣。
  • 講座|嚴飛:懸浮時代,商品、金錢與我們的關係
    第二個實驗是去驗證金錢的萬能性,實驗者把被試者分成兩組,一組是實驗組,一組是控制組,實驗組就讓他們用手先接觸錢,然後再把手伸到冰桶裡面,控制組不接觸錢,直接把手伸到冰桶裡面。這項實驗發現接觸錢的這一組的耐凍性,要比沒有接觸錢的這一組增加一倍之多。換句話說,金錢就如同吃藥一樣,至少在心理層面極大地緩解了人們對於疼痛的知覺和感覺。
  • 大牛倍出的消費品公司,機構竟然是這麼思考的
    閱讀招商朱衛華總的採訪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圖,可以用來思考不同的消費品和商品的屬性和投資價值,甚至思考一些工業品也可以用這個框架。研究到一個消費品(商品)的時候,我們除了考慮品牌,toB還是toC這些維度,從商品的必選/可選屬性,以及銷售半徑,就可以將不同的消費品定義到四個象限裡。分別是 :1. 可選/高端消費品,銷售半徑大。
  • 把時間浪費在對我們人生有意義、高價值、極美好的事物上
    所以我們不要把時間用在那些低級趣味的事情上,而是浪費在對我們人生有意義、高價值、極美好的事務上。賺錢是一個過程,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我們的終極目標是過得更幸福。但是賺錢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事,當今社會如果沒有錢,就無法支撐我們的各種日常開支,我們很難幸福起來,因此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財富,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 如何復刻下個10億品牌?新消費品牌增長的五步模型
    我們會發現,比如花西子、元氣森林和完美日記,我們都知道他們今天的規模超過了10億或甚至20億,到了非常大的體量,但是你看他們上線天貓的時間是2017年到2018年。花西子是2018年才正式上線的。也就是說這些品牌僅用了2-3年不到的時間,就快速跑進了十億俱樂部。
  • 《創造病》人的欲望就像一個無底洞
    欲望,其實就是貪心的代名詞。人們總是不滿足自己身邊所擁有的東西,經常性的就會為某一件物品去尋找替代品。他們會習慣性的認為,這件物品一定是對自己有用的。實際上,物品的價值也僅僅滿足於一段時間。失去了價值之後,人們自然而然就用不上了,就會想著尋找另一樣替代品。
  • 閃電指數|山東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94.7億,增長10.3%
    10月份,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94.7億元,增長10.3%,增速達今年最高值,呈逐月擴大態勢,分別比7、8、9月加快7.6、5.5和2.2個百分點,增速同比提高5.1個百分點。1-10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3055.1億元,下降2.8%,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