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了解放雙手,可謂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痔瘡、難產、奔跑速度慢等都是人類為了解放雙手而做出的犧牲。
奔跑速度慢
我們知道,人類的遠古祖先是猿類,生活在高大的樹上。由於很多食肉動物無法攀援到幾十米的大樹上,所以當時的猿類天敵非常少,食物競爭也沒那麼激烈,生活的可謂是非常幸福。
但是好景不長,類人猿生活的環境發生了改變,原本是森林的地區逐漸變成了稀樹草原,甚至是草原,使得猿類不得不開始下地生活,其中就有一些猿類在下地之後,逐漸變成了直立行走的生物,前肢被解放了出來。
雙手被解放出來時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消耗的能量變少,據研究發現,行走同樣的距離,人類所耗費的能量只有猿類的1/3。但壞處是奔跑速度變慢了許多,很容易被其他生物所捕食。
在當時,地球上存在著一種大型食肉動物:恐貓,它們就是當時人類的天敵,由於人類體型較大,能量較多,而且奔跑速度慢,所以恐貓能夠很輕易地捕食人類。
在這種生存壓力之下, 一些已經解放雙手的猿類又重新演化成了爬樹的猿,和人類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分支。
難產
科學家們在衣索比亞地區發掘了一副南方古猿的化石,這是一具女性化石,由於當時考古學家在考古時正在提供披頭四的歌曲《在綴滿鑽石天空下的露西》,所以為她取名「露西」。
露西是介於人與猿之間的一種物種,它們已經可以直立行走,雙手已經被解放了出來。而為了解放雙手,它們的身體骨骼和猿類出現了些許不同。
首先是胯骨,黑猩猩由於是四肢行走,所以黑猩猩的胯骨很寬;但露西的胯骨變得較窄,而人類的胯骨是最窄的,不僅窄而且崎嶇不同,導致難產的發生。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胯骨變窄會導致難產,那人類女性為什麼不保留寬胯骨呢?其實這是因為人類為了解放雙手,使得胯骨不能過寬,因此難產可謂是解放雙手的副產物。
痔瘡
可能誰也想不到,痔瘡的發生居然和人類解放雙手有關。
痔瘡發生的地方在人類直腸末端和肛管附近,在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體結構:肛墊,它可以保住人體內的排洩物不洩露出來,只有當大腦傳達命令時,它們才會允許排洩物通過。
四肢行走的動物都沒有痔瘡,這是因為它們的肛墊處和心臟處幾乎處在同一水平線內,血液流經屁股處時,不會發生靜脈血管曲張,所以不會發生痔瘡。
但是人類不同,人類為了要解放雙手,後肢承擔了全身的重量,使得心臟的位置明顯高於屁股處,導致肛墊處靜脈血管長期回流不暢,使得血液淤積形成痔瘡。
更嚴重的是,由於現代人類久坐,又會加劇屁股處的壓力,使得痔瘡更容易發生。
人類為什麼要解放雙手?
既然解放雙手為人類帶來了諸多不便,那人類為什麼還要解放雙手呢?
其實這個問題科學上還沒有比較明確的答案,目前主流假說認為,人類解放雙手是為了抱孩子,也被稱為「抱孩子假說」。
人類的嬰兒在母親體內發育的時間比較短,剛出生時嚴重依賴母親的照顧,而母親為了方便覓食,需要將孩子隨身攜帶,而解放雙手有助於抱孩子。
還有科學家認為,人類之所以要解放雙手,其實是為了直立行走。由於人類原本屬於樹棲生物,因為環境改變不得不下地生存,而地下的生存競爭非常激烈,存在著許多大型食肉動物。
人類為了躲避食肉動物,會時不時地站起來瞭望周圍環境,能夠瞭望得更遠的人類存活的概率就越高,久而久之,能夠直立行走的基因被人類選擇了出來。而直立行走之後,人類的雙手也被解放了出來。
人類解放雙手之後,不僅可以直立行走,而且還為後來的使用工具奠定了基礎。
總結
生物學界中,沒有哪一種動物的身體結構是非常「完美」的,人類雖然為了解放雙手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但相應的,解放雙手也讓我們能夠改變自身生活的環境,甚至讓我們出現了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