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百萬存款只剩幾元

2020-12-03 王石穩之人生歷練

深圳本地居民都在拆遷中冒出無數的億萬富翁

於是讓全國人民都豔羨不已,崗廈村的一位老人在房子拆遷後家人分了幾百萬給他。由於子女都在國外,老人便一個人租個房子並談了一個年輕女朋友。

可是一年後,老人過時了。子女回來辦理老人後事時發現老人的存摺上只剩幾塊錢了。於是質問老人的小女友,小女友堅稱她除了平時找老人要一些正常的生活費和交房租水電之外沒有花過老人一分錢。

於是老人的子女把小女友教訓了一頓,因為老人臨終前說過他的錢從沒花過。小女友在多日的私下恐嚇限制出行後偷偷報警了,經過多方調查才發現。

原來老人把錢存在銀行後學會了上網,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迷上了賭博。從轉帳記錄上看老人每次都投個幾百元,有的時候幾千元。

不到一年,幾百萬就被老人輸光了。而老人自己還不知道,隔天會贏回一點。每次輸幾百上千,贏回來的只有幾十塊。

在此,小編奉勸大家一定不要沉迷賭博。和賭沾邊的事情都不要去碰。

(本文的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立即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老人突然去世,銀行的存款該怎麼查呢?不知道的趕緊看看
    對於家中有老人的人,可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老人意外亡故,如何取出老人在銀行的遺產?當然我們都希望老人能夠健健康康的,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早了解,也有一定的好處。有人曾想取出老人在銀行的存款,卻費盡周折,最終無果,如此一來,也是一大損失了。
  • 老人去世前,最好先做好「這件事」,不然銀行存款會拿不到
    但老年人存錢也有一定的問題存在,那就是如果老人不幸去世,而他們存在銀行的錢還沒有取出,該怎麼辦?我想大家應該都會說,銀行卡裡的錢自然是由子女繼承,這一點確實沒有什麼錯。但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子女在家中老人死後無法從銀行取出他們的錢。
  • 老人意外去世,「這兩點」千萬別忘,否則知道密碼都拿不走存款!
    然而老人們的身體狀況都不太好,行動也不太方便。如果出現意外去世的情況,那麼名下的存款始終都是要有人繼承的,兒女傷心是一方面,但是錢也要拿回來,畢竟這是老人留下的東西。然而,想要拿到老人留下的存款,可不是去銀行取錢這麼簡單,還需要做到以下這兩點!  生前做過公證
  • 不管你收入多少,存款達到這個數,就已經超越中國98%的家庭
    不管你在國內的收入如何,只要存款能夠達到這個數字,就足以超過98%的家庭了。城鎮居民資產超百萬中國人到底有多富,從一組數據或許可以一探究竟。根據最近的統計報告顯示,國內城鎮居民的資產超過300萬元。當然了,這些錢並不是淨資產,畢竟很多人還背負著高額的房貸。其實,根據央行的數據,國內有一半的家庭是沒有存款的,而且八成的家庭每個月都需要償還房貸。
  • 如果人去世之後,家人不知其在銀行有存款,銀行會通知嗎?
    那麼假如某天,人突然離開了,家人不清楚離世人在銀行有沒有存款,這該怎麼辦?銀行又是否會主動聯繫家屬?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是不會主動聯繫家屬的。因為銀行並沒有和公安部門的人口登記系統對接,並且,在正常情況下,在人去世後,如果家屬不去註銷去世人的戶口信息,那麼,就連公安局的登記系統都無法知道。
  • 銀行存款存的死期,存款人突然去世了,家屬該怎麼取出來?
    無論是活期存款還是定期存款,存款人去世後,其存款在法律上都是屬於遺產,繼承人按照<繼承法>依法繼承。但是,存款作為遺產辦理過戶或支取時,商業銀行又會按照<儲蓄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關規定辦理,這就會涉及兩部法律的規定。家屬或有權繼承人如何支取死者存款?
  • 60歲以後,要有多少存款才夠養老?
    在60歲後,需要多少存款才能解決養老問題呢?有些人認為千萬,有些人認為百萬以上,但從現實收入而言,絕大多數人在有收入的前提下,在銀行中基本沒存過這麼大數額的存款。而在我看來,多少存款能夠養老,實況因人而異,同時取決於生活所在地的消費水平。如果是在農村,在多個生活實況下,基本不適合用養老一詞橫掛在他們頭上。
  • 臺東版老人與海?市價15萬的黑鮪魚拉上船隻剩魚頭,漁民下場慘
    臺東縣成功鎮鄭姓漁民在外海捕獲一條大黑鮪,開心拉上船後,卻只剩魚頭,魚身全遭海豚吃光,原可賣15萬元最後僅2200元標出,到漁市看熱鬧的遊客說這是臺東版「老人與海」。鄭姓漁民昨天出海捕魚,捉到一尾黑鮪魚,剛開始感覺拉力很強、很開心,後來越拉越不對勁,原來後面跟著一群海豚,等到拉上船時只剩一個大頭,但他還是一樣拿到市場拍賣,由一家海鮮店出手買下這個魚頭。買下魚頭的海鮮店老闆說,日前臺東第1尾黑鮪魚重達200公斤,最後以新臺幣25萬2000元高價賣出,但這條只剩魚頭的黑鮪只價值2200元。
  • 存款達到100萬,全國一共有多少人?銀行員工:還不到「這個數」
    如果僅從存款的角度來看,截止到2018年,國內居民存款總額為72.44萬億元,到了2019年,全國居民存款增長了9.7萬億元,在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存款總額再次增長了8.33萬億元
  • 人去世了,留下的存款是不是就「便宜」銀行了?看看律師怎麼說
    人去世了,留下的存款是不是就「便宜」銀行了?看看律師怎麼說 人們常說,明天和意外不知哪個會先來,有些人今天還好好的,第二天突然就沒了。不傷感了,先來個自我介紹,我是與律說的王律師,很高興跟大家一起探討法律問題。
  • 老人去世以後,如何處理老人的遺像?懸掛起來,還是收藏起來?
    老人去世以後,如何處理老人的遺像?懸掛起來,還是收藏起來?文/農夫也瘋狂這裡要說明一下,老人的遺像和老人平時所照的相片是有所區別的,其特指的是老人去世了之後,為了緬懷老人而專門衝洗出來的照片。在過去普遍都是以黑白色為主,當老人去世了以後會擺放在靈堂中。當喪事辦完之後,老人的遺照應該如何處理呢?是懸掛起來,還是收藏起來?
  • 老人去世後,在火葬場兩個兒子竟然起了爭執!誰對誰錯呢?
    前些天一親戚的老母去世了,幫忙去火化時,看到了這奇特一幕,在火葬場,哪知兩兒子起了爭執。辦理火化手續時,工作人員問: "是常規火化還是高級火化?"兩兒子搞不清楚麼回事,工作人員說: "常規火化450元,高級火化1500元。"大兒子決定常規火化,而小兒子卻要高級火化。大兒子發火了: "都是燒成了灰,幹嘛多出一千多元呢?"小兒子說: "老人為我們辛苦勞累了一生,難道多出一千元我們都捨不得?"
  • 在中國,有100萬存款的人有多少?銀行經理「直言不諱」!
    在深圳等一線城市,買一套房的首付款就超過了百萬,這可都是真金白銀。在農村,很多人將房子修建成小別墅,花個幾十萬很正常,再配輛小車,離百萬似乎也不遠了。因此,在這個年代,你說你賺了百萬,很多人也不驚奇,因為有錢人太多了。
  • 親戚老人去世送多少禮金合適親人去世後有什麼禁忌
    600——2000元。生老病死是誰也不可避免的。但因為死亡的種種不可知,人們總是迴避,對死亡的說法也儘量避開「死「字。雖然古籍中用不同說法將人的死亡分了等級:「天子死曰崩,諸侯曰甍,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但庶民百姓也諱言死,所以又把「死」說成卒、沒、下世、謝世、逝世、老了、走了等。孔子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 農村老人去世之後,火葬有這麼多喪葬補貼,你知道嗎?
    農村老人去世後,國家喪葬補貼是多少? 近年來隨著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保障能力的不斷提升,國家每年都會在農村老人去世後的第一時間通知該戶按時辦理相關手續,為該戶發放喪葬補貼,那麼農村老人去世後國家能為該戶發放多少喪葬補貼呢?
  • 七旬老人趁天黑抱充氣娃娃回家 妻子去世兒女在外
    喪偶多年終日孤獨趁著天黑將「嬌娃」抱回家  饒先生是廈門一家成人用品店的老闆,曾經有一位老人給了他很深的印象。「一直都是獨來獨往的,悶悶的,聽別人說他老伴去世多年了。」一年多前的一個夜晚,饒先生開始收拾東西準備關店的時候,那位老人突然悄悄地上門了,「當時我吃了一驚,還以為老人家需要什麼幫助」。  沒想到老人毫不猶豫,似乎已經研究準備了許久似的,掏錢直接購買了一款2800元的矽膠充氣嬌娃,交錢裝好後就轉身出門了,前後花了不到十分鐘。「後來因為一些『使用』上的問題,老人還來我店裡諮詢過幾次,每次都是在大晚上的,可能是怕遇到人。」
  • 2020年三萬元三年存款利率是多少 來看計算方式
    最好的存錢方式就是把錢存銀行定期,那2020年三萬元三年存款利率是多少?來看計算方式吧,換算成每天利息是多少?和餘額寶比較誰划算?來看看詳細內容吧。3萬元存3年,按照三年定期存款的基準利率2.75%計算,計算公式為: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期。三年定期存款三萬的利息就是:30000*2.75%*3=2475元。
  • 如果人死了,銀行存款親人不知道,銀行會不會獨吞?答案讓你意外
    雖然這樣的方式能夠方便支付,並且利息還比較高,但是對於那些並不熟悉智慧型手機的老人來說,還是會選擇將錢存放在銀行裡面。雖然人人都不想面對死亡,但是「天有不測風雲」,說不定哪一天人就突然死了呢。如果人突然去世了,但是親人並不知道他在銀行存了一筆錢,那麼這個時候銀行會怎麼辦呢?是會通知家屬,還是會將錢獨吞呢?今天長見識了!
  • 老人去世22個月,信息為何又被錄入養老服務系統?
    「這位老人都去世了一年多了,為何又重新發放高齡津貼?」拿到大數據平臺的比對結果,武漢市礄口區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程煜眉頭緊鎖。今年上半年,礄口區紀委監委運用「武漢市惠民政策大數據應用平臺」開展監督檢查時,一條反映該區寶豐街某社區專幹付某違規發放高齡津貼2700元的問題線索被揪了出來。
  • 老人去世22個月 信息為何又被錄入養老服務系統?
    「這位老人都去世了一年多了,為何又重新發放高齡津貼?」拿到大數據平臺的比對結果,武漢市礄口區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程煜眉頭緊鎖。 今年上半年,礄口區紀委監委運用「武漢市惠民政策大數據應用平臺」開展監督檢查時,一條反映該區寶豐街某社區專幹付某違規發放高齡津貼2700元的問題線索被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