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以後,如何處理老人的遺像?懸掛起來,還是收藏起來?
文/農夫也瘋狂
這裡要說明一下,老人的遺像和老人平時所照的相片是有所區別的,其特指的是老人去世了之後,為了緬懷老人而專門衝洗出來的照片。在過去普遍都是以黑白色為主,當老人去世了以後會擺放在靈堂中。當喪事辦完之後,老人的遺照應該如何處理呢?是懸掛起來,還是收藏起來?
關於老人遺像的處理方法,在各地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不同的人處理方法有點不同,有的是把它懸掛起來的,有的則是收藏起來的。其中有不少人就比較困惑,到底老人的遺像應該如何處理呢?這裡農夫說一說自家處理老人遺像的方法。
農夫的爺爺是在2003年的時候去世的,當時也沒有照片,是後來翻看照片的時候才無意中找到了一張平時所照的照片。然後就去鎮上的照相館讓照相師傅從中摳了一張單人的照片並且衝洗出來了。因為父親有幾兄弟,所以就每家衝洗了一張。
衝洗回來以後,當時也並沒有像其他的全家福一樣懸掛起來,其中奶奶則是把它放在臥室的書桌上,而幾個叔叔家都是收起來的。只有在春節,爺爺生日及祭日的時候才會拿出來,擺放在桌子上祭奠一下,之後又會好好收起來。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農村裡不少人也會為了幾年老人,或給他們在生前拍幾張照片留念。有些商販還會特意去農村裡,給老人免費照相,不過衝洗照片和買相框的價格不便宜,可以說是滿滿的套路,可即便是如此,很多的老人們也是樂意去給自己照幾張相片。
聽村裡老人們說起過,老人去世以後的遺像處理是很有講究的,是不能亂擺亂放的,這不但是對老人的一種尊重,同時也是一種孝道的體現。我們都知道之所以要給去世的老人留一張遺像,其實表達的是一種懷念。但是老人去世後的遺像是最好不要懸掛在客廳的,但是可以放在臥室,或者是專門在一個房間設個位置祭祀,擺放一年或三年就可以了。然後就要把遺像收起來了。而不宜把遺像擺放,懸掛在客廳中,那是因為老人已經走了,就算是最親的人,但是我們活著的人生活還是要繼續。而把老人的遺像擺放或者懸掛在客廳裡,對家人心理都會產生陰暗的情緒,如果有朋友客人來訪,對別人的心理也會產生影響。因為活著的人經常會看到,而這樣難免就會睹物思人,從而聯想到過去的一些事情,這樣就會心情受到影響。
所以,農夫認為老人的遺照還是收起來比較好,等到有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緬懷一下就可以了。當然了以上是農夫家鄉這邊的習俗,可能有些地方的習俗不一樣。喜歡文章的朋友們,別忘了點讚、收藏和轉發哦,記得還有關注哦!(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