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賊」創作,秦昊主講,網絡文學講述世界遺產故事

2021-01-08 澎湃新聞

在四川的峨眉山上,盛產牛角棗,從果樹上摘下棗子細細品嘗,一顆鮮紅欲滴的寶石棗突然從包裹中掉落而出,故事也隨之展開......

這是閱文白金作家「愛潛水的烏賊」筆下的短篇小說《棗知道》。最近,它被改編成同名短劇,採用四川非遺「泥塑」的方式製作成定格動畫短片,在製作過程中融入四川本地文化旅遊元素,並由因《沉默的真相》出名的演員秦昊擔任主講人。

烏賊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自己是峨眉山人,對當地風土人情十分了解,在創作中也融入了峨眉山當地的民俗文化和道教傳說。《棗知道》是騰訊與閱文聯合推出的「世界文化遺產新文創計劃」系列的第一部短片,圍繞世界文化遺產展開的新文創作品,還有很多:蘇州園林、頤和園、皮影戲……這些融合網絡文學和世界遺產故事的全新文創作品,將在今年春節與大家見面。

《棗知道》正片預告採用「非遺」泥塑,一針一線手工製作烏賊介紹,這是他第一次創作短篇小說,改編自峨眉山傳說「軒轅求道於峨眉」,講述了一個因貪慾而無限循環的魔幻尋寶故事,想要傳遞「內安其神,外去其欲,不得貪心」的寓意。「短篇的篇幅非常有限,必須在這麼短的篇幅內有起承轉合和完整的故事結構,相比寫作長篇,對我來說更有挑戰。」

在《棗知道》改編的短片中,用泥塑的方式呈現了原著中的角色。泥塑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川的泥塑更是惟妙惟肖。短片由中國美術學院教師翁劼帶領團隊製作,作為一家定格動畫工作室的導演,他的代表作包括《風雪山神廟》《風中之塔》《刺客聶隱娘·前傳》《牡丹亭·遊園驚夢》,在國內動畫圈內有很高的知名度。

翁劼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整個製作過程大概89天,主創團隊深入研究了明代的服飾和房屋特點,比如明代讀書人大多穿襴衫或直裰,而平民百姓為了勞動便利則上身著衫襖,下身著褲。在拍攝前,工作室的小夥伴們都會先真人出演一遍,再進行採集他的速度,由動畫師進行一些動畫誇張呈現。

定格動畫的繪製過程泥塑定格動畫是需要耐心的工藝,一天只能拍三秒鐘素材,需要根據形態慢慢調整,所有服裝都是一針一線手工製作,不像「建模」那麼簡單。所有的場景和小泥人,要先畫出來才能製作。由於泥塑的特殊性,所有的毛髮、妝容在拍攝的時候都會脫落,所以每次拍攝一個鏡頭就要重新上妝,就像對待真正的演員一樣。哪怕是一個簡單的走路動作,也有左腳到右腳的重心變化,需要耐心細緻地描摹,拍攝過程要帶著一種信仰,才能呈現出完美的效果。「定格動畫的工序非常複雜,需要懂得工業造型、攝影、光學、美術等一系列的造型技術,才能夠完成。」翁劼表示,這不是短期能夠形成的動畫形式,背後需要大量的沉澱和積累。

在作家張佳瑋看來,這是一個因貪念而無限循環的故事。用現代成年人觀眾趣味的情節,搭配泥塑動畫的形式,證明「動畫片不一定是給孩子看的」。用略帶淳樸質感的泥塑動畫,緩和了劇情帶來的驚悚感,讓故事呈現得既立體、溫潤又有夢幻。

每次拍攝,都要給泥塑重新上妝用「短IP」講述世界文化遺產《棗知道》的播出,嘗試了用「短IP」進行原創內容深度開發。在「世界文化遺產新文創計劃」中,圍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邀請網絡文學作家創作短篇小說。之後,再邀請導演、編劇和短視頻創作者等,以短劇、動漫、音樂等多種數字內容形態進一步開發該文學作品,打造一個從短篇小說到改編短劇、動漫、音樂等多種數字內容形態的全鏈條IP發展模式。

烏賊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整個項目的推薦十分迅速,從開始改編到完成拍攝,僅耗時幾個月時間,讓他感到十分驚訝。「這種快速孵化方式應用在短片上是不錯的嘗試,對於長篇小說和電視劇,可能會需要更多時間。但是能夠有效地推動網文裡的短篇創作,也能把網文裡很多優秀的有趣的東西和其他有文化底蘊的事物結合,快速推給大眾。」

短視頻的火爆已成為今年IP改編行業的重要趨勢,人們正在重新審視「短IP」的價值。在快節奏的時代,對於活躍在社交媒體上的年輕人來說,當一部新劇播出,他們不會第一時間打開正片,而是先去微博、豆瓣等社交媒體上探探口碑。如果遇到評分過低、批評過猛,他們可能會「棄劇」。

主角在短片中遇見棗樹

有時,短短一句話,為了體現更自然的面部運動,一個泥人得做四五張嘴來回切換與此同時,劇集長短也成了年輕人追劇的重要影響因素。動輒幾十集的電視劇,對於年輕人來說過於冗長,已經喪失了吸引力,如果一部劇能夠把可有可無的支線內容一筆帶過,高度凝結、短小精悍,且自成一體,更能迎合用戶碎片化追劇的需求。「世界文化遺產新文創計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CEO、騰訊影業CEO程武表示,在今年騰訊聯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Next Idea騰訊新文創大賽中,在數月內收到近7000篇網文作品,改編模式也逐漸拓展,從短篇小說到改編短劇、動漫及音樂等全鏈條的短IP發展模式,讓人們能在豐富的數字內容中雲遊文化遺產。

除了以四川峨眉山文化為背景的《棗知道》,還有以蘇州園林為背景創作的《遊園驚夢中夢》、講述頤和園美學的《紅磚綠瓦好時光》以及以皮影戲傳承與發揚為題材的《國粹皮影》等參賽作品即將呈現給觀眾。據了解,「世界文化遺產新文創計劃」已籌劃於2021年春節期間,聯合創作者圍繞多個世界文化遺產推出一系列新文創作品,讓人們通過指尖「雲遊」的方式在家就能感受世界文化遺產之美。

故事主講人秦昊(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網絡文學生態出海
    據《白皮書》的數據,隨著閱文集團旗下起點國際和世界各地譯者的持續合作,平臺上線的中國網絡文學英文翻譯作品數量持續增長,已超1700部,如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尊師重道的《天道圖書館》,體現現代中國都市風貌和醫學發展的《大醫凌然》,講述當代年輕人熱血拼搏故事的《全職高手》等。基於對作品的喜愛,海外用戶活躍度也在不斷上升,目前點擊量超千萬的作品近百部,每天產生近5萬條評論。
  • 《慶餘年》發行五大洲 網絡文學生態出海
    據《白皮書》的數據,隨著閱文集團旗下起點國際和世界各地譯者的持續合作,平臺上線的中國網絡文學英文翻譯作品數量持續增長,已超1700部,如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尊師重道的《天道圖書館》,體現現代中國都市風貌和醫學發展的《大醫凌然》,講述當代年輕人熱血拼搏故事的《全職高手》等。基於對作品的喜愛,海外用戶活躍度也在不斷上升,目前點擊量超千萬的作品近百部,每天產生近5萬條評論。
  • 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開幕 聚焦網絡文學產業化、國際化
    本屆活動還首次邀請來自英國、義大利、波蘭、新加坡、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國的作者、譯者,以及韓國、泰國網絡文學企業代表共同參與,堪稱一場聚焦網絡文學產業化、國際化和創新性的行業盛會。  從輸出到聯動 中國網絡文學出海促進世界文化交流  當下,中國網絡文學出海正經歷從內容到模式、從區域到全球、從輸出到聯動的不斷升級。
  •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啟動 業界代表獻策把脈
    ,為新時代講好中國故事提出了新思路。   單霽翔在發言中表示,要讓文化遺產資產活起來,「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並不見得遠離我們的生活。」單霽翔認為,在「網際網路+」的時代,通過網絡文學等手段的推動,它們仍然能活在當下,繼續閃光。
  • 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下周開啟,「中國故事」加快出海
    本屆文學周將以「開放文學力量,網聚時代精彩」為主題,探討如何以網絡文學為載體,促進全球文化聯結和產業發展,締造全球原創網絡文學的新格局。在本屆國際網絡文學周中,將重點聚焦網文出海。2017年5月,海外門戶「起點國際」(Webnovel)正式上線,為海外讀者提供全面優質的網絡文學作品,目前累計訪問用戶已超7000萬。在網文作品的英文翻譯上,起點國際與分布在以北美、東南亞為代表的世界各地的譯者和譯者組進行合作,已上線900餘部中國網絡文學的英文翻譯作品。
  • 「蒲公英」34年傳播「文學種子」講述農民故事
    新華社哈爾濱6月3日電(劉赫垚)詩詞培訓、即興創作、作品交流……在黑龍江省明水縣崇德鎮蒲公英農民文學社,一場主題為「筆耕黑土地,建功新時代」的社員聯誼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 《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發布 10萬名海外作者創作逾16萬部...
    11月16日,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在上海浦東啟動。大會重磅發布《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呈現出全球文化交流背景下網絡文學的發展趨勢,首次披露海外市場分析及用戶畫像。
  • 首屆大運河網絡文學徵文大賽徵稿啟事
    舉世聞名的中國大運河縱貫南北,分布六大文化形態以及眾多文化類別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拱墅區位於京杭大運河最南端,經濟興盛、文化繁華,具有獨特而深厚的人文積澱。近年來,拱墅區大力發展數字內容產業,招引網絡文學領軍企業入駐,力邀網絡文學名家落戶開設工作室,著力打造拱墅網絡文學創作交流集聚地,開創網絡文學的運河時代。
  • 亮相上海書展 愛潛水的烏賊:我的《詭秘之主》只是想講好一個故事
    上海書展丨亮相上海書展 愛潛水的烏賊:我的《詭秘之主》只是想講好一個故事封面新聞記者荀超8月13日晚,四川網絡作家協會主席、閱文白金作家袁野(筆名「愛潛水的烏賊」)攜新書《詭秘之主》亮相上海書展,與讀者互動交流。
  • 四川網絡作家「愛潛水的烏賊」《詭秘之主》海外閱讀量破2500萬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開放文學力量,網聚時代精彩。」11月16日,「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在上海浦東正式開幕。來自國內及英國、義大利、波蘭、新加坡、巴基斯坦、菲律賓、韓國、泰國等的作者、譯者、網絡文學企業代表齊聚一堂,聚焦網絡文學產業化、國際化和創新性。
  • 「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單」發布:新生代崛起,中生代穩固
    ,圍繞作家的作品銷售情況、網絡及社會影響力、文學和商業貢獻等維度,評選出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男頻作家影響力TOP50及女頻作家TOP50,並進行相關分析解讀。男頻作品類型多元,女頻作品女性意識凸顯,IP及書粉影響力持續攀升新格局也推動了網絡文學題材類型和創作風格的多元,在讀者用戶群體持續擴大的情況下,滿足更多類型人群的閱讀需求。
  • 2019年網絡文學:內力深厚 別有洞天
    然而,即便在此情形之下,網絡文學的發展仍別有洞天。在「粉絲經濟」的支撐下,受技術、市場和政策交織影響的網絡文學,在商業模式、互動機制等方面都有新發展,在作家作品層面更有重大轉型和進化。雖被外部力量反覆衝擊,但「內力深厚」的網絡文學仍穩步向前。近年來,網文行業內部最大的事件是免費閱讀的崛起,以及由此引發的免費閱讀與收費閱讀之爭。
  • 網絡文學海外傳播:與時代、世界和文化趨勢合拍
    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產業布局剛剛開始,就迅速更新迭代,由閱讀門戶升級為創作平臺。2018年4月,起點國際嘗試對海外用戶開放創作功能,意味著正式開啟海外網絡文學原創元年,旋即一支「洋生力軍」在中國海外平臺出現。截至目前,起點國際海外作者來自世界各地,構成一種蔚為大觀的創作現象。
  • 同時代人的文學與批評
    然而時至今日,故事的價值遠未得到充分挖掘,大部分人也很難得到真正理解。今天,我們理解事實的路徑是否有了新的變化?故事的價值該如何定義,利用故事呈現現實世界的技法,是否有了更新的突破?作為表達者,我們如何講好故事,如何立足當下,更好地理解人和事?10月25日下午,單向空間·愛琴海店,穀雨邀請業界、學界同仁,分享創作經驗和思考,歡迎大家蒞臨現場。
  • 網絡文學平臺有了更多「洋」寫手
    融入自身體驗創作,產生情感文化共鳴據閱文團隊介紹,起點國際自2017年上線以來,共向海外輸出了1700多部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囊括武俠、玄幻、都市等多種題材,全網累計訪問用戶超過7000萬。比如,有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尊師重道的《天道圖書館》,來源於東方神話傳說故事的《巫神紀》,弘揚中華美食的《美食供應商》等。
  • 《三體》《流浪地球》帶火科幻文學 創作熱潮來了嗎?
    無論是《山海經》《淮南子》中的神話傳說,還是《離騷》《穆天子傳》中天馬行空的想像,中國思想文化與文學藝術的豐富遺產成為科幻作家取之不盡的源泉。韓松介紹說:「很多中國科幻中都有神話傳說的因素。比如《偃師造人》《長平血》都是藉助傳說或歷史的科幻文學作品。
  • 愛潛水的烏賊5大完本精彩小說:《一世之尊》《武道宗師》上榜!
    愛潛水的烏賊,本名袁野,起點籤約作家,閱文集團白金作家。2017年11月,榮獲第二屆「中華文學基金會茅盾文學新人獎網絡文學新人獎」。2018年5月,榮獲第三屆「橙瓜網絡文學獎」百強大神。2019年7月,四川省網絡作家協會第二屆常務理事會主席、常務副主席、副主席、常務理事和秘書長、副秘書長名單正式出爐,網絡作家「愛潛水的烏賊」任四川省網絡作協主席。
  •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觀照文學創作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來觀照文學創作,有助於重新認識和研究世界文學的內在發展規律,深入分析和解讀經典文學作品中蘊含的精神內核。這可以在更加開闊的視野上發掘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文化淵源,同時推進文學創作在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上發揮更大的主觀能動性。運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來開展文學創作,可以讓作品具有更飽滿的人性價值和更深邃的思想價值。
  • 愛潛水的烏賊新書開更,《長夜餘火》上線引粉絲追更
    把一個虛構世界從貨幣系統到宗教、工會、家族,都構思地十分細緻。這也是作者愛潛水的烏賊被粉絲追的原因。11月16日,網絡文學作家愛潛水的烏賊(愛稱「烏賊」)攜全新力作《長夜餘火》回歸,在起點中文網連載,頭24小時內超1萬人打賞,聚攏粉絲近50萬登上了起點平臺起點男神榜、日打賞榜、推薦榜、籤約榜等各大榜單。6個月前,他的上一步作品《詭秘之主》完結。
  • 他外號烏賊娘,寫的網絡小說全部爆紅,如今還霸佔了排行榜
    今天我和大家聊聊一個大神級網絡小說作者,他就是愛潛水的烏賊。這個作者外號烏賊娘,寫網絡小說已經很多年了,每一本小說都屬於爆紅級別,讓讀者嘆為觀止。記得關注我,和我一起來看看烏賊娘這些年寫過的好小說,一起來解決書荒的問題。首先是出道之作的《滅運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