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的天氣,氣溫躥到了三十六七度,在豫西黃河灘邊的良田裡,有一群農民正頂著烈日栽韭菜,他們一個個汗流浹背,從挖苗、打畦到栽種,整個過程分工明確,有條不紊。
下地幹過農活的都知道,如果皮膚長期經受日光暴曬,曬傷之後會又痛又癢,所以大家都穿的很嚴實。這位農村婦女的腰後面拴了一個奇怪的東西,細看才明白這是一塊海綿墊子,她們栽種的過程要不停的站起蹲下,有了這個墊子,在蹲下的幾秒裡可以坐一下。
韭菜要種在畦裡,方便以後澆水管理,打畦這項工作是由有經驗的老農來負責的,他們用特製的農具壟畦,然後用腳踩瓷實,一天工作約八個小時,菜地老闆給開一百元工錢。
這種韭菜是先用種子育苗,然後移栽到大田裡,所以挖苗也需要人手,這些婦女從頭到腳包裹的嚴嚴實實,甚至腳上還套上了塑膠袋,她們勞動八個小時可以領到80元的工錢。
在挖苗、打畦、栽種這三個工序中,大概也就是栽種的工錢最高了,但是需要兩個人配合才能較快的完成這項工作。
一般是男的掂鐵鍁挖溝,女的往溝裡下苗,這兩個工作都很辛苦,挖溝要彎腰,下苗更是難受,女的腰裡即使系個坐墊,一天下來也是腰酸背痛。
栽韭菜和其他兩個工作給報酬的方式不一樣,這個是按米給錢,栽一米給兩塊五,夫妻兩個忙乎一天可以掙兩三百元。
這位上了歲數的大娘更是辛苦,她沒有人和她配合,一個人既要挖溝又要下苗,家裡現在需要錢,她沒有選擇挖苗的工作,栽種雖然苦但是掙的多些。
在這些下種子出苗的韭菜地裡,這位鄉親的工作是給有草的地方注射滅草劑,在大面積種植的菜地裡,這算是比較省事有效的除草方式。
以上這些工作都是管一頓午飯的,中午老闆會把飯送到地裡,這一桶純淨水已經被曬的燙嘴,但是不到一天就會被喝個精光,畢竟天氣實在是太熱了。攝影記錄 | 李當斌(圖文鄉土河南原創,剽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