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自己的「海事衛星」成功發射!這4年他們是怎麼過的?

2020-11-23 澎湃新聞

中國人自己的「海事衛星」成功發射!這4年他們是怎麼過的?

2020-11-14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整理自人民日報客戶端、我們的太空、新華社

11月12日23點59分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使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

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太空

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

中國人自己的「海事衛星」

02星發射入軌後

將與01星共同組網

支撐起我國天地一體的

衛星電話時代

為中國及周邊、中東、非洲等相關地區

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用戶

提供全天候、全天時、穩定可靠的

話音、短消息和數據等移動通信服務

「這4年,讓我明白了

到底什麼叫摸著石頭過河。」

天通一號系統地面中央站運維團隊

負責人郭浩然如是說

4年前

在祖國航天事業的召喚下

一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人

聚集到了一起

在建設地面運維中央站的路上

馬不停蹄地前進

從2016年到2020年

測試人員起早貪黑地忙碌著

布線、檢修、調試

一年四季和設備捆綁在一起

赴遠疆、上高原

出遠海、進密林

他們用自己的腳步

丈量了祖國的大地

搜尋、追蹤、傾聽天通衛星

從遙遠太空發來的信號

天通一號02星發射在即

地面中央站的機房熱火朝天

團隊成員正在做著最後的設備調試

為了此次發射

他們花費大量時間精力

進行參數確認、狀態固化

針對訓練、反覆驗證

「受領任務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我們在地面一線要確保任務圓滿完成!」

景新攀感嘆說

夜色漸深

測試工作進入了攻堅階段

可是沒有一個人的臉上顯出疲態

而就在11月1日

距離發射窗口還有11天

在任務分系統檢查結束後

低溫動力指揮員

嚴萬洪和操作手高越、姜一

像往常一樣對測試閥門進行關閉

但在完成設備操作後

細心的嚴萬洪聽見了異常的漏氣聲

「這個聲音不對勁!」

在3個人都確認有異常響聲後

嚴萬洪立即向01指揮員尹相原報告情況

要求增做測試

最終查出了異常原因

氫排口存在漏氣現象

指揮部當即進行研判

並通過數據分析證明

設備存在不可靠現象

連夜組織更換活門

有效解決了設備質量問題

但意外情況再次發生

「報告,經加嚴檢查

發現Ⅲ號助推器燃測壓單向閥漏率偏大!」

第二次總檢查結束後

常規系統指揮員嚴哲和操作手趙飛

在進行連接器脫落試驗時發現問題

「這個問題風險巨大!

如果在發射前復現

會造成連接器脫落後燃料外溢

如遇火花可能會引起爆炸

人員吸入偏二甲肼也會引起中毒」

經指揮部討論決定

漏率雖在指標範圍內

但與前期測試相比閥門性能有所下降

為加嚴控制

在完成任務第三次總檢查後

更換七管連接器插座

並增做相關測試

確保箭上產品狀態良好

11月12日23時5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

火箭再次騰飛

天通再次入軌

這群年輕的航天人

又將默默背上行囊

開啟與太空並肩

與日月星辰同行的新徵程

掃描圖片上的二維碼

定製標準版團旗、團徽,下載團歌

編 輯丨李琬瑩(北方工業大學團委)

校 對丨王 燦

校 審丨陳偉星

值班編委丨王小鯤

原標題:《中國人自己的「海事衛星」成功發射!這4年他們是怎麼過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天通一號02星成功發射!你知道這4年我們是怎麼過的嗎?
    11月12日23點5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太空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中國人自己的「海事衛星」02星發射入軌後將與01星共同組網支撐起我國天地一體的提供全天候、全天時、穩定可靠的話音、短消息和數據等移動通信服務「這4年,
  • 在這裡,中國人首次發射屬於自己的通信衛星
    1970年,一支神秘的隊伍從甘肅酒泉來到四川南部的一個深山溝。到達後,他們才知道,在這裡要建設一個新的發射場。這樣的場景讓中國人都憋著一口氣,什麼時候,中國才能有自己的通信衛星呢?中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成功起飛,奔向36000千米的太空。
  • 中國版海事衛星再升空!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 核心部組件均已實現自主可控
    【中國版海事衛星再升空!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 核心部組件均已實現自主可控】北京時間11月12日23時5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DigitalGlobe 宣布 WorldView-4 衛星發射成功
    中國北京,2016年11 月 12日——地球影像及高級地理空間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 DigitalGlobe 公司 (紐交所代碼:DGI) 今日宣布成功發射 WorldView-4 衛星,這是該公司所發射的第七顆同時也是最先進的一顆超光譜、高解析度商業衛星。該衛星是搭乘擎天神五號運載火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的。
  • 這兩所高校厲害了,成功發射了以自己高校名字命名的衛星
    我國是一個航空航天大國,航空航天強國,發射衛星也早已經習以為常。我國部分航空航天強校都發射過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衛星,例如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到目前為止已經放了六顆衛星了,著實讓人驚嘆!
  • 印度人:中國人太天真,發射衛星沒印度兩成多,就想登陸火星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在航天領域上曾經遭受到很多國家的封鎖,但是依靠自己的實力發射了我們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艘載人火箭……直到如今,中國已經有非常成熟的衛星網,幫助我們定位、通訊、監測氣象、觀察各個國家情況等。
  • 印度人:中國人太天真,發射衛星沒印度兩成多,就想登陸火星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在航天領域上曾經遭受到很多國家的封鎖,但是依靠自己的實力發射了我們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艘載人火箭……直到如今,中國已經有非常成熟的衛星網,幫助我們定位、通訊、監測氣象、觀察各個國家情況等。
  • 發射成功!亞太6D衛星——我國首個全球寬帶衛星通信系統首發星!
    2020年7月9日20時 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三號工位,用長徵三號乙遙六十四運載火箭,將「亞太6D衛星」全球高通量寬帶衛星通信系統首發星,成功發射升空,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我國計劃用4顆地球同步靜止軌道的高通量寬帶衛星和地面網絡系統組成「全球寬帶衛星通信系統」,於2016年首發星亞太6D寬帶通信衛星啟動建設,標誌著我國首個全球高通量寬帶衛星通信系統啟動。未來將發射3顆覆蓋全球的高通量通信衛星,建成「天地一體」、全天候、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全球通信網絡。
  • 衛星民企天儀研究院成功發射3顆衛星,迄今已發18顆衛星
    衛星民企天儀研究院成功發射3顆衛星,迄今已發18顆衛星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019-12-07 19:24 來源:澎湃新聞
  • 距離「關門」只剩不到4小時,北鬥衛星成功傳回了信號
    新華社記者查春明攝放眼星空,最適合衛星導航的黃金頻段已被美俄全部佔用。我國與同時希望建設自己衛星導航系統的歐盟,推動國際電聯從航空導航頻段中,最大限度地擠出一小段頻率,提供衛星導航共同使用。這一小段頻率,是建設一個全球導航系統最基本的頻率需求,各國均可平等申請。2000年4月18日,北鬥和伽利略系統同時申報。
  • 7年14星!高分十四號衛星發射成功,具備分米級解析度
    長徵三號乙火箭,運載高分十四號衛星發射成功!  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12月6日午間11時58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運載的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據悉,這是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簡稱「長三乙改五火箭」)首次發射,也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長三乙改進型火箭,是在長三甲系列火箭統一構型的總體設計構架下,採用了加長版的整流罩。
  • 我國長徵4B火箭發射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部署成功,我國海洋探測又添...
    周一,中國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一顆新的海洋觀測衛星,長徵4B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起飛,本次任務發射成功,部署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代表了第二代海洋觀測和監視衛星,該計劃於2007年2月獲得國家航天局批准,用於全天候測量海洋動態和環境參數。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衛星
    2020年10月26日23時19分,伴隨著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時隔14天再次圓滿完成新的發射任務,實現了下半年新一輪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兩戰兩捷。據悉,此次發射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4發任務並行的狀態下組織開展的,且發射能力逼近極限。
  • 10年29顆衛星成功發射,背後有個諸暨牛人
    在他的帶領下,研究所做到連續20年衛星不帶問題出廠、發射成功率達100%,尤其是近10年連續29顆衛星成功發射。姜健擔任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紅外定標試驗設備研製技術負責人,2016年,成功發射的風雲四號衛星,更是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轟動全國。
  • 我國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亞太6D衛星成功發射,在載荷重量、通信容量、設計複雜程度等方面,刷新了國內同類通信衛星的紀錄。亞太6D通信衛星是一顆地球靜止軌道高通量寬帶通信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通信衛星事業部抓總研製,採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東方紅四號增強型衛星公用平臺建造,發射重量約5550公斤,在軌服務壽命15年。
  • 中國人的故事:神舟11號成功發射 這情景如您所願
    太空飛行器發射,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就是軌道計算,這個大難關,是不少國家對發展航天事業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中國,這早已不是難題,從東方紅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起,中國的軌道計算技術就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這要歸功於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錢學森。
  • 時隔14天再奪成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衛星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衛星 2020-10-27 2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時隔14天再奪成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衛星
    2020年10月26日23時19分,伴隨著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時隔14天再次圓滿完成新的發射任務,實現了下半年新一輪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兩戰兩捷。據悉,此次發射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4發任務並行的狀態下組織開展,發射能力逼近極限。
  • 1991年4月5日 康普頓伽瑪天文臺衛星發射成功
    1991年4月5日 康普頓伽瑪天文臺衛星發射成功 2018年04月23日 10:35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1991年4月5日 康普頓伽瑪天文臺衛星發射成功
  • 國際海事衛星連續第四年獲評全球領先的機上互聯服務供應商
    來源:財商網國際海事衛星的GX Aviation以及歐洲航空網絡(EAN)機上互聯解決方案持續獲得世界旅遊大獎的認可2021年1月13日全球移動衛星通信領導者國際海事衛星在2020年世界旅遊大獎(World Travel Awards 2020)中連續第四次榮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