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大利亞州內陸地區的射電望遠鏡已經完成了對低頻外星技術的最深入、最廣泛的搜索,掃描了一片已知至少有1000萬顆恆星的天空。
圖註:澳大利亞中西部西部默奇森(Murchison)寬場陣列(MWA)射電望遠鏡的偶極天線。
天文學家使用默奇森寬場陣列(MWA)望遠鏡進行的探索比以前任何探索外星生命的探索都要廣泛數百倍。
今天發表在澳大利亞天文學會出版物上的這項研究觀察了船帆座周圍的天空。但是至少在宇宙的這一部分,如果存在其他文明,似乎很難捕捉到。
這項研究是由來自國際射電天文學研究中心(ICRAR)科廷大學分校的CSIRO天文學家切諾阿·特倫布萊(Chenoa Tremblay)博士和史蒂芬·廷加(Steven Tingay)教授進行的。
特倫布萊博士說,該望遠鏡正在尋找類似於FM無線電頻率的強大無線電發射,這可能表明存在智能源。
這些可能的無線電信號稱為「外星技術特徵」。
她說:「 MWA是一臺獨特的望遠鏡,具有超寬的視場,使我們能夠同時觀測數百萬顆恆星。」
「我們觀察了船帆星座周圍的天空17個小時,看上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寬和更深100倍。通過研究這個數據集,我們沒有發現任何外星技術特徵——沒有智能生物的跡象。」
廷加教授說,儘管這是迄今為止最廣泛的搜索,但他對結果並不感到震驚。
「正如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在《銀河系漫遊指南》中指出的那樣,空間很大,真的很大。」
「儘管這是一項非常大的研究,但我們所看到的空間量相當於試圖在地球的海洋中找到某些東西,但只搜索了相當於一個大型後院遊泳池的水量。」
「由於我們無法真正假設外來文明如何利用技術,因此我們需要以多種不同方式進行搜索。使用射電望遠鏡,我們可以探索一個八維搜索空間。」
「儘管尋找外星情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像MWA這樣的望遠鏡將繼續推動極限——我們必須不斷尋找。」
平方公裡陣列(SKA)
MWA是平方公裡陣列(SKA)儀器的前身,這是一座耗資17億歐元的天文臺,在西澳大利亞和南非設有望遠鏡。要繼續引用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的著作,可以將MWA視為超級宇宙深空探索者,將SKA視為MWA繼任者。
廷加教授說:「由於靈敏度的提高,將在澳大利亞西部建造的SKA低頻望遠鏡,將能夠探測到相對較近的行星系統發出的類地無線電信號。」
「藉助SKA,我們將能夠調查數十億顆恆星系統,在其他世界的天文海洋中尋找外星技術特徵。」
MWA位於默奇森射電天文臺,這是由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CSIRO建立和維護的遠程無線電無聲天文設施。SKA將在同一位置建造,但靈敏度將提高50倍,並且能夠進行更深入的SETI(搜尋地外文明計劃)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