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量子?這可能是每個人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我們知道物質的最小單位是基本粒子。量子呢?它是質量、能量和其他物理量的最小單位。它將處於某種粒子狀態。我們看到的光實際上是以光子的形式變化的。想像一下,在每一個動作之中,哪怕是一口氣,都有數萬億個量子在移動。
什麼是量子計算?它是從哪裡來的?它帶來了什麼?未來將何去何從?所有這些問題可能都是百度帶來的本次直播課程能否給出答案。9月26日,百度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段潤堯教授、中科院計算研究所研究生和B站知名科普主題汪振興在百度app之上進行了三方互動直播。「百度量子計算科普課」精彩內容讓15.3萬餘人收看了直播,同時在普及量子計算領域也有豐富的彈幕互動,全面展現了百度在量子研究領域不斷探索的堅定決心,同時也希望能給更多的年輕科技愛好者帶來啟發。
第一個量子是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的。後來,經過許多科學家的努力,包括著名的愛因斯坦,量子科學的體系不斷完善。說到量子,它有兩個魔術。是分身術和心靈感應。不要低估這兩種技能。最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和最安全的量子通信都依賴於它們。
經過漫長曲折的發展歷程,量子計算的應用發展越來越快,量子計算不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現在,它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通過三個人在直播之中的對話,我們可以看到量子計算給各個學科甚至不同行業帶來了變化。量子計算機一方面可以進行快速有效的模擬,可以滿足人類在化學反應、藥物和醫療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量子計算機往往擅長做矩陣運算,並能處理一些機器的學習和更廣泛的智能應用。
量子的另一個獨特技能是心靈感應,這就是量子糾纏。如果兩個相似的量子足夠接近,就會發生糾纏。然後你把它們分開,不管有多遠,兩個量子間都有聯繫。當一個改變時,另一個也相應地改變。這可能是科學之中最奇怪的現象之一。
可見,基於量子計算的高效計算能力,它不僅推動了人工智慧的發展,而且涉及金融、醫學、材料、生物技術、網絡安全等諸多領域。因此,國內外科技巨頭紛紛成立量子計算研究機構,發展量子計算技術。毫無疑問,百度作為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領軍者,已經在量子計算領域進行了長期的布局和研究,並取得了多項領先突破。
量子的魔力還有另外兩個怪癖。它是不可分割的,不能被克隆。雖然這兩個特性很奇怪,但是如果你想做量子安全通信,你真的必須依賴它們。利用量子的不可分割性和克隆性,我們可以得到最安全的密鑰,使我們的信息傳輸更加安全。
在剛剛過去的百度世界2020大會之上,百度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院還帶來了國內首個雲計算原生量子計算平臺,量子葉、量子脈衝、量子機器學習工具集槳量子也進行了全面升級,百度量子平臺得到進一步完善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