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火星很忙…
前不久,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向火星送去一位特殊的東方遊俠 —— 天問一號。
與此同時,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美國的毅力號、阿聯的希望號,將相繼奔赴火星。
除此之外,上周日本也已經發了一枚火箭,送一顆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研發的探測器,到火星去。
從古至今,人類對火星的好奇從未停止……
早在遠古時代,先民就對這顆紅色的星辰心生好奇。清澈的夜空中,那顆肉眼可觀的星星,泛著微紅。
"熒熒火光,離離亂惑",中國古人稱火星為「熒惑」,意為熒熒的星星,令人迷惑。
中國古代佔星師曾認為火星發出的紅光,就像血光一樣,視它為不詳之星,將它和戰爭、災難聯繫起來。古希臘和古羅馬神話也不約而同地,以火星代表英勇的戰神。
可它究竟長什麼樣?地球人仍舊一頭霧水……
進入航天時代後,人類的機會來了。
一次次實驗,一次次發射,以及無數次失敗後,地球人的探測器,終於可以離火星更近些。一個真實的火星,展現在人們面前。
它擁有不那麼糟糕的大氣壓,波動相對小的溫度,而最令人興奮的是,它曾有河流!流水曾在火星上奔湧,為它留下蜿蜒廣闊的河床。這意味著,火星極有可能欣欣向榮過…
在宇宙的尺度上,生命像是開在孤島上的小花,短暫而脆弱。毫無疑問——火星,這團熒熒火光,照亮了地球人眼中浩渺宇宙的冰山一角。
它成了希望,又怎能讓人不心生嚮往?
自人類開始探索火星以來,至今僅有8位機器人成功完成了火星地表的勘測任務。
而在2021年,來自東方的遊俠,天問1號,或許也將加入這場火星機器人的大冒險。
兩千多年前,詩人屈原望著滿天繁星,將自己的疑問寫在《天問》中,他問:「列星安陳?」
夜空幽邃迷人,星光柔和地砸向他的眼眸。他喃喃發問,「星星啊,你們到底怎樣排列在天空?」
星星沒有說話……
它們兀自閃著,似乎在鼓動著屈原:
來吧!
用自己的眼睛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