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那些幾十億光年遠的天體是怎麼測量的呢

2020-12-03 飧君談宇宙

生活中,我們測量距離一般用的都是尺子測量,如果再遠一點,像地月距離,可以利用電磁波反射測量,但是,那些幾萬光年甚至幾億光年的遙遠天體,不可能也用電磁波測量,因為等到它反射回來就要過幾萬年甚至幾億年了,那科學家是如何測量的呢,而且還測量得這麼精確。

首先,在回答上面問題前,我們先要知道一個重要的定律:都卜勒效應。都卜勒效應就是在運動的波源前面,波被壓縮,波長變得較短,頻率變得較高,;在運動的波源後面時,會產生相反的效應。波長變得較長,頻率變得較低;波源的速度越高,所產生的效應越大。

由於光也是波,所以在恆星發出的可見光波段中,若恆星遠離我們,則發出的光顏色會偏向紅色;若恆星靠近我們,則發出的光顏色會偏向藍色。根據波紅(藍)移的程度,可以計算出波源循著觀測方向運動的速度。根據恆星發出的光的顏色我們就可以進行光譜分析,利用分光視差法。

分光視差法是利用恆星光譜中某些譜線的強度比和絕對星等的線性經驗關係,即由測定一些譜線對的強度比求絕對星等,進而由距離模數公式 mv Mv = 5lgd 5求出距離d。 但是如果是離地球比較近的天體(100萬年以內)就需要運用另一種最了不起的方法:三角視差法。

三角視差法是一種利用不同視點對同一物體的視差來測定距離的方法。對同一個物體,分別在兩個點上進行觀測,兩條視線與兩個點之間的連線可以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根據這個三角形頂角的大小,就可以知道這個三角形的高,也就是物體距觀察者的距離。於是,根據三角視差法和分光視差法就可以很輕易地測量宇宙間各個天體的距離了。

相關焦點

  • 離我們幾光年幾十億光年,我們是怎麼知道他們到底有多遠的?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天體啊,離我們幾光年甚至幾十億光年遠,我們又沒有飛過去測量路程,我們是怎麼知道他們到底有多遠的?其實都是靠觀色近一些的,比方像比鄰星這樣的,我們利用的是幾何關係,這些天體相對於太陽系的位置是相對固定的,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再轉到不同地方的時候呢,再從地球上去觀察這個天體,它跟我們的仰角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 人類是如何判斷宇宙的年齡是140億歲的?靠判斷最遠天體的距離
    我們整天說宇宙的年齡大約是一百四十億歲,這背後的理由呢是因為我們只能看到離我們最遠一百四十億光年左右遠的天體,所以光最多只有一百四十億年的時間傳達到地球上,所以宇宙只能存在了一百四十億年。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是怎麼知道我們能看到的天體最遠是一百四十億光年的呢?
  • 為什麼人眼晴能一下就能看到幾十億光年的星星?
    再按照題目人眼睛能看到30億光年來算,人能看到60萬個恆星內的天體,再按照每個恆星最少1000億個發光天體來算,也就是說人肉眼能看到6億億個天體外的東西,天體又不在同一球面或者平面分布,有遠近距離之分,那必定有無數個重疊,你有自信能看到最遠那個天體或者物質?憑直觀光看數據就知道不可能了,負責任的說它比你一輩子每期都中大樂透的概率還遠遠低。
  • 科學家是怎麼計算星體與地球距離的?動不動幾十億光年,靠譜嗎?
    而這個距離單位不會是大家經常使用的公裡,而是一束光在一個地球年中傳播的距離,即光年。距離地球6500萬光年的旋星系NGC 3972,可以在大熊星座中找到。我相信,一定不會有人會以為「光年」是時間單位,畢竟現在已經是2019年了!那麼,你是否心有疑惑,科學家們到底是怎麼計算那些星體和地球之間的距離的?動不動就是幾十億光年,感覺這個距離很遠的樣子,這些算出來的結果確定靠譜?
  • 宇宙最大的聲音有多大?也許已經傳播了幾十億光年
    聲音怎麼來的? 宇宙中最大的聲音是什麼?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是我媽媽早上喊我起床的聲音!這聲音大到直接把我從另一個世界嚇回來了!」這當然是一種幽默的說法,打雷、地震、火山爆發的聲音可比媽媽的聲音大多了。
  • 在一個138億年前的宇宙中,科學家怎麼能看到461億光年遠的地方?
    如果我們實驗確定宇宙中有一個常數,那就是真空中的光速c。不管光在哪裡,何時,或朝哪個方向傳播,它以每秒299792458米的速度,每年傳播1光年(約9萬億公裡)。大爆炸已經有138億年了,這可能會讓你想到我們能看到的最遠的天體是138億光年遠的。但不僅如此,我們能看到的最遠距離是138億光年距離的三倍多:461億光年。
  • 天文學家是如何測量天體的距離的呢?
    原標題:找一把「尺子」,丈量星辰大海 天文學家找到的距離最遠的天體,已經接近可觀測宇宙的邊緣,也即100多億光年之遙。但你有沒有想過,這麼遠的距離,天文學家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近日,利用克卜勒望遠鏡數據,天文學家又發現一顆與地球個頭相仿的行星K2-229b。這顆行星距離地球2.6億光年,即24萬億公裡。
  • 肉眼可見最遠的天體,距離地球多少光年?
    在地球上,最容易看到的兩個天體是月球和太陽,前者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後者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這兩個天體都能在白天看到。而那些更加遙遠的天體,由於它們發出的光抵達地球時已經變得比較暗淡,只有到了夜晚才變得肉眼可見。那麼,肉眼可見的天體都有哪些?最遠的離地球有多少光年?
  • 宇宙當中的星系距離,動輒就是數十億光年,到底是如何測量的?
    宇宙當中的星系距離,動輒就是數十億光年,到底是如何測量的?現在的宇宙距離概念,我們都是可以憑著科學家的科學理論和測量從而得知的,宇宙當中的星系距離,動輒就是數十億光年,科學家到底是怎麼測量星系之間的距離的呢?
  • la型超新星為啥會成為幽暗宇宙中最遠的標準燭光?
    在天文學界,宇宙中有許多用於標準燭光的天體,用於測量遙遠天體的距離。其中有一種叫la超新星的標準燭光,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燭光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還有一點就是,超新星爆發是宇宙中最亮的天體。前面說了,超新星爆發的亮度可以達到一個甚至若干個星系的總亮度。太陽一生所輻射的能量約10^34焦耳,而超新星瞬間能量可達10^46焦耳。la超新星絕對星等可以達到-19.5,因此這個燭光又是最強大的燭光,可以延伸人類的視野。
  • la型超新星為啥會成為幽暗宇宙中最遠的標準燭光?
    在天文學界,宇宙中有許多用於標準燭光的天體,用於測量遙遠天體的距離。其中有一種叫la超新星的標準燭光,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燭光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啥叫la超新星?超新星就是宇宙天體由於某種原因突然爆發,巨大能量照亮太空的現象。
  • 宇宙直徑有930億光年,它在什麼時候會達到1000億光年呢?
    宇宙中如此之多的物質會產生無法想像的強大萬有引力,但宇宙現有的趨勢又是在不斷膨脹,它會一直膨脹下去,還是有一天會開始收縮呢?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宇宙中暗物質的能量過於強大,會讓萬有引力顯得沒有縛雞之力,無法拉攏宇宙,最終導致宇宙會永遠膨脹下去。
  • 宇宙138億年的年齡是怎麼知道的呢?
    對於現在的科學技術來說,研究宇宙的起源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但是隨著我們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各種類型的望遠鏡如射電望遠鏡等技術的提升,相信我們對宇宙的了解會越來越多。宇宙起源於何處呢?現在比較被大家接受的是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起源於一次大爆炸,隨著能量和物質的不停傳播或者膨脹逐漸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宇宙。那麼這次大爆炸是源於何時呢?
  • 宇宙中有沒有不轉的天體?宇宙本身又是怎麼運動的?
    中學的科學書上就明確告訴大家,宇宙中所有天體都在不停的運動,地球在自轉的同時本身還以30千米/秒的速度繞著太陽公轉,太陽則帶著一幫小弟以120千米/秒的速度繞著銀心公轉,而銀河係數千億顆恆星卻正朝著一個叫做巨引源的神秘區域以超過600千米/秒的速度前進!更大範圍呢是怎麼運動呢?宇宙又是咋個運動呢?
  • 宇宙中存在以光年計量大小的巨型天體嗎,宇宙最大的天體是什麼?
    但這還不算大,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對宇宙的探索日益深入,現在展現在人類面前的宇宙是一個無法想像的巨大空間。據悉,人類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已達到920億光年,這是一個難以想像的天文數字。
  • 12萬億光年!宇宙的盡頭有多遠?
    通過天文望遠鏡接收到來自宇宙的光,就能看到宇宙中的天體。不過,我們並不能看到無限遠的宇宙,我們所能看到的宇宙只是整個宇宙的一小部分,這是為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首先就要說到光速問題。人類對於光速的研究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光速到底有多快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人類。
  • 12萬億光年!宇宙的盡頭有多遠?
    在地球上,每時每刻都有來自宇宙的光抵達地球。通過天文望遠鏡接收到來自宇宙的光,就能看到宇宙中的天體。不過,我們並不能看到無限遠的宇宙,我們所能看到的宇宙只是整個宇宙的一小部分,這是為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首先就要說到光速問題。人類對於光速的研究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光速到底有多快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人類。
  • 如何測量天體間的距離?光是如何定義的?一光年到底有多遠?
    前言:如何測量天體間的距離?光是如何定義的?一光年到底有多遠?宇宙對我們地球上每個居民來說是廣闊無窮的,渺小的人類處於茫茫的宇宙之中如一粒米般的大小,以宇宙中的各種天體作為參照物來看人類完全是微不足道的。
  • 宇宙中最恐怖的天體
    在宇宙所有的天體中,能夠像黑洞這樣神秘莫測的,幾乎沒有幾個,黑洞也因為巨大的質量和無窮的引力,被視為宇宙中最危險的怪物,憑心而論,
  • 宇宙年齡是130億年左右,為什麼人類能觀測到460億光年遠的天體?
    宇宙年齡約130億年,這是大家所熟知.但是人類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遠的天體則為460億光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