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也太貼心了,只因為沒有認證,我的QQ號「曼珠沙」就被「安全系統凍結保護」了,這也太多情了吧?!
「曼珠沙」是一個QQ的小號,哪年註冊已經不記得。也不經常登錄,偶爾在需要的時候推開那扇塵封的大門,進去坐坐,跟自己絮叨一番。只記得有段時間已經刪除了裡面的文字,後來又重新拾起了那個號。我對它說,它更像被我拋棄的孩子,我又回來了,我們又可以在一起了。
自那之後,我會隨意記錄下些文字,自己的惆悵和失意,自己的眼淚和悲戚。它承載了我太多的沉重,我把所有灰色的故事,黑色的記憶都訴諸於它,而它就那麼靜靜的替我承擔了。一如曾經那一沓沓厚厚的十一個日記本,只是他們都離我而去了。那沓日記被撕碎消散在雨中骯髒的垃圾桶中,我甚至不忍看到它們最後碎屍的模樣,委託了一位朋友替我處理掉。我明白自己根本下不去手的。那是青春的時光,被埋葬的記憶。一個個黑色的字跡好似一個個精靈在翻飛起舞。所有的過去都在那一刻呈現在眼前——接受或者不願接受的。黑色、晦暗的青春時光,好似埋葬了那些紙張,也會將所有的記憶埋葬,雖然明白這也是枉然。從來不曾後悔對它們的毀損,一如那些破碎的時光。翻過了不想珍藏的記憶,最起碼不會再有刺目的一行行文字時不時刺痛我麻木刻意忘記的失意青春。
後來,不再刻意有日記。註冊了一個QQ號碼之後,又有了這個小號,起初它的名字叫「假面舞會」,不想以真面目示人,那裡是荒涼的戈壁,沒有相冊,沒有照片,只有不走心的隨意的文字,沒有章法,沒有邏輯,只有噴薄而出的情緒釋放。那裡沒有熟悉的好友,好友一欄只有三個人,而且都是陌生人。幾乎不聊,所有空間打開總是一個人的日誌更新霸屏。那是一位山西的大姐,經歷了中年喪子之痛。和她聊過幾次,關注過她的空間。好在時間療傷,她已經開始了新的生活,信心滿滿地開啟新的生意。而她每每看到我發的文字,總會安慰我,勸慰我。而我很感謝她對我的關心。網絡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彼此的陌生人,卻有著真誠的情感彼此療傷。
前幾日登錄,網絡提示「凍結」了,接下來就該是解凍吧。按照提示一步步做下來,最後一步需要朋友幫忙驗證,需要朋友的真實姓名手機等等信息,而我沒有。關閉了那個號碼,那裡面僅有的朋友就無從聯繫了,更不會知道她的真實信息。而我和她之間有一個朋友大概可以替我打聽得到她的信息吧。只是僅僅做為一個陌生人,她也未必願意給我她的信息吧?不想麻煩中間的那個朋友,怕別人會覺得我腦子串線了。
如果我不去做,那麼我就只有永遠失去了「罌粟曼珠沙」了。那麼唯美的一位黛玉似得美人,心裡總有不忍和掛牽。亦或她依然明白,她陪我走過了那些坎坷的歲月,陪我哭陪我鬧陪我回憶陪我抱怨,而今,心如死水的平靜,她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冥冥中她也便離我而去。替我將那些黑暗鎖死在無法打開的地方,只留下白日和光明讓我享受。讓我忽略掉那些本不該被記憶戕害的生命,和那些被生活刀砍斧斫的痕跡。
就此,我告別了曼珠沙,也告別了自己又一沓的日記。生命,本該是向光性的,而不是向著黑暗而生。雖說向死而生,那麼在完全可以掌控生命的時候,就不必背負著過往的傷痕無休止地將自己折磨。
就像這個秋天,我發現了那種漂亮的植物——欒樹,在默默地開花結果,花開時一種風景,而掛滿枝頭的果實依舊是一種別樣的風景。更像一束束花在枝頭搖曳,在秋風中自負地自我欣賞,並不為錯過了春季的百花齊放而自卑、抱怨。
此刻,了悟了人生本就沒有坦途,每個人都得經歷或多或少的坎坷。今日的自己不該背負昨日的傷痛,繼而去中傷明日的豔陽。回首來時路,曾經的愛恨都已變成了過往,當下的每一日都是新的開始。就像這個秋日的心情,不因陰雨而惆悵,不再因煩惱而自虐。不管陰晴圓缺,真情都會在播種後收穫。此刻,氤氳在暖暖的溫情中,那麼多的人,那麼多的愛,那麼多的牽掛,那麼多的為我而在的真情——
於是,曼珠沙,我會記得你的模樣,我會記住你給予我的陪伴。而你,只是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不會解凍。於我,你是最美的花朵,最真的深情。即使花與葉永不相見,有愛就是永遠的牽絆。
【作者簡介】楊雪榮,網名風影,陝西傳記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作品發表於報刊和網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