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世界上大部分的永久凍土都可以用馬,鹿和野牛延緩融化

2021-01-12 星星知火

科學家在科學報告中寫道,馬、野牛和其他大型食草動物可以用來幫助拯救世界上大部分剩餘的永久凍土層,並用它們的腳減少解凍。

一項初步研究的靈感來自於在西伯利亞進行的實驗,實驗中有成群的馬、野牛和馴鹿,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模型計算出,如果北極圈重新出現大量食草動物,可以挽救多少永久凍土。他們的研究表明,在動物的幹預下,世界上80%的永久凍土層可以保存到2100年。

研究人員說,食草動物可以幫助保護永久凍土層,因為它們的蹄子會把積雪踩散或壓縮。這項研究的作者寫道,這降低了永久凍土的隔熱效果,減緩了變暖,並阻止了進一步的融化,反而「加劇了永久凍土的凍結」。

此前的觀察研究表明,只要有食草動物在場,積雪的深度就會顯著降低。例如,在一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100隻食草動物,可以將平均積雪深度減半。

現在,漢堡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在研究如果這一理論應用於整個北極圈會發生什麼,而不僅僅是俄羅斯東北部切爾斯基的更新世公園。20多年前,謝爾蓋和尼基塔·季莫夫兩位科學家在那裡重新安置了野牛、野牛、馴鹿和馬。

基於這些觀測結果的計算機模型,以及雪深、地表溫度和地表覆蓋等因素的數據,被用來計算可以節省多少永久凍土。研究人員發現,在溫室氣體排放不受控制的情況下(RCP 8.5),凍土溫度預計將上升3.8°C。但如果該地區再次出現大型食草動物,這個數字可能會減少44%,降至2.1攝氏度。研究表明,這足以拯救今天80%的永久凍土層。

科學家們考慮了引進食草動物的副作用,包括在夏天破壞變冷的苔蘚。他們認為利大於弊,但指出作為第一個模型實驗,研究並不一定考慮所有的生態和物理過程,建議需要進一步調查。

永凍層傳統上是一個碳匯,儲存著大量的碳。但這可能會改變,氣溫升高,冰融化,將碳釋放到大氣中,加速氣候變化。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德國漢堡大學土壤動力學教授克裡斯蒂安比爾在接受《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目前,我們有一個將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的預算,以使其保持在2攝氏度以下。」除了人類活動釋放的溫室氣體外,永久凍土層的融化還會釋放大量的額外溫室氣體,從而消耗掉大量的碳預算。

據估計,到2100年,永久凍土層有可能向大氣中釋放11到1430億噸的二氧化碳。相比之下,人類社會每年產生約100億噸化石燃料碳排放。

根據佛羅瑟的說法,這是少數幾個探索減少永久凍土層融化的方法之一,而且不涉及減少排放和減緩氣候變化。「我不知道還有什麼別的辦法,」他說。

「除了在社區和基礎設施周圍減輕和適應外,真的沒有辦法解決北極永久凍土層融化這一日益嚴重的問題,」Duane Froese說。阿爾伯塔大學地球和大氣科學教授告訴《新聞周刊》。目前的研究和在更新世公園的實驗,都是關於這個問題的新想法。

「這裡最大的挑戰是,你如何將其擴展到整個北極地區?」它在地塊尺度上是有效的,但是它能在更大的景觀尺度上完成嗎?

佛洛斯說,這項計劃可能會引起爭議,目前還不清楚究竟需要多少匹馬、野牛或馴鹿才能產生顯著的效果,但是這個想法值得更多的研究和關注。

比爾希望能找到答案。「大規模調查每平方公裡需要多少食草動物是非常有趣的,」他說。「我們需要15每平方公裡還是20每平方公裡?」

相關焦點

  • 研究顯示:北極輕微變暖或引發永久凍土突然融化
    據俄羅斯《莫斯科時報》網站10月20日報導,根據一項基於古代氣候變暖事件的新研究,北極地區出現的幾度變暖可能會導致佔俄羅斯陸地面積三分之二的永久凍土突然融化,並引發隨後的氣候變化反饋循環。報導稱,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研究報告說,該地區過去2.7萬年中最大規模的氣候變暖事件中有3次都伴隨著永久凍土的迅速融化和坍塌。
  • 科學家:北極放牧大型哺乳動物,可拯救永久凍土層!
    地球在近年來的種種跡象表明,我們的星球正在變暖,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除了南極洲測出20°C高溫,北極的永久凍土層也在持續崩解中。而最新發表於《科學報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如果將馬、野牛和馴鹿等大型哺乳動物釋放到北極,它們可能在對抗全球變暖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 多年凍土融化或致俄羅斯發電廠柴油罐坍塌!這可怎麼辦?
    多年凍土層一般很厚,建築的地基很難穿透,大部分只能直接建立在多年凍土上。多年凍土融化會引起工程病害,導致房屋倒塌、路基和橋梁破壞。在北極圈內,由於氣候變暖加速,多年凍土區的工程病害程度加重,增加了這些工程運行和維護成本。 比如,受凍土融化的影響,西伯利亞的一段鐵路鐵軌已經扭曲變形。
  • 北極永久凍土正在融化,被喚醒的究竟是什麼?
    確實,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都在擔心,由凍土融化釋放出的新的或重新出現的病原體,如炭疽、天花等,可能會對全球構成嚴重威脅 幾千年來,我們的身體和文化都在不斷地演化,而我們身上的病原體也跟著進化了數千年。因此,我們的免疫系統可能會無法識別那些我們祖先曾經常接觸的病毒和細菌,這讓現代人很容易受到嚴重感染,十分被動。而那些曾與人類祖先一起生活的病原體,就在永久凍土和冰川下休眠,等待著復甦。
  • 永久凍土融化會帶來什麼可怕的後果?
    「永久凍土」是一種十分特殊的地質環境,持續時間較長的低溫環境下就有可能形成永久凍土,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並不是持續幾個月的寒冬就可以讓一片土地變成永久凍土的,持續兩年及兩年以上的凍土才能被稱為「永久凍土」。
  • 知否 | 北極永久凍土融化,古老病毒竟"重新復活"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北極研究項目項目經理艾米麗·奧斯本(Emily Osborne)證實:「我們正看到永久凍土融化速度大幅增加,結果是地貌正在崩潰,而且正以研究人員沒有預料到的方式快速發生變化。」挪威斯瓦爾巴特大學教育中心教授兼副院長漢尼·克裡斯蒂安森(Hanne Christiansen)研究了20米深處的永久凍土溫度。
  • 俄羅斯嚴重漏油事故系因永久凍土融化造成地面塌陷
    新華社 圖有俄羅斯官員表示,近日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諾裡爾斯克市發生的柴油洩漏事故,或是因永久凍土融化造成的。據《莫斯科時報》6月5日報導,俄羅斯前生態部副部長謝爾蓋•沙克馬託夫(Sergei Shakhmatov)4日視察漏油現場後在電話中對該報表示: 「當然,我們仍需要進行全面檢查,我也要求外國調查人員介入,但似乎是永久凍土融化造成了這場悲劇」。
  • 永久凍土融化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對氣候的影響可以減弱嗎?
    ,很容易受到溫度升高的影響,大部分的永久凍土將在本世紀解凍。永凍層(permafrost)又稱永久凍土或多年凍土層,是指持續多年凍結的土石層。可分為兩層,上層是冰融層,下層是永凍層。凍土層的厚度從高緯到低緯逐漸減薄,以至完全消失。北極的多年凍土厚達千米以上,年平均低溫為-15℃。
  • 北極永久凍土融化,氣候汙染還會加強?
    對於全球變暖來說,世界各地都可以說受到了它的影響,因為氣溫的上升是一個全球化問題,就算是以往非常寒冷的(南北極)區域,如今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打破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根據歐洲宇航局報告顯示,5月份哥白尼哨兵-1和哨兵-2的「齊聚」北極,進行衛星監測數據綜合分析發現,北極的冰川覆蓋區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永久凍土的融化或超預期!人類最應該擔心的問題是什麼?
    按照巴黎協議的標準來說,我們的目標是將全球的升溫高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但是北極地區的氣溫不斷升高可能會導致永久凍土的加速融化,從而導致「連鎖效應」,那必然控制溫度的時間也會超出預期,同時面臨的嚴峻性氣候也會提前來。為何說永久凍土會增加變暖?
  • 凍結了數千年的「永久凍土」在解凍?
    毫無疑問,冰是氣候變化的首批受害者之一,但全球變暖的影響不僅限於地球表面的冰融化。凍結了數千年的土地也在解凍,加劇了氣候危機,給當地人類生存帶來了迫在眉睫的問題。在地球的寒冷地區,地下的大部分都是冰凍的。永久凍土是凍土、巖石或沉積物,有時有數百米厚。
  • 如果永久凍土都融化,會釋放大量史前病毒,影響人類未來的命運
    雖然氣候變暖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其所造成的一些影響我們無法迴避,例如導致冰川融化和永久凍土的融化。前者會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將沿海低洼的地區給淹沒,同時也會進一步影響全球的氣候。後者看起來並不會造成什麼影響,相反還能夠增加能夠被人類利用的土地資源,但實際上永久凍土的融化也是未來人類生存的一大威脅,為什麼這麼說呢?
  • 全球野火不斷,破紀錄大火燒焦北極,永久凍土或將開始融化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科學家伊莉莎白·霍伊說:「大火奪走了永凍土之上的絕緣土層,然後永久凍土開始融化。」「當永久凍土開始融化時,您將向大氣中釋放更多的碳。大氣中更多的碳會導致更多的變暖和更多的火災。因此,我們稱這是一個積極的反饋周期。」
  • 全球野火不斷,破紀錄大火燒焦北極,永久凍土或將開始融化!
    自18年前開始保持記錄以來,在2019年和2020年到目前為止,火災比任何一年都多,強度更大,燃燒時間更長。 CAMS(大氣監控系統)的資深科學家兼野火專家帕靈頓說:「近年來,北極圈的火災活動迅速增加。這讓每個人都感到驚訝。在很短的時間內增長如此之快。」
  • 永久凍土融化將導致史前病毒甦醒,或帶來毀滅性後果
    加拿大北部道路和橋梁的結構性破壞,或者阿拉斯加管道的坍塌,可能都預示著更大的災難即將來臨。 如果你認為冰山融化僅僅導致海平面上升,那你可能太低估冰川融化的後果了。 在融化冰川的背後是永久凍土融化的問題,這可能才會給人類帶來真正最大的麻煩。
  • 北極消融:快速釋放永久凍土層遠古深層碳
    北極地區湖泊可能釋放出掩埋在永久凍土層中的大量遠古碳物質,從而加速氣候變化。最新一項研究表明,伴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北極一些永久凍土層將融化、地面塌陷,最終將陸續形成一些湖泊。在此之前科學家們認為,北極大部分永久凍土層深度融化可能要到2100年才會發生。
  • 外媒:微生物分解作用將致北極永久凍土加速融化
    中國網4月9日訊 據阿拉伯媒體4月7日報導,考古學家稱由於氣候變化,格陵蘭地區一處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永久凍土區正面臨融化的威脅,他們指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凍土區的融化。科學雜誌《氣候變化》最新研究報告稱,到2100年永久凍土區就有可能因微生物而融化。
  •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融化後發現羊毛犀牛遺骸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融化後發現羊毛犀牛遺骸俄羅斯科學家正在仔細研究保存完好的一頭羊毛犀牛的遺骸,該遺骸在雅庫特鑽石產區被發現後可能在12,000年前漫遊於西伯利亞腹地。在俄羅斯廣闊的西伯利亞地區,類似的發現也以越來越規律的方式發生,因為氣候變化使北極地區的地表融化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區快,而北極地區本來就處於永久凍土中。雅庫特(24歲)引用了科學家瓦萊裡普洛特尼科夫(ValeryPlotnikov)的話,該犀牛於8月份在一條河中被發現,該河的四肢,一些器官,象牙都很稀少,甚至包括羊毛。媒體出口。
  • 地球溫度上升了,永久凍土加速融化,遠古生物正在復甦
    永久凍土加速融化通過對氣候的變化,事實證實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地球的溫度是越來越高了(上升了),所以保存在北極或南極地區的永久凍土也在出現「大變」。根據科學測量數據顯示,在北半球地區,具有數千年歷史的永久凍土大約四分之一是在地球的表明,而在永久凍土之中,保存了1.7萬億噸碳物質,其中總碳含量大約是地球大氣的2倍,主要包含了甲烷和二氧化碳。 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是造成溫室效應排名前2的大氣汙染物。
  • 北極圈都32℃了!千年永凍土層快「熱化」了?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翟中超圖註:西部利亞東部以北科雷馬河沿線杜瓦尼亞爾(Duvanny Yar)的永久凍土帶發生地面塌陷。新研究表明北阿拉斯加和俄羅斯位於北極圈內的區域可能不再出現冰凍。由於受到侵蝕和氣溫升高的加速影響,這一地區持續出現塌陷滑坡,而研究這些地區意義重大,即,如果凍結了幾世紀之久的富含碳的土地解凍後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