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法治並舉 遏制「舌尖上的浪費「

2021-01-13 中食報大健康產業

公務活動用餐應當推行標準化飲食,科學合理安排用餐數量和形式;餐飲服務提供者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2020年12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提請會議審議。草案在公務活動用餐管理、餐飲服務提供、視頻宣傳等多個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將為治理浪費現象、培養良好消費習慣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升級,我國餐飲業發展迅速,但同時餐飲浪費的現象日益嚴重。據統計,我國城市餐飲每年食品浪費達340億至360億斤,浪費現象觸目驚心。有效解決餐飲浪費問題,需相關利益主體共同關注,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逐步樹立並踐行綠色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

仍有部分商家未履行提醒義務

「舌尖上的浪費」屢禁不絕,餐飲服務提供者也在積極思考應對方案。

在北京豐臺科技園萬達廣場餐飲層,不少店面門口都張貼著光碟行動的海報,有的餐廳還在前臺處張貼了醒目的提示牌:小菜自取,杜絕浪費。

「之前我們餐廳會為每一桌來店用餐的客人贈送一些特色小菜,像韓式辣白菜、醬湯、小份雞蛋羹等,但經常有顧客吃不完或者不吃。」萬達廣場一家韓式自助燒烤餐廳工作人員表示,很多顧客習慣多要,但到最後都吃不完。為了儘可能減少浪費,該餐廳將小菜自助臺放在了前臺位置,並提示客人吃多少取多少,拒絕浪費。

不少自助餐廳為減少食物浪費,設定了剩餐罰款的相關標準,督促用餐客人按需取餐用餐,對於剩餐超過合理限度的,服務人員會給出提示。「現在我們嚴格執行剩餘食物超重罰款制度,同時,對浪費餐食少的顧客贈送飲料、水果等以示鼓勵,客人浪費食物的行為少了很多。」

在北京朝陽區長楹天街購物中心,一家主打西北菜的餐廳為如何踐行光碟行動、減少食物浪費下了不少功夫。「我們每天都會注意觀察顧客的就餐情況,對於每次剩下較多的菜品,我們會專門研究問題出在哪。」該餐廳值班經理介紹,除了正常提示客人適量點餐、打包外,每天下班以後,餐廳的負責人都會和廚師一起研究剩菜較多的菜品。「如果每次都會剩下,我們就會考慮下次做這道菜時要不要減量,或者直接撤掉這道菜品。」

「看到有剩的飯菜,我們都會主動提醒客人打包。」北京長楹天街四樓一家日料餐廳的負責人表示,現在很多客人會主動要求打包,店內的剩飯剩菜明顯少了很多,店員打掃時也輕鬆不少。得知反食品浪費法即將出臺,該負責人坦言:「以前提醒顧客適量點菜或者打包,總有少數客人會不高興,以後再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更有底氣了。」

反對餐飲浪費推行數月後,越來越多的餐飲服務提供者開始以張貼節約用餐標識、推出單人套餐、半份餐品等多種形式引導消費者杜絕浪費,但也有些餐飲服務提供者未張貼明顯節約標識或存在設置包廂最低消費等現象。設置包廂最低消費的商家大多處在商業街道繁華地段,人均消費高、包廂可容納人數均在8人以上。北京豐科路一家廣式創意菜餐廳前臺人員表示,目前,設置最低消費的包廂只有3個,可容納12—16人,最低消費3000元—3500元不等。針對這種情況,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北京餐飲門店包廂原則不設置最低消費,避免強制顧客消費指定套餐,如有問題可以提出申訴。

事件性消費是餐飲浪費「重災區」

不過,僅靠餐飲服務提供者出招,就能完全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嗎?

2020年12月23日晚,長楹天街一家烤魚店的廚餘垃圾回收框內回收了一盤莜麥菜,從莜麥菜的擺盤可以看出,該菜品消費者幾乎一口沒動。在另一家西北菜連鎖店內,同樣發現了上述問題。前來用餐的一家三口面前擺著米飯和兩菜一湯,直到他們起身離開,餐桌上除了一盤燉菜類的菜品剩餘較少以外,湯品、米飯都剩餘較多。而另一家南京菜餐廳內,服務員正在收拾上一桌客人留下的剩飯菜,一道類似炸豆腐的菜品剩了大半。

「剩飯菜比較多的還是年輕人,主動要求打包的顧客中年齡偏大的較多,且一般家庭聚餐都不會有太多剩餘。」餐廳主管說,來吃飯的顧客尤其是年輕情侶,經常會點很多也會剩很多,有時候還不願意打包。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成升魁進行了「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及其效應」的相關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人均浪費量為129.5克/餐,浪費率22%,遠高於城市人均量,主食和蔬菜為主要剩餘,佔浪費總量的85%;50歲以下消費者食物浪費量明顯高於50歲以上消費者,食物浪費率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朋友聚會和公務、商務消費食物浪費量和食物剩餘率都明顯高於家庭聚會和工作餐。「朋友聚會中要表示自己的『面子』,這導致人均在外消費時多產生顯性浪費28克/餐,換算下來,相當於全國每年因此浪費掉280萬人一年的口糧;同時,為照顧主人的『面子』,客人會比平時需求消費的多,造成約80克/餐的隱性浪費,這也首次把餐桌浪費從顯性浪費拓展到隱性浪費。」

「面子情結」導致的餐飲浪費不僅體現在朋友聚會和公務消費等場景,其他事件性消費也是重災區。成升魁表示,作為餐飲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升學宴、婚宴、滿月宴、壽宴等事件性消費具有悠久的傳統。以婚宴為例,其承載著複雜的「人情世故」,也映照了由來已久的飲食陋習。過於講面子、比闊氣、搞攀比,把婚宴當臉面,把吃飯當排場,成了約定俗成的風俗陋習,導致「舌尖上的浪費」屢禁不止。數據顯示,僅25%的婚宴出現打包現象,打包對減少食物浪費的貢獻度不足1%。要改變這樣的風俗陋習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不僅要求餐飲行業加強監督和自律,同時也要引導消費者改變不良的消費習慣。成升魁認為,對不同類型宴席的點餐,可以適當進行一些規範。

遏制餐飲浪費還需多方攜手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概況條款一共32條,分別對反食品浪費的原則、要求、政府部門職責等做了規定。成升魁參與了反食品浪費法草案的討論。他認為,反食品浪費法的出臺順應了全社會的需要,一方面,其具有社會倡導的功能,提出了帶有方向性的價值取向;另一方面,作為一部法律,其懲戒功能也非常明確。「將反食品浪費從道德約束上升至法律層面,對全社會相關主體的警示作用非常明顯。」

在2020年12月23日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武維華作珍惜糧食、反對浪費情況的調研報告,分析了當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糧食損失浪費情況,並提出具體對策建議。

在監管責任落實方面,政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公務活動管控,繼續對公務消費保持高壓態勢,嚴格公務接待、會議、培訓等公務活動用餐管理,以公務用餐引領社會消費文明;探索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不同類型企業餐廚垃圾日產生量實行監測計量,按量實行階梯收費;支持餐飲服務單位充分利用中央廚房,加快主食配送中心和冷鏈配套系統建設,鼓勵餐飲加工工業化和產品生產標準化。

在主體責任履行方面,餐飲服務單位要科學合理設計宴席和菜單,調整菜品數量、分量,主動提供「小份」「半份」等人性化、合理化服務;要完善精細化管理措施,利用信息化手段預測就餐人數,實施動態管理;要引導消費者適量點餐、理性消費,對消費者履行提醒義務,對於明顯超量的需求及時提醒,對節約的消費者給予適當獎勵;建立健全餐飲質量反饋制度,減少因飯菜質量、口味因素導致的食物浪費。

在消費理念樹立方面,消費者在家中要形成不挑食、不剩飯、自覺抵制鋪張浪費的良好習慣;在外就餐做到科學飲食、適度點餐、節儉就餐,積極參與「光碟行動」,抵制食物浪費。

成升魁表示,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應該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反對浪費,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彭宗璐 王瀚)

相關焦點

  • 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現代意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強調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既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治國理政規律的深刻把握」。但傳統德治實施的社會基礎是人治社會,現代德治實施的社會基礎是法治社會,二者運行的社會基礎不同,權和法的地位不同。人治社會是人的統治,人(帝王)說了算,皇權不受法律制約,法律制度是治民的工具。法治社會是法的統治,人依法而為,任何個人和組織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約,無人處於法之外,無人居於法之上。進言之,傳統德治所倡導的德政和德教,是為政者權力無法律制約,僅靠道德自律向善,往往難以形成穩定的行為預期。
  • 「德治與法治共存共生」
    ——「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三十三場側記   「唯有植根於深厚的道德土壤,法治精神才能獲得持久的生命力。」10月29日上午,由中宣部指導,光明日報社、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倫理學會主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三十三場走進四川德陽旌陽區,湖南城市學院黨委書記、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李建華以《讓道德滋養法治精神》為題,向來自當地的700多名幹部群眾作了精彩而熱烈的演講。  「人治、德治和法治到底是什麼關係?」
  • 何中華:德治與法治孰優孰劣?
    它對於我們在今天恰當地看待法治與德治的關係,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禮記·曲禮上》曰:「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庶人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大夫則是貴族。按照唐代的孔穎達《禮記正義》的說法:「『禮不下庶人』者,謂庶人貧,無物為禮,又分地是務,不服燕飲,故此禮不下與庶人行也。」《禮記正義》又說:「『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條,不設大夫犯罪之目也。
  • 為反浪費提供法治保障
    這足以說明,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社會氛圍日趨濃厚,依法制止「舌尖上的浪費」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用法治引領節約糧食新風尚,離不開全社會的參與。由此不難看出,無論哪個環節,都要堅持適量、適度、適中原則,減少餐桌上的浪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2018年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中國城市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從現實生活場景看,宴請點餐時為了面子,只管「多多益善」,無視剩下多少;網絡直播時為了博取眼球,「大胃王」不惜假吃、催吐……種種助長浪費之風的行為,理應堅決糾治。
  • 堅持法治和德治緊密相結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注重汲取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及治國理政經驗,對法治與德治的相互關係作了精闢的闡述。他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範社會行為、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治理國家、治理社會必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範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 人民日報:為反浪費提供法治保障
    這足以說明,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社會氛圍日趨濃厚,依法制止「舌尖上的浪費」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用法治引領節約糧食新風尚,離不開全社會的參與。由此不難看出,無論哪個環節,都要堅持適量、適度、適中原則,減少餐桌上的浪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2018年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中國城市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從現實生活場景看,宴請點餐時為了面子,只管「多多益善」,無視剩下多少;網絡直播時為了博取眼球,「大胃王」不惜假吃、催吐……種種助長浪費之風的行為,理應堅決糾治。
  • 評論:以良法善治制止「舌尖浪費」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以良法善治制止「舌尖浪費」(新視角)如今,總有一些人在「吃」這件事上很任性:片面追求「上檔次」,用餐「只點貴的,不選對的」;剩飯剩菜不打包;自助餐消費時超量取餐,「把花出去的錢吃回來」……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些「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不斷加劇之勢
  • 新時代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模式
    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模式基於其「整體性」的顯著優勢而呈現出「乘數效應」,在全國各地快速擴散和推廣,取得了優良的治理效能。但在實踐過程中,重「三治」輕「結合」、治理的行政化和碎片化、創新實踐同質化、參與主體缺乏可持續的動力機制等問題在不同程度上阻礙著鄉村社會治理水平的整體躍升。
  • 對「舌尖上的浪費」堅決說不!習近平再作指示
    對於餐飲浪費現象,他用了八個字作評價:「觸目驚心、令人痛心!」他還引用了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表達痛心之情。  對於糧食安全問題和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社會風尚,習近平一直高度重視,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 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意義重大
    北京青年報特約評論員  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我們正在從主要靠文明道德規範遏制餐飲浪費的時代,進入法律法規與文明道德規範並重遏制餐飲浪費的時代。  之前一些地方和部門出臺規定,餐飲經營企業可以向剩餐較多的消費者加收一定的費用,有的地方執行情況和社會反響不盡如人意。
  • 舌尖上的浪費——上海居民食物浪費情況調查報告
    舌尖上的浪費——上海居民食物浪費情況調查報告 2020-11-05 0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使節約糧食成為自覺行動
    餐飲浪費現象直接危及糧食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我們必須時刻緊繃糧食安全這根弦,把節約糧食作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濃厚氛圍。  民以食為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必須時刻緊繃。
  • 煙臺航天小學: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煙臺航天小學: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2020-09-16 08:31:04 來源:
  • 蘇竣: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若干觀察與思考
    從實踐來說,基層社會治理本質上就是事無巨細地解決群眾生活中具體、零碎的小事情和小問題,這恰恰就是我們的生活。以回應人民的實際需求為宗旨,依靠人民群眾的集體力量為方式,保證群眾在現實生活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桐鄉在這個方面為我們做出了有意義的示範。 「三治融合」的理念孕育於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思想古已有之。
  • 法治和德治在實踐中如何結合?這篇文章介紹的浙江經驗值得關注
    2016年12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靈魂。近年來,我省各地各部門在省委的統一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精神,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立法、司法、執法等法治建設諸環節。
  • 「政治生態 法治德治」七人談
    中共重慶市委五屆四次全會,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聽取和討論了陳敏爾代表市委常委會作的講話,審議通過《中共重慶市委關於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意見》《中共重慶市委關於加強法治和德治工作的實施意見》《中共重慶市委關于堅決肅清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熙來王立軍流毒的意見》。   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市委五屆四次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的重要政治任務。
  • 用法治軌道給食品浪費糾偏
    ■汪欣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草案明確了點餐浪費或將收廚餘垃圾處理費,擬允許餐廳向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費等規定。這意味著將餐飲浪費行為納入法治軌道邁出了重要一步,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重要指示的具體舉措。
  • 中國氣象局多舉措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亮 通訊員王春鴿報導建設節約食堂、現場督察「光碟行動」、推進「氣象後勤」App建設應用……連日來,中國氣象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有效推動節約型單位建設。
  • 堅決杜絕糧食浪費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又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切中時弊、振聾發聵。在我們的生活中,餐桌上的浪費,確實到痛心不已的地步。
  • 武林街道開展 「倡導節約型飲食,反對舌尖上的浪費」活動
    武林街道開展 「倡導節約型飲食,反對舌尖上的浪費」活動 2020-11-30 15: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