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後中國人造月亮光照全國?這個計劃前景如何?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這是一條沒引起多少波瀾的新聞,2018年10月18日,四川成都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宣稱,打算在2020年發射一顆「人造月亮」,目的倒也簡單,就是減少能源的消耗,比如可以少開路燈,緩解沉重的環保壓力,看上去這個想法挺好,但事實上障礙頗多,我們簡單展開討論下。

關於中國人造月亮計劃

這個響亮名字的計劃並非官方,只是四川成都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提出,成都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承接研發的一個人造月亮計劃,技術上來看似乎並沒有需要突破的難點,而且計劃在2020年通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進行測試,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不過2020年就是明年啦,再不濟一年也就知道結果了!,不過有幾個問題我們可以事先做個討論和鋪墊。

軌道選擇

人造月亮的軌道非常重要,因為必須要照顧兩個問題,第一是高軌可以讓更多的地區看到,但成本更高,第二是既然是人造月亮,那肯定是反射太陽光了,總不可能裝個大燈泡上去吧,因此這就必須要考慮一個晨昏線的問題,因為再高的軌道也會被地球曲率擋住,而且越高單位反射面積越低,就成一顆星星啦,而不是人造月亮。

  • 軌道多高合適?

很多朋友覺得跟國際空間站差不多就行,但各位要知道國際空間站過境最多也就7分鐘多一點,也就是說假如這個人造月亮和國際空間站差不多高度,那麼7分鐘過,地面又陷入一片黑暗,然後各種路燈又得打開,不是折騰人嘛!

所以這個高度儘量要高,但高度比較高有兩個問題,發射成本和單位面積亮度降低,所以這個要和地面照度要求和衛星反射面積展開結合後才能計算出一個比較合適的軌道,但我們確信這個測試性質的人造月亮高度不會太高,所以能看到的也就晃一下幾分鐘而已。然後隨著衛星移動,在地面上照出一條光帶而已。

  • 衛星用什麼軌道?

如果要確定照射某一點的話,理論上來說應該赤道上空的靜止衛星軌道,但這個高度高達3.6萬千米,實在太高了,而且反射光分散!不如傾斜同步軌道,它大致在目標上空8字形打轉轉,也不錯,但高度一樣,不過從赤道上空跑到目標區域上空了。

兩條軌道都不行,而且人造月亮只能跟隨太陽,那麼只能採用太陽同步軌道(幾乎極軌),比如在晨昏線後方數百千米處與太陽同步,那麼每一圈都能反射太陽光照亮地面,不過可惜的是星下點軌跡並不是經過同一點,而是每次都不一樣。但可惜軌道高度也很高,3.6萬千米。

那麼沒辦法了,只能用極軌但低軌道衛星,所以想要在同一點每天看到這個月亮還是很不容易的,不過中國那麼大,只要軌道設計下,總有個地方能見到的,如果比滿月還要亮,那麼白天也能看到它,有冒毛用呢?

衛星以及展開方式與反光面積過大的問題

其實這個大面積太陽反射薄膜打開還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畢竟太陽帆測試也不是每次都成功,而且反射太陽光成為人造月亮的反射面積也必須很大,這個展開還是有很高技術含量的。

另一個問題是必須考慮光壓對於衛星的動力效應,簡單的說要維持這個軌道的話必須要動力使其軌道漂移掌握在可控的誤差之內,假如不維持軌道的話,很抱歉它要不了幾個月就飄不知道哪裡去了,這將導致一個問題:

  • 要多少燃料維持?

  • 或者裝載離子電推進火箭?

兩個成本都不低,如果不幹一錘子買賣,那麼這就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所以這顆衛星必須考慮姿態與軌道維持問題,無論用化學發動機還是電推,儘管技術成熟,但成本讓人頭大。

國際空間站高度調整

陰雨天氣如何解決?

其實這就是一個頭疼的問題,陰雨天就麼有太陽了,儘管人造月亮能看到太陽,但它的反射光卻也無法穿透雲層,因此陰雨天就白瞎了,就照著雲層上最多就留下一個光斑。

性價比如何?

種花家判斷這個工程也就是雷聲大雨滴小,到時候很有可能不會實施,因為這只是一個噱頭工程,沒有一丁點實用性,而且關於人造月亮這個提議已經不止一個國家或者組織提過,但也就曇花一現!

鋼鐵俠馬斯克的星鏈工程

另外SPACE的星鏈工程已經被天文愛好者和天文臺投訴了, 這個明晃晃的人造月亮還要跑出來搗亂,各個天文臺惱火到恨不得想把它從近地軌道上用望遠鏡捅下來!

因此從各個方面判斷,種花家認為這個工程會流產!簡單的說就是銷聲匿跡了!

相關焦點

  • 2020年後中國人造月亮光照全國?這個計劃前景如何?
    這是一條沒引起多少波瀾的新聞,2018年10月18日,四川成都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宣稱,打算在2020年發射一顆「人造月亮」,目的倒也簡單,就是減少能源的消耗,比如可以少開路燈,緩解沉重的環保壓力,看上去這個想法挺好,但事實上障礙頗多,我們簡單展開討論下。
  • 厲害了我的國,人造月亮計劃將在2020年實現
    所謂的人造月亮這個構想最初來自一位法國藝術家,他認為,若是能在月亮上掛一圈鏡子,巴黎的大街小巷便可以一年四季都被反射的光照到於是,美國與俄羅斯對人造月亮開始展開研究,最好將來能在軍事中起到不小的作用。例如「旗幟」計劃,由於俄羅斯氣候寒冷,尤其一到冬季,夜晚更是漫長,生活極為不便,若是人造月亮可以成功,就會有大量光反射到這裡,可惜失敗了。
  • 原定在2020年發射的人造月亮,怎麼沒下文了?
    第一次人造月亮計劃的成功無疑讓俄羅斯信心倍增,雄心勃勃的俄羅斯計劃在1999年執行的第二次人造月亮計劃,它的直徑達到了25米,在地面上將產生7千米的光斑,亮度大約在十個滿月亮度左右,這個「人造月亮」同樣安裝在貨運飛船(脫離空間站後將墜入大氣層燒毀,用它做試驗成本非常低廉)!
  • 黑科技:2020年人造月亮即將從中國升起
    1993年就制定了自己的造月計劃。這個「人造月亮」,重量不到4Kg,由和平號太空站太空人操控,它像向日葵似的朝向太陽,將一束到達地面直徑約為5-7千米的光,從太空反射到了地面,其強度相當於一個滿月時的亮度,這束光會陸續出現在所有和平號太空站經過的國家。
  • 人造月亮是好是壞?成都專家原定2020發射的人造月亮,為何沒動靜
    對此深信不疑的俄羅斯開始實施人造月亮計劃,這一項目更多的時候被人們稱作「太空鏡面」(Space Mirror),實際上它屬於俄羅斯實施的「旗幟」(Znamya)項目,該項目原計劃實施三次太空鏡面發射,但最終只實施了兩次。一次是在1993年2月4日,蘇聯解體後才兩年,俄羅斯開展了第一次太空鏡面反射實驗,即「旗幟2」(Znamya 2)。
  • 中國首顆人造月亮工程,實施起來有多大機會?
    從2018年10月開始,一則「人造月亮」的消息開始在網上廣為流傳,具體內容可能會出乎你的想像。這個所謂人造月亮的航天工程是在距離地面500公裡內的低軌道上,發射三顆類似於巨型反射鏡的「人造月亮」,通過太陽光射到鏡面反射的陽光為地面提供照明。
  • 「人造月亮」可行嗎
    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中國、印度的月球探測器進入月球軌道或到達月球表面,中國的「嫦娥四號」完成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玉兔二號」月球車也成功在月面行走。但是,月球太孤單了,要是有幾個「姐妹」陪伴就好了。中國將首次為月球送上4個「姐妹」——「人造月亮」。
  • 中國「人造月亮」擬上天 亮度可達月光8倍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四川成都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獲悉,該研究會參與的「人造月亮」構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實現——2020年首顆「人造月亮」將完成從發射、入軌、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並發射,2022年3顆「人造月亮」將發射升空,並進行從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實驗。
  • 中國的人造月亮,將在2020年出現在中國的夜空,比滿月亮8倍
    ,但是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可能會看到另外一個月亮,就是人造月亮,還有2年的時候,它就會冉冉升起,與皓月爭輝。從古至今,地球上的人類都能看到同一個月亮,那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天體月球,但是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可能會看到另外一個月亮,就是人造月亮,還有2年的時候,它就會冉冉升起,與皓月爭輝。
  • 外媒:中國「人造月亮」或改變這一切
    參考消息網10月23日報導外媒稱,中國計劃到2020年發射「人造月亮」,以取代城市路燈照明,節約電費。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0月21日報導,中國媒體報導稱,成都正在研發「照明衛星」,比月亮亮8倍。首個「人造月亮」將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如果成功,2022年將再發射三個。
  • 比月球還亮8倍,計劃在2020年發射的「人造月亮」,怎麼沒消息了?
    對於「人造月亮」這個概念想法其實早就在1993年的時候就提出過了,當時在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也是進行過一次「人造月亮」的實驗,而且當時「人造月亮」確實也是在地球上形成了一個直徑4000米的光斑,總的來說在1993年的時候「人造月亮」其實就已經取得了比較不錯的成果。可是很多人也是聽說2020年人到月亮會被發射到太空當中去,可是如今已經2020年過去一半多了,為什麼所謂的「人造月亮」計劃卻沒了消息呢?
  • 「人造太陽」誕生,那「人造月亮」也不能這麼少,大中國
    我們普通人的思維已經趕不上中國科學家們跳脫的創新理念和計劃了。前一段時間中心溫度達到1億度的「人造太陽」誕生於中國,已經讓我們國人自豪不已。塵埃落定之後,中國的科學家竟然又準備打造一個「人造月亮」。「人造月亮」。
  • 2020年中國將發射首顆人造月亮!其亮度是真正「月亮」的8倍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2020年中國要做的一件大事情(人造月亮)什麼是人造月亮人造月亮說白了就是人類發射的一種衛星,通過太陽光的反射所達到的夜間照明技術,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往天上放一個月亮,不過形態確實和月亮相似,一旦發射成功對於中國來說絕對是一項科技的證明,而且首個發射的城市位於中國四川(例如成都),所發射的城市必然也會成為旅遊特色
  • 英媒:成都計劃2020年發射「人造月亮」 取代城市路燈
    中國日報網10月18日電(高琳琳)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報導,中國四川成都計劃2020年發射一顆國產「人造月亮」,以增強真正月光的亮度,從而替代城市裡的路燈。所謂的「人造月亮」,其實上是一顆衛星,能夠為直徑10-80公裡的區域提供照明。
  • 比月球還亮8倍,計劃在2020年發射的「人造月亮」,怎麼沒聲了?
    相信大家也都猜到了,不錯,多出來的這顆&34;是人造的。事實上,人造月亮並不是近幾年才出現的大膽構想,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俄羅斯就曾提出了該構想,並且還在空間站上進行了一次實驗。然而,人造月亮的設想並未停止……2018年10月,在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中,&34;衛星項目再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其負責人還表示,該衛星的亮度將是月球的8倍,並且將會在2020年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 原定2020年發射的人造月亮,怎麼沒消息了?
    這是蘇軾《水調歌頭》裡著名的詞句,按照此前網絡上很火爆的「人造月亮」發射計劃,也許以後夜晚仰望星空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月亮了。 四川成都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2018年成立,之後就推出了一個「人造月球」項目,計劃在2020年發射第一顆「人造月球」,2022年再發射兩顆「人造月球」,人造月球的光照強度可以達到月光的8倍,最終實現對成都地區24小時不間斷的照明。
  • 原定2020年發射的人造月亮,怎麼沒消息了?
    這是蘇軾《水調歌頭》裡著名的詞句,按照此前網絡上很火爆的「人造月亮」發射計劃,也許以後夜晚仰望星空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月亮了。四川成都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2018年成立,之後就推出了一個「人造月球」項目,計劃在2020年發射第一顆「人造月球」,2022年再發射兩顆「人造月球」,人造月球的光照強度可以達到月光的8倍,最終實現對成都地區24小時不間斷的照明。
  • 比月亮還亮8倍!原定於2020年發射的人造月亮,怎麼沒聲了?
    在2018年的時候,成都的一個實驗基地就提出了製造人造月亮的計劃,並計劃於2020年發射「人造月亮」,亮度是月亮8倍,但如今2020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三,為什麼卻一點消息都沒有呢?這是怎麼回事?
  • 比月亮還亮8倍!原定於2020年發射的人造月亮,怎麼沒聲了?
    自從世界各國在航天領域發展開始,就有人提出了「人造月亮」的一個構想,人造月亮顧名思義就是由人工製造出來的「月亮」,其實是利用向地球高空發射一些反射裝置(包括衛星),從太空反射陽光到地面。在2018年的時候,成都的一個實驗基地就提出了製造人造月亮的計劃,並計劃於2020年發射「人造月亮」,亮度是月亮8倍,但如今2020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三,為什麼卻一點消息都沒有呢?這是怎麼回事?
  • 獨領風騷,中國"人造月亮"光明喜人。面對自然規律,是利是弊?
    中國"人造月亮"在2020年完成並進入空中軌道飛行。這個計劃是我國在重慶舉辦的「創新創業」活動中提出來的。這個項目一經披露,立即在國內引外起極大的轟動並引起關注。」構想是:1、2020年首顆「人造月亮」將完成從發射到入軌、從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