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黑洞是什麼?與普通黑洞有什麼差別?它們不是引力塌縮形成

2020-12-05 檸檬酸姑娘

黑洞最為宇宙中的「大流氓」,不管看見啥都要吃,就像是傳說中的饕餮一樣,總是吃不飽。目前關於黑洞的形成,最廣為認同的觀點是來自於超大質量的恆星,在發生超新星爆發時,發生塌縮,達到了史瓦西半徑,並發生不可逆的進一步塌縮時形成。其實關於黑洞,在天文學中,還有一種非常比較特殊的黑洞,名叫原生黑洞,它們和普通黑洞有什麼不同呢?

原生黑洞其實就是最早的一批黑洞,它們不是來自於超大質量的恆星塌縮形成,而是因為宇宙大爆炸的能量將一些物質強行擠壓的一起,最後達到形成黑洞的條件時生成的原始黑洞。也就是是說,它們的來源其實是外部壓力,而不是本身的引力塌縮所致。另外,原生黑洞其實並不是一種確定存在的天體,因為到現在還沒有真正被發現,或者無法證實那是否是原生黑洞。

原生黑洞質量甚至可能會比我們所知的普通黑洞的質量最低界限還要小,因為普通黑洞要達到一定質量,才會自身發生塌縮,而原生黑洞則是只要有足夠壓力,就算是地球這樣的小星球,也能被壓縮成一個黑洞。原生黑洞的質量可能非常大,也可能很小,不過這種超小黑洞的壽命就不好說了,因為質量不足的話,根據霍金輻射來說,根本無法存在太長時間,不過也有另一種情況。

在太初宇宙中,物質沒有很分散,所以黑洞的成長環境非常好,簡直就像是在營養堆裡打滾一樣,這些小黑洞或許能夠慢慢壯大成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然後再帶著一堆物質飄然遠去,成為一個星系,慢慢發展。科學家們想要用霍金輻射來檢測這種原生黑洞的存在,因為就算是質量只有三倍太陽的最小普通黑洞,從宇宙誕生到現在也不會在「絕食」的情況下消散。

其實,如果在早期形成了很多的超小型黑洞,可能沒多久就消失了,那些運氣的好的黑洞,又養得白白胖胖,想要找的這樣能證明原生黑洞存在的小黑洞,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但是,一旦發現的話,很多問題都能被解決,所以科學家們不會放棄尋找。大家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你們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們的觀點和小編一起參與討論吧!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黑洞究竟是什麼?裡面有什麼秘密?
    黑洞宇宙誕生之後不久,由於當時宇宙空間還很小。其中的物質和能量分布還不是很均勻,所以在物質能量分布密度很高的地方,就直接形成了一些黑洞。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原生黑洞就出現了。不過有的黑洞甚至可以說是與宇宙同齡的,這些黑洞的質量有大有小,小的就像一粒塵埃,大的卻可達太陽質量的上萬倍黑洞形成原因和通常所想像的不同,黑洞擁有如此怪異特性的原因。並不在於它的質量有多大,畢竟比黑洞質量大的天體有的是,而在於它的體積有多小。
  • 什麼是「原生黑洞」?「原生黑洞」裡是否真的存在外星生物嗎?
    什麼是「原生黑洞」?「原生黑洞」裡是否真的存在外星生物嗎?其實關於「原生黑洞」的想法是在早期的時候有一些科學家提出的一種黑洞假說。在以前科學家們發現「原生黑洞」是在大爆炸期間誕生形成的。而且「原生黑洞」比一般的普通黑洞要小很多。
  • 無限塌縮,欲望的黑洞 | 漫漫看
    懷著忐忑不安好奇興奮,男豬腳把手伸進了紙上的黑洞也就是水杯消失的位置!奇蹟出現了!手居然陷入了黑洞,而且還把水杯從裡面撈了出來!馬丹,這什麼鬼?!這破紙居然有這樣的玄機??好吧,那就做個試驗看看,抱著僥倖心理,男豬腳把紙貼在自動售貨機的玻璃上,將手伸進黑洞,絕了!
  • 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所以在外殼的重壓之下,核心開始坍縮,直到最後形成體積小、密度大的星體,重新有能力與壓力平衡。    質量小一些的恆星主要演化成白矮星,質量比較大的恆星則有可能形成中子星。而根據科學家的計算,中子星的總質量不能大於三倍太陽的質量。如果超過了這個值,那麼將再沒有什麼力能與自身重力相抗衡了,從而引發另一次大坍縮。
  • 黑洞體積不是無限小嗎?黑洞質量與黑洞大小有什麼關係?
    其實體積無限小的是奇點,黑洞並不是奇點,只是黑洞包含了奇點。也就是說奇點是黑洞的一部分。而無論是黑洞還是奇點的質量都不是無限大的。黑洞的質量由形成它的塌縮恆星的剩餘質量決定。而黑洞的質量幾乎全部都集中在奇點上,那是一個無限塌縮的時空點。
  • 恆星形成的黑洞質量更小,那為啥引力會更強呢?
    如果一個黑洞是一顆非常大的恆星核心坍縮後的殘餘,那麼死亡恆星的引力是如何增加而產生黑洞的呢?也就是說恆星生前的質量肯定大於黑洞,因為黑洞是由恆星形成的,但光可以逃離恆星的引力,但黑洞形成以後,光就無法逃脫黑洞。這聽起來確實像一個悖論,那麼是恆星死亡時,質量以某種方式增加了嗎?
  • 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原生黑洞和人造量子黑洞又是怎麼回事?
    通常認為,黑洞能夠吞噬一切事物,甚至包括速度每秒約30萬公裡的光。而正是由於黑洞這強大的引力,所以它才能夠在一個星系的中心去主導整個星系的運行。雖然迄今為止,我們只有一張黑洞的照片,但是我們知道在宇宙中,黑洞的數量何止千萬。它們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而目前已知的最大黑洞,據說質量可以達到太陽的600多億倍以上,這個黑洞就是Ton618。
  • 黑洞的形成與吸引力波的作用效應
    史蒂芬*霍金教授的科學專著那麼,黑洞究競是怎樣形成、作用和變化的呢,真象如霍金教授所說的那樣嗎?至今還沒有一個真正的定認。在物理學中「能量守恆"和「萬有引力″限制了人類科學思維的拓展,「能量"即然是「守恆"的,宇宙中就根本不會有這些萬象的變化,地球上也不會是現在的這種狀態。譬如:黑洞是由恆星塌縮而成的,既然守恆就不會有塌縮,太陽的燃燒(核聚變)物質就永遠不會燃燒殞盡而成為黑洞。
  • 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銀河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這個問題可以擴展為"包括銀河系在內的星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 黑洞引力雖大,有什麼斥力能與之平衡?斥力與基本粒子有關係嗎?
    當引力大於物體的動能時,各種物體就會凝聚成團,形成各種天體。隨著天體的收縮,其內部溫度會逐漸升高。當達到數千萬度時,就會產生核聚變,對外輻射能量,成為普通的恆星。此時,支撐恆星避免進一步塌縮的,是各種輕原子的熱運動。隨著核聚變的進行,當輕原子越來越少時,恆星的內部再也無法由核聚變提供能量以維持其體積。
  • 黑洞與蟲洞性質與形成原理的簡單解釋,帶你初步了解黑洞與蟲洞
    黑洞通向哪裡?首先,讓我們從認識黑洞開始。黑洞形成於質量很大的恆星衰亡時。一個恆星有很大的質量,意味著它的內部受到了很大的引力作用。你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與這種引力作用相同,它使你不會漂浮在空氣中!在只有萬有引力作用的情況下,恆星的所有質量將塌縮到一個點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黑洞。圖解:模擬大麥哲倫雲前方有黑洞的影像圖。請注意重力透鏡效應產生兩個高度扭曲的星雲圖像。
  • 黑洞壽命有多長?它們有天敵嗎?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黑洞壽命有多長?它們有天敵嗎?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在宇宙當中,黑洞的形成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恆星終結論,就是說一顆質量足夠大的恆星,在壽命終結之後,就成為一個黑洞,這種黑洞在宇宙當中是非常常見的,所以對於原本恆星的質量有著比較高的要求,但是宇宙本身就及其浩瀚,恆星更是多不勝數,僅僅在銀河系當中,就有超過了2000億顆的恆星,而目前我們銀河系當中,因為恆星壽命終結而形成的黑洞,也超過了上百萬個。
  • 當中子星與黑洞相撞,誰才是活到最後的勝利者?
    當一顆恆星的質量達到了太陽的8倍以上,並且其主序星階段已經結束,那麼它在燃料耗盡之後,其核聚變產生的輻射壓就不足以與自身引力抗衡,因此恆星就會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向內塌縮。由於質量越大,引力就越大,8倍於太陽質量的恆星,其引力之大可想而知。
  • 引力會引起恆星坍塌成黑洞,為何引力那麼強?
    四種基本力當中,引力是最弱的,但是引力有兩個非常大的特點,一是只有吸引作用,沒有排斥作用,二是作用距離無限遠;於是重力就可以無限疊加,從而超過其他三種作用力的整體效果。我們知道,一個天體的引力強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塌縮成一顆黑洞,連光也無法逃離黑洞的引力;大質量恆星在演化末期,由於核聚變反應的減弱,引力會佔據主導作用,然後使恆星塌縮,就有可能在內部形成一顆黑洞。
  • 科學家有了新發現:它可能是一個原生黑洞
    因此提出「第九大行星」可能不是行星,而是一個原生黑洞。在了解原生黑洞是什麼之前,我們要先認識下黑洞。包含光線在內的各種物質,都無法逃脫被黑洞的吞噬。也因為黑洞的巨大引力,不能發出和反射光線,所以在外面是無法直接觀測到,只能通過周圍物體的相對運動,來進行間接觀測。
  • 量子理論黑洞的內部永遠都在增長而外表卻體積不變
    對於黑洞這種神秘的天體,最早是產生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的預言。之後的事件可以女人緣才在宇宙張真正的觀察與探測到了黑洞這個天體的真實存在。通常的理論認為黑洞的產生是由於恆星的自身引力向內塌縮造成的。而愛因斯坦的理論中則認為引力的作用來源於時空的彎曲,但由於黑洞這種天體的引力實在太過於強大所以導致了是空的極度彎曲,也就是形成了人們所了解到的黑洞的樣子。
  • 冷知識:黑洞就是一個黑色的洞嗎?鑽到黑洞中會產生什麼後果?
    冷知識:黑洞就是一個黑色的洞嗎?鑽到黑洞中會產生什麼後果? 我們經常能在各種科幻影視資料中聽到黑洞這個詞語,很多人對於黑洞並不是很了解。聽到黑洞這個詞,可能有很多人都會認為,黑洞是一個顏色為黑色的洞。所以,黑洞就是一個黑色的洞嗎?如果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高科技手段鑽到黑洞中,會有怎樣的後果呢?在宇宙中有非常多的星球,假如其中一個質量非常大的星球在宇宙空間中發生了爆炸,那麼這個星球會以非常快的速度塌縮。星球的質量較大,它的重力就會很大,下榻的速度就會非常快。
  • 恆星肚子裡生成黑洞 黑洞從內部吃掉恆星
  • 黑洞在吞噬物體時, 要怎樣理解因為引力越大, 時間流逝越慢?
    話說黑洞引力極大,能吞噬任何物體。又因為引力越大,時間就流逝的越慢。那是不是"吞噬"只是表象,而真正的原因卻是因為進入黑洞的物體時間過得太慢(幾乎是停止),而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等待物體離開黑洞呢?在施瓦西解下,當物質的密度足夠大,那麼任何作用力都無法阻止引力塌縮,於是物質塌縮為一個奇點,形成黑洞(施瓦西解的奇點是一個點,對於Kerr黑洞,即有角動量的黑洞,奇點是一個環)。
  • 黑洞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要研究黑洞?
    在宇宙中有很多神秘的現象,科學家們也一直想要去找到答案,雖然人類現在看似科學技術非常發達,但其實對宇宙來說還是不值一提的。說到宇宙中最神秘的,很多人腦子裡應該都是黑洞的景象。之前,人類只知道宇宙中存在著行星、恆星、星系,而關於黑洞是什麼,人類是不知道的,自從在宇宙中發現黑洞的存在,人類就特別感興趣,當我們了解黑洞之後,就感覺黑洞是神秘而又吸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