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臭氧層保護日|走近臭氧

2020-09-17 濟南在線

1、守護生命的臭氧

臭氧層是一個脆弱的氣體保護層,防止地球受太陽光線有害部分的損害,有助於保護地球上的生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受控使用以及減少有關物質,不僅有助於為今世後代保護臭氧層,而且可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作出重大貢獻。此外,這一舉措還通過限制有害的紫外線輻射到達地表,保護人類健康和地球生態系統。

專家指出,全球溫度每升高1度,相當於投下40萬枚廣島原子彈產生的能量,這是人類引起的巨大災難。改變這一恐怖現狀,可以從延緩每年的「地球生態超載日」的到來做起。

2020年,世人慶祝《維也納公約》通過35周年以及全球臭氧層保護35周年。沒有陽光,地球上的生命將不可能存在。但是,如果沒有臭氧層,太陽發出的能量將過大,導致地球上的生命無法生長。平流層的臭氧保護地球免受太陽大部分有害紫外線的傷害。陽光使生命成為可能,但正如我們所知,臭氧層讓生命有可能存在。

因此,當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的科學家發現人類正在這個防護層上製造出漏洞時,他們發出了警報。這個漏洞是由(冰箱和空調等設備的)氣霧劑和冷卻劑中使用的臭氧消耗氣體導致的,它增加了皮膚癌和白內障發病率,以及損害植物、作物和生態系統的威脅。

全球採取了果斷的應對措施。1985年,世界各國政府通過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根據《公約》的《蒙特婁議定書》,各國政府、科學家和工業界共同努力,以削減99%的消耗臭氧物質。在《蒙特婁議定書》的作用下,臭氧層正在復原,有望在本世紀中葉恢復到1980年前的水平。為支持該議定書,2019年生效的《基加利修正》將致力於減少氫氟碳化合物 (HFCs)。它屬於溫室氣體,對氣候具有較大的潛在制暖效應,並且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來源:聯合國)

9月16日的「世界臭氧日」將慶祝這一成就。它表明,科學指導下的集體決策和行動是解決重大全球危機的唯一途徑。2020年,COVID-19大流行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困難。在這一年,臭氧相關條約傳遞的關於和睦相處、為集體利益共同努力的信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這一天的主題是「守護生命的臭氧」,這提醒我們,不但臭氧對地球上的生命至關重要,而且我們必須繼續為子孫後代保護臭氧層。

2、雙面臭氧

大部分人對臭氧的認識或許都始於臭氧層,因為它擋住了大量的有害紫外線。然而,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空氣品質得到改善,但臭氧汙染卻逐步顯現。臭氧究竟是「天使」還是「惡魔」?

明明是藍天白雲的好天氣,但空氣品質卻顯示輕度汙染,汙染物究竟是什麼?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平均空氣優良天數同比上升4.8個百分點。但京津冀周邊、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臭氧濃度卻相對較高。

2019年,我國以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超標天數佔比為41.8%,僅次於PM2.5。臭氧超標城市個數從2015年的19個增加到2019年的103個。

說到臭氧,在許多人的概念中,它是保護人類生存家園的「地球衛士」。這是因為在距地面20~50千米的平流層中,臭氧有助於保護地球及其居民免受有害紫外線輻射。

但是,在距地面10~100米左右的近地面臭氧,一旦多了就會對人體有危害,並破壞植物。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臭氧層出現了嚴重的空洞,近地臭氧汙染也成了與PM2.5並肩行走的「健康殺手」

事實上,為應對臭氧損耗問題,國際社會於1987年籤署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經過30年的努力,人類避免了嚴重的臭氧損耗危機。但要使南極臭氧洞恢復到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預計要到2060年之後。

而臭氧汙染除中國外,美國的西南部、歐洲、日本等地也形勢嚴峻。美國在1971年首次將近地面臭氧納入空氣品質監測內容;日本的臭氧治理措施在40多年裡不斷探索完善;我國自上個世紀70年代也展開了臭氧汙染研究。

儘管我們通過研究對臭氧汙染有了更清晰的認知,但臭氧汙染的治理依然難度大、周期長。

因為臭氧並不是直接排放,而是氮氧化物與揮發性有機物在大氣中發生反應的產物。其中,氮氧化物基本是人為排放源,包括機動車尾氣、化石燃料燃燒等。揮發性有機物來源更廣泛,包括加油站油氣揮發、化工廠煉油過程油氣揮發等。

所以,能源過度消耗、汽車使用過多、工業汙染物排放管理不到位等都將延緩、妨礙治理效果。

日前,生態環境部已經印發《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並啟動了攻堅行動。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採取一些措施,減少生活中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例如少開一天車,少消耗一升汽油,選擇溫度低、揮發性較差的晚間進行加油,裝修優先選擇低揮發性或沒有有機溶劑的塗料等。

通過我們自己行為的調整,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為臭氧汙染防治提供有力支持。

3、走進臭氧

【來源:濟南歷下環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臭氧層有什麼作用?如何保護臭氧層?
    >環保科普:臭氧層臭氧層是指距離地球25-50公裡高空中臭氧濃度相對較高的的大氣平流層。它能吸收99%以上對人類有害的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線的傷害。所以,臭氧層被譽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護傘。自1995年1月23日起,每年的9月16日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旨在紀念1987年9月16日籤署的《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35年,在聯合國的倡導下,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臭氧層保護行列之中。
  • 今天又是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現階段還有臭氧層空洞麼?
    每年的9月16日是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由於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劇,臭氧層出現了嚴重的空洞,這一現象在1974年由美國人羅蘭(F.Sherwood Rowland)和穆連(Mario Molina)發現。 由於臭氧層能隔絕紫外線,而紫外線又是生命的殺手。為了保護地球所有生命,1995 年1月23日聯合國大會決定,將每年的9月16日定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什麼是臭氧層?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丨守護生命的臭氧,一起了解一下!
    陽光使生命成為可能,臭氧層讓地球上的生命有可能存在。35年前,世界各國通過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25年前,聯合國將每年的9月16日規定為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為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修復臭氧層空洞,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保護臭氧層,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
    9月16日是什麼日子?從1995年起,聯合國大會決議通過:每年的9月16日為「國際保護日」。而今年,是第25個「國際臭氧層保護日」。01臭氧層是什麼?所以臭氧層猶如一件保護傘一樣保護著地球上的生物,使其得以生存繁衍。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 臭氧層為什麼被稱為「地球之盾」?臭氧洞...
    撰文/陸龍驊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國際臭氧層保護日臭氧層被譽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護傘。但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地球表面的臭氧層出現了嚴重的空洞。為了喚起公眾環境保護意識,1995 年1月23日聯合國大會決定,每年的9月16日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要求所有締約國按照《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及其修正案的目標,採取具體行動紀念這個日子。
  • 國際保護臭氧層日丨保護臭氧層,從我做起
    今天,9月16日是國際保護臭氧層日。保護臭氧層就是保護藍天,保護地球生命。為了喚起公眾環境保護意識,1995年1月23日聯合國大會決定,每年的9月16日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要求所有締約國按照《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及其修正案的目標,採取具體行動紀念這個日子。【臭氧是什麼?】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 沒有臭氧層,我們會變成什麼樣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 沒有臭氧層,我們會變成什麼樣 2020-09-16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為保護地球「衛士」而行動
    你知道嗎,今天是第26個國際臭氧層保護日。關於臭氧層,你了解多少呢?臭氧是什麼?臭氧是氧氣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它的分子由3個氧原子組成,比普通氧分子多了1個氧原子。臭氧在大氣中的含量佔比十分微小,僅一億分之一。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為保護地球「衛士」而行動
    來源:中國數字科技館你知道嗎,今天是第26個國際臭氧層保護日。關於臭氧層,你了解多少呢?臭氧還存在季節變化和日變化,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春季臭氧含量最大,秋季最小。臭氧層是如何形成的?氯原子對臭氧的殺傷性極大,對臭氧層構成了嚴重威脅。臭氧層一旦被破壞,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好在我們已經深刻意識到了這一點,正在積極採取行動,全力保護臭氧層。1987年 9月16日,24個國家在加拿大蒙特婁市籤署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為保護地球"衛士"而行動
    你知道嗎,今天是第26個國際臭氧層保護日。在水平方向上,赤道和低緯度的臭氧含量最小,隨著緯度的增高,臭氧含量不斷增加。臭氧還存在季節變化和日變化,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春季臭氧含量最大,秋季最小。臭氧層是如何形成的?
  • 臭氧層保護35周年|為何南極臭氧空洞在修復,北極卻變差了
    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人們已經意識到了,氟利昂,這種冰箱、空調當中最常用到的製冷劑,會危害到我們地球的保護傘——臭氧層。臭氧層會吸收99%以上人類有害的太陽紫外線。一旦臭氧層因過度消耗而變得稀薄或是出現漏洞時,就會導致皮膚癌、白內障等疾病患者的增加,並造成一些海洋浮遊生物的滅絕,甚至會威脅到植物、農作物乃至整個生態系統。保護臭氧層,就是在保護地球上的生命。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撐起地球生物保護傘
    中國氣象網訊 今天(9月16日)是國際臭氧層保護日。臭氧層是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相對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線。隨著人類活動加劇,地球表面的臭氧層出現嚴重的空洞,紫外線輻射增強,對人類及其生存的環境會造成極為不利影響。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沒有臭氧層,我們會變成什麼樣?
    今天是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陽光使生命成為可能,臭氧層讓地球上的生命有可能存在。35年前,世界各國通過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25年前,聯合國將每年的9月16日規定為國際臭氧層保護日。臭氧層是地球的「保護傘」沒有臭氧層,地球上的生命將無法生長臭氧層為何能保護地球?修復臭氧層空洞,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今天起,一起保衛地球!
    是國際臭氧層保護日什麼是臭氧層?>它能吸收99%以上對人類有害的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線的傷害臭氧層導致地球表面的臭氧層出現了嚴重的空洞如何才能保護臭氧層呢?今天,與南京生態環境一起從點滴生活起改變,保護臭氧層!
  • 臭氧空洞的形成和臭氧層保護
    儘管臭氧層在地球表面並不太厚,若在氣溫0℃時,將地表大氣中的臭氧全部壓縮到一個標準大氣壓時,臭氧層的總厚度才不過3毫米左右,但它卻能吸收太陽輻射出的99%的紫外線。就像地球的一道天然保護屏障,使地球上的萬物免遭紫外線的傷害。因此,臭氧層也被譽為是地球的"保護傘"。
  • 守護生命的臭氧:臭氧層保護35周年 | 2020年世界臭氧日
    臭氧層是一個脆弱的氣體保護層,防止地球受太陽光線有害部分的損害,有助於保護地球上的生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受控使用以及減少有關物質,不僅有助於為今世後代保護臭氧層,而且可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作出重大貢獻。此外,這一舉措還通過限制有害的紫外線輻射到達地表,保護人類健康和地球生態系統。
  • 臭氧層保護35周年|為何南極臭氧空洞在修復,北極卻變差了
    保護臭氧層,就是在保護地球上的生命。我們開展臭氧層保護工作已經有35年了其實,早在1970年代後期,科學家就已經發現了大氣臭氧層遭到了嚴重破壞,並向大家發出了警報。為此,全球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985年3月22日,28個國家通過並籤署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正式開始了關於臭氧層的保護。在此基礎上,為了儘可能消減消耗臭氧物質,1987年9月16日,《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以下簡稱《蒙特婁議定書》)通過。
  • 國際保護臭氧層日,2800份話費等你領,快來參加有獎問答
    ,保護臭氧層就是保護藍天,保護地球生命。每年的9月16日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今年「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的主題是:呵護陽光下的生命。關於國際保護臭氧層日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地球表面的臭氧層出現了嚴重的空洞,1974年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教授羅蘭(F.Sherwood Rowland)和穆連(Mario Molina)發現。
  • 如何保護臭氧層?專家建議: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 研發綠色替代技術
    臭氧層能吸收陽光中波長306.3nm以下的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過量紫外線的傷害,被稱為地球的「保護傘」。自20世紀80年代南極上空臭氧空洞出現後,國際社會高度重視臭氧層破壞問題,中國也不例外,一直採取行動修復和保護臭氧層,打贏藍天保衛戰。
  • 我們為何要保護臭氧?臭氧層是如何保護地球生命的?
    1989年3月5日,在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的倡儀下,拯救臭氧層世界大會在英國倫敦召開。那麼,你可知道為什麼臭氧層能保護地球的生命?臭氧在大氣中含量很少,是一種「痕量氣體」,主要分布在離地面20~30千米的臭氧層裡。在1個標準大氣壓和0℃的情況下,如果把大氣中的臭氧全部收集起來,全球的平均累積厚度僅3毫米左右,只相當於兩個5分硬幣的厚度。   可別小看這區區的3毫米,就是它吸收了來自太陽的大部分紫外輻射,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陽紫外線的致命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