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星」20號通信衛星發射成功
南方網訊 15日零時01分,我國自行研製的「中星」20號通信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這是繼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取得成功後,中國航天發射迎來的第四次勝利。
「中星」20號是實用型地球同步通信衛星,衛星質量為2.3噸,可以實現不同頻段、不同區域之間的互聯互通,為用戶提供多種通信服務。這顆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中國衛星通信集團所屬的中國通信廣播衛星公司負責經營。
用於發射的「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火箭起飛質量為243噸,起飛推力為300噸,可將2.6噸的有效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這次發射是「長徵」三號甲火箭自1994年首飛成功以來連續第8次飛行,也是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74次飛行。自1996年10月以來,我國航天發射已連續第32次獲得成功。
火箭升空25分鐘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衛星已順利進入近地點212公裡,遠地點41981公裡的預定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衛星進入轉移軌道後,將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和航天遠洋測量船等測控網的跟蹤控制下,定點於東經103度的赤道上空,爾後交付用戶單位使用。
新的輝煌:「中星」20號通信衛星發射側記
皓月當空,清風徐徐。
11月14日夜,地處大涼山腹地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燈火通明,一派繁忙景象。由我國自行研製的「中星」20號通信衛星將從這裡起飛。
繼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之後,中國航天發射將迎來又一次勝利。
晚21時許,發射指揮部下令:進入射前3小時準備,有著「亞洲第一塔」之稱、高97米的活動勤務塔緩緩地離開發射臺,託舉著「中星」20號通信衛星的「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傲然挺立,箭體上「中國航天」四個大字格外奪目。
「各號注意,30分鐘準備!」隨著指揮員的口令,發射場上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指揮控制大廳內上百臺計算機飛速運行,數以萬計的數據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這裡,又從這裡流向四面八方。各系統技術人員正在按調度程序精心操作,專家們則在小聲地交換著意見。
「90秒準備!」火箭各系統開始轉電。
「1分鐘準備!」發射場上,與火箭相連的脫插瞬間脫落,電纜擺杆迅速移開。
15日零時01分,指揮員果斷下令:「點火!」「起飛!」頃刻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山谷轟鳴。火箭噴射出熊熊烈焰,拔地而起,直刺蒼穹。火箭起飛約10秒後,按程序轉彎。向東南方向望去,火箭宛如一顆明亮的流星,飛向煙波浩淼的太空,漸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
火箭飛行25分鐘後,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衛星準確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指揮控制大廳頓時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人們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與激動,忘情地握手、擁抱……
短短一個月之內,中國航天4次發射4次成功,創造出了中國航天發射史上一項新的輝煌紀錄。壯哉,中國航天人!(編輯: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