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天文現象,可能是外星科技的跡象 | 維爾切克專欄

2021-02-15 環球科學

通過探索系外行星,人們迄今已在太陽系外發現了4000多顆行星。對天文學家來說,探尋系外行星的最大挑戰在於他們要找尋的並不是天空中最大、最亮或者最不尋常的那些星體。由於行星具有相對較小的質量和能量,它們比其環繞的恆星暗淡許多,所以很難辨認。但是,天文學家們已經攻克了這個難題。

目前,系外行星天文學發展了很多新技術。通過這些技術,天文學家可以搜索到更多的系外行星,並為我們提供關於這些行星的詳細信息 :不僅僅是它們的質量和大小,還包括它們的溫度及大氣成分。大氣對於外星生命的探尋尤其重要,因為大氣可能會受到生化過程的影響——正是通過這種過程,地球生物的光合作用產生了地球大氣中的幾乎所有氧氣。在天體生物學領域——即研究地球外生命的學科,尋找生命的跡象是一個核心課題。

相比之下,人們較少關注另一個更令人矚目的可能性:外星科技。未來的系外行星探索能否發現太陽系以外的先進技術的證據?這些證據又會以怎樣的形式呈現呢?

如果一顆行星上誕生了一種技術先進的文明,他們或許會想移民到附近的其他星球,來讓自身的生存環境多元化,就像埃隆 · 馬斯克(Elon Musk)和傑夫 · 貝索斯(Jeff Bezos)等人大力倡導我們地球人所做的那樣。為了讓這些殖民星球適合大規模居住,可能需要重新改造它們的大氣構成,使其與原來的星球相似。這些存在先進文明的系外行星,會具有無法用其他原因解釋的相似大氣特徵,這或許是外星科技存在的一個跡象。

還有一種可能性,外星文明會有意地利用溫室效應來升高行星的溫度。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的積累會產生溫室效應。失控的溫室效應導致金星變成了「地獄星球」,也造成了眾所周知的地球氣候變暖。而一個先進的外星文明能夠以一種可控的方式利用溫室效應,提高冰冷星球的溫度,讓液態水能夠正常存在,從而有利於生命的形成。又或者,這個文明可以改造大氣,從而產生冷卻效應。所以,系外行星探索可能會發現這兩種 「非自然」形成的大氣

如果一顆系外行星呈現出異常的高溫,這或許表明它正在使用人造能源。這可能是以核裂變或核聚變為動力的製造業造成的,也可能是因為存在類似於戴森球的結構。戴森球是以物理學家弗裡曼 · 戴森(Freeman Dyson)的姓名來命名的一個假想結構 :即在恆星的外圍製造一個由太陽能電池板組成的巨型裝置,來截獲恆星發出的大部分能量並將能量傳給行星。

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所採用的傳統策略是尋找外星先進文明發射的信號。但這是一種低效的策略,因為幾乎所有潛在的信號都可能被我們的檢測器漏掉。而系外天文學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思路。想與外界聯繫的外星人可能通過其太陽系內的異常情況來吸引系外行星天文學家的目光,從而有效引起其他文明對其母星的注意。

這或許才是在宇宙中進行溝通的最實用的方法,也可能 是比較有效地尋找外星生命的方法。

相關焦點

  • 外星文明的跡象?科學家發現重複天文信號,大家在解讀上出現分歧
    快速射電暴是一種來自於宇宙的高能天體物理現象,它呈現出一種瞬態電波脈衝,僅維持數毫秒的爆發。快速射電暴因何產生依然是天體物理學的一個不解之謎,有的科學家猜測這可能是外太空文明的跡象。4月底,科學家們發現了一股快速射電暴。這次快速射電暴的來源被定位到一個位於3萬光年外的一種叫做磁星的攪動型死星。
  • 10個外星人可能真實存在的跡象
    人類一直在往太空前進,這十幾年來我們對於太空的了解大幅的增加,NASA也公布了我們在10-20內會發現外星生命。這裡是10個外星生命最有可能存在的跡象:10.隕石2011年一位NASA科學宣稱他找到了外星蟲的化石在隕石裡,這位天文生物學家Richard Hoover說這些化石沒有任何跡象是地球上的東西。這三顆隕石被認為是太陽系裡最古老的隕石。Hoover說樣本缺氮的情況顯示這外星蟲可能是在有水的時候生長的。但這樣本裡的東西到底是不是生物目前還未被證明。
  • 維爾科技「身份證指紋比對算法」通過公安部檢測中心評測
    【中國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 浙江維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爾科技)「指紋比對算法V6.0」於近日通過了公安部居民身份證核驗算法標準的測試,並獲得了《軟體測試報告》。   維爾科技居民身份證指紋比對算法在三個大庫(一個半導體指紋庫,兩個光學指紋庫)測試中,反映算法綜合識別性能的等錯誤率EER指標均值為0.37,遠優於標準中的EER低於1%的指標要求;錯誤拒絕率為0.5%時的錯誤接受率均小於0.005%(標準要求≤0.05%),比公安部標準提高十幾倍;響應時間比標準要求
  • 無法解釋「憑空消失的星星」,這或許與外星科技有關?
    通過對過去和現代天文數據的對比分析,發現了大約100個意外消失的類星體。這些奇怪的現象很有可能是自然發生的,但是科學家們認為也有極小的可能性是外星科技造成的。如果真的存在這樣的例子,這就使得尋找新的奇異現象,甚至是新型科技文明的跡象變得很有趣。
  • 「憑空消失的星星」,科學家表示,這有可能與外星智能活動有關
    通過對過去和現代天文數據的對比分析,發現了大約100個意外消失的類星體。這些奇怪的現象很有可能是自然發生的,但是科學家們認為也有極小的可能性是外星科技造成的。如果真的存在這樣的例子,這就使得尋找新的奇異現象,甚至是新型科技文明的跡象變得很有趣。
  • 弗蘭克·維爾切克:詩人和化學家看到的空間一樣嗎
    袁秀佳 設計 周倩倩在東西方歷史上,科學與藝術這兩個如此不同的領域,對於我們生存其中的這同一個世界,各自衍生出了豐富的感覺和思想經驗。弗蘭克·維爾切克教授於2004年,與戴維·格羅斯、戴維·波利茨一起由於發現強相互作用的漸進自由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完全沒有想像中科學家的嚴酷刻板而是十分的親切與和善。維爾切克現為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但他不僅是物理學家,而且還寫小說,還懂藝術。他撰寫的科普書中《奇妙的現實》和《存在之輕》已經被翻譯成中文。
  • 天文與太空:盤點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10個原因!
    天文與太空:盤點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10個原因!雖然大多數人都持懷疑態度,但外星生命,無論是先進的還是僅僅是微生物,都很可能存在於宇宙的某個地方。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這幾乎是肯定的。反過來,這增加了生命存在於太空深處的機會。即使我們相信只有1%的這些行星擁有生命,它仍然是大量擁有生命的宇宙體。就像地球上的情況一樣,每個星球都有很多種形式的生命。那是很多外星人。當然,在提供堅定的證據之前,即使是外星生命的可能性也會受到一些人的貶低和貶低。
  • 外星旅行要注意了,這顆星球很可能下的是刀子
    針對這個外星世球的大氣,研究人員已經對其進行了相當詳細的研究。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稱,WASP-79b的天空可能會降下鐵雨,其顏色可能是非常奇怪的黃色。(就是說,是黃色的)就像其他「熱木星」一樣,WASP-79b很可能被潮汐鎖定在它的主恆星上,總是呈現其相同的一面。
  • 金星上發現外星生命的可能跡象
    金星行星:在中緯度檢測到磷化氫英國BBC報導, 最近天文學家們在金星上發現了可能的生命跡象 這一發現並不是對另一顆行星上生命的直接觀察。但金星上磷化氫的絕對數量無法用任何已知的過程來解釋,這使得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太陽系中外星生命的跡象。在地球上,磷化氫是最難聞的氣體之一,帶有腐爛魚的氣味,在池塘粘液和企鵝糞便中都能找到。雖然它是通過一些工業過程製造的,但它也是由厭氧生物體,包括細菌和微生物製造的。
  • 找到 外星生命 跡象!離地球最近 科學家:想不出別種可能
    ▲科學家在金星大氣層中發現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跡象(圖/CFP)王致凱/綜合報導研究人員14日表示,在金星的強酸雲層中發現一種名為「磷化氫」的氣體,顯示金星上可能有微生物棲息的跡象;換言之,高溫酷熱的金星很可能存在生命。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維爾切克:科學與藝術具有許多相似之處
    講演中的維爾切克教授這場講座的主題是弗蘭克·維爾切克教授近期推出的著作《美麗之問:宇宙萬物的大設計》,凝聚了他自多年前《渴望和諧》一書以來的思考。該書中文版今年10月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著名華人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應邀親定書名並作序。
  • 外星生命搜索一無所獲,千萬恆星無生命跡象,可能人類是宇宙唯一
    我們每天看像星空的時候都會有很多的想法,有些人覺得在廣袤的宇宙中,很可能有跟我們一樣的人類在生存著。他們的生活也許跟地球人類完全不一樣,擁有著自己獨特的社會以及獨特的科學技術。這種幻想能夠給每一個人的好奇心帶來滿足,可是如果真正地放到科學技術上的話,就顯得有些離譜了。
  • 金星有生命跡象?我們可能並不「孤單」
    金星大氣層中探測到磷化氫分子,這一發現表明金星大氣層中可能存在生命。數百年來,人類對於外星文明的探索似乎從未停止,這一點,從無數科幻電影中就能看出來,從早期的《E.T.》到近期的《異星覺醒》,「外星人」這個主題絕對稱得上是科幻片的「首選」。然而人類苦苦追尋,卻始終在找不到外星文明存在的關鍵證據,到底外星生物存不存在?
  • 搜1000萬恆星了,MWA:沒找到一點外星科技跡象
    最近,澳大利亞天文學會(the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刊登一篇關於他們的陣列太空望遠鏡的最新觀測成果。只可惜,這次專注於探尋地外生命和外星科技的搜尋行動,最後還是以吞零蛋告終。
  • 在5月份將有3種天文現象,5月5日就有!
    在5月份將有3種天文現象,5月5日就有!今年可以說是比較特殊的一年了,除了地球上發生的一系列變故和自然災害之外,在天空當中也有一些特別的現象,在2020年的4月份,對於一些天文愛好者來說絕對是非常難得的景象,因為在天空當中上演了非常多的天文奇觀。彗星的到來,七色雲彩,紅色精靈,北極光流星雨等等,那麼在5月份又會上演哪些奇觀呢?還會像4月份一樣嗎?
  • 曾向外星文明發出地球信號 這座功勳卓著的天文望遠鏡遭遇「滅頂之災"
    由於阿雷西博望遠鏡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顯著貢獻,這一決定遭到了大量天文愛好者的反對。1963年落成的阿雷西博望遠鏡,是在中國FAST望遠鏡建成前世界上直徑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在它的幫助下,人類第一次發現了中子星存在的可靠證據。
  • 曾向外星文明發出地球信號 這座功勳卓著的天文望遠鏡遭遇「滅頂之災」
    美國時間12月1日上午7點55分,隨著一聲巨響,900噸重的平臺轟然落下,137米的高度讓這次墜落「威力十足」,給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天文望遠鏡留下了一道不可磨滅的傷疤,也徹底宣告了殘破不堪的阿雷西博望遠鏡「生命」的終結。
  • 科學家:人類找到外星文明的機率極小,而另一種解釋更讓人害怕
    important}從遠古時期開始,絢爛的星空就在人類腦海中種下了異樣的情感。不過,由於遠古人類科技水平落後,對於廣袤的星空更多的是崇敬。可問題來了,既然生命在宇宙中應該並不是罕見,為什麼時至今日人類還沒有發現外星生命或外星文明存在的跡象呢
  • 科研人員在1000萬顆恆星系統中未發現外星技術的跡象
    天文學家使用默奇森寬場陣列(MWA)望遠鏡進行的探索比以前任何探索外星生命的探索都要廣泛數百倍。今天發表在澳大利亞天文學會出版物上的這項研究觀察了船帆座周圍的天空。但是至少在宇宙的這一部分,如果存在其他文明,似乎很難捕捉到。
  • 金星發現磷化氫,新研究讓人失望,可能根本不算所謂的生命跡象
    現在很多科學家都在致力於尋找外星生命,不僅製造了各種先進的望遠鏡,還將一些先進的探測器發射升空,目前離我們最遠的飛行器已經飛到150個天文單位外,即已經飛往225億公裡外。從過去幾十年的探索中,雖然還沒正式找到外星生命的跡象,但是研究表明,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