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疑似發現黿? 專家:「鱉王」實為亞洲鱉

2021-01-10 中國僑網
泉州疑似發現黿? 專家:「鱉王」實為亞洲鱉

2017年08月10日 14:24   來源:東南早報   

參與互動

神秘的「鱉王」真實身份經過多方求證,確定為亞洲鱉。

  接連兩日,早報持續關注承天寺的「鱉王」,不少市民也對「鱉王」興趣濃厚,但對於「鱉王」的真實身份,網絡上引起了一番不小的爭議,有人說是黿,又有人指出其不像黿,是鱉。昨日,3名從浙江趕來泉州的護黿志願者將「鱉王」的照片發給國內多位兩棲動物類專家鑑定,多名專家表示,承天寺內的「鱉王」並非黿,而是亞洲鱉。

  進展 浙江護黿志願者來泉鑑別

  前日(8月8日)上午,在聽聞泉州疑似發現黿的消息後,杭州艾綠環境發展中心的環保志願者吳柱第一時間聯繫上了早報記者,隨後,他與兩位攝影志願者來到泉州一探究竟。

  據吳柱介紹,黿屬於世界瀕危保護動物,號稱「水中熊貓」,國內黿的數量可能不到200隻,且數量日益減少。浙江省的甌江流域是黿的故鄉,為了保護黿,吳柱和一些志願者專門成立了黿守護者團隊。「聽聞泉州發現黿,我們十分興奮,如果確認這真的是黿,那麼福建將是又一個發現黿的省份。」吳柱說。

  昨日(8月9日)上午,3位志願者來到承天寺內,但考慮到天氣及水質原因,「鱉王」已於前日下午放入正殿前的放生池中。與「鱉王」擦肩而過的志願者們,只能把報導的相關圖片及視頻發給了國內的權威專家進行鑑定,但是,通過專家們反饋回來的信息,基本可以確定「巨鱉」並不是黿。

  推斷 「鱉王」實為亞洲鱉

  昨日上午,在吳柱的幫助下,記者聯繫上了浙江省永嘉縣水產站陳志儉站長,作為親眼見過黿的水產專家,陳站長告訴記者,承天寺的鱉王,不是黿。黿的特徵跟鱉王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頭部和背甲的差別。「我也把圖片發給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會專家、溫州大學張永普教授鑑別,他也認定這不是黿,極有可能是亞洲鱉即中南半島大鱉。」陳站長說。

  此外,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也聯繫到了黃山生命科學院呂順清教授及IUCN SSC龜鱉組的斑鱉專家聞丞,經兩位專家鑑定,該巨鱉系亞洲鱉。據專家分析,亞洲鱉的吻突比較長,背盤前緣有一排大疣粒,而黿幾乎沒有吻突,背盤前緣光滑。中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專家曾巖也認定該巨鱉為亞洲鱉。曾巖感嘆:「中國原產的大鱉已很罕見了,不是特別大的有珍珠鱉、孔雀鱉、刺鱉等,特別大的可能是亞洲鱉或非洲鱉。」

  呼籲 更多人一起保護瀕危動物

  據悉,黿是一種古老的生物,在自然界已生存了1.75億年,可與大熊貓、白鰭豚、金絲猴相提並論,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數量比大熊貓還要少,有「活化石」、「水中大熊貓」之譽。黿棲息於水質澄清、流速緩慢且深的江河及水庫、山澗深潭裡,善於鑽入泥沙,行動遲緩。目前,除了浙江甌江流域還有少量黿殘存外,其他地區已十分罕見。

  「我們此行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辨別巨鱉的身份,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黿,如何保護黿。」吳柱說。

  「鱉王」身份蓋棺定論,該院監院上錘法師表示,不管是不是黿,他們都會妥善安置好巨鱉,讓其在放生池中棲息。(傅恆 王柏峰 文/圖)

【責任編輯:梁異】

相關焦點

  • 泉州承天寺傳奇「鱉王」追蹤 :「鱉王」實為亞洲鱉!
    昨日,3名從浙江趕來泉州的護黿志願者將「鱉王」的照片發給國內多位兩棲動物類專家鑑定,多名專家表示,承天寺內的「鱉王」並非黿,而是亞洲鱉。■早報記者 傅恆 王柏峰 文/圖進展 浙江護黿志願者來泉鑑別前日上午,在聽聞泉州疑似發現黿的消息後,杭州艾綠環境發展中心的環保志願者吳柱第一時間聯繫上了早報記者,隨後,他與兩位攝影志願者來到泉州一探究竟。
  • 泉州承天寺「鱉王」並非黿而是亞洲鱉
    連日來,泉州承天寺放生池神秘的「鱉王」現身,打破了原本寺院的平靜,來往獵奇的市民絡繹不絕。不僅如此,對於「鱉王」的真實身份,在網絡上更是引起一番不小的爭議。昨日,記者詢問多位專家後初步判斷「鱉王」可能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黿,但這一說法很快就被否定。經國內多位兩棲動物類方面專家鑑定,承天寺的「鱉王」實際為亞洲鱉。
  • 福建水池現巨"黿"? 已證實並非"黿"而是亞洲鱉
    連日來,泉州承天寺放生池神秘的「鱉王」現身,打破了原本寺院的平靜,來往獵奇的市民絡繹不絕。不僅如此,對於「鱉王」的真實身份,在網絡上更是引起一番不小的爭議。昨日,記者詢問多位專家後初步判斷「鱉王」可能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黿,但這一說法很快就被否定。經國內多位兩棲動物類方面專家鑑定,承天寺的「鱉王」實際為亞洲鱉。
  • 泉州承天寺現「鱉王」 初步判斷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黿
    原標題:承天寺現「鱉王」 初步判斷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黿   泉州承天寺放生池清淤,體形碩大的「鱉王」終於現身。昨日,眾多市民前往承天寺一探究竟。對於「鱉王」的真實身份,一些專家學者在看過圖片後初步判斷,「鱉王」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黿。目前,因天氣炎熱,「鱉王」已被轉移至承天寺正殿前的放生池中。
  • 龜鱉專家鑑定承天寺發現大鱉為亞洲鱉而非斑鱉
    針對泉州承天寺放生池發現的神秘「鱉王」,中國綠髮會得知消息後立即請教國內外多位龜鱉類專家進行鑑定。最近綠會得到國際知名生物多樣性保護組織「野生生物保護協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的兩棲類及爬行類動物專家Steven  Platt的回覆,稱承天寺發現的大鱉實為中南半島大鱉-亞洲鱉(Amyda cartilaginea)。
  • 泉州承天寺:傳奇「鱉王」現身 重達百餘斤
    工人撈起「鱉王」在承天寺放生池旁臨時搭的水池­  ­  「傳說」中的泉州承天寺「鱉王」,昨天終於現身了!這隻百餘斤重的「鱉王」,身形龐大,從昨天上午開始,引來了一撥又一撥的圍觀者。多名知情人介紹,這隻「鱉王」的學名應叫黿(注音:yuán)。­  黿,是世界瀕危保護物種,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估計全國黿的總數在200隻以下。據介紹,黿最有名的一次出鏡是在《西遊記》中:當年唐僧西天取經,路過通天河,被八百裡河水阻隔,正犯難時,一隻大黿浮水作舟,馱著師徒四人和白馬過河。
  • 【爬行志】世界鱉類一覽
    尼羅河三爪鱉 Trionyx triunguis來源:google小頭鱉屬下共有3個物種:印度小頭鱉、亞洲小頭鱉、緬甸小頭鱉。亞洲小頭鱉 Chitra chitra來源:google《公輸》: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黿一度在我國數量眾多,還有太湖的知名景點「黿頭渚」。現如今已經難得一見,據專家估計國內黿數量少於200隻。
  • 追蹤:嘉陵江飄來的巨型鱉 專家鑑定為亞洲鱉
    追蹤:嘉陵江飄來的巨型鱉 專家鑑定為亞洲鱉 2018年04月13日 18:12  來源:視界網/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 傳說的獸原型探秘--鱉!
    鱉屬僅非洲鱉(見上圖)1種,別名三爪鱉、尼羅鱉,甲長可超過1米,已記錄長95釐米,大小與亞洲的黿、小頭鱉相似,幼體背甲圓形,深棕色,滿布黃色斑點,成體斑點褪去,分類上與幼發拉底斑鱉及美洲鱉類關係較近,是鱉亞科中唯一產於非洲的成員,分布廣泛,遍布除撒哈拉沙漠以外的非洲各地及西亞和土耳其。
  • 「百年神鱉」被當成「黿」,被正名時已瀕臨滅絕
    雖然早在1873年便已命名,但長期以來斑鱉一直被誤認為是黿或中華鱉,直到2002年後才被確認為有效種。 「1954年建園時,還有大小不一的十餘只斑鱉,遺憾的是,當時把它當成了另一個物種——黿,而且也沒有對其很好地採取保護措施,至今只存活一隻了。」
  • 班鱉的那些事
    但由於標本數量太少,斑鱉有效種的地位尚未得到廣泛承認,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中華鱉或黿的同物異名。1987年,Meylan等重新研究了斑鱉的模式標本,恢復了其有效種的地位,並列為斑鱉屬(Refetus)中。蘇南地區的居民素有購買龜、鱉、魚等在寺廟水池中放生的傳統習俗,昌善局內便有三個水池供人們來此放生,其中一個大池,內有數十隻大黿。每年清明人們來祭祀先人亡靈,池塘中養著的十幾隻癩團黿是一個奇特的景觀,水面上汆滿餵食的大餅,癩團黿時不時浮起來一口吞下,圍觀的人便發出驚呼,那是園中一年一次的熱鬧場面。民國17年,停止放生動物。1951年,改為婦女生產教養院。
  • 市民稱花61800元買來大鱉放生 棘洪灘水庫:鱉已經給埋了
    記者也從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綠髮會」)的工作人員處得知,經判斷金先生撈上來的大鱉是一種學名為「中南半島大鱉」的動物 ,又稱「亞洲鱉」,屬於外來物種,最好不要放生。  市民稱花61800元買來大鱉放生棘洪灘水庫:鱉已經給埋了   8月28日,先後有三位市民撥打了《城市信報》熱線電話80889088,稱大鱉是自己放生的,記者回電聯繫三位市民,又有兩位市民表示是自己搞錯了,不是自己放生的。  唯一一位仍表示是自己放生的是膠州市民劉女士,據她說,這隻大鱉是自己和姐夫一群人花了61800元買來放生的。
  • 男子花4千塊買55斤"甲魚"難養活 發現其為亞洲鱉
    男子花4千塊買55斤"甲魚"難養活 發現其為亞洲鱉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陳子垤) 近日,市民彭先生路過海珠區大塘東勝新街,見到一個小販在路邊吆喝賣一隻重約55斤的甲魚,最終彭先生和朋友花了4000元將甲魚買回家,但發現難以養活。
  • 市民花4千塊買55斤甲魚 最後經鑑定是亞洲鱉
    市民花4千塊買55斤甲魚 最後經鑑定是亞洲鱉時間:2017-04-30 23:19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市民花4千塊買55斤甲魚 最後經鑑定是亞洲鱉 不少朋友喜歡養甲魚也就是烏龜,因為比較好養嘛,而且不需要怎麼來照料,只要定期餵食就可以了,但是最近一市民花4千塊買55斤"甲魚",
  • 廣西市民邕江捕獲25斤巨鱉 專家判斷為美國山瑞鱉
    廣西市民邕江捕獲25斤巨鱉 專家判斷為美國山瑞鱉2012-02-19 10:5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中國水產養殖網據南國早報消息(記者 奚振海 攝影報導)2月16日,家住南寧市江南區的李師傅,在邕江白沙大橋附近捕獲一隻重約12公斤的鱉。
  • 黃河鱉!黃河鱉!終於可以去「釣鱉」了
    「麥稍黃,釣鱉忙!」,這是黃河流域釣魚人中流傳的一句諺語,意思是在麥稍發黃的季節,正是野釣黃河甲魚的大好時機。每年的6月份,正值黃河的酷暑季節,氣溫升高,在水底蟄伏了大半年的黃河甲魚,終於來了!此時如果方法得當,在黃河灘中很容易釣到正宗的黃河鱉。
  • 斑鱉是什麼鱉,為何全球已知的僅剩下三隻?
    文/炒米視角今天早晨起床,發現被一則新聞刷屏了。蘇州動物園的最有希望能夠生產「下一代」的雌性斑鱉,在接受國際專家團隊第五次「人工授精」後突然死亡(前四次都失敗了)。而這隻斑鱉是國內唯一一隻已知的雌性斑鱉。
  • "石頭"能動竟是50斤重大鱉 系外來物種珍珠鱉
    半島都市報6月21日訊(記者 景毅) 21日中午,海陽網友在河邊垂釣時,發現一塊青灰色的「大石頭」在慢慢挪動,查看發現竟然是一隻重約50斤的大鱉。它看上去很虛弱,網友隨即向青島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求助。經初步鑑定,這隻大鱉為美國珍珠鱉,系人工養殖的外來物種,應當是愛心人士購買後放生的。  21日中午,網友@-Age-less向青島市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求助。
  • 第二次見 網友在印度發現罕見老鱉:通體金黃色
    大家常見到的龜類或者鱉類,通常是綠色或者灰色,那麼黃色的鱉你見過嗎?前不久在印度西孟加拉村,村民從水塘發現了一隻黃色的Indian flapshell turtle(緣板鱉,印度箱鱉)。印度林草部門的Debashish Sharma,上周在社交平臺分享了老鱉的照片。
  • 木鱉子的功效與作用 木鱉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用法用量
    甲狀腺結節在發現之後,大多都是良性的,醫生不會建議做手術,但是又要定期複查,以確保結節不再增大,但同時,醫生又沒有給出很好的辦法,可以讓我們去抑制它不再生長,然後我們就每天都擔心結節是否又長大了,是否會惡化成腫瘤,這樣痛苦的抗「結」經歷,相信很多患者都正在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