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最為宇宙中的「大流氓」,不管看見啥都要吃,就像是傳說中的饕餮一樣,總是吃不飽。目前關於黑洞的形成,最廣為認同的觀點是來自於超大質量的恆星,在發生超新星爆發時,發生塌縮,達到了史瓦西半徑,並發生不可逆的進一步塌縮時形成。其實關於黑洞,在天文學中,還有一種非常比較特殊的黑洞,名叫原生黑洞,它們和普通黑洞有什麼不同呢?
原生黑洞其實就是最早的一批黑洞,它們不是來自於超大質量的恆星塌縮形成,而是因為宇宙大爆炸的能量將一些物質強行擠壓的一起,最後達到形成黑洞的條件時生成的原始黑洞。也就是是說,它們的來源其實是外部壓力,而不是本身的引力塌縮所致。另外,原生黑洞其實並不是一種確定存在的天體,因為到現在還沒有真正被發現,或者無法證實那是否是原生黑洞。
原生黑洞質量甚至可能會比我們所知的普通黑洞的質量最低界限還要小,因為普通黑洞要達到一定質量,才會自身發生塌縮,而原生黑洞則是只要有足夠壓力,就算是地球這樣的小星球,也能被壓縮成一個黑洞。原生黑洞的質量可能非常大,也可能很小,不過這種超小黑洞的壽命就不好說了,因為質量不足的話,根據霍金輻射來說,根本無法存在太長時間,不過也有另一種情況。
在太初宇宙中,物質沒有很分散,所以黑洞的成長環境非常好,簡直就像是在營養堆裡打滾一樣,這些小黑洞或許能夠慢慢壯大成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然後再帶著一堆物質飄然遠去,成為一個星系,慢慢發展。科學家們想要用霍金輻射來檢測這種原生黑洞的存在,因為就算是質量只有三倍太陽的最小普通黑洞,從宇宙誕生到現在也不會在「絕食」的情況下消散。
其實,如果在早期形成了很多的超小型黑洞,可能沒多久就消失了,那些運氣的好的黑洞,又養得白白胖胖,想要找的這樣能證明原生黑洞存在的小黑洞,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但是,一旦發現的話,很多問題都能被解決,所以科學家們不會放棄尋找。大家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你們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們的觀點和小編一起參與討論吧!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