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不浪費 餐桌刮新風

2021-01-13 金臺資訊

「很多餐廳推出了小份菜,吃的花樣多了,還不浪費」

「量力」點餐

從細節上引導消費者

「服務員,幫我拿個打包盒。 」2020年12月29日中午,在合肥市經開區一家餐館裡,市民劉旭和友人兩人小聚,點了三餐一湯。他說:「其他都吃完了,但這牛肉鍋裡剩不少牛肉和白菜。打包帶回去,晚飯還能添一道菜。」記者留意到,劉旭面前的擺臺上寫著「文明餐桌儉以養德」。

每到年末,消費也迎來一波高潮。隨著國家大力倡導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餐飲行業積極響應,引導消費者適度用餐。

「以前,大家不願意打包,一方面是覺得沒面子,另一方面是嫌麻煩。因此,我們採取了一些措施,鼓勵大家參與到節約中來。 」位於合肥市徽州大道的披雲徽府酒店負責人章健說,「現在打包的顧客越來越多,8成以上的顧客都願意打包。像點心、大葷菜,打包的較多。 」

在披雲徽府徽州大道店的包廂裡,記者看到,打包盒和打包袋擺放在牆面架上,一旁寫著「打包用品 免費使用」。在吧檯上,抽獎箱旁邊的卡片上寫著「剩餘菜品打包帶走,即可參加抽獎一次」。章健說:「把打包用品放在顧客觸手可及的地方,起到了很好的提醒作用,同時,避免了服務人員口頭提醒帶來的尷尬。光碟參與抽獎的活動也很受顧客歡迎,獎品有代金券、黃山燒餅等。 」

除了鼓勵打包,不少餐廳推出的「半份菜」也頗受消費者青睞。

「半份菜太適合我們這些『吃貨』了! 」在合肥一所大學讀書的宋玉玉告訴記者,自己和朋友兩三人在外吃飯時,點三四個菜,覺得花樣太少,不夠盡興,點多了,又擔心會浪費。 「現在很多餐廳推出了小份菜,吃的花樣多了,還不浪費。我還注意到,有些餐館連米飯都可以點半份了,很貼心,適合女孩子點。 」

披雲徽府徽州大道店採用明檔自選點菜。「自2020年8月店裡調整菜品,大部分燉菜、點心、炒菜都可以點半份菜,比如正常分量的素炒南瓜絲38元/份,半份則主料南瓜絲減半,價格為22元/份。 」點餐引導員徐金華說,「一桌只有2至5人用餐時,點半份的多。 」

「浪費可恥、節約光榮」「成由勤儉敗由奢」之類的宣傳海報張貼在餐館顯眼處、服務人員主動提醒顧客適量點餐、一些餐單上有了「半份菜」選項……如今,一股新的消費風尚正在形成。

「蘿蔔皮、香菜根,把邊角料利用起來,製成開胃的小菜」

優化管理

從源頭上減少浪費

在黃山徽商故裡酒店,與米飯一同送上桌的下飯小菜,2020年換了新花樣。

「以前都是統一採購的鹹菜、醃蘿蔔,現在,我們把蘿蔔皮、香菜根等這些邊角料利用起來,製成了開胃的小菜。像辣椒、芹菜葉等邊角料也會洗淨處理,用於醃製羊排。 」黃山徽商故裡酒店總經理洪增友說,餐飲節約,不僅要引導消費者合理點餐,還需在源頭上控制。 「除了在原材料加工處理上做到物盡其用,我們還根據客情採購原材料,儘量做到零庫存;研發各客及小份菜品,供賓客多元化選擇;建立後廚巡臺機制,每日餐後由廚師長率隊赴各包廂查看用餐情況,便於在菜餚器皿、搭配上不斷優化改進。 」

披雲徽府徽州大道店從備菜方面入手改善。 「年末是聚餐高峰期,但我們根據以往經驗發現,冷菜食用量較少,因此今年的公司聚會套餐的冷菜從6個改為4個,價格也相應調整。 」廚師長章恆來說,為了減少由庫存積壓造成的浪費,後廚的冷庫貨架從8個減少到了6個,冰箱也從12個縮減到10個。 「這些調整從社會層面來說,可以減少浪費,從酒店自身出發,也有利用控制運營成本,是雙贏之舉。 」

2019年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我國僅餐飲業餐桌的糧食浪費每年就高達1800萬噸,相當於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這其中人均浪費量為96克每餐,浪費率高達11.3%。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餐飲行業如何避免浪費?有關專家認為,可在內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有效控制酒店採購、加工、銷售環節,實現食材、水電氣等方面的節約。比如,根據酒店每日營業量,制定每天菜品等原料採購計劃、加工計劃、銷售計劃,做到每天的食材採購量與加工量、銷售量持平,無剩食材,無剩飯剩菜。酒店減少或避免保管和冷藏環節,壓減用電浪費。菜品加工中,用蔥姜蒜和骨頭湯代替雞精味精和其它添加劑,降低成本。

「明確餐飲經營者的提醒、勸導責任,『舌尖上的浪費』將越來越少」

完善機制

法律層面落實責任

向餐飲浪費行為說「不」,我省部分市拿出了法律武器。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查批准的合肥、宿州、黃山市報送的3件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條例,已於2020年11月1日施行。

例如,《黃山市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條例》十一條明確,「餐飲經營者應當明示食品份量和價格,建議消費者合理搭配食品,引導消費者適量點餐。餐飲經營者應當提示消費者打包剩餘食品,並提供打包服務。鼓勵餐飲經營者通過積分獎勵、停車優惠及其他創新方式開展光碟有獎活動,對節約用餐的消費者給予獎勵。 」

從立法層面確認經營者的責任,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具體明確規定,為監管部門提供了重要抓手。合肥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合肥市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條例》實施以來,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把制止餐飲服務環節浪費行為貫穿於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全過程,對全市餐飲服務單位分層次開展推進會和多種形式現場指導培訓,引導餐飲單位規範加工行為,細化加工方法,避免食材浪費。督促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及入網餐飲單位主動提醒消費者購買食品適度適量。

「從法律層面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有助於改變我們的飲食陋習。作為餐飲企業,我非常支持,某種程度上,制止餐飲浪費也間接降低了我們運送餐廚垃圾的成本費用。 」洪增友說,未來進一步將餐飲節約推廣下去,關鍵在於培育更為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讓全社會廣泛參與,自覺行動起來。 「我們每一個人對待糧食都應懷有敬畏之心,養成吃多少點多少、吃多少取多少的好習慣,讓餐桌新文明蔚然成風。 」

「習慣之初如蛛絲,習慣之成如繩索」。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堅持宣傳與教育相結合,遵循政府主導、公民自覺、行業自律、社會協同的原則。 「在省商務廳的指導下,2020年以來,省餐飲協會持續推行《節約型餐飲評價準則》安徽省地方標準和《綠色飯店》國家標準,樹立綠色低碳消費理念,引領健康生活方式,號召全省餐飲企業提供小份菜、半份菜服務,菜單標註菜量。餐前引導適量點餐,餐後主動幫助打包,不設置最低消費額。」省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鄭德貴說,隨著機制逐步完善,明確餐飲經營者的提醒、勸導責任,越來越多經營者加入抵制浪費的行列,「舌尖上的浪費」將越來越少。(記者 彭園園)

弘揚傳統美德。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重勞動、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廣泛宣傳積德惜福、節儉持家的先進典型,爭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文明風尚的維護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

培育餐飲新風。深化 「光碟行動」,反對大吃大喝、鋪張浪費,厲行適量點餐、節儉就餐、餐後打包。餐飲企業在醒目位置設置不剩飯、不剩菜標識,推行「半份半價」「小份適價」「熱菜拼盤」「計量收費」,引導文明就餐、理性消費,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摘自《安徽省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倡議書》

相關焦點

  • 從杜絕浪費掀起飲食文明新風
    儘管近年來倡導的「光碟行動」讓餐飲浪費現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以攀比消費、奢侈消費、任性消費等為特徵的餐桌浪費現象依然引人注目。  在曾經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對於飢餓的記憶非常深刻;改革開放後,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人們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但據此簡單地將餐桌上的奢侈與面子、好客、財富相關聯,是極為虛榮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浪費糧食。
  • @全體乾飯人:以後浪費糧食會被罰款的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應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等;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
  • 餐桌文明現象營造社會新風
    你嘗嘗,我嘗嘗,吃飯不灑菜和湯。碗光光,盤光光,光碟一族響噹噹。」這首膾炙人口的童謠道出了當前流行的餐桌文明現象。 別看這小小的餐桌,可藏著大大的文明。因為餐桌承載的不僅是人類的生生不息,更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尊重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倡導『節約用餐,文明消費』的風尚。
  • 制止浪費 節約糧食!看看楊柳街道怎麼做?
    為使轄區居民對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有危機意識,進一步規範就餐行為,杜絕餐桌浪費,培養尊重勞動者,愛惜糧食、厲行節約的意識,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鐘山區楊柳街道開展了「樹時代文明新風,制止餐飲浪費」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召開專題會,安排部署具體工作。
  • 關於在全社會宣傳推廣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海報標語(第一批...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
  • 餐館、小區、食堂這些浪費食物的行為要杜絕!
    這種餐桌上的浪費觸目驚心。餐桌上的浪費現象有哪些?你是否中招了?如何見招拆招避免餐桌浪費?近日小編去走訪一些餐館、小區、食堂,實地了解餐桌浪費情況。 現象1:家庭餐桌浪費說起餐桌上的浪費,很多人會想起外出用餐,但家庭餐桌浪費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剩菜剩飯及變質食物不少見娜娜是一位全職媽媽,每天的任務就是家裡的一日三餐和孩子教育。說起做飯,娜娜不由得唉聲嘆氣:「孩子挑食,丈夫是公司職員,常常說好回家吃飯卻說要加班不回來吃,飯菜又剩了。我家不吃剩菜剩飯,只能倒掉。」
  • 光碟換水果、剩飯多做題……新招專治浪費!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當前 全社會掀起珍惜糧食 拒絕浪費的餐桌新風為了推動大家養成節約意識許多學校 商家「各出奇招」花式促「光碟」為了避免浪費方式激勵「光碟行動」
  • 新風市場前景廣闊,如何選購真正有效的新風系統
    新風系統在國外的發展相對成熟,在國內還暫時處於起步階段。調查顯示,中央新風系統在我國建築中的應用比例還不足10%,這個數據與我國市場上的龐大需求是極不成比例的。
  • 【糧食公開課】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
    中國之聲特別策劃《糧食公開課》,普及中國糧食知識,闡述糧食供需格局,喚起糧食安全危機意識,呼籲遏制「舌尖上的浪費」。8月21日推出:《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那麼,我們來看組數據: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實地調研報告顯示:我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一年僅餐桌食物浪費量就在1700萬噸至1800萬噸之間,相當於3000萬人至5000萬人全年的食物量。如果把全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可達約1000億斤,供約3.5億人一年的需要。數據可謂是觸目驚心!該如何堵住糧食浪費的缺口?
  • 中國糧食現狀:一邊進口,一邊浪費
    你也許想像不到,餐桌以外,中國糧食也有著驚人浪費在中國說起糧食浪費,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認為浪費的糧食大多是在餐桌上,全國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鄭楚光曾做過推算:我國消費者僅在中等規模以上餐館的餐飲消費中
  • 《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發布:食物浪費嚴重危害自然資源
    人類每年消耗地球生態承載力1.6倍的自然資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9日訊(記者杜銘)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會近日聯合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食物浪費不僅造成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危害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
  • 這些聚餐場合糧食浪費最為突出!你一定遇到過……
    ——調查成果總結—— 調查數據顯示,佛山市消費者對全社會制止餐飲浪費反響熱烈,餐飲節約意識良好,且對餐飲浪費問題有較為深切的認識。但個別消費者餐飲節約意識不強,不良消費風氣與傳統文化陋習等仍存在一定「市場」;餐飲行業推動「餐飲節約,制止浪費」整體氛圍仍不強烈。
  • 餐桌上的「可持續發展」——訪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推出小盤菜和半份菜、設置單人商務套餐、顧客用餐不剩菜給予「光碟獎勵」……近日,為制止餐飲浪費,不少餐館「各顯其能」。在全國各地,無論是家庭餐桌還是大型餐館,每天都產生數量可觀的廚餘垃圾,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剩飯剩菜。推動垃圾分類、單獨收集廚餘垃圾,目的是將廢棄物進行處理加工,轉化為新的資源。
  • 食物浪費有多嚴重?數據觸目驚心……
    然而,在對待糧食這件事情上,有組數據不看不知道,一看實在是觸目驚心。此前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我國城市餐飲業僅餐桌食物浪費量就有1700萬至1800萬噸,相當於3000萬至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
  • 食物浪費嚴重危害自然資源
    本報訊 記者杜銘報導: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會近日聯合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食物浪費不僅造成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危害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自上世紀70年代起,人類對於地球的索取就超出了可持續供給的能力;到2012年,人類每年要消耗相當於地球生態承載力1.6倍的自然資源。」
  • WWF&中國科學院:2018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
    調研發現,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93克/人/餐,浪費率為11.7%,人均食物浪費量因城市、餐館類型、就餐目的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顯著差異,但城市餐飲浪費人均浪費量不容樂觀,總量驚人。初步測算,2015年我國城市餐飲業僅餐桌上食物浪費量在1700至1800萬噸,相當於3000至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其中,大型餐館、遊客群體、中小學群體、公務聚餐等是餐飲食物浪費的「重災區」。
  • 2020年9月時政熱點分析:節約糧食杜絕浪費
    教育引導就餐人員崇尚節儉,爭做制止浪費的帶頭人和踐行者,肩負起制止食物浪費的主體責任,將餐桌文明納入單位精神文明建設管理體系。另一方面全面深化光碟行動,開展各級各類網絡公益活動。倡導綠色生活,反對鋪張浪費,以文明創建活動為主線,將綠色觀念貫徹全程。積極創新經營服務方式。
  • 德治法治並舉 遏制「舌尖上的浪費「
    「之前我們餐廳會為每一桌來店用餐的客人贈送一些特色小菜,像韓式辣白菜、醬湯、小份雞蛋羹等,但經常有顧客吃不完或者不吃。」萬達廣場一家韓式自助燒烤餐廳工作人員表示,很多顧客習慣多要,但到最後都吃不完。為了儘可能減少浪費,該餐廳將小菜自助臺放在了前臺位置,並提示客人吃多少取多少,拒絕浪費。
  • 怎樣算食品浪費?廚餘垃圾處理費該收嗎?如何遏制公務餐飲浪費問題...
    衛小春委員表示,草案對食品浪費的定義比較原則,建議修改為:「本法所稱的食品浪費,是指對尚可食用的食品不珍惜、不合理使用、不必要的廢棄,給國家、社會、單位、家庭或者個人造成損失的行為。」歐陽昌瓊委員也認為,草案對食品浪費的定義過於籠統。「食品浪費不僅限於餐桌上的浪費這一個環節,還應包括生產環節、流通環節、消費環節和回收利用環節。
  • 五個蘋果刮下半斤蠟? 水果數月不爛小心工業臘
    五個蘋果刮下半斤蠟?當這個消息在網上流傳後,不少消費者回家實驗。冷鏈物流方面的專家介紹,如果不通過打蠟冷鏈等合理的保鮮技術,我國一年腐爛的果蔬總價值達800億元。現象:蘋果數月不爛近日,一條《五個蘋果刮出半斤蠟?》的微博廣泛流傳。消費者趙先生洗蘋果時感覺黏糊糊沒洗淨,索性找來刀子刮擦蘋果表皮。這一刮不要緊,竟刮出很多白色粉末,上網一查是蠟。這讓喜歡連皮吃蘋果的趙先生大為惱火,發微博譴責給蘋果上蠟的「奸商」。帖子流傳後,不少消費者效仿,紛紛給蘋果「卸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