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周年
從1970年開始組建到現在
已成功完成160多次航天發射
不斷刷新紀錄
「北鬥」在這裡組網
「嫦娥」從這裡奔月
「風雲」自這裡升空
....
一代代西昌航天人
不斷書寫傳奇
今天
一起回顧西昌夢耀九天的壯麗徵程
西昌發射場為何要建?如何選址?
1970年,一支神秘的隊伍從甘肅酒泉來到四川南部的一個深山溝。到達後,他們才知道,在這裡要建設一個新的發射場。
建設者們都很疑惑:已經有了完備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什麼還要興師動眾,來到一個山溝裡重新建造一個發射場呢?
圖:1970年 西昌發射場建設隊伍向西南山區進發
上世紀60年代,由於國際形勢發生變化,酒泉,因為毗鄰邊境,不利於戰備,必須要再建一個新的發射場。
新的發射場究竟建在哪裡合適呢?
圖:勘察小組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立了選址勘察小組,4個多月的時間裡,對雲南、貴州、四川、甘肅、陝西、河南、湖北、山西,8個省25個地區,進行空中和地面立體式的勘察,最終選址定為四川省越西縣。
國防科委也很快批准了越西方案,決定在四川越西地區建設發射場。
圖:1970年 關於在三線建設發射試驗場檔案
然而當復勘組到達越西後,發現這裡山高溝深,地盤不開闊,基礎建設成本較大,從長遠看,很難滿足一個現代化發射場的最佳要求。而距離越西縣幾十公裡外的西昌松林地區吸引了復勘組的注意。
李聯林 時任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站發射測試室主任:
看到西昌,突然眼睛一亮,這個地方有很多優勢。第一,緯度低,相當於同等推力的火箭,它運載能力高,因為能夠利用地球的自轉。第二,離成昆鐵路近,國家的通信幹線也在邊上。別看是個山溝,地質情況好,比較開闊,能建好幾個發射工位。
幾經周折,原先定下的越西方案被脫穎而出的西昌所取代。
新的發射場被選在一個叫「趕羊溝」的峽谷裡,西昌的建設者們在當地彝族群眾的幫助下,開始一點一點地建構起最初的發射場。
歷史總是驚人的巧合。早在1935年,紅軍長徵就從這裡經過。見證了紅軍不怕遠徵難的西昌,將再一次見證中國人遠徵太空的決心。
毛澤東、周恩來高度關注
中國何時才能有自己的通信衛星?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這是中美關係的破冰之旅,美國來了大批隨行記者報導這次盛況。
誰也不會想到,這場外交盛事會與千裡之遙的西昌發射場建設聯繫在一起。
宴席當中,尼克森跟周恩來總理表示,從到中國這一刻起,包括宴會上的各種情況,很快就可以傳到美國去。
在美國已經可以實現萬裡之遙的同步通信時,中國的通信手段卻極其落後:寄一份信可能要一個月才能收到;打一通電話,要通過複雜的轉接,還可能因為信號幹擾,聽不清對方。
因為沒有通信衛星,有電視,卻要租用外國衛星,才能看體育比賽。很多人都記得,有一次女排比賽,看到最熱烈之處,屏幕卻出現「租用衛星時間已到」的字樣。
這樣的場景讓中國人都憋著一口氣,什麼時候,中國才能有自己的通信衛星呢?
1974年,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收到了一封群眾來信,3位來自郵電系統的年輕人向周總理建言:由國家出面,組織安排我國的通信衛星研製。
看完來信,周恩來總理沉思良久,做出批示:先將衛星通信的製造、協作和使用方針定下,然後再按計劃分工做出規劃,督促進行。
寫完批示之後的第11天,周總理因病住進了305醫院。關於通信衛星研製的「5·19」批示,也成了周恩來總理生前留下的最後一個重要批示。
圖:關於通信衛星研製「5·19」批示的記載
之後,毛澤東主席收到了《關於發展我國通信衛星問題的報告》。
當時,毛主席即將要進行白內障手術,已停止對一般文件閱示,但他仍堅持逐字逐句聽完了報告,重重地畫了一個圈,批准通過。
這份報告源自1975年3月31日中央軍委召開的一次會議,因此,中國發展通信衛星的工程,也被稱為「331工程」。
首次發射通信衛星
中國航天的奇蹟
1983年,當新的火箭和衛星送到西昌,沉寂許久的西昌熱鬧起來。
這次衛星發射使用的是最新研製的長徵三號火箭,並首次使用低溫的液氫液氧作為火箭燃料。
這種燃料可以產生更大的推動力,但極其容易揮發和洩漏。當洩漏達到一定濃度時,一根針從1米空中墜落產生的能量就足以引爆混合物。將近10噸的燃料一旦被引爆,後果不堪設想。
對於這種危險,所有參與的人都心知肚明,當時,甚至有人寫好了遺書。
1984年4月8日傍晚時分,伴隨著一聲巨響,中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成功起飛,奔向36000千米的太空。
圖:1984年4月8日 中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
4月16日19時40分,衛星定點在125度的赤道上空,至此,遙遠的地球同步軌道,中國人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通信衛星。
4月18日上午,時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的張愛萍在北京國防科工委指揮所,利用剛定點的通信衛星與遠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恩茂通了電話。
圖:張愛萍利用定點通信衛星與王恩茂通話
1986年2月1日,在西昌發射場又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實用通信衛星,結束了中國租用外國衛星看電視、聽廣播的歷史,此後電視、電話等現代文明設施,逐步進入千家萬戶。
通信衛星的發射任務圓滿完成了,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傳奇才剛剛開始。
在大涼山腹地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溝裡,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承擔了中國所有高軌道通信、氣象、導航等衛星發射任務,不斷創造著一個又一個中國航天的奇蹟!
敬請收看今天(12月16日)20:00
CCTV-4《國家記憶》
《夢耀九天》之《首徵高軌》
全網獨家首發盡在央視頻APP!
想【提前】收看最新一期節目
掃描下方二維碼搶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