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通信衛星一號發射五周年

2021-01-19 航天長城

北京時間2016年1月16日0時57分,白俄羅斯通信衛星一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項目總承包商,為白方客戶建造並交付了白俄羅斯國家衛星通信廣播系統。

五年來,在各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白俄羅斯國家衛星通信廣播系統運行平穩,向白俄羅斯國內外用戶提供了可靠衛星通信服務,尤其是向歐洲及非洲地區提供高畫質電視服務。目前,星上轉播了超過300個電視和廣播頻道。

白俄羅斯通信衛星項目為白俄羅斯培養了50餘名衛星通信領域工程師,白方稱之為「國家新興領域不可替代的專家」。

長城公司積極協助白俄星公司創新業務模式,近一年來,轉發器出租率提高了近30%;此外,利用其地面站基礎設施及其成熟的人才隊伍,開拓了衛星數據接收以及衛星測控等服務。

相關焦點

  • 又一顆移動通信衛星天通一號02星發射成功
    今年我國航天發射任務非常多,就在昨天我國成功發射了天通一號02星,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我國自主研製建設的移動通信系統。 天通一號02星是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經過一定時間飛行,隨後天通一號
  • 天通一號發射升空 衛星通信產業鏈相關股票一覽
    01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衛星移動通信系統首發星。  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我國自主研製建設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也是我國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終端組成,空間段計劃由多顆地球同步軌道移動通信衛星組成。
  • 服務移動通信!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
    【服務移動通信!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11月12日23時5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發射升空,衛星隨後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由我國自主研製建設,將為中國及周邊、中東、非洲等相關地區,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穩定可靠的話音、短消息和數據等移動通信服務。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隆重紀念長徵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50周年
    中國日報4月21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1970年4月24日,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中國正式開啟了太空時代。50年後,2020年4月21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專題座談會,隆重紀念長徵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50周年。
  • 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航天發射從1次到300+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託舉著衛星騰空而起的是我國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徵一號」。「東方紅一號」衛星因工程師在其上安裝一臺可以模擬演奏《東方紅》樂曲的音樂儀器而著名。衛星的主要任務是向太空播放《東方紅》樂曲,同時進行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密度。
  • 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 組建自研衛星移動通信系統
    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11月12日23時5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為中國航天點讚!(總臺央視記者劉常連 楊弘楊)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我國自主研製建設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終端組成。
  • 東方紅1號發射50周年,這些年來中國多少衛星發射上天?
    東方紅1號發射50周年,這些年來中國多少衛星發射上天?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今年的4月24日,是「東方紅1號」成功發射50周年,也是我國的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45周年—新聞—科學網
    45年前,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前夕,當時的研究人員也和周志成有著同樣的憧憬。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廣為人知的《東方紅》樂曲在太空中響起,向世界宣告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就此開啟。 從此,東方紅系列衛星便踏上我國通信衛星研發與製造的漫漫徵程。
  • 中國航天發射迎來2021年開門紅 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3星
    2021年1月­­20日0時2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3星發射升空。
  • 天通一號02星發射,天地一體化通信網絡建成
    11月12日23時59分,天通一號02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由我國自主研究建設,是我國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終端組成。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50年全景掃描
    此後的兩年多時間裡,這個中心又接連發射北鬥一號衛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建成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隨著最後一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部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創造了世界航天發展史上的中國速度。「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北鬥母港,共有59顆北鬥衛星從這裡飛向太空。」
  • 廈門大學海絲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0日12時37分,由廈門大學、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簡稱「中國電科38所」)等單位聯合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夢耀九天創奇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功中國航天五十年全景掃描...
    「長徵三號」運載火箭,載著中國第一顆實用通信衛星「東方紅2號」飛向太空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有勇氣就會有奇蹟!1986年2月1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矗立起一枚新的「長徵三號」運載火箭,載著中國第一顆實用通信衛星「東方紅2號」飛向太空。
  • 廈門大學「海絲一號」衛星發射成功
    」  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  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發射    雖然廈大不是國內第一所發射衛星的高校,但是,廈大發射的這顆衛星國內高校首顆近海與海岸帶遙感衛星,也是國際首顆C波段輕小型SAR衛星。雷達在太空中不斷地向地球發射信號並從接收到的信號中獲取信息。那麼合成孔徑雷達是什麼呢?它就像一臺「相機」。然而它不是一臺普通的「相機」。當海絲一號掃過特定區域時,它會不斷地運動,運動的同時又對某一特定目標進行拍攝,獲取一系列的影像。這些影像還只是半成品,海絲一號還會對這些影像進行「數字」合成,最終獲得高清的遙感影像。
  • 天通一號02星發射成功 服務亞太地區移動通信
    人民網北京11月13日電(趙竹青)北京時間11月12日23時5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天通一號02星基於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研製,關鍵技術均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天通一號02星根據使用需求對衛星平臺和載荷進行了優化設計,增強使用靈活性,突破星地一體資源動態管理和多星聯合控制等關鍵技術,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和系統服務能力。
  •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夢耀九天創奇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功中國航天五十年全景掃描之一
    1986年2月1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矗立起一枚新的「長徵三號」運載火箭,載著中國第一顆實用通信衛星「東方紅2號」飛向太空。據悉,該衛星將以中國為核心,為亞太區域提供高通量寬帶通信服務。「太空絲路」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發射成功 天儀聯合北航開啟空事衛星新篇章
    原標題:北航空事衛星一號發射成功 天儀聯合北航開啟空事衛星新篇章   北京時間11月6日11時19分,由天儀研究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 服務移動通信!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
    11月12日23時5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發射升空,衛星隨後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通一號02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是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 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 將提供移動通信服務
    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 北京時間11月12日23時5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天通一號02星基於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研製,核心部組件均已實現自主可控,關鍵技術均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天通一號02星根據使用需求對衛星平臺和載荷進行了優化設計,增強使用靈活性,突破星地一體資源動態管理和多星聯合控制等關鍵技術,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和系統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