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看完電影或電視劇後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寫成的一篇文章。觀後感需要有兩個部分,一是「觀」的部分,敘述電影內容,一是「感」的部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兩個不是截然分開的,更多的時候是夾敘夾議。
1.重心在「感」。
寫作的重點在寫對電影和電視的看法,不能寫成對影視的複述。
2.有機統一。
寫影視內容是為「感」服務,不能是內容和感想兩張皮。
3.聯繫實際。
觀後感不應無病呻吟,要聯繫當前實際,個人、社會,做到有感而發,有的放矢。
題目呈現
電影《金剛川》講述的是該片講述了1953年,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金城戰役中,為了保障向金城前線輸送戰力,誓死捍衛交通要塞——金剛川上的金剛橋的真實故事。影片中志願軍艱難架起一座橋,又不斷被敵人炸毀,又重新建橋,最後,通過人橋讓主力部隊順利渡過金剛川的感人故事。
看完電影你一定為志願軍戰士為國犧牲的奉獻精神所感動,請寫一篇觀後感,談談你對志願軍取得勝利的感想與思考,並在班級討論會上發言。
要求:自擬題目,自定立意,不少於800字,不得寫成詩歌。
文題分析:
這是一篇典型的任務驅動型作文,任務有:
(1)觀後感。要有對影片內容的適當敘述。
(2)發言稿。2020年全國1卷的作文就是發言稿。發言稿要求語言上注意用口語,行文中注意對象,還要注意發言的場合,要聯繫現實。
(3)「志願軍取得勝利」是一個內容任務,對電影評論的角度進行限定,不讓學生去評論電影的藝術效果,電歡迎與否,只談論取得勝利的原因,目的是力避抄襲與套作。
觀後感範文
山河猶記英雄骨
———觀電影《金剛川》有感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站在回望抗美援朝的歷史節點上,我很榮幸今天在此就這部電影向大家展露我的一孔之見。我從《金剛川》中看到一滴水所折射的廣袤深沉的大海。我看到了中國人民不可戰勝的戰鬥意志。
影片一開始將就我們帶入朝鮮的壯麗山河中。抗美援朝的畫卷展開,我看到戰爭中的人們相互依偎,看到炮兵們激昂地奏響生命的壯歌,看到血肉之軀託起金剛川的生命之橋。悽美而又悲壯,所有的靈魂都奔向那個修橋、護橋的目標。
越是身處絕境,越是樂觀堅韌。
影片中奉獻犧牲的精神自不必多讚揚,僅是一些細微之處,便溫暖了你我。張飛勻給關班長的10發炮彈,士兵與通訊員未來得及想見就陰陽相隔的遺恨,夜色中張飛在老關墳前插上的一支香菸。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殘酷戰爭中的革命友誼,每一處描摹都帶給我們同志相擁的溫暖。再觀我們的當下,我們時時處在一個班級中,群體中,團隊中,我們的一點鼓勵,一點支持,一份關懷,一份分擔,都會給身邊的人以希望,以關愛,以溫暖。這份溫暖,匯聚起來就是中國力量,就是民族精神。
轟炸越是頻繁,信念越是堅定。
我看到晴空中關班長擊落敵機的快意,也看到黑暗中沖天火光燃盡了英雄的生命。炮兵連是這場戰鬥中的對敵主力,在那火光映天的夜晚,他們一個個決絕的走向死亡,毫無畏懼。正如尼採所言,「誰將聲震人間,必將長久的緘默,誰將點燃閃電,必將長久的如雲漂泊。」英雄逝去,浩氣長存。再觀少年事,我們剛剛經歷了月考,班裡不少同學沉浸在成績下滑的陰雲中。我想對你們說,「莫為霜臺愁歲暮」。這一年本就是一個劈波斬浪的過程,只要你拿出電影中炮兵連勇跨絕境的韌勁就能渡過滄海!
英雄雖逝,山河無恙,忠魂不散。
影片結尾,潔白的石雕,戰士們奮力託舉起的橋板,那座幫他們越過峻岭險灘的橋,好似中流中屹立的砥柱。滔死不顧的氣概熔化成熾熱的信念。回顧我們經歷的疫情,無數平凡的英雄,換來今天的歲月靜好。而未來,我也期許我們這一代人能以微末之身補畫壯麗之山河。
同學們,烽火已離我們遠去,只留萬古長青的壯美河山,然而抗美援朝的記憶已被永遠刻印在民族的記憶之中,不屈的民族精神也將永遠融匯在民族的血液之中。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點評:
文章從樂觀、信仰、忠貞三個角度闡釋志願軍能夠取得勝利的原因,很好的完成了驅動任務;並且將分論點單獨成行,使文章脈絡分明、層次清晰。文章的每一個層次都採用夾敘夾議的方式,很好地體現了觀後感的文體特徵。
值得注意的是在寫觀後感或讀後感這種文體時,要避免將文章寫成影評和書評。影評、書評多是從專業的角度去分析電影或書籍的藝術成就,而不是從高考立德樹人的角度去談觀後(讀後)感受。這樣的文章往往會脫離材料的要求,偏離中心立意。
我是@橙哥伴你贏高考,歡迎關注我,為您提供更多優秀範文、精彩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