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志】世界鱉類一覽

2021-01-18 爬行志

印度箱鱉 Lissemys punctata

來源:google




三爪鱉屬下共一個物種:尼羅河三爪鱉。


三爪鱉是大型鱉類,分布於非洲以及近東地區。


尼羅河三爪鱉 Trionyx triunguis

來源:google




小頭鱉屬下共有3個物種:印度小頭鱉、亞洲小頭鱉、緬甸小頭鱉。


小頭鱉是產自東南亞地區的大型鱉類,體長可超過1m,重量可以達到200kg。


小頭鱉,也被稱為紋背鱉,原因自然是其背甲上鮮明的幾何斑紋。


亞洲小頭鱉 Chitra chitra

來源:google


印度小頭鱉 Chitra indica

來源:google


緬甸小頭鱉 Chitra vandijki

來源:google




黿屬下共有三個物種:黿、紐幾內亞黿、北紐幾內亞黿。


《公輸》: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


黿一度在我國數量眾多,還有太湖的知名景點「黿頭渚」。


現如今已經難得一見,據專家估計國內黿數量少於200隻。


黿 Pelochelys cantorii

來源:google


紐幾內亞黿 Pelochelys bibroni

來源:google


北紐幾內亞黿 Pelochelys signifera

來源:google




滑鱉屬下共有3個物種:佛羅裡達鱉、刺鱉、滑鱉。


滑鱉屬乍一聽名字可能感覺陌生,可說起一些國內的俗名,像珍珠鱉、角鱉,你可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些小東西呀。


滑鱉屬均分布於北美,且高度適應人工飼養環境,乃至在天朝都是入侵物種。


刺鱉 Apalone spinifera

來源:google


佛羅裡達鱉 Apalone ferox

來源:google


滑鱉 Apalone mutica

來源:google




斑鱉,可能是最被人們所熟知的大型鱉類,也是最讓人惋惜的鱉類。


斑鱉屬下共有兩個物種:斑鱉、幼發拉底斑鱉。


於2019年,蘇州動物園的雌性斑鱉死亡,也同時宣告著斑鱉功能性滅絕。


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幼發拉底斑鱉也在苟延殘喘。


斑鱉 Rafetus swinhoei

來源:google


幼發拉底斑鱉 Rafetus euphraticus

來源:google




亞洲鱉屬下共一個物種:中南半島大鱉。


中南半島大鱉分布於孟加拉國、汶萊、印尼等國。


成體中南半島大鱉體長可達80cm,雖比不上黿、斑鱉那般震撼,也是名副其實的「水中巨獸」。


中南半島大鱉 Amyda cartilaginea

來源:google




如果你認為鱉就是千篇一律的青殼,不及龜類的華麗,那麗鱉屬的物種絕對能讓你大開眼界。


麗鱉屬下共五個物種:緬甸孔雀鱉、印度孔雀鱉、恆河鱉、萊氏鱉、黑鱉。


印度孔雀鱉 Nilssonia hurum

來源:google


緬甸孔雀鱉 Nilssonia formosa

來源:google


萊氏鱉 Nilssonia leithii

來源:google


恆河鱉 Nilssonia gangetica

來源:google


黑鱉 Nilssonia nigricans

來源:google




馬來鱉屬下共一個物種:馬來鱉。


馬來鱉分布於汶萊、印尼、爪哇、加裡曼丹、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沙巴、沙撈越、新加坡和蘇門答臘島。


馬來鱉成體體長約35cm,屬於中小型鱉類。


馬來鱉 Dogania subplana

來源:google




山瑞鱉屬下共一個物種:山瑞鱉。


山瑞鱉國內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國外常見於越南、寮國。


山瑞鱉是常見的食用鱉類,儘管已有養殖場大規模繁殖,但野外種群仍受到威脅。


山瑞鱉 Palea steindachneri

來源:google




好了,來到我們的壓軸了——中華鱉屬。


中華鱉屬很長一段時間被廣泛認為只存在一種物種——中華鱉,經過一系列的爭論後,中華鱉屬劃分為四個物種,而就在今年在越南發現中華鱉屬新種Pelodiscus variegatus。


中華鱉屬下共5個物種:中華鱉、砂鱉、小鱉、東北鱉、Pelodiscus variegatus(尚未有正式中文名)。


相信除了科研工作者,除了中華鱉其他的名字可能我們這些吃瓜群眾聽都沒聽說過。


不難解釋,因為除了中華鱉,其他四種鱉類基本難得一見。


東北鱉據傳在三年自然災害時候已經被吃得差不多了。


砂鱉曾經產量巨大,由於環境破壞以及毀滅性捕撈,已經難得一見。


小鱉就更別提了,搜遍全網,也難以發現影像照片。


中華鱉 Pelodiscus sinensis

來源:google


砂鱉 Pelodiscus axenaria

來源:齊碩奇說


東北鱉 Pelodiscus maackii

來源:google


Pelodiscus variegatus

來源:google





相關焦點

  • @吃貨們,中華鱉、牛蛙等兩棲爬行類動物可以養殖、食用
    目前已明確中華鱉、烏龜、牛蛙、美國青蛙等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可以養殖、食用。三是僅野外種群列入《公約》核准名錄的人工繁育種群,如黃喉擬水龜(人工種群),嚴格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依法養殖利用(包括食用)。據悉,農業農村部目前正在抓緊制定配套法規政策和調整相關名錄,廣東將密切關注進展,按照最新規定嚴格執行。
  • ​魚類和列入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水生動物管理,不在禁食...
    繼此前確定中華鱉、烏龜等列入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之後,農業農村部近日組織有關專家針對野生動物保護法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中與水生野生動物相關的內容進行了總結歸納,以問答形式匯集成5個板塊、23項問題對外發布。
  • 烏龜、甲魚、王八、鱉區別是什麼?農村人都不知道
    烏龜是常見的龜鱉目動物之一,為現存古老的爬行動物,我國各地幾乎均有分布。 甲魚是鱉的俗稱,為龜鱉目鱉科軟殼水生龜的統稱,別稱團魚、水魚等,南方一些地方稱為潭魚、嘉魚等。
  • 魚類和列入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水生動物管理,不在禁食之列
    【來源:北京頭條】繼此前確定中華鱉、烏龜等列入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之後,農業農村部近日組織有關專家針對野生動物保護法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 著名兩棲爬行類動物學家、中科院趙爾宓院士因病逝世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6日訊(記者 陳淋)12月26日,據四川大學消息,我國著名的兩棲爬行類動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爾宓教授因患多種疾病,醫治無效,於2016年12月24日13時44分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世長辭,享年87歲。
  • 疫情防控發布會 | 農業農村部:中華鱉、牛蛙等可以養殖食用
    【新民晚報·新民網】在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表示,陸生和水生之間的兩棲爬行動物,如龜鱉類和蛙類,根據協商,明確由農業部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龜鱉,以及蛙類中的牛蛙和美國青蛙,可以養殖使用。
  • 兩棲爬行類動物學家趙爾宓院士逝世 享年87歲—新聞—科學網
    著名兩棲爬行類動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趙爾宓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北京時間
  • 泉州承天寺傳奇「鱉王」追蹤 :「鱉王」實為亞洲鱉!
    接連兩日,早報持續關注承天寺的「鱉王」,不少市民也對「鱉王」興趣濃厚,但對於「鱉王」的真實身份,網絡上引起了一番不小的爭議,有人說是黿,又有人指出其不像黿,是鱉。昨日,3名從浙江趕來泉州的護黿志願者將「鱉王」的照片發給國內多位兩棲動物類專家鑑定,多名專家表示,承天寺內的「鱉王」並非黿,而是亞洲鱉。■早報記者 傅恆 王柏峰 文/圖進展 浙江護黿志願者來泉鑑別前日上午,在聽聞泉州疑似發現黿的消息後,杭州艾綠環境發展中心的環保志願者吳柱第一時間聯繫上了早報記者,隨後,他與兩位攝影志願者來到泉州一探究竟。
  • 1萬隻鱉苗養出了7000公斤商品中華鱉!
    他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長期的經商經歷,讓他具有一個大局觀和擁有一雙獨到商業慧眼,為企業營造新的增長點和新的增收點,在極為紛繁複雜的投資營商環境中,他看中了農業尤其是水產養殖業的價值及其發展前景,在諸多水產養殖品種中,他看中了中華鱉這一融為美食美味和滋補保健於一體的古老的爬行類經濟動物。
  • 男子釣到8斤巨鱉 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山瑞鱉
    男子釣到8斤巨鱉 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山瑞鱉時間:2017-04-30 19:35   來源:重慶晨報上遊新聞(重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子釣到8斤巨鱉 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山瑞鱉 4月24日下午,福建省福鼎市點頭鎮一居民陳先生在野外溪流的水潭裡釣獲一隻重近8斤的大鱉,這麼一隻鍋蓋般大小的巨鱉引來了眾多好奇的居民圍觀
  • 「百年神鱉」被當成「黿」,被正名時已瀕臨滅絕
    數量稀少極其珍貴,是龜類中最瀕危物種之一,全球已知存活僅3隻,其中蘇州動物園1隻、越南還劍湖1隻、長沙動物園1隻。分布於長江下遊及太湖周圍,中國特有種。雖然早在1873年便已命名,但長期以來斑鱉一直被誤認為是黿或中華鱉,直到2002年後才被確認為有效種。
  • 中華鱉、牛蛙還能養殖和食用嗎?官方回應來了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月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明確,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養殖龜鱉和蛙類中的牛蛙、美國青蛙兩個引進種可以養殖、食用。其中提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並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張顯良表示,發布上述文件的重要目的就是加強對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貫徹落實人大常委會決定的指導,根據水生野生動物不同類型以及《野生動物保護法》《漁業法》等法律法規要求,明確水生野生動物管理對象、管理範圍以及不同類型水生野生動物的管理要求。
  • 龜鱉專家鑑定承天寺發現大鱉為亞洲鱉而非斑鱉
    針對泉州承天寺放生池發現的神秘「鱉王」,中國綠髮會得知消息後立即請教國內外多位龜鱉類專家進行鑑定。最近綠會得到國際知名生物多樣性保護組織「野生生物保護協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的兩棲類及爬行類動物專家Steven  Platt的回覆,稱承天寺發現的大鱉實為中南半島大鱉-亞洲鱉(Amyda cartilaginea)。
  • 泉州承天寺「鱉王」並非黿而是亞洲鱉
    連日來,泉州承天寺放生池神秘的「鱉王」現身,打破了原本寺院的平靜,來往獵奇的市民絡繹不絕。不僅如此,對於「鱉王」的真實身份,在網絡上更是引起一番不小的爭議。昨日,記者詢問多位專家後初步判斷「鱉王」可能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黿,但這一說法很快就被否定。經國內多位兩棲動物類方面專家鑑定,承天寺的「鱉王」實際為亞洲鱉。
  • 農業農村部:中華鱉、烏龜和牛蛙等可養殖食用
    其中提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並按照水生動物管理。我仔細研究了相關名錄,從目錄看中華鱉、烏龜、牛蛙,鱷魚等動物均不在禁食範圍之中,請問這是不是意味著這些動物現在可以食用了?謝謝。
  • 傳說的獸原型探秘--鱉!
    龜鱉目我們通常分為龜類和鱉類,鱉俗稱甲魚,龜類俗稱烏龜,鱉與烏龜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於其甲殼退化為柔軟的肉墊。鱉科分為盤鱉亞科3屬6種和鱉亞科9屬22種。盤鱉亞科的種類鱉腹甲上後肢內側兩片半月形皮瓣,能部分遮擋後肢,這種構造在鱉類乃至全部龜類中都是絕無僅有。
  • 專家:「鱉王」實為亞洲鱉
    」真實身份經過多方求證,確定為亞洲鱉。   接連兩日,早報持續關注承天寺的「鱉王」,不少市民也對「鱉王」興趣濃厚,但對於「鱉王」的真實身份,網絡上引起了一番不小的爭議,有人說是黿,又有人指出其不像黿,是鱉。昨日,3名從浙江趕來泉州的護黿志願者將「鱉王」的照片發給國內多位兩棲動物類專家鑑定,多名專家表示,承天寺內的「鱉王」並非黿,而是亞洲鱉。
  • 飛行動物中昆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對比
    翼龍、飛魚等二是爬行飛行類爬行動物是爬行動物向空中 發展的一支。頭長,頸長,眼大,嘴尖而長。前肢第四指 和體側之間有一皮質薄膜,能飛翔。棲息於海邊和湖邊, 以魚為食。在侏羅紀和白堊紀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
  • 寵物包羅萬象,按動物學分為哺乳類、爬行類、鳥類、魚類和昆蟲類
    狗爬行類動物爬行類動物被認為爬行類寵物骨骼較發達,不是胎生而是卵生,卵外有著堅硬的外殼,就是我們俗稱的「蛋」。爬行類寵物一般都是變溫動物,需要靠吸收太陽的光熱來提高身體的溫度。最大的爬行類寵物是網蟒,身長達9.9米,而最小的為斑點圓趾虎蜥蜴,身長只有0.036米。爬行類寵物一般具有堅韌的鱗片,大部分會定期進行蛻皮,爬行速度一般較慢。一般爬行類寵物的胃裡都有沙粒或者是小石粒,可以幫助它們磨碎胃中的食物。
  • 動物專題郵票盤點:爬行類、魚類、昆蟲類、史前類
    同時也佔新中國動物郵票品種的大部分,其他登上過我國方寸的動物類別還有爬行類,魚類,昆蟲類,以及史前動物。這幾類郵票不是很多,今天圈兒哥就把它們一起盤點一下,作為動物專題盤點的收官之作。 脊椎動物(亞門)主要有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五大類。其中只有兩棲類未登上過新中國郵票(註:2013年發行的《小蝌蚪找媽媽》屬於動畫故事類,不計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