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衛星通信

2020-11-23 華龍網

英國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1945年提出利用同步軌道衛星進行往返地球通信中繼的思想,大約20年之後,這一設想變成了現實。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目前全球衛星數量達1400多顆,在軌運行的固定廣播通信衛星約710顆,衛星通信已經在軍事和民用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秦紅祥介紹,衛星通信,簡單地說,就是地球上(包括地面、水面和低層大氣中)的無線電通信站之間利用人造衛星作中繼站而進行的通信。

衛星通信系統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通常所說的靜止軌道衛星通信系統(GEO)就是以衛星工作軌道來區分的,其它還有低軌道衛星通信系統(LEO)、中軌道衛星通信系統(MEO)。靜止軌道衛星離地面約35800公裡,其飛行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從地面上任一點看去,衛星是「靜止」不動的,所以這種對地靜止的同步衛星稱為靜止衛星,利用靜止衛星作為中繼的通信系統稱為靜止衛星通信系統。靜止衛星通信系統技術最成熟,是建立衛星通信系統的傳統模式。理論上用三顆靜止軌道衛星即可以實現全球覆蓋。像大家平常看的江蘇衛視所用的中星6A衛星就是靜止軌道衛星,還有我國最近發射的天通一號01星也屬於靜止軌道衛星。

以靜止衛星通信系統為例,衛星通信系統由空間分系統,通信地球站,跟蹤遙測及指令分系統和監控管理分系統等四部分組成。其中有的直接用來進行通信,有的用來保障通信的進行。

跟蹤遙測及指令分系統的任務是對衛星進行跟蹤測量,控制其準確進入靜止軌道上的指定位置;待衛星正常運行後,要定期對衛星進行軌道修正和位置保持。監控管理分系統的任務是對定點的衛星在業務開通前、後進行通信性能的監測和控制,以保證正常通信。空間分系統的主體是通信裝置,通信衛星就是靠星上通信裝置中的轉發器(微波收、發信機)和天線來實現無線電中繼站的作用的。一個衛星的通信裝置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轉發器,每個轉發器能同時接收和轉發多個地球站的信號。空間分系統的保障部分則有星體上的遙測指令、控制系統和能源(包括太陽能電池和蓄電池)裝置等。

地球站是微波無線電收、發信臺(站),用戶通過它們接入衛星線路,進行通信。一個典型的地球站大體可分為:天線、饋線設備、發射設備、接收設備、信道終端設備、天線跟蹤伺服設備、電源設備。地球站根據形態不同,又分為固定站、車載站、船載站、背負站、手持站等各種類型。

在一個衛星通信系統中,各地球站中各個已調載波的發射或接收通路,經過衛星轉發器可以組成很多條衛星通信線路。整個系統的全部通信任務,就是分別利用這些線路來實現的,傳輸的業務可以是話音、數據、視頻、多媒體等。在民用和軍用領域,衛星通信都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衛星通信系統是什麼 衛星通信系統特點介紹【詳解】
    什麼是衛星通信  衛星通信,就是利用通信衛星作為中繼站來轉發無線電波,實現兩個或多個地球站之間的通信。衛星通信是現代通信技術與航天技術相結合併由計算機實現其控制的先進通信方式  衛星通信具有覆蓋面積(區域)大,通信傳輸距離遠,通信頻帶寬、容量大,通信線路穩定、質量好,建設成網快、機動靈活,可以廣播方式工作、便於實現多址聯接,通信成本與通信距離無關等諸多優點。  通信衛星是指接收和轉發中繼信號,用來作為通信中介的人造地球衛星。按通信方式來分則可分為有源和無源兩種。
  • 衛星通信和5G有什麼關係?
    衛星通信和5G有什麼關係? 鮮棗課堂 發表於 2020-12-04 15:30:25 近些年來,衛星通信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 衛星通信有什麼用?它和 5G 有什麼關係?
    近些年來,衛星通信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人們普遍看好這項技術的長遠發展,認為它會對現有的通信技術造成顛覆性的改變,甚至可能取代現在最先進的移動通信技術——5G。 然而,也有人認為,衛星通信存在諸多技術瓶頸,不會發揮太大的作用。究竟衛星通信有什麼用?它和 5G 有什麼關係?
  • 衛星通信行業深度報告:從高軌到低軌,新起點上的衛星通信產業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1、 衛星通信系統簡介1.1. 衛星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 衛星通信系統是指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繼站轉發或發射無線電波,實現兩個或 多個地球站之間或地球站與太空飛行器之間通信的一種通信系統。
  • 變廢為寶:退役通信衛星再利用
    對於這些盤踞在太空的垃圾,我們有什麼辦法減輕它們的危害呢? 發表在《中國科學G輯》第38卷第12期的《退役衛星的多生命周期利用》一文,提出了同步通信衛星多生命周期利用的概念,實現了退役通信衛星的第二次生命周期的利用。
  • SpaceX批量生產的通信衛星太「可怕」?
    「星鏈」計劃是什麼?該項目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在太空搭建一個由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目標是打造一個覆蓋全球(包括極地地區和所有難以涉足的高原冰川等),並且成本比較低的寬帶網際網路通信系統。從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該公司已成功發射12批合計約720顆衛星入軌。2020年起,「星鏈計劃」的發射任務更加頻繁,平均每隔兩到三周就會進行一次,每次發射60顆衛星。
  • 【技術貼】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與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區別
    歡迎給我們回復大家想要了解的,關於「通信衛星」的那點事,也許你想知道的,就會出現在下期的微信中哦!一般的教課書上常常這樣描述通信衛星的軌道:通信衛星一般都採用「地球靜止軌道」,也稱「地球同步軌道」,即衛星轉動的周期與地球自轉的周期相同,相對於地球靜止。
  • 中國將發射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利用雷射天地通信
    目前,全球範圍內由我國製造的在軌運行的通信衛星多達24顆。 隨著我國新一代通信衛星技術的提升,在完成廣播電視信號傳輸任務的同時,未來利用通信衛星覆蓋,在飛機機艙內、高速運行的高鐵上,甚至偏遠山區,便捷上網將成為現實。
  • 衛星移動通信現狀與未來發展
    除此之外,衛星通信在島嶼、沙漠等低業務地區,船舶、飛機等地面網絡難以覆蓋區域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其提供的移動通信服務具有跨度大、距離遠、機動性強、通信方式靈活等優點,是蜂窩移動通信的必要補充和延伸。按照衛星的通信軌道可分為靜止軌道衛星和非靜止軌道衛星。靜止軌道衛星高度為35786km。非靜止軌道衛星又可分為低軌、中軌和高軌衛星。
  • 低軌道通信衛星的復興與衛星網際網路的崛起(中)
    上篇回顧了第一次低軌道通信衛星浪潮的失敗不過也不能算完全失敗,像銥星這樣的系統還能提供語音和窄帶通信服務,就是打個電話,發個簡訊什麼的,指望靠他們上網是不行的。可是全球還有很多人(主要是亞非拉不發達地區)上不了網的,怎麼辦?當然可以繼續鋪光纜,但這也不便宜啊,很多地面也沒法鋪。衛星通信仍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 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投入使用 有什麼影響?
    「實踐十三號」創造了我國及世界通信衛星多個首次:「實踐十三號」衛星首次在我國通信衛星上應用了Ka頻段寬帶技術,其通信總容量達20Gbps,超過了我國已研製發射的通信衛星容量總和,標誌著我國衛星通信進入了高通量時代;同時,「實踐十三號」衛星首次在國際上開展了高軌衛星與地面的雙向雷射通信試驗,速率最高達5Gbps,奠定了我國在空間高速信息傳輸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此外,「實踐十三號」衛星是我國首顆電推進衛星
  • 通信衛星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衛星通信應用迎來普及黃金期「圖」
    1997年發射的「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則標誌著我國衛星通信進入商業運營時代。2016年發射了我國第一顆移動通信衛星「天通一號」。衛星通信行業2018年收入約1,270億美元,應用主要分為衛星消費通信、衛星固定通信、衛星移動通信。
  • 關於衛星通信的科普,看完這篇就夠了
    說起衛星通信,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但真正了解它的人估計也很少,下面直接進入正題,那就先帶大家了解一下衛星通信的發展史吧。中國的衛星通信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從無到有, 已經初具規模,但是發展速度仍比較緩慢。註冊的 衛星運營公司已有中國通信廣播衛星公司、中國東方通信衛星有限責任公司、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合為中國直播衛星有限公司)、亞洲衛星通信有 限公司、亞太衛星控股有限公司三家,共擁有11顆民用通信衛星,其業務已覆蓋到亞洲大部分地區和歐洲部分地區。
  • 低軌衛星通信行業發展概況
    一、低軌衛星通信簡介衛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繼站來轉發無線電波,從而實現多個地球站、太空飛行器、空間站之間的單向或雙向通信。按照衛星軌道高度不同,通信衛星可分為:低軌衛星,軌道高度為 400km~2,000km;中軌衛星,軌道高度為2,000km~35,786km;高軌地球同步衛星,軌道高度為 35,786km。
  • 量子通信衛星究竟要幹啥?
    文|於達維  作為中國最年輕的院士,潘建偉還有一個身份是全國政協委員,在兩會期間,他被記者問到最多的東西,當然就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雖然量子計算機現在還沒有什麼好談,但量子衛星馬上就要上天了。
  • 美國太空軍衛星通信願景
    這些包括:全球態勢感知(SA)和共用作戰圖像(COP):要作為一個體系實現作戰衛星通信,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需要一種自動化的、全體系範圍的態勢感知/共用作戰圖像(SA/COP)。此SA/COP將由長期和實時的用戶需求饋給,並具備可定製視圖。它將支持行動計劃和執行、運行評估以及其他相關決策。在實時執行期間,它將呈現出資源活動的態勢感知,並顯示對資源的威脅(例如幹擾)。
  • 衛星通信行業專題報告:北鬥、低軌道衛星、高通量衛星與5G
    低軌衛星移動通信低軌道衛星通信系統由低軌道衛星和主控地球站,關口地球站,移動地球站(車載站、船載站、機載站等),手持機以及無線電定位終端等組成。所以低軌道衛星系統也是未來 6G 通信的建立的重要技術基礎。2.2 低軌道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實例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在上世紀末已經有了銥星、全球星等語音衛星通信系統實例,同期還有多個中低軌道通信系統的計劃構想,如微軟的 Teledesic 星座構想、歐洲的「天橋」星座構想。
  • 為中國衛星通信傾注一生
    本報記者 曾詩陽 常 理30多年來,衛星通信融入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專家、第五十四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孫晨華的生命,她深度參與我國寬帶、移動、抗幹擾衛星通信全體系研製建設,是我國衛星通信領域的帶頭人之一,為實現我國衛星通信由依賴引進到獨立研發、中國創造的重大轉型作出了突出貢獻。日前,孫晨華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 孫晨華:讓衛星通信實現「中國創造」
    中國電科首席專家孫晨華是衛星通信領域有名的巾幗英雄。作為我國衛星通信領域、以及天地網絡融合方向的帶頭人之一,30多年來,她一直從事衛星通信、天地通信網絡融合方向系統設計與研發,主持國防和國家多項「首個」、「零突破」和「跨代標誌」的領域重點項目,深度參與我國寬帶、移動、抗幹擾衛星通信全體系研製建設。日前,她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 衛星通信顛覆全球手機通信?即使可能也只是中國以外的世界!
    科技狂人馬斯克計劃用120000顆衛星開展通信業務衛星通信不是新生事物,在50年之前我們就已經發射人造通信衛星到太空去進行通信,我們日常使用的GPS、北鬥導航系統都是通過在軌道運行的人造衛星實現,更為常見的衛星電視,通過地面的衛星接受器(」鍋蓋「)接收某個衛星的信號,可以看很多頻道的電視